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18节
街道外面就是横须贺市,对面不远就有一整条的风俗街,街上有大量的涉外俱乐部,专门为大兵们服务。
风俗街是干嘛的,大家都知道。
也就是现在小日子经济起来了,知道遮掩遮掩了。
早年在四五十年代,M军刚进驻的时期,小子日还组建过大规模的‘女子挺身队’为M国大兵们服务。
米兰中尉的爷爷老兰开斯特,当年就是这么认识的他的小日子情人真美子。
当时小日子刚刚投降没过久,国内女多男少,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很困难。
当时的M国大兵们有钱的很,经常过去找乐子,他们每次去消费给的钱都不少,可以有效的缓解女招待们家庭的生活困难。
最高峰时期,曾经引了十五万小日子女招待过去做兼职。
对刚刚战后的小日子来说,他们是结结实实的挣到了战后恢复的第一桶金。
如果不是后来疾病横行,被M军高层紧急禁止,估计这里的几万M国驻军,就被这15万‘女子挺身队’给全灭了。
即便麦克阿瑟禁止的及时,横须贺基地后来为了给所有染病的大兵们治疗,也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的军费。
孙志伟现在就走在基地外围的街道上,他不时的能看到M国大兵们在街道上肆无忌惮的游荡。
第363章 肯尼迪号
孙志伟知道,这些M国大兵在这里就是大爷。
他们平常自由惯了,闲着没事,把路上的行人拉住揍一顿都是常有的事。
为了避免麻烦,他尽量避开那些穿着军装的黑人和白人。
不过有的人就是要作死,就在他路过基地大门口的时候,从旁边巷子里出来四个大兵。
他们一个个互相搀扶着,走路摇摇晃晃,一身酒气,明显是喝多了,正要赶回基地。
基地大门口执勤的两个大兵,看到他们这幅衰样子,一个个乐的哈哈大笑,笑的几个醉酒的大兵心中怒火中烧。
这时候,孙志伟刚刚走到他们旁边,看到这些醉鬼正要避开。
可已经来不及了,其中一个大兵伸手就抓住他的衣服,嘴里骂骂咧咧的,一个巴掌就扇了过来。
孙志伟可不是小日子,哪会惯着这些醉鬼。他抬手轻轻格挡,反手就一个巴掌反扇过去。
‘噗嗤’一口血带着几颗黄牙就从大兵的嘴里喷了出来,整个人也向一边倒去。
旁边几个大兵跟这个打人的大兵是互相搀扶着的,如今被他倒地的姿势一带,顿时一齐跌倒。
这一幕被基地门口的警卫们看的一清二楚,几个醉鬼还没反应过来,基地警卫就怒吼着端着枪冲了过来。
孙志伟没有正面冲突的想法,看到他们持枪冲过来,就转身进了刚才醉鬼们出来的小巷。
离开M国大兵的视线后,他立即加速,一秒钟就穿过了小巷远远的走开了。
孙志伟在巷子里穿行,没去管基地门口的M国大兵们。
这些巷子里到处都是酒馆,餐馆,俱乐部,不时的有艺妓在楼上的窗口向下面的大兵们招手。
孙志伟将空间打开,扫描着这些建筑内的大兵们,终于在一家艺妓馆发现了目标。
那是一个穿着维修工装的大兵,此时已经醉的不省人事,被艺妓馆丢在一间房间里的榻榻米上,正呼呼大睡呢。
孙志伟绕到艺妓馆后院的外墙,然后一个翻身就进了后院,来到维修大兵的房间。
他忍着嫌弃,扒了他的衣服,拿了他的证件,全部给自己换上,然后又用化妆油彩给自己画了个黝黑的浓妆,再把帽子一戴。
成了,他从房间的镜子里看到的就是个黑黝黝的维修兵。
准备完毕后,他将房门从里面锁好,然后翻窗户离开了房间。
出去之前他又从艺妓馆吧台顺了一瓶清酒拿在手里,给自己的工装领子袖口上都倒了一些。
几分钟后,一个醉醺醺的黑大兵拎着酒瓶一边喝一边靠近基地大门。
大门那里现在还闹哄哄的,孙志伟仗着力气大,从人群中挤了进去。
然后就看到人群中,地面上倒了几个大兵,其中一个满脸是血,却依然在说着胡话。
孙志伟见门卫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径直就进了无人看守的大门。
此时,基地外面的海上,有一艘航母正在进港,它这次的目的地是6号船坞,这是要进行每年的例行检修。
孙志伟的目的地也是那里,他进了基地后没有停留,直奔海边的6号船坞。
中途他也有碰到其他大兵,但是并没人对他有什么好奇,都是直接走过。
这边的基地多年没出过问题,有所松懈再正常不过了。
等他来到6号船坞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艘庞大的航母正在进港,看舷号,写着CV-67。
这应该是一艘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等船逐渐靠近,他也看到了另一边船舷上印着“USS John F. Kennedy”。
这是十年前服役的《肯尼迪》号,整体看着已经有点老旧,水线附近已经被大量的藤壶覆盖,现在正急需清理。
航母的清理维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就要给航母减重。
这包括卸下所有的舰载机和弹药,放空油箱里的重油,最后再放干船坞里的水,露出水下的舰体。
孙志伟看到航母进港自然就靠了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不到半小时,航母已经停稳,悬梯开始放下,大群的舰载兵开始成群结队的下船。
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是呀,航母一次出航最少都是几个月,这些大兵们都憋坏了。
看来,门口风俗街的女招待们今晚的生意要火爆了,这可是几千个荷尔蒙爆棚的M国大兵呀。
等大部分航母大兵们离开后,船坞的两个大型吊车,开始将甲板上的飞机吊装上岸。
四周几百名维修工人正在忙着,孙志伟伪装的维修工也在帮忙卸货。
基地有几万名士兵,也有上万的维修工,跟孙志伟一组的维修工虽然不认识他,但也再来熟悉的开始跟他吐槽。
“谢特,这深更半夜的把我们喊来卸货,就不能等明天白天么。”
旁边一个知道点消息的老维修工道:“好像上面催的急。”
“那为什么还要把导弹卸下来,这多危险啊。”
“可能是舱内要大规模检修吧。”
“不管了,加快速度,先堆在旁边,等全部导弹都卸下来了再一起运走。”
孙志伟跟着他们一起从甲板上卸下导弹,这批导弹4米多长,人腰粗细。
导弹的外面印刷着RGM-84字样,这是现在常用的舰射型鱼叉反舰导弹。
工人们把导弹10个一组堆成金字塔形,就摆在岸边的龙门吊旁边。
孙志伟一边帮忙一边听其他工人闲聊,想收集更多的情报。
正在这时,一个老工人注意到,头顶的吊车吊起的一枚导弹歪斜了,正要在对讲机中提醒吊车司机。
突然,那枚鱼叉就直愣愣的从天上掉了下来。
孙志伟的空间一直开着,他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个情况。
他立即大声向所有人示警“Run!”,一边喊一边丢下手里的工具,向远处跑去。
其他工人有的反应过来的,也跟着跑,没反应过来的都愣在原地。
不到3秒钟,吊车上的鱼叉就砸在岸边的水泥地面上,也不知道碰到了什么,导弹的保险被打开了。
导弹底部开始喷射火焰,正对着的两个工人立时被火焰吞没。
第364章 意外中的收获
孙志伟身体在奔跑,空间却已经完全打开,监控着四周的动静,两个被导弹尾焰吞噬的维修工,他也看在眼里。
现在最主要的是避开最危险的地方,RGM-84的爆炸范围是多少,他并不清楚,但最起码要跑到百米开外才能保证安全。
毕竟是200多公斤的战斗部,那真不是玩笑的,而且附近那么多导弹,如果被爆炸再殉爆几枚,那他今天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这该死的吊车司机,吊个几米长的导弹都吊不稳,别是喝高了吧。
虽然现在还在逃命,他还是没忍住,把视线投向高处的吊车驾驶室看了一眼。
嘿,还真猜中了,驾驶室内正有一个一个醉醺醺的大汉,趴在那里睡的正香呢,狗曰的。
地面上,那枚已经点火的的导弹,开始在尾焰的强大推力下,在水泥地面上滑行。
它前进的方向正好是一个导弹堆,那是同样的十颗RGM-84。
孙志伟从吊车收回视线后,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幕。这么危险的情况,简直让他头皮发麻。
他已经无力吐槽了,他不过是想过来探探情报,有枣没枣打两杆,明天一早就回旧金山了,结果就出了意外。
此时,码头这一片全部都是弹药装卸区,目前已经有好几个型号的导弹炮弹从航母上卸了下来,都摆在地面上。
右边那架吊车的钢缆上还吊着一枚十多米长的大家伙:UGM-96A(三叉戟)。
这TM可是核弹呀,就算很难被引爆,可万一放射性元素泄露,那也够这个基地喝一壶的。
到时候,这东京湾还能不能呆的下去,也就没准了。
这周围可都是大城市啊,少说也有上千万居民。要是被核污染了,那可就有乐子看了。
说了许多,其实不过十数秒,孙志伟已经跑出空旷区域,一个拐弯进入一栋建筑的背后。
还没等他喘匀气息,“轰”的一声爆炸在背后响起,那枚掉落的鱼叉导弹冲进一个导弹堆中爆炸了。
孙志伟在空间中看到了爆炸的一瞬间,剧烈的冲击波将附近的导弹全部向四面掀翻,一部分掉落水中,一部分散落四周。
掉在天上的那枚UGM-96A,也在剧烈的冲击中从缆绳上掉落,直接掉进海水里。
孙志伟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迅速调动空间,将已经落水的那枚三叉戟收进空间。
同时,附近掉落水中的十几枚鱼叉导弹,也被他收走3枚。
得了,有这两种导弹,他就没必要再找什么其他情报了,直接用导弹实物交差就够了。
这两种可都是M军现役导弹。
其中RGM-84鱼叉舰舰导弹,射程100公里,固体燃料,末端带有主动雷达自动寻的。
可以说十分先进,特别先进,末端制导,这个功能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呢。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