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80节
那块混凝土的重量只怕有十几吨,没人能挪的动。
谁都不会想到,这块有着整齐裂缝的混凝土墙其实是个门。
他要进出的时候必须动用空间收放能力,这种办法虽然不够隐蔽,但足够安全。
建好这个通道后,这个公寓就可以使用了。
作为他的第一个落脚点,他还要安装一部电话,屋子里有现成的线路,只需要开通就可以了。
明天他就要去完成他的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并不难,白宫那边每周都有开放日。
周二至周四上午7:30至11:30,周五和周六上午7:30至下午1:30,只要买票就能进去参观。
第304章 爱因斯坦的大脑
今天是12月26号,还有25天,吉米就要正式继任。
事实上他的前任已经搬走了,毕竟谁也不会赖到最后一天才走,那就太难看了。
这些天吉米正在搬家和交接工作,他相信组阁名单肯定已经出来的,不在办公室就在吉米的书房。
他只要到了附近,凭着现在空间的探测距离,他很容易就能拿到那些机密文件。
躺在新家的床上,孙志伟心里想的却是白天大巴碰到的那位中年人。
当时他在对方的后备箱中看到了两个大玻璃罐,里面居然存放着的是两半人的脑组织。
它们已经被切割成一块一块的,正泡在防腐液中。
这很容易让他想到这边流行的变态杀手,杀人后,还留着死者的身体组织。
这种恶心的事情,在这边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意外遇到一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那整齐的切块这让他想起前世看到过的一个故事,关于爱因斯坦的大脑的故事。
1955年,爱因斯坦病故于普林斯顿大学医院。
当时医院当班的托马斯·史托兹·哈维的医生,在未经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切下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和两颗眼球,偷偷拿回了家。
之后,事情败露,上了新闻。
医院暴怒,要求哈维必须马上归还偷走的大脑和眼球。
只是哈维已经铁了心,对此不予理会,而且,他还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从爱因斯坦的儿子手里拿到了一份授权。
该授权只允许被偷走的大脑和眼球用于严肃的科学研究目的,且研究结果必须公开发表在受人尊敬的科学期刊上。
绝不允许成为满足低俗好奇心或制造媒体噱头的工具。
但这件事情本身,给普林斯顿大学医院带来了很糟糕的影响,很快哈维就被医院解雇了。
失去了工作后,哈维也不后悔。
他很快来到费城,找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朋友,帮忙把脑组织切成了240块,然后放到两个福尔马林液瓶中保存。
之后的几十年中,哈维的工作和住所不停的变化,爱因斯坦的大脑也随着他辗转全美各地。
因为经济状况不佳,哈维又坚持将脑组织随身携带。
于是,那两瓶爱因斯坦的脑组织,有时候呆在简陋的苹果酒冷藏箱中,有时塞在不起眼的纸箱里,有时甚至被长时间放在汽车的后备箱。
这期间,他不经常将少量的大脑样本寄送给他信任的研究者。
只是这项研究一直得不到世人的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颗大脑只是静静地躺在防腐液中,无人问津。
哈维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普林斯顿大学不久,白头鹰就意识到了这份大脑的重要性。
从此FBI就派人跟在哈维身后,保护着大脑样本的安全。
随身带着一副大脑,还如此小心翼翼视如珍宝的事情,他只知道这一件。
而恰好白天他看到那位小车车主的驾照上,写的正是托马斯·史托兹·哈维这个名字。
他觉得这应该不是巧合,很可能他就是那个‘盗脑者’哈维。
因为明天是周一,白宫不开放,他准备利用明天的时间去哈维的住址看看。
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附近的超市购买了许多日用品,为了扮演好一个落魄中年人的身份,他购买的都是廉价消费品。
他进公寓的时候还遇到几个其他楼层的邻居,孙志伟主动介绍了自己,算是给这栋楼里的住户留下了一个印象。
上午,预约的电话公司来给他开通了电话线路,他抽空回了一趟联络处,将电话号码留给韩副主任。
众所周知,老美的电话线路是长期被FBI监听的,所以,这个号码也只能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暗语联系。
正常情况,他每个月都要来一趟联络处,平常倒是用不上。
中午,孙志伟用买来的材料烤了许多饼干,然后分成很多份给门口的保安和邻居们每家送了一份。
在白头鹰,搬家后给邻居送一份小礼物是基本的礼貌,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家里的女主人来做这件事情。
但,孙志伟这不是没带老婆过来么,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他只能自己弄了。
果然,礼物一送,整栋楼都知道了,公寓里新来了一个中年推销员,经济状况不算宽裕,但人很不错。
下午,孙志伟穿着一身推销员的西装走出了公寓。
他步行来到了几公里外的哈维家附近,通过不经意的观察,他发现了哈维家门口蹲守的FBI。
这让他更加确定,这个哈维就是他想到的那个哈维。
他立即绕到房子背后,通过空间开始扫描整个房子。
很快,他在房子地下室中,一个苹果酒的盒子里,发现了那两罐脑组织。
这些家伙都是一个德性,以科研之名,可以偷盗死者的大脑,可以抢夺别人的财物,甚至杀人放火都有了正义的名目。
就好比《夺宝奇兵》这个系列的电影,虽然打着魔幻的名义,但其核心的内核,都是盎格鲁-撒克逊的那一套强盗理论。
‘我到你家杀人、放火、盗墓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世界的遗产。’
孙志伟最恨这种人,所以,他对房间里的那个哈维,并无丝毫的同情。
虽然他为了这颗大脑,差点闹的家破人亡,这几十年都在到处流浪。
仔细翻找了一遍整栋房子,他还发现了几千张拍摄好的大脑及其切片的照片,以及数十份研究报告。
连当初他从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手里拿到的那份授权文件,他也找到了。
这些东西孙志伟全部没有放过,一起收进了空间,这种强盗没资格拥有这份宝贵的研究材料。
拿完东西后,他没有停留,直接离开了这个街区,前往他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家医药公司,那家公司正在招聘推销员。
之后的几年,他准备把现在这个身份经营下去。
所以,一份正式的推销员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他是个勤奋的人,安顿下来的第一天就要开始找工作了。
第305章 白宫窃取名单
周二上午7点半,白宫开放参观,需要预约排队,其实就是买票,但不要钱。
不过这里是禁止外国游客参观的,孙志伟倒不怕,他现在用的身份是从许一民那边拿到的,正宗的白头鹰人。
这个身份是真实存在的,来源他并不清楚,但肯定是来自友好人士。
中国人遍布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华人华侨,在外的游子又有几个不希望自己的母国强大起来的呢。
所以,尽可能的给国家提供帮助,是大部分人自觉的行动。
二战时,那么多海外华人捐款捐物,还有的派自家子弟回国参军,都是这样的体现。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一样的血,一样的种。一样的泪一样的痛。
同样的黄皮肤,同样的黑眼珠,同文同种是不可分割的纽带。
孙志伟就是拿着这样的身份证明进入了白宫。白宫免费开放的部分包括主厅的一楼和二楼还有白宫花园。
图:这里是白宫北门,那个标志性的圆顶在南门才能看到。
在白宫侧门的门卫处,游客们需要接受安检,同时,你不可以带相机,也不能带包。
不能带相机这个规定,在2015年7月由当时的总統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宣布废除。
之后,白宫还在墙上贴了一张‘欢迎拍照’的告示。后来的参观者才能带着照片走出白宫。
安检过后,游客们得到了一张免费的白宫地图,上面有参观线路。
线路从侧门进入,从北门出来,没有线路的地方是禁止进入的。
早年白宫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总統府或者总統官邸。
在十八世纪初,当时白头鹰的地盘还很小,因而一直致力于领土的扩张,并且十分眼馋北面加拿大的五大湖地区。
于是,有一年他们试图武装占领五大湖地区,但却遭到了英加联军的强烈阻击。
甚至在1814年,英加联军击败白头鹰的部队后,还一路打到了华盛顿,并一把火把总統府给烧的漆黑。
这之后,总統府重建,外墙全部被粉刷成白色,以后才渐渐被人们叫做‘白宫’。
孙志伟跟着游客们一起从侧门进入到白宫内部,这里没有导游,游客可以在开放区域随意参观。
他顺着地图往里走,同时把空间开到最大。
白宫的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外观3层,实际为6层,因为还有3层的地下室。
而在比地下室更深的地下,还有完备的核防御设施和逃生地道。
游客可以参观的只有地上的两层,三楼是总統家。
不过这也够了,他只需要按照地图指示的线路慢慢走一遍,该看的地方自然都可以通过空间看到。
一路走过去,可以看到安静的图书室和地图室,里面有十八世纪的手绘地图和历届总統的珍贵资料。
还有存放精美瓷器的瓷器室和存放金银器皿的金银室。
每个游客最爱看的就是西翼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了,孙志伟自然也不例外。
他在这看到了那张传说中的办公桌--坚定之桌。
出于好奇,他还真用空间透视了一下这张老桌子,居然真的在桌子的内部发现了几个隐蔽的储藏空间。
可惜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在他参观的时候,并没有忘记今天的目的,每扫到一间办公室,他就要分辨一下里面的文件,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下一届组阁名单。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