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40节
“孙领导,您确定这么好的待遇么?这可是超过平均标准了。”
老支书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他必须确定好了,不然介绍了人过去却没有这么多,那他还得贴钱。
“老支书,是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才行,如果是偷奸耍滑,手脚不干净的我可不要。”
“那不能,我办事您放心,保证人规规矩矩,咱们队里可以作保。”
“成,那您就给我介绍一位吧。咱们回去试一个月,合适就留下,不合适您就帮忙再换一位。”
“这样好,鞋子合不合脚总要穿几天才知道,这没问题,我会提前说清楚。”
“孙同志,走,我这就带你去找人。”杨支书端起烟袋子就要往外走。
孙志伟赶紧给他拦住:“等等,老支书,您先别忙。”
“您介绍的人能不能先给我说说情况,这个,最好年龄别太小。”
“这保姆也不是什么好职业,我也希望找个能长期干的。咱也不能耽误队里年轻人的前程不是。”
杨支书闻言,想了想才又坐下:“那我就说几个,您看看行不行?”
“我现在有三个人选,一个是村东头的杨桂花,32岁,早年嫁到外面,结果前几年男人在遭灾的时候没了。”
“因为没有儿子,不受婆家待见。她就回了村里一个人带着两个闺女单过。小闺女6岁,大闺女9岁,大的已经可以挣工分了。”
孙志伟一听就知道,这个明显不行。他要是请了人回去,那两个女孩子怎么办,丢家里不管了?那在村里还不被欺负死。
还有一个就是,支书没说杨桂花娘家的情况。
这个想想也知道没有什么好情况,出嫁的女儿被退回娘家,还带了两个拖油瓶,哪里会受娘家兄弟待见。
父母估计也没好脸色,不然她就应该住在娘家,而不是带着两个女儿单过。
支书等了一会,看到孙志伟没表态,心中暗暗叹息,只能继续介绍下一个。
“第二个人选也是个寡妇,叫王秀珍,今年35岁。”
“她男人是个当兵的,69年的时候在北边没的,留下一儿一女,大丫头15岁,小儿子9岁,家里还有公公婆婆。”
得,这又是一个困难户,一个壮劳力带4个拖油瓶。
不过这个还算好,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顾孩子,就算去城里当保姆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照看。
不过这家也够倒霉的,69年北边一共也就牺牲了几十个人,偏偏被他们家摊上一个。
“不过支书,这是烈士家庭啊,有抚恤金的吧,每年应该还有给未成年子女的补贴,还有给妻子和老人的赡养费。”
听到孙志伟这么门清,支书只是叹了口气,托起烟杆子猛抽了一口。
看到支书的样子,孙志伟就知道里面有猫腻,不过支书应该不是参与者,这次介绍她们家估计也是想帮忙。
过了一会,支书嘴里才憋出一句话:“她男人还有个弟弟。”
明白了,这是两个老的见大儿子没了,指望着小儿子养老。所以,大儿子的抚恤啊,补贴啊,估计都给小儿子了。
至于大儿子家的两个孩子,又没成年,哪里争的过,再加上老人偏袒,那日子过的可想而知。
而且这种事情在农村十分常见,老人的做法也不算错,连老支书也管不了。
怎么管呢?老人指着小儿子养老,大儿子家的孤儿寡母也指望小儿子帮衬,他们家的小儿子就是一家之主。
不过,这事情具体是什么样的,还需要知道一些细节他才好判断。
“那个王秀珍的小叔子结婚了么?”
老支书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个,但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结了,去年刚有了一个儿子。”
“那么王秀珍的两个孩子上学了么?”
“没有,怎么了?”
老支书还看没明白,孙志伟却已经听明白了。那个小叔子不是个好的,算是苛待已故大哥的子女了。
孙志伟搞明白了情况,也没再问,而是让老支书继续介绍最后一个人选。
“最后一个人选叫李红霞,今年38岁,男人前些年受伤瘫痪在床,上面还有个婆婆。”
“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一个18一个14,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8岁。”
好家伙,这家应该是几家中最困难的了,因为有个生病的男人,那就是个无底洞,每年吃药就能吃垮一个家。
全家就指着两个女人,就没有更多的进项了,这要是没个帮衬,能不能过得下去还真就不一定了。
孙志伟估计,下一步他们家应该就准备卖女儿了,卖了大女儿得一份彩礼,把日子撑过去,等待两个儿子成年。
如果还不够,等几年还有一个小女儿可以卖。
第398章 选人
老支书介绍了3个人选,全部都是村里的困难户。
其中,他最先介绍的带着两个女儿的杨桂花,估计跟他有点亲戚关系。
但在孙志伟看来,这三个人选中,杨桂花还有父母兄弟在村里,只是生活困难,真要被欺负了,娘家也不会看着不管,并不是过不下去;
王秀珍有儿子,老人再偏袒也不会不管大孙子,其实他们面对的只是家庭矛盾而已。
只有李红霞家是最迫在眉睫的困难,一家子老弱病残,眼看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但他要选的是个保姆,不是做慈善,而且他在家也呆不了多久,很快就要走,他不能给童佳佳和两个孩子带个麻烦回家。
下定决心的孙志伟转头就对老支书说道:“既然这三家都是困难户,那就随便选一个试试吧。”
“老支书,就选杨桂花吧,先看看她自己的意思,别咱们剃头挑子一头热。”
“成,那我们直接去找她,她现在正在田里上工。”老头起身就要走,却被孙志伟一把拦住。
“老支书,要不,你还是把她喊到支部来吧,我这样找过去不合适。”
“哎呀,是我老糊涂了,我这就叫人去喊杨桂花过来。”老支书一拍大腿,然后就去门口找人传话去了。
孙志伟看着他的表演,心中无语。这老头子坏的很,哪里是老糊涂,是老狐狸吧。
刚才他要是真的跟着过去找人,那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反悔了。
在大队办公室等了一会,老支书就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过来。
“桂花,这是城里的孙领导,赶紧问好。”
“领导好。”杨桂花拘谨的向孙志伟问好。
“杨桂花同志你好,我们家缺一个保姆,老支书推荐你过去试试,包吃住,一个月36块,你愿意不愿意。”
杨桂花被叫过来的时候,也没说是什么事情,她还以为是队里叫她还账,正心中忐忑呢。
没想到是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情落在自己头上,哪里会不愿意。
“我愿意,领导。”杨桂花赶紧满口答应。
“不过,你过去之后,一个礼拜只能休息的那一天才能回来,你两个闺女怎么办?”
“没事的领导,我们家大丫都能打猪草了,照顾小丫完全没问题。”
农村里的女孩子早熟的很,9岁已经懂事了,照顾更小的孩子根本不是问题。
“领导,我证明,平常桂花上工的时候,也是大丫照顾小丫的。”老支书见孙志伟有点犹豫,赶紧在旁边帮腔。
杨桂花感激的看了一眼老支书,这个工作对她实在太重要了。
两个丫头不是杨家的血脉,她们姥姥和舅舅不想管,一直想让她把孩子送回她们父亲家里,好让自己改嫁。
可她是孩子亲妈,不愿意两个孩子去看别人脸色过活,想要独自一人把孩子养大。
但是,想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光靠村里挣工分是根本不够的。
都说够不够三百六,但是杨家坳一面是东土山,一面是湿地沼泽,地都不够村里分。
杨家坳队里的工分只值2分半,一个女人一天才8个工分.
就算她累死累活干满300天,一年算下来也才挣60块,哪里能养得活两个孩子。
因此,她这几年是年年欠饥荒,把大队也拖累的不轻。
但是,这份保姆的工作就不一样了,光是包吃,一年就能省下一个大人的口粮。
还有一个月36块的工资,加在一起是她现在挣的十倍,她绝对不能放弃。
孙志伟看到两人语气坚定,眼神坚决,也动了恻隐之心:“那就试试吧,你会做菜做饭么?”
“孙领导,看您说的,哪个当家妇女不会煮饭。桂花烧菜还很好吃呢,当年他男人家境还不错,肉菜也经常做的。”
“桂花,你说话呀。”老支书把杨桂花一通夸,还不停给她使眼色,孙志伟虽然背对着他,却用空间都看在眼里。
他也没转身,而是看向杨桂花,看她怎么说。
杨桂花看到了老支书使的眼色,咬着嘴唇,半响才诺诺的回答道:“领导,肉菜我也没做过几回,但我学东西快,只要做几次就能学会。”
老支书见她说了实话,脸上就露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杨桂花把实话说出口,身形也是一垮。
只有孙志伟却感觉很不错,这个杨桂花是个老实的。在他家里做事情,不怕不会,就怕奸猾。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吧。”
“你什么时候能安顿好家里,咱们约个时间,我下次过来接你进城。”
“领导,家里不用安顿,我只要回家一趟,给两个孩子说一声就成了,马上就能走。”
刚才杨桂花说了老实话,心里就后悔了。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结果柳暗花明,这位孙领导居然同意了。
这次她可不想再失去这份好工作了,必须马上定下来。
“行,那就一起去看看吧,我也认认门。”
三人一起出门,杨桂花在前,老支书陪着孙志伟在后,一起向杨桂花家里走去。
地方也不远,就在村子东边外围,那是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外面一圈半人高的土墙隔开一个小院子。
走进去却发现里面还算干净,东西的摆放也不杂乱。
院子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在,两个孩子衣服上有补丁,但都很干净。
小女孩蹲在地上逗蚂蚁,大女孩却捧着一本旧书在看。
孙志伟注意到那是一本三年级的语文课本,瞧着还是早年的版本。
看到三人进来,两个女孩子都看了过来,见到杨桂花后,小女孩立即跑过来将她一把抱住。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