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51节

  因为岔路就那么一条,直通CIA大门,中间连个转弯的地方都没有,他估计只要有车从岔路拐弯,就进入了CIA的监控范围了。

第416章 洗脑术

  所以,孙志伟开车在距离CIA路口前下了“乔治·华盛顿纪念公路”。

  这里已经是兰利镇的外围,附近的建筑是一些富豪的庄园,庄园四周是宽阔而稀疏的树林。

  正是因为树林极为稀疏,他甚至能隔着一公里看到CIA的大楼。

  这下麻烦了,孙志伟忍不住叹了口气,CIA周边一圈都是林子,连一条对外的马路都没有,看来又要挖很长的地道了。

  他在四周看了看,这附近不少都是独栋别墅。

  像这种林中别墅,一般都是富豪们的度假小屋,平常是没人住的,最多一个月有服务公司来打扫一下。

  他想到现在已经是9月份,已经不算高温天气,那么,这里应该不会全都住着人。

  他将空间展开,一边降低车速一边查看周围别墅内的情况。

  果然,周围有好几栋别墅里面空无一人。

  不过这些别墅外面几乎都安装了摄像机,不愧是富豪,现在就开始使用这些高科技安保设备了。

  他没在别墅门口逗留,而是继续往前开,直到到达四周都是树林的位置才停车。

  将皮卡收进空间,一趁着天黑迅速潜入林中,很快就到达一栋无人别墅的侧面。

  他已经查看过了,这栋别墅里面没有人住的痕迹,里面连冰箱的电源都是关闭的,摄像机只安装在入口处。

  他从摄像机的死角来到别墅侧面,这里有一个地下室的室外入口。

  利用空间收走地下室铁门上的大锁,他偷偷的进入这栋别墅的地下。

  之后就是展示老手艺的时候了,简单的确定了一下方向,然后选定地下室的一个角落开始挖掘。

  从这里到CIA的大楼有好几百米,他要挖一会了。

  比城市里面好的是,这里的地下最多的树根和石头,没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管线通道,可以随意挖掘,不怕挖穿什么。

  半小时后,孙志伟站在了CIA大楼地下三层的旁边。

  刚才靠近大楼的时候,差一点就打通进大楼里面。

  原来CIA地下也有不少层,其中一层跟他挖的地道深度齐平,他差一点就挖穿到其中一个房间里面。

  还好有惊无险,他直接停止在地下三层的墙外。

  因为这次只是找一份资料,不会长呆,所以他干脆也不再向下挖掘,就在这里查看这栋大楼的内部构造。

  这里地上7层,地下3层,一共10层建筑,建筑面积140万平方英尺,占地面积258英亩,外观富丽堂皇,墙壁上贴的都是白色大理石装饰。

  比起FBI那栋寒酸的胡佛大楼,这里不要太宽敞。

  不仅是地方大,安全设施也很齐全,大楼旁边有一个圆球形的大型雷达站,能够监控到周围几百公里的天空。

  孙志伟探测雷达站的时候发现,雷达站旁边的花园地下居然有一组隐蔽的地下导弹发射井。

  相信一旦雷达探测到空中来袭,这里的导弹就会及时发射拦截。

  这种防御设施也是没谁了,如果五角大楼有这种待遇,911的时候也不至于被客机撞蹋了一角。

  在整个大楼里转悠了一圈,他才找到存放秘密资料的库房。这里的安保更加严格,所有人需要查询资料都需要走专门的审批流程。

  因为CIA是面对全球的情报组织,这里存储的资料也是按国家来分组。

  他注意到,其中最大的两个库房都是毛熊家的资料,大陆的资料很少,所以跟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资料存放在一个房间中。

  他仔细查看了一圈,发现了潜伏人员的名单,数量很少,但潜伏的时间都很长了。

  这得益于国内最近几十年基层组织的清剿和对M交流很少的原因。

  后世臭名昭著的那些二鬼子,现在还不是CIA的人呢。

  等后面改开的步伐加快,国内对外交流的增加,让很多人见识到了西方纸醉金迷的生活,禁不起诱惑才逐渐被CIA掌控。

  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这份名单也有用处。他立即将名单拿到手,全部用相机拍下来,准备送回去让家里再清剿一波。

  这个弄完,他继续在周围的房间中查找,不时的查看一下CIA在各国潜伏内应的名单。

  敌对的毛熊那边还好说,毕竟是敌人,威胁收买无所不用其极嘛。

  倒是老M对盟友们也不放过呀,CIA在各位盟友家的潜伏名单比毛熊家还长,着实让他开了眼界了。

  等将各国的房间都找完,他才发现一个房间,里面都是CIA的各种秘密计划。

  比如《MK-ULTRA计划》,这是一项旨在研究控制人类思维的项目,方法是开发出各种药物,并使用各种酷刑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控制的实验计划。

  计划的实施地点就在华盛顿郊区50公里外的迪特里克堡,那里有一个绝密的CIA军事基地。

  多年来,那里一直是CIA高度机密的化学、细菌武器和精神控制研究中心。

  里面大量使用俘虏和罪犯,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涉及人数成千上万。

  从40年代到60年代,持续了20年的《MK-ULTRA计划》最终失败了。

  现在该计划的大部分实验档案都被销毁了,只留下了这里的一部分对该计划的简略描述。

  但迪特里克堡基地还在,现在里面继续在研究各种生物化学武器。

  基地里面还有一个冷库,他就是CIA的毒药库,其中存放着大量的致命的细菌样本和化学毒剂成品。

  必要的时候,CIA随时会把他们拿出来使用。

  这可是CIA的黑历史啊,孙志伟如获至宝,赶紧把这些档案拿过来拍照。

  等《MK-ULTRA计划》的档案拍摄完,他又查看了《梯队系统》计划,这是一项全球通讯监听计划。

  目前,还大陆还没有在这个计划的监听范围中。

  但可以肯定,随着中M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陆迟早会被纳入这个监听计划的范围内。

  拍,都拍下来。

  等《梯队系统》计划拍摄完毕,最后他才看到了《星门计划》。

  在《星门计划》开头,写了这个计划的由来,其原因也十分荒诞可笑。

第417章 “星门计划”

  就在70年代初,CIA得到了一个情报,说毛熊家每年拨款6000万在研究开发人类超能力领域。

  于是,CIA急了。

  M国军方立刻拨出大笔的研究经费,并实施计划来寻找和培养超能力者,来追赶苏联在“超能力”方面的领先地位。

  “星门计划”就因此而诞生了。

  现在这个计划实施了还没几年,得没得到成果这个档案里也没有说。

  不过尤里·盖勒的测试报告倒是在里面。虽然感觉没什么用,他还是将这个报告拍了下来算交差。

  具体的“星门计划”后来会怎样他也不知道,不过在21世纪倒是有一本全M畅销书中露出了一点端倪。

  据说作者是一位名叫大卫·莫尔豪斯的M国军官,他曾经是“星门计划”中的超能力者。

  大卫·莫尔豪斯在退休后写下了《活着回来:我在CIA星门计划中的绝密任务》这本书。

  书中,他详细描述了怎样训练超能力,比如像“远程透视”这个能力,仅仅只需要在“星门计划”系统的训练下,一到两年便可掌握。

  随后,超能力者会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利用他们的能力进行军事和间谍活动。

  比如远程窃取情报,分辨组织内的叛徒,甚至通过精神力控制让敌人的核弹失灵。

  在书中,他就详细叙述了自己作为超能力者所执行的任务。

  其中就有通过灵魂出窍穿越时空获取情报,甚至是回到广岛原子弹爆炸现场的故事。

  它更像是一本自传而不是小说,而其中关于“星门”的真相更是匪夷所思,像极了网络小说中的各种套路,让人觉得疯狂。

  但就这么一本类似科幻小说的书,一经推出就卖疯了,不仅荣居全美揭秘类纪实图书TOP100排行第一名,更是一版再版畅销全球。

  总之,孙志伟在想起这本书后,觉得他写的不错,但对“星门计划”更加的怀疑了。

  毕竟谁也不傻,真要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哪里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知道的。而且M国军方还能让这本书出版,还一版再版,怎么可能?

  他将“星门计划”的内容拍摄完毕,资料还回,继续往后翻。

  在这些秘密计划的最后,他看到了一个新计划的草案,正是后来有名的“绝地计划”。

  这个“绝地计划”跟“星门计划”类似,但它研究的主要是穿墙术、隐形术、千里遥感术以及意念杀人等技术。

  据说,该计划的负责人之一,M军少将艾尔伯特·斯图布宾三世深信并研究着所谓的“穿墙术”。

  而且他还多次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因为尝试穿墙而被撞得鼻青脸肿。他本人更是因此上了新闻头条,被传为笑柄。

  这个“绝地计划”后来还成立了一支特殊的部队:“通灵部队”,叫人难以相信。

  不过,别人信不信没关系,反正后来毛熊是信了。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名叫“10003部队”的队伍专门应对“通灵部队”。

  听说,那支“10003部队”仅有十人,但是每年的活动经费高达400万美元,其威力也堪称“人形核弹”。

  现在想来,当时应该是毛熊家里有一批人,在以这支部队的名义吃空饷、搞经费。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些超能力计划,别的作用起没起到并不清楚,但浪费毛熊经费的作用肯定是起到了,也算是在经济上拖垮毛熊的策略之一吧。

  在孙志伟看来,这些项目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反而是为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和电子游戏提供了足够的幻想素材。

  想想《红警尤里》,《超能失控》,《X战警》,《神奇四侠》,《心灵传输者》等等电影。

  里面展现出来的超能力,不都有这个年代超能力研究的影子么。

  “咔擦、咔擦”忙活了半天,他终于把所有的资料拍摄完毕,这时天也快亮了,孙志伟收起相机开始收尾。

  地道该填平的填平,入口该密封的密封,最后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孙志伟原路出了林中别墅,驾车踏上了回家的公路。

  拂晓时分,孙志伟通过密道回到家中开始补觉,一直睡到中午才醒。

  之后他在家里将昨晚拍摄的胶卷做了处理,然后分类切割,再根据内容写了自己的意见。

  超能力什么的,他就直说了,假的。至于家里听不听,他就没管了。

  这些超能力相关的资料拿回去了,会不会让自家也出现浪费经费的情况,孙志伟觉得,应该不可能。

  一个是咱们家底子薄,想浪费也没钱,另一个是领导们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首节 上一节 251/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