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70节

  霍船长和孟教授他们认识之后,船长就带他们去了船舱,他特意空出两间房间给他们使用。

  孙志伟沿途观察船上的水手,这些水手人数并不多,但是各个都很彪悍。

  他心中明了,这个年代出海的海员不彪悍一点都不行。

  各个重要航道上面都有海盗,还要应付沿途各国的水警甚至苏美两国的战舰。

  帆船时代,出海是九死一生,到了现代最多一半一半。

  除非每次都是大规模船队出行才会比较安全,但那种情况比较少见,很少有一次需要出动大规模船队的时候。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少量船只出航,这就需要船长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处理沿途的各种意外情况。

  这位霍船长敢单独一艘货轮出行,肯定也是有所依仗的。

  孙志伟注意到,几乎每个水手的虎口都有老茧。这种老茧可以是船上劳作的原因,也可以是长期持枪的原因,他觉得是后者。

  “霍船长,我们过来乘坐的游艇是在洛杉矶找当地的大亨借的,还需要把船给人家送回去。”

  “您这边能派一个人把船开回洛杉矶港么?”

  “这容易,我让一个水手把游艇帮您送回去。”

  “那这个水手怎么回来?”

  “这边塘人街有霍先生的朋友,可以让他们送水手直接去下一站的港口等我们。”

  很快,一位水手下了舷梯,上了游轮,然后熟练的开着游艇,向洛杉矶方向开去。

  等游艇走远,货船的舷梯缓缓收起,霍船长下令开船。

  随后,孟教授带着行李和家人去船舱安顿。

  后面基本没什么危险了,孙志伟也就没再跟着孟教授,而是跟着船长来到了驾驶室。

  驾驶室里也没几个人,一个导航员,一个舵手,两个人就能负责日常的航行工作。

  只有在需要改变航向,或者进出港口,或者出现变故的时候,船长才会出面,负责指挥所有船员。

  所以,霍船长跟孙志伟来到驾驶室后,也没管正在驾驶的导航员和舵手,而是走到一边的小酒吧。

  你没听错,是酒吧,吧台里有各种各样的酒水。船长给两人一人来了一杯朗姆酒。

  朗姆酒是一种甘蔗甜酒,没国内的白酒那么辛辣,一直都是船员们爱喝的一种酒类。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朗姆酒比较便宜。特别是大航海时代,无论是商船、货船还是海盗船,都会在船上带上很多桶朗姆酒。

  一是当时淡水的保存时间很短,朗姆酒可以代替淡水长期保存;

  另一个是因为约定俗成的原因,船上不能带女人,所以酒水就成了当时船上的必需品。

  如今虽然进入了现代,科技发达了,船速加快了,但是跨洲航行也是以月为单位。

  长途海上航行已经够枯燥的了,如果连酒水都不能喝,那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

  所以,船上虽然上班时间不准酗酒,但也并不禁酒。只要不是在岗的船员,都可以随意喝点。

  而孙志伟他们现在喝的,是朗姆酒中的精品,价格比国内的高档白酒还要贵一些。

  孙志伟陪着霍船长在吧台边喝酒边说话。

  “船长,咱们这艘船的航线是怎么走的?”

  “我们现在船上装满了货物,所以,并不准备在沿途多做停留,只在中途港口做好补给就一路回港岛。”

第288章 好人总统

  霍船长喝了一口朗姆酒,就开始给孙志伟介绍航路。

  “一般来说有两条线路可走,一条是北上,在旧金山补给,然后横穿北太平洋,到达横滨再补给一次,最后直航港岛。”

  “北上这条线路全程1万2200公里,缺点是在北太平洋冬天容易遇到浮冰。撞上冰山九死一生。”

  一般来说商船的航路就是财富,如果是同行,霍船长自然不会细说。

  但孙志伟根本不是竞争者,又是族长说的自己人,那就当成聊天素材说一说也没什么问题。

  “另一条线路是向西到达檀香山补给,然后横穿中太平洋直达港岛。”

  “向西这条线路全程1万3200公里,缺点是夏秋两个季节容易遭遇风暴。”

  “中太平洋岛屿很少,如果遇到风暴就比较危险了。连躲都没地方躲,只能硬抗。”

  听明白了霍船长的意思,孙志伟就知道了,他们下一站应该就是旧金山市了。

  因为现在是秋季,西太平洋正是风暴肆虐的时候,北线现在最安全。

  “都说远洋航行很危险,看来,天气的原因占很大一部分。”

  “是啊,如果是以前,那出海一趟真的是凭运气。”霍船长感慨道。

  他看着也有50多岁了,考虑到水手们长期在海上生活,外表看起来要显老一些。

  霍船长的实际年龄估计也在50左右,这个年龄在船长里面还算年轻。

  但他实际的航行年龄,也肯定在20年以上,可以说经验丰富。

  他说的早年没有天气预报,盲目航行的情况他肯定也是经历过的。

  “现在就要好的多了,特别是这些年,毛熊的一艘“潮汐”号天气船,常年在菲国以东监测太平洋的风暴。”

  “只要有风暴形成,他们都会在广播中进行通报。靠着这个风暴预警,使我们避开过不少次危险。”

  原来如此,现在也没什么气象卫星,等以后各大国的卫星多了,才会提供海上气象和通讯服务。

  而现在。船长们最可靠的,能救命的风暴预警,竟然还只是一台收音机。

  “那要是收音机没有收到预警呢?”孙志伟忍不住问道。

  霍船长闻言轻轻一笑,然后将手中的朗姆酒一饮而尽。

  “以前我们坐小船都能扛过来,现在是万吨大船更不怕了。”

  孙志伟无言以对,这不就是听天由命么。

  看来现在这个时代航海还是太危险了,以后他不准备再坐远洋轮船了,最起码在海洋气象卫星出来前不坐了。

  10月30日,东方天使号停靠在旧金山红木城港(雷德伍德港)进行补给。

  这个补给的流程也让孙志伟大开眼界,原来不同的码头由不同的组织分管,各个供应商为码头提供蔬菜、淡水、酒水等各种各样的补给。

  东方天使号靠岸前已经联系了当地的熟人,然后才确定靠岸的码头。

  如果有当地的熟人,则可以减少很大一笔开支,如果没有,那只能以市价购买,这个成本可不小。

  第二天开始,就不停的有供货商,将各种水果、蔬菜、肉类、酒水往船上搬。

  东方天使号上面有冷库,可以保存不少新鲜食物,再加上老祖宗们的智慧,船员们可以在船上发豆芽。

  所以,中国船只远航很少发生坏血病。

  孙志伟让孟教授尽量不要出舱门,谁也不知道来送货的那些人里面有没有FBI的眼线。

  这个年代,FBI在白头鹰国内的渗透力度是很强的。

  特别是前任FBI局长胡福在位48年的时间里,让FBI的势力达到顶峰,连总桶都要看胡福的脸色。

  如今胡福去世也不过才几年时间,继任的局长手里握着大量的线人。

  好像这种能控制码头补给的组织里面,百分百有FBI的眼线在。

  孟教授现在可是被通缉状态,被FBI的眼线发现了就麻烦了。

  孙志伟在这几天一直呆在船上,他要监控所有上船的陌生人,孟教授的安危绝对不能有失。

  这期间,他就已经注意到了,有几个送货的人在不经意的打探船上的情况。

  幸亏东方天使号上的水手都是精挑细选的自己人,他们或多或少都能跟霍家扯上点关系。

  他们以前也经历过一些秘密的辅助任务,在情报保密方面还算警觉,并没有泄露船上中途上来过几个非船员的信息。

  估计,东方天使号也不是重点关注目标,对方试探了几次,没有发现有用的信息就离开了。

  等三天后补给结束,孙志伟才终于放下心来。

  最后一天,霍船长还过来问孙志伟,要不要参加当地华人组织的一次宴会。

  孙志伟倒是很想去见识见识,只是现在正在任务当中,他不能节外生枝,还是拒绝了。

  不过,旧金山可是美洲华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他相信他还会回来。

  晚上,从宴会回来的霍船长带回来一个最新消息,白头鹰的新总桶诞生了。

  孙志伟听到后才惊醒,原来这关键的一年就要过去了。

  新诞生的吉米总桶是白头鹰数十位总桶中的异类。他的性格用孙志伟的话来说,总结起来就两个字他是个“好人”。

  吉米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不是讽刺。

  就算是他的政治对手,也没有人在道德上攻击他,可以说,他是白头鹰总桶中的道德标杆。

  他做过的事情如果在中国,那可以说是个人民公仆那样的人物。正直,忠诚,道德高尚,所有人都愿意跟他做朋友。

  孙志伟很奇怪,为什么美利坚的土壤中会诞生出吉米这样的异类来。

  此时,补给已经结束,所有船员都已经回归,全船正在做开船前的准备。

  孙志伟趁着距离开船还有半天时间,跟霍船长沟通后,快速下船。他需要去城里寻找一些资料带回去。

  这并不是难事,这几个月因为大选的关系,每个候选人的资料都被各个媒体扒了个底朝天。

  吉米作为候选人之一,虽然不是热门候选人,但他的资料依然被媒体曝光在所有人的面前。

第289章 故障还是示警

  孙志伟下船后直接来到附近的一家报亭,将最近几个月与吉米有关的报纸全部买了下来,那数量足足有两百多份。

  吉米的生平全部都在这些报纸上,他只需要做剪辑和分类就可以了。

  反正后面一路在船上也没什么事,拿这个做消遣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他觉得他需要把这位新总桶的准确信息带回去,给上面判断双方关系时做参考。

  老祖宗都说过了,君子可欺之以方。

首节 上一节 170/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