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42节
第二天一早,孙志伟从梦中醒来,就听到外面的响动,他手一伸就摸到了童佳佳。
意识到不对,他立即警觉的开启了空间,笼罩住整个家,却发现原来外面的人是杨桂花,她正在厨房准备早饭呢。
看了看手表,才5点钟刚过。她到底是几点在家里出发的?
从杨家坳过来可是有二十几里地啊,她又没有自行车,徒步走过来至少要两三个小时。这人也太实诚了。
想了想,他还是把童佳佳喊醒,把外面的情况说了一下。
童佳佳赶紧穿衣服起来,跟着进了厨房。
从这天起,整个家里人都认可了小杨的存在,不光是她做饭好吃,还因为她性格淳朴。
因为小杨分担了家务,在之后的日子里,童佳佳的脸色也好看了起来,平常不再显得疲惫,连肤色也逐渐红润了。
时间很快到了15号,最后一辆军车从凉山返回,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各单位开始论功行赏。
孙志伟作为辅助作战单位,由二参负责表彰,不用参加预计于下个月,在花城举行的全体表彰大会。
他的表彰没多久就下来了,20号,部里的同志过来通知他,第二天回部里开会。
他过来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次是为了什么。
等他走进5楼的小会议室才发现,里面只有七八个人,部里的大领导赫然在列,许一民也在里面,还有几个他不认识的领导。
会议室被布置的庄严肃穆前面的墙上写了几个大字:表彰大会。
原来,这是专门为他一个人举行的内部表彰大会。
因为他的身份不适合对外公告,为了不委屈他,直属部门的领导全部到场,以示隆重。
今天,由许一民宣读表彰内容,二参领导亲自为他颁发证书和奖章,其他领导现场见证。
“孙志伟同志在这次战斗任务中,功勋卓著,特评定为一等·功臣,并授予‘情报英雄’荣誉称号。”
也就是朝战之后全军都取消了特等评定,不然,他肯定能够得上特等。
这还没完,“自即日起,孙志伟同志晋升为10级。”
这才是实打实的提升,中高级的门槛终于被他一越而过。
第401章 ‘柳林海’号出发
短暂的表彰大会结束了,领导们却没有离开,许一民转身就从后面端出一瓶茅台来,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
领导带头向他祝贺:“虽然没有庆功宴,但是庆功酒还是有的,愿孙志伟同志再建新功!”
在场众人纷纷举杯,齐声祝福:“愿孙志伟同志再建新功!”
一杯之后,领导们才纷纷告辞。
孙志伟透视历史才能知道,这些领导们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抽出时间来参加他的表彰,是多么的给面子。
第一场战斗结束了,但后续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从当前咱们面对的局势上就可以看的出来,这次对安南的行动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精准的走钢丝。
早在一年前,国内就有了打安南的意思,但咱们手里的底牌还没有攒齐,国际环境也不允许。
特别是一东一西两个超级大国的态度,当时还不明朗,所以,咱们面对挑衅只能暂时忍耐。
直到今年,大领导从太平洋对岸回来,时机才成熟。
即使如此,北方的百万大军依然给咱们带来特别大的压力。
这时候的毛熊正是军事鼎盛的时期,500万常备军,10万多辆坦克和装甲车,1万多架作战飞机,1万多枚H弹头,以及遍布全球的46个海外军事基地。
简简单单的几行数字,如同一道道遮天蔽日的天幕,笼罩在整个西方的天空上,也锁住了他们的神经。
莫斯科咳嗽一声,世界都要抖三抖。而咱们在这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咱们拖住了毛熊110万常备军,1.4万辆坦克,2.4万辆装甲车,4000多架飞机。这相当于毛熊总兵力的20%,都在咱们这边。
但遥远的西伯利亚完全是个不毛之地,无法支撑这么多部队的补给。
这百万人的人吃马嚼,都要从万里外的西欧运送过来,还一送就是十几年,这搞的毛熊也是苦不堪言。
为此,才有了他们插手西南支持安南,好让我们的兵力转移到南边,他们也才能同步减少西伯利亚的驻军。
其实,如果能够和平的减少对峙的兵力,咱们也不是不愿意。
毕竟为了应对百万钢铁洪流,咱们也在北方陈兵170万。还为此开启大小三线建设,又搞人造山,又高同归于尽战术。
这二十年国内挣的钱,大半都耗在这些上面,咱们唯一比毛熊舒服点的是,咱们是在境内布防,国内的补给相对容易,才比毛熊好受一些。
总之,到了如今七十年代末,两边的经济压力已经到达极限,大家都在寻求改变。
特别是毛熊的犹豫不决被上面看穿之后,一场短平快的局部战争就这么被咱们完美的打了出来。
而这次快进快出的短暂战斗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
现在的情况是,毛熊刚跟安南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结果纸上的墨迹还没干呢,小弟安南就被人扇了一巴掌。
但是,毛熊大哥却在该支援的之后,犹豫了,没有出兵。
老实说,这也不怪人家不想打。目前还只是陈兵,没打仗呢,经济都快崩了,真要打起来,耗费的资源和力量就要增长几十倍。
那唯一的一条西伯利亚大动脉怎么能运输的过来?这不得好好想想么,各部门不得合计合计开几个会商议商议?
就这么一耽搁,等他们想出兵的时候,时机已经稍纵即逝,该打的已经打完了,咱们的部队也已经全部撤回来了。
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小弟挨了揍,毛熊这个大哥却在一旁看着没插手。
这让其他盟友怎么想?如果我们遭到攻击,你会不会也袖手旁观?
毛熊维持了几十年的老大哥形象,在这短短的几十天里就这么被打破了,但连他们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次国内的反击,也被后世称为毛熊衰落的转折点。
仗打赢了,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咱们向老M许下的牵制毛熊的承诺正在兑现,那么老M自然也要有对等的付出。
一系列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的协议正在签订,大量的M国企业正在摩拳擦掌,准备进入大陆这个空白的市场。
其他西方国家见M国开了口子,自然不甘落后,今年正有大批的西方国家等待与我们建交。
3月31日,一艘名为‘柳林海’号的货轮从浦江出发,航向西雅图。
这是中M之间的首航货轮,原本是为了保证按时到达,决定空船出发的。
结果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次微小的改变,‘柳林海’号在经停神户港的时,装载了满满一船化肥才继续出发。
这是国内接受了孙志伟的建议后,发往M国的第一批化肥。
如果业务开展顺利,很快就会有大批的货轮满载小日子的化肥,开往M国港口。
孙志伟是提出建议的人,货轮出发后的消息,自然也会给他发个消息。
他也不知道国内在M国的销售团队搞的怎么样,这次咱们进货可是实打实的花了外汇的,如果结果不好,孙志伟也是有连带责任的。
也因此,他发现自己不能继续呆在国内安稳的休假了。
他必须赶在首航的‘柳林海’号货船抵达M国前回去,以保障这次交易的顺利进行。
4月1号,孙志伟将他即将出发的消息告诉了童佳佳,当晚,他最后一次扫荡鬼市,为家里的地下仓库又补充了一次库存。
这次因为有杨姐在家里,他不太方便使用空间直接运输。
所以,夜里的时候,他把家里人都动员起来,负责把他用三轮运回来的物资运进地下室存储。
这样的物资补给,应该还需要持续好几年,直到粮店开通‘议价柜台’开始销售议价粮为止。
半夜被叫起来搬运物资的杨姐,也被孙志伟的大手笔震惊了。
怪不得孙家不缺粮,愿意包了他的伙食,这位孙领导也太有办法了。
鬼市她是知道的,但她一次都没去过,也根本不敢去。
普通人被‘打投办’抓到了,轻则教训一晚,重的时候是要蹲班房的,她还有两个孩子,可不敢冒这个风险。
第402章 再抵旧金山
对于东家家里的存粮增加,杨姐显得特别高兴,这就表示只要她在这个家里工作,就不用发愁吃饭问题了。
地下室里的储藏室,今天她是看到了,那堆成小山的粮食,怕不是能敞开吃几年吧。
其实还真没那么多,等孙志伟走后,家里还有4个成年人,一整年光主食就要吃掉近两吨。
仓库里的米面看着挺多,好几十袋子呢,但按50斤一袋算,也不过就存了1吨多。
这是作为备用粮存储的,平常每个月,还有家里4个人的定量可以在粮店购买,那才是日常消耗粮食的主要来源。
除了主食,糖类,山货,腊肉等能够长期保存的食物也存储了不少。
只是大部分被孙志伟放在上锁的那个房间,每个月由童佳佳负责,拿出来一部分供家里食用。
将家里安顿好后,4月5号,孙志伟启程前往港岛。
目前中M还没有开通飞机直航航线,他只能从别的地方中转。
选择港岛中转,是他想到既然回来一次,这次就要多准备点茶叶带回去,免得老韩又朝他阴阳怪气的。
5号晚,孙志伟抵达启德机场。
他在启德机场的卫生间直接换装,再次启用了粮食商人孙伟的身份。
然后他使用孙伟在汇丰的账户付账,购买了几千斤各种国内的茶叶。
当然,能在市面上买到的最多只能算好茶,极品茶叶几乎不在市面流通,他想直接买是买不到的。
次日,他还上门拜访了霍先生,并特地送上几匹他‘珍藏’的高级布料。
如果是普通的礼物,霍先生还不怎么在乎,以他现在的身份和财富什么东西买不到。
但是,孙志伟这次带来的,像佛山顺德的‘香云纱’,苏州的‘乔其纱’,还有当年瑞康号出产的‘阴丹士林’,就特别难得。
这些布料当年就很贵,产量都不大,现在更是大部分都已经停产,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了。
就算有些老裁缝手里还有少量的库存,也因时间太长保存困难,不再鲜亮。
“孙生这次可是大手笔啊,这些料子你是怎么保存到今天的,真是太难得了。”
“当年我们家过来的时候,也是带了不少好料子的,可惜没几年就用完了,后面再也买不到了。”
“都是当年的旧货,您不嫌弃就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