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78节
只是这边机场前所未有的强硬,坚决拒绝飞机降落,还在跑道上停上了汽车,阻止飞机强行降落。
劫匪无奈,只能让机长转道伊拉K和叙利Y。
结果这两个机场的态度跟黎巴N如出一辙,谁都不想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他们甚至将装甲车都开上了飞机跑道,态度之坚决可见一斑。
劫匪们都要炸裂了,可他们又不敢让飞机强行降落,就怕机毁人亡把自己也搭进去。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再转道巴林。
此时的飞机上,机舱中嘈杂声不断,所有人都很烦躁,劫匪也完全没法阻止孩子们的哭闹,毕竟连劫匪自己也饿了。
孙志伟却知道,这时候是比较危险的,人一烦躁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想了想,他还是将机舱中的两个劫匪手枪中的撞针也给切断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劫匪发疯朝乘客胡乱射击呢,机舱里可有三分之一是自己的同事。
这期间,飞机不停的改道,孙志伟也不停的发报,黎巴N-伊拉K-叙利Y-巴林。
现在孙志伟的电报,是外界唯一得到飞机上面动向的渠道,国内已经跟波恩方面建立了快速联络通道。
孙志伟这边的电报一到达就被快速传达给波恩,第九边防大队重新上了军机,远远的跟在181航班后面紧追不舍。
等飞机到达巴林机场时,不出所料,巴林机场的跑道也被汽车给堵起来了。
但此时飞机燃油即将耗尽,181航班在劫匪的挟持下只能强行降落。
在众人恐惧的眼神中,飞机向跑道上的汽车冲了过去。
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惊恐的尖叫起来,领队苍白的脸上也写满了后悔。
幸好在最后关头,巴林机场不敢承担机毁人亡的责任,还是撤走了跑道上的汽车,让181航班安然降落。
经过这次惊险,劫匪们也要缓一缓,飞机就在巴林机场停了下来。
劫匪们这时给波恩方面发去了最后通牒,要求的最后期限是16号晚上6点,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要炸毁飞机。
波恩得到消息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最后由他们的1号领导拍板,绝不能向劫匪妥协,不然,以后此类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对于,这个决定,国内也不能说什么,如果在国内遇到这种事情,应该也会按照波恩的态度来处理。
不然,只要妥协一回,那以后就后患无穷了。
此时第九边防大队即将到达巴林,波恩1号的命令也被传达到他们的飞机上。
他们决定就在巴林组织强攻,哪怕牺牲乘客也在所不惜。
巴林那边虽然不情愿的让181航班降落了,但也没敢怠慢他们,地勤给航班加油,机场还在给飞机准备食物和水。
第301章 强攻1分46秒
此时,孙志伟所在的机舱内灯光也开始闪烁起来,乘客们又一次开始骚动。
劫匪立即询问机长这是什么情况,机长说可能是电力不足,也可能是电路故障。
其实就是电力不足,而地勤的燃油还没有加完,发动机无法启动补充电力。
刚好到达的第九边防大队当机立断,派遣两位特种兵伪装成电工,希望上机检查电力系统。
劫匪们十分警惕,他们看到两个身强力壮,穿着电工制服的工人想要上机,劫匪们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巴林机场那边在电台中询问机上的人数,他们要准备食物和饮水。
机长报上了飞机上的人数,趁此机会,他还要求塔台送来四包两种口味的香烟,三个打火机和几包火柴。
外面很快就明白了,这是机长在提醒外界,一共有两男两女四名劫机者,三支手枪和若干爆炸物。
这个数据跟孙志伟报出来的数据吻合。
很快,食水很快被送上了飞机,油箱也被加满,吃上饭的机上众人情绪都稳定了下来。
而机场中,第九边防大队正在做强攻的准备,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觉得这次一定可以救下人质。
飞机上,孙志伟正在不紧不慢的啃着面包,安静的看着事态的发展。
他现在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波恩的第九边防大队的战斗力,只要劫匪不伤害国内的同事,其他的他并不在乎。
结果,劫匪不按常理出牌,4个劫匪中的头目突然要求机长立即起飞。
181航班的突然起飞,打乱了所有的部署节奏。事情的结果又一次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起来。
通过劫匪跟机长的对话,孙志伟了解到飞机的下一个停靠站是阿蔓。
此时,181航班被劫持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世界,附近的所有国家都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附近的机场也都做好了各种防守措施,等飞机飞到阿蔓机场上空,看到的果然是堆满跑道的汽车。
飞机只能再次转向也们,也们的跑道也不例外被汽车堵死。
这次又飞了近2000公里,燃油再次耗尽,机长不得已,只能将飞机紧急迫降在一条,起降直升飞机的小型沙土跑道上。
沙土跑道的降落条件可想而知,孙志伟在机舱里面被颠的屁股生疼,不由的咒骂起劫匪来。
旁边的同事惊恐的用手捂住他的嘴巴,就怕劫匪听到,愤怒的给他们一梭子。
孙志伟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这群劫匪基本都是文盲,怎么可能听懂汉语。
而且机舱里的两把枪都已经被他废掉了,他并不担心。可身边的同事却害怕的很,他只能选择闭嘴。
飞机几次转向的消息他已经及时发出去了,第九边防大队还没到,他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声枪声,机舱内的乘客们都被吓住了,一时间舱内鸦雀无声。
很快,领头的劫匪从驾驶舱走了进来,拖着副机长回到了驾驶室。
原来,刚才机长假装下飞机检查起落架,趁机跟这边机场的士兵沟通,被劫匪头目发现了。
结果,劫匪把机长胁迫回来后,就给了机长一枪送他去见了上帝。从现在起飞机将由副机长驾驶。
这边机场的士兵听到枪声也投鼠忌器,只能给他们加油,然后放行。
孙志伟在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中再次发出了电报,汇报了下一个站点和机长被枪杀的情况。
劫匪已经开始杀人,事情越来越紧迫,得到孙志伟提前通报的第九边防大队提前赶往摩加迪沙机场做准备。
几个小时后,181航班降落在索马L的摩加迪沙机场,在这里劫匪再次发出了最后通牒。
让孙志伟惊讶的是,这边机场的士兵意外的沉着冷静。
他们先是安排士兵包围了飞机,然后又朝劫匪喊话,说只要他们放了乘客,他们就保证劫匪的安全。
这一招还真管用,孙志伟明显看到几个劫匪的神情都轻松了起来。
这边机场很快又送来了大量的食物和水,有了食物,劫匪也有了出路,飞机上的所有人情绪都稳定了下来,开始静静的等待。
不久,到达了最后通牒的时间。
机场这边通知劫匪,他们要求的人已经释放,钱也准备好了。
但是因为他们不停的更换机场,被释放的人员和赎金还在后面追赶,让他们安心等待。
劫匪们又一次被安抚住了,时间一直被拖到夜里12点。
4个劫匪昏昏欲睡,孙志伟却强打精神不时的看着手表。
他的空间已经发现,飞机被一群全副武装的蒙面士兵包围。
他们先在飞机下方通过窃听器,确定了机舱内的人员分布情况。
然后,机场这边的士兵,突然在飞机机头部位点燃了几个轮胎,大火和烟雾吸引了所有劫匪的注意力。
就在这时,中部舱门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开,紧接着就有几个黑点被丢进了机舱。
孙志伟可不傻,见状赶紧转身、弯腰同时紧紧的捂住双耳,防护动作一气呵成。
“轰”“轰”“轰”
几道强烈的闪光在机舱内亮起,同时,剧烈的响声让舱内除孙志伟外的所有人瞬间失聪。
光线和声音还没有落下,被炸开的舱门处就冲进来几个全副武装的战士。
他们一进来就迅速锁定了目标,机舱内的三个劫匪被瞬间击毙。
驾驶室内的劫匪头目却反应了过来,开始向后舱开枪,想阻止第九边防大队的进攻。
可惜,战力和武器都相差太大,劫匪头目被堵在了厕所里。
双方隔着厕所门对射,劫匪头目疯狂的朝外射击,击伤了一位第九大队的队员,自己最后也被打伤俘虏。
1分46秒,战斗结束了。
劫匪3死1伤,飞机上除了机长死亡,只有一位空姐脚部受伤,其他乘客虽然受到失能弹的短暂影响,但很快就恢复过来。
这次劫机事件,波恩第九边防大队一战成名,他们转战六座机场,追击近万公里,最终创造了劫机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302章 意外发现
孙志伟跟其他同事一起被解救下残破的飞机,然后集体住进摩加迪沙机场的宾馆,等待安排新的航班飞往法国。
在等待的时间中,孙志伟在酒店没有外出。而是取出纸笔,详细的描述了这次劫机事件,最终形成了一份事件报告。
在报告后面,他单独将波恩第九边防大队的人员组成,技能素质,特种装备和行动特点等都详细的描述了一遍。
这部分,应该会给国内正在组建的特种部队很大的参考价值。
当然,他在里面也掺杂了很多他后世看到过的内容。
现在这个时代的现代化特种部队,跟以前二战时所谓的特种部队完全是两码事。
别的不说,光是便携式红外热成像仪这一样东西,就是一种断代式的大杀器。
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特种兵有没有热成像,那就是两种战斗力。
时间越往后推移,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装备的加持下,现代化特种部队的单兵战斗力,越会有显著的飙升。
装备的变化,甚至可以让一个特种兵的战斗力,上升到一个可怕的地步,这已经完全可以说是个新兵种了。
孙志伟的报告里就明示了这个发展趋势,特种部队的战力不仅是人的问题,更是与装备的强弱正相关。
而装备的强弱又是由科技和金钱两方面决定的,国内特种部队的建立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