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59节
“还有一个疑似案例,就是1968年,以国的达喀尔号潜艇在地中海失踪。我怀疑他们也是遇到类似的问题了。”
“潜艇一旦遇到‘掉深’(也就是‘断崖’)那真是九死一生。所以,尽量避免进入‘掉深’高风险区就很有必要了。”
‘剑鱼’这下明白了孙志伟的想法。
于是,他开始仔细查看地图,将航线中所有靠近大河入海口的地段的线路全部剔除,更改为远离河口的航道。
其他人,则在内心深处,死死的记住了‘掉深’这个词语的含义。
后来,在咱们的潜艇培训课程中,就有了关于‘掉深’问题的讲解和危险预案。
30多年后,咱们的372艇就遇到了‘掉深’危机。
当时,正是因为咱们的艇员齐心协力,业务过硬,在平常训练时将各种危险预案的操作刻入了骨子里。
才能在180秒内,完成上百道命令,关闭几十个阀门,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艘从海中断崖里成功逃生的潜艇。
半小时后,航线重新修正完毕,孙志伟再仔细检查了一遍才终于认可。
“暂时就按这条线路走吧,不过也不用定死,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旦有问题,咱们临时再改就是了。”
众人闻言也都点点头,计划要做,但是不能墨守成规,抓住计划就不松手了,还是要有临机决断。
现在几人都默认了孙志伟作为临时舰长,负责指挥。
“同志们,电报已经发回去三天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外面试试了。”
“你们呢?有没有信心?”
“有!”众人异口同声。
“好,那我们就试试。”
“所有艇员注意,潜艇即将起航,各部开始自检汇报。”
“动力舱正常”
“电路正常”
“雷达正常”
“声呐正常”
“舱内气压正常”
“轮舵正常”
很快,自检结果汇报上来,潜艇内各部位功能完好。
“命令:关闭舱门,准备下潜。”
随后,孙志伟就亲自跑去把舱门给关上了。虽然这个动作很LOW,但是几人却没有一个人发出笑声。
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咱们的人的素质那是没的说。
潜艇由驾驶员东子掌舵,他熟练的让潜艇掉头,在大家的配合下,‘孟菲斯号’沿着地下水道开出了码头。
孙志伟这次没有插手潜艇的操作,其他四人互相配合下,潜艇顺利通过了狭窄的珊瑚礁中的航道。
到达外面开阔水域后,一项一项的测试开始了,前进后退转弯加速刹车,动作流畅,完全不像是只有几个人驾驶的潜艇。
看大家兴致高昂,择日不如撞日,孙志伟顺势命令起航。
伴随着潜艇缓慢加速,孙志伟的耳边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回响:‘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孟菲斯号’正式踏上了回家之路。
在之后的六天中,‘孟菲斯号’保持水下200米深度,以30节的速度向南全速航行。
中途两人一组,6小时一轮班,24小时昼夜不停,6天时间航行了5000公里,终于到达了非洲南部海域。
此处距离好望角1500公里,周围没有其他岛屿,相对比较安全。
为了保持后面的战斗力,孙志伟决定就在这里休息一天。
这些天,孙志将自己也插入轮班中,让其他4人都轮流休息了一次。
但是长久的水下航行,又在潜艇这么狭小的空间内,大家还是需要一段较长的假期,好放松一下精神,缓解紧张感。
“同志们,经过6天的航行,我们已经到达第一个拐弯点,今天就休息一天,养一养精神。”
“我提议,今天包饺子怎么样?”
“太好了,我来,我会包。”
“是肉馅的么?”
“肉的,再加点白菜碎,没准备韭菜,大家只能将就一下了。”
“白菜肉的也好吃”
听到放假,还要包饺子,大家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然后5人开始分工合作。
说道厨艺,孙志伟可不擅长,这里五个人也没人擅长,炒菜是不指望了,不过包个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冷库里的冻肉,几个小时前就被孙志伟取出了一大块,如今已经化冻,再泡上一袋子脱水蔬菜,正好做饺子馅。
第271章 它在我们头顶
5个人忙活了两个小时,终于吃上了新鲜的白菜肉馅饺子。
大个子小刘一边大口吃一边吐槽:“这外国菜是真难吃,连个醋都没的卖,你们这些常年在国外的也是可怜。”
“你这话说的对,别的不说,这吃的方面,外国人真的挺惨,跟国内真的没法比。”
孙志伟对大个子的话深表赞同,咱们老祖宗在研究八大菜系的时候,西方那些人还在茹毛饮血呢。
“从古至今几千年,咱们中国一直都是世界老大,也就近代落后了一些,但我们正在埋头追赶。”
“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咱们的祖国再次强大起来,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将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孙志伟一边吃饺子,一边给几人喂鸡汤,效果还还不错,5个人把饺子全部造完就开始找地方睡觉。
孙志伟不放心,还是睡在指挥室的行军床上,不时的还要起来看一眼声呐和雷达。
12小时后,等大家都睡醒了,又去洗澡,打扫个人卫生,再吃了一顿牛肉餐后,所有人都恢复了精神,开始重返岗位。
“孟菲斯号”继续向东出发。
航行了三天后,“孟菲斯号”开始接近凯尔盖朗雷达站。
为了安全起见,“孟菲斯号”下潜到400米深度,将航速降低到15节,缓慢通过这一区域。
好在有惊无险,“孟菲斯号”并没有被发现,而是从凯尔盖朗群岛北部500多公里的地方安全掠过。
等离开了雷达站的探测范围,潜艇再次加速。
出发后第15天,“孟菲斯号”到达塔斯曼海,在这里又休息了一天,他们才转向北部航行。
从这里开始,附近已经有商船的航道。
不时就有一艘船从他们头顶上路过,这些都是新西兰跟澳大利亚之间的商船。
孙志伟跟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将潜艇再下潜100米,到达500米深度再前进。
洛杉矶级H潜艇的下潜极限深度是550米,500米还在可接收的范围里。
在这个深度,目前只有少数潜艇可以到达,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为了降低噪音,从北上进入塔斯曼海开始,航速又一次被降低到15节。
“孟菲斯号”如同一个刺客,埋伏在深海,一步步向目标前进。
在潜艇穿过所罗门群岛的时候,有一艘战舰正从同一个峡口经过。
不过这是一艘普通战舰,并没有安装声呐,两船从同一个位置交叉经过,对方也没有丝毫察觉。
孙志伟通过空间,已经看到了战舰的旗帜,这是一艘白头鹰的战舰,它正在执行日常的巡航任务。
这些战舰的目标可不是什么潜艇,而是海盗。
东南亚一带数以万计的岛屿,成为海盗滋生的土壤,这里自古就是海盗猖獗的地区。
白头鹰视这一地区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自然也要负责起对当地海盗的打击工作,因此,这一片经常有战舰巡逻。
事实上,这种巡逻成效一般。
那些海盗多数都是小型快艇,速度快,人数少,又喜欢东躲西藏,大型战舰在这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到了21世纪,这一片地区的海盗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壮大了。
2017年,就有一个叫阿布的海盗头目,带领手下的海盗攻占了一个18万人口的县城马拉维市,还跟当地政,府军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枪战。
当地海盗之猖獗由此可见一斑。
孙志伟没管这些巡逻的战舰,而是按照既定航线,沿所罗门群岛向西偏北方向行驶。
这里已经进入白头鹰的势力范围,“孟菲斯号”的行驶更加小心,终于在出发后的第20天进入到苏禄海。
从所罗门群岛拐弯到进入苏禄海,这一路上遇到多艘巡逻舰艇,孙志伟几人无法长时间休息。
因为降低了航速,这一段路他们一共花了9天时间才走完。
孙志伟注意到,大家已经疲惫不堪,于是决定在苏禄海坐底休息三日。
不然,后面最困难的部分他怕大家坚持不下去。
等几人全部养好精神,他们才再次出发。这次他们算好了时间,“孟菲斯号”将在凌晨时分通过巴拉巴克海峡。
这个时间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是这条海峡航道上依然有不少商船在连夜航行。
孙志伟指挥“孟菲斯号”跟上一艘万吨货轮,将潜艇速度与货轮同步,缓慢通过海峡水道。
就在他们即将通过的时候,光头大海紧急汇报:声呐探测到前方迎面驶来一艘潜艇。
孙志伟立即跑到声呐台:“距离多少?”
“130公里,它是从东边的岛屿背后突然拐弯进入航道的。”
“东边.确定对方深度。”
“对方潜深250米,我方350。我们还没有被对方发现,怎么办?”
“下潜到520。”
现在没人反驳孙志伟的话,只要进入指挥状态,那就只能有一个声音。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