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第312节
跟进来的张静仪凑近细看,发现是褪色的“JQ”字母。
“你大一时在这里刻的?”
她摸着凹痕忍俊不禁。
“不,是帮室友追女生时刻的。”
江倾敲了敲后墙成绩单。
“他当年在这考了61分。”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算法分析”成绩栏里,“江倾”后面的100分格外醒目。
张静仪忽然发现所有成绩单都被精心覆膜,唯独这张带着细密裂痕。
“听说这栋老教学楼有两年没用了,每年开学都有新生来摸江老师的相关物品保佑自己考试顺利。”
跟进来的场记笑着解释。
“据说是种玄学仪式。”
张静仪不禁掩嘴娇笑,没想到中科大这种学校的学子也会信玄学。
江倾走到讲台前调试多媒体设备,顺手擦掉白板上的微积分公式。
粉笔灰扬起时,张静仪恍惚看见十八岁的少年正在讲台上笔走龙蛇。
江倾突然朝刘骏杰举手。
“第三组第六桌的“离散数学”该换成2015年版。”
道具组长慌忙核对照片。
“还真是!现在的封面是新版!”
张静仪看着工作人员匆匆换书,忍不住感叹。
“你这记性能分我一半多好。”
“多吃核桃。”
江倾从兜里掏出袋坚果扔给她。
“应该还有机会。”
女孩手忙脚乱的接住包装袋,回神时不禁竖起眉头。
这是说她不聪明?
教室外渐渐聚集起围观学生,有个胆大的女生扒着门框喊。
“江神今天拍完戏能合影吗?”
“下次公开课完成我的提问就可以。”
江倾头也不抬地回话,引起一片哀嚎声。
张静仪低头摩挲着核桃包装,听见赵志韦在门口感慨。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江倾回忆】纪录片呢。”
她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转头时发现江倾正靠在窗边看剧本,窗外银杏叶恰好飘落在页面上。
看着那张被阳光勾勒的侧脸,她突然理解那些疯狂按快门的学生。
面对他时,心动太过轻而易举。
第214章 开口即王炸,千万别丢脸
时间来到八点四十七分,楼下忽然传来此起彼伏的快门声。
刘骏杰朝窗外看了眼,笑着转身看向众人。
“得,咱们该下楼了。”
大家知道是开机发布会要开始了,纷纷出声回应。
张静仪跟着人群往楼梯口走时,听见两个场记在嘀咕。
“刚数了下,光卫星车就来了六辆,央视的标都看见了。”
她暗自咂舌,瞥了眼身旁的江倾,知道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他。
虽然他还没有一部作品播出,可热度却已经超过圈内很多所谓的顶流。
更何况这里是庐阳,说是他的主场也不为过。
众人说笑间转过楼梯拐角,见到中庭景象时所有人都下意识顿住脚步。
图书馆前的草坪被临时改造成发布会现场,三十米长的背景板印着火焰与代码交织的“打火机与公主裙”剧名。
乌泱泱的学生们挤在警戒线外,最前排有个戴棒球帽的男生手里还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滚动着“江神伟大!”的显眼文字。
“这排场够拍贺岁片了。”
赵志韦撞了下江倾胳膊,咂嘴感慨。
“待会能站你旁边蹭个热搜不?”
“建议你举着这个。”
江倾从道具组箱子里抽出张“李峋”的名牌递给他。
“保证上头条。”
众人在欢呼声中入座时,张静仪见到媒体区的长枪短炮齐刷刷转向江倾。
穿藏青西装的女主持人刚说完开场白,三十多个话筒已经像雨后春笋般竖起来。
“江博士为什么会接这种校园偶像剧?”
徽省卫视的记者抢先发问。
“听说您推掉了国际人工智能峰会?”
张静仪眉头一挑,侧脸看向身旁的男生,想看他怎么回答。
江倾调整了下面前的话筒架,露出从容地笑意。
“李峋这个角色某些地方跟我本人类似,比如他通宵的样子,和我大一时改代码的状态就很像。”
他忽然转向张静仪,挑眉轻笑。
“不过朱韵同学应该不会在凌晨三点给人带炒面。”
现场响起善意的笑声,张静仪配合着抬起双手好似举着什么。
“盒饭管够,酸辣土豆丝管饱。”
江倾转过脸不看她,连连摆手,一副大可不必的样子引得现场一阵哄笑。
“那请问两位对吻戏怎么看?”
某娱乐频道男记者的问题让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旋即嗡嗡地议论声渐渐响起,所有人都露出看好戏的神色。
“原著里的初吻名场面会还原吗?”
男记者继续加码,现场紧跟着响起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起哄声。
张静仪感觉耳尖突然变得滚烫,余光瞥见江倾淡定地转着签字笔。
“导演可以利用拍摄角度对实际拍摄效果进行修饰,通过改变演员、道具和布景的相对位置,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借位啦!”
张静仪福灵心至地突然开口解释,现场顿时笑成一片。
警戒线外的学生们趁机起哄。
“我们要看真亲!”
一名穿格子衫的男生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举着喇叭喊。
“江神!下周的课能带家属吗!”
还没等保安过来,这活宝已经被同学七手八脚拖回人群,引发人群一阵爆笑。
“江博士下周的课我们可以旁听吗?”
华夏日报记者终于抢到提问机会。
“下周五下午两点,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
江倾摸出手机晃了晃。
“刚收到教务处通知,新增了一百个临时座位,先到先得。”
草坪上突然爆发出欢呼,几个计算机系学生当场翻开“机器学习实战”预习。
一名丸子头女生激动地扯着同伴袖子。
“我要是抢到前排,这次绝对要问他生成对抗网络的问题.”
“我要问循环神经网络的问题。”
同伴兴奋地附和道。
“您好江博士,我是搜狐娱乐的记者,想请您聊下关于您在水木讲座时提到的AI生成电影。”
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举手示意,立马引起全场关注。
“在您看来,如果我们真的发展到仅凭AI就能生成一部电影的那天,演艺行业是否会面临大洗牌,很多从业人员是否会出现被淘汰的困境?”
声音落下,现场热烈的气氛突然为之一滞。
这个问题可不太好答啊!
许多人意识到不对劲,张静仪看了眼江倾,眼神担忧。
感受到目光注视,江倾转头给她递了个安心的眼神。
旋即,他目光转向那名挂着“华声在线”工作证的男记者。
“这位媒体老师显然没有仔细看我上次的讲座。”
“呃……江博士,我有全程观看的。”
上一篇:救下年上阿姨后,她们人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