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459节
营销鬼才的含金量懂不懂?
甚至于像这一次,《伤心者》,太空主题婚礼,以及科研热,等等,也被许多业内人士惊叹,陈默的营销水平,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是偏偏效果却好的惊人!
有某位行业博主惊叹:“陈默的营销绝对可谓是真正的出神入化,神乎其技!
他的每一步动作,都如“羚羊挂角”,看似随意却环环相扣。
从争议到反转,从娱乐玩梗到科学热,每一步都精准踩中大众心理,最终将商业行为转化为一场关于科学、母爱与时间价值的全民讨论,远超传统电影宣传的维度。
最初将《伤心者》的科幻内核与杨蜜的太空主题婚礼结合,引发“魔改原著”“向资本屈服”等争议,迅速吸引大众关注。争议本身成为传播催化剂,为后续反转埋下伏笔。
通过原著作者何夕的公开支持(如微博肯定改编方案“用圆满反衬遗憾”),以“原作者认可”消解质疑,同时将讨论焦点转向科幻与浪漫的结合,赋予商业化改编以“致敬科研情怀”的崇高意义。
发起“未来科学家带什么回来”等开放式话题,吸引普通网友参与创作,将电影宣传升华为社会性文化现象。
将科幻设定(时空穿越、平行宇宙)与真实事件(明星婚礼)无缝嫁接,利用全息投影、太空站等视觉符号打造“造梦感”,既满足粉丝对婚礼的期待,又为电影赋予超现实浪漫色彩,形成“1+1>2”的传播效果。
这波又是值的同行学习的经典案例!”
你看,成功的人,你不管做什么事情,在大多数人眼里都会被解读成各种花式。
陈默真的想过那么多吗?屁啊,他什么都没想好吧,最初只是杨蜜这个二货惹祸,他不得不处理罢了,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却反而成为了他一开始就策划的营销套路。
他能说什么?
而对于娱乐圈人士而言。
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一时间,娱乐圈都开始风起云涌起来。
陈默这边,杨蜜那边,甚至于还有人直接找到何夕那里打探消息。
甚至连陈默的合作过的那些演员们也都是一个个纷纷打电话的打电话,发信息的发信心。
而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找上陈默的自然是那些投资方资本方。
比如光线的老王,万达的老王,华艺的老王,好家伙娱乐圈居然有这么多老王。
他们都想分一杯羹,至于电影能不能大卖?
那是问题吗?导演是陈默,热度还这么高,包赚的好吧?
陈默对此倒是没有拒绝。
不过对于推荐演员什么的,陈默就敬谢不敏了。
这大概也是无数导演们最羡慕的地方吧。
资本干涉选角?抱歉,陈默表示,让你投资都是给你面子了,你还想干涉选角?一边玩泥巴去!
第361章 青岛贵妇 vs 人间伤心者
《伤心者》这部新片立项的消息一传开,圈内演员们立刻闻风而动,尤其是和陈默合作过的老朋友们,纷纷主动请缨。
靳栋、朱玉龙、王凯、胡鸽这些实力派演员来争取角色很正常,但当陈默看到黄博发来的自荐消息时,差点把嘴里的水喷出来。
“陈导,我想演何夕!”黄博这条直白的自荐信息后面还跟着三个咧嘴笑的表情。
陈默看着黄博发来的自荐消息,一时间是真的哭笑不得。
对于《伤心者》这部意外的片子,陈默对角色方面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偏向的。
但是黄博自荐要演何夕,陈默一瞬间还是有些被蚌阜住的。
毕竟,虽然,但是,是吧?
虽然大家是老朋友了,黄博的演技的确也没话说,影帝的含金量还是很足的。
但是演员不止要看演技,还特么要看形象好吧?
他忍着不笑,仔细想象黄博演何夕的画面,抱歉,他还是忍不住笑了。
实在是让黄博来演原著中那个清冷孤傲的数学天才何夕?这画面太美不敢想。
他回复怼道:“博哥,你这形象演何夕?我怕观众以为《伤心者》改喜剧了!”
黄博秒回:“陈导,你这是刻板印象啊!何夕的‘伤心’在骨子里,我这张脸正好反差萌——你看我《亲爱的》里演寻子父亲,谁不说一句‘破碎感绝了’?”
陈默看着这条回复直翻白眼。好家伙,还“破碎感绝了”?那明明是“抽象感爆棚”好吗!这两者差别可大了去了。
陈默还没想好怎么回,黄博又补了段语音,语气突然深沉:“其实我大学读的机电专业,当年差点去搞科研……演何夕,算是圆个平行宇宙的梦。”
“噗——”陈默这次真把水喷出来了。社会我博哥,人骚话还多!神特么机电专业,谁不知道他是北影高职毕业的?这下实锤了,这货纯粹就是在整活。
这时杨蜜凑过来瞥见聊天记录,突然狂笑起来,一边笑的前仰后合一边说:“让博哥演!到时候宣传就说‘黄博靠演技把观众哭到脱水’,热搜我都想好了——#最丑何夕最痛心#!”
刘一菲在一旁弱弱举手:“但原著里何夕是清冷学术美男子……”
黄博立刻发来一张P图:他的脸被AI合成到白大褂研究员身上,配文:“科研版黄博申请出战!PS:化妆师说能把我眼角皱纹都化成数学符号。”
陈默没好气地白了杨蜜一眼然后回了一条:“试镜时带方案来,我要看你怎么用‘青岛贵妇’的气质演活‘人间伤心者’。”
手机那头的黄博看到这条回复直接傻眼。他本来就是开个玩笑,真要他演何夕?那还不如让他去说段相声呢!
“咳咳,那什么,陈导,我跟你开玩笑的,我不演何夕,那什么,你觉得有什么合适我的角色不?”黄博终于还是先破功了。
“我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继续保持!”陈默没好气地回道。
“别啊,陈导”黄博秒变可怜巴巴的语气。
陈默这才一本正经地回复道:“你要不考虑一下演夏群芳?”
黄博那边直接懵怂了:“那什么,好像不太好吧?这种电影来个女装大佬,是不是不太严谨?”
陈默秒回:“你特么也知道不太严谨啊?那你演何夕就特么严谨了?”
“额”黄博被怼得哑口无言,最后弱弱地说:“算了,我怕到时候你被何夕老师打!”
“老康吧,这个角色挺适合你的!”陈默想了想说道。
“得嘞!”黄博立刻满血复活,“老康是吧?还是陈导您够意思!这个角色,整个故事里的人生赢家啊!”
陈默能说什么?
老康这个角色,你要说是反派吧,他还真的算不上,其实这个角色是很现实,很真实的一个角色。
但是要说他不是反派吧,也还真的算。
老康这个角色,还真很难简单地用“反派”或“好人”来定义。
从表面看,他确实做了几件看似“反派”的事:横刀夺爱抢走何夕青梅竹马的女友江雪。
更过分的是,他还故意用何夕送给江雪的那条珍贵丝巾擦鼻涕——这个充满羞辱性的举动,成为压垮何夕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导致何夕彻底崩溃发疯。
但矛盾的是,正是这个“情敌”老康,后来却出资承担了何夕著作出版的一半费用。
这种看似分裂的行为,恰恰展现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他既有着市井小人的现实与势利,又保留着底层人特有的质朴良知。
与沉迷理论世界的何夕、理想主义的老麦不同,老康是彻头彻尾活在现实中的“俗人”。
他精于算计,懂得审时度势,会为了利益耍些小手段,但骨子里并非大奸大恶之徒。
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真实感,让这个戏份不多的配角格外鲜活立体。
在故事结构上,老康就像一面照妖镜:他的每次出现都在推动剧情关键转折——抢走江雪让何夕失去情感寄托,侮辱丝巾直接导致何夕发疯,而出资出书又意外为何夕的理论留下传承火种。
这种矛盾统一的人物塑造,正是这个角色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接着,最关键的自然是何夕这个角色的演员了。
杨蜜眨巴着眼睛,凑到陈默面前,一脸狡黠地说:“你看啊,你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对何夕这个角色理解最深。而且你好久没演戏了,粉丝们可都盼着呢!要不这次亲自上阵,演个‘导演版何夕’?”
刘一菲也轻声附和:“其实……你那种工作狂的状态,确实挺像何夕的。”她指了指平板上的分镜脚本!”
陈默白了她们一眼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太累!”
《伤心者》里面,对演技要求最高的莫过于何夕这个角色了。
陈默演不是不能演,但是真的会很累。
所以他真的没想过自己来演。
其实现成的就有两个。
一个是胡鸽,一个是王传军。
这俩都挺适合的。
不过,最终陈默还是选了胡鸽,主要是形象和气质上更搭一点。
因为胡鸽天然的有一股子“正”气。
这和长相有关,也和过去出演过的角色有关。
相比之下王传军的话,因为他出演的那些角色,反倒是然他显得不太适合何夕这个角色。
母亲夏群芳这个角色,当然不可能交给杨蜜来演,开什么玩笑这个角色可以说在片中的戏份仅次于何夕。
可以说是这部戏的女主角!
所以真的要拍的时候,陈默当然首先就剔除了那些相对年轻的女演员。
夏群芳这个角色,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华国的绝大多数的母亲的形象。
儿子何夕就是她的余生的全部!可以说她才是真正的最伤心的伤心者。
所以这个角色肯定要选一个能代表朴实的华国母亲的演员来演。
“你有人选了吗?”杨蜜问道。
她早就死了演母亲的角色的心了,她可不想在片场感受陈默的怒火。
这一点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陈默摇了摇头。
“颜冰燕怎么样?”突然杨蜜问道。
这位凭借《万箭穿心》封神的女演员,演技方面没得挑。
但是陈默仔细想了想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上一篇:文豪1983
下一篇:娱乐:让你演反派,差点打死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