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艺术家

新时代艺术家 第689节

  沈三通年龄在一群普遍四十往上,五十岁左右领导里,年轻的过分,听着就行。

  有个戴眼镜的摇头道:“首飞不是结束,要形成战斗力,更有繁复艰辛的工作等待着我们航空人、科学家们。我们和小咪的差距还很大。”

  点了沈三通一下:“现如今我们依然要夹起尾巴做人做事。”

  “是啊。”也有附和的:“作为国之重器,肯定要分析再分析,创新再创新,论证再论证,迭代再迭代,要增强作战效能。”

  沈三通倒不觉得这些人软什么的。

  和一些领导接触多了,他也有些改变。

  这些人和学院派不同,是干事的。

  尤其是电影局,哪怕是前世,能在进口片攻势,以及内部各种奇行种背刺下守住,还是挺不容易的。

  有些观念从后世人来看,觉得很卑微,也很不自信,但时间长了沈三通也理解了。

  作为后来者,不能用以后的眼光看过去,真做事的前人都值得理解。

  当然,有些领导说话也不一定就这样想。

  很有可能是第一个开口夸了,后面的就觉得要杠一下。

  如果第一个是贬低的,可能后面就是鼓励了,什么“航天人都不容易”“也不能妄自菲薄”。

  都是电影职能部门,聊着聊着聊到了行业政策有关的。

  有领导赞道:“三通做的好啊,免税政策还有很多余力。”

  和前世不同,前世为了应对进口片引进份额增加,促进国产片发展,很费劲,给出各种扶持。

  国产电影票房超过总票房的一半,院线需要上缴的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可以免征百分之一,超过百分之六十,征收百分之三,百分之七十只需要上缴百分之二。

  就是鼓励院线放映国产电影,不要只放进口片。

  如今,这个政策也有,不过力度小了,政策空间留了下来。

  有个领导关心道:“听说你公司在收紧北电有关的学生,小沈你这是要大义灭亲?”

  “没有,我觉得自己太幼稚,听了老师一席话,我反思了自己的过去走的路。”

  问,沈三通就是尊重老师。

  好话他都受着,不好的话,都当没听到。

  想让他改变,那就拿盖章的文件。

  表面上绝对尊师重道。

  “我想弄个艺术电影节,不能完全商业,要商业艺术两开花。哎,我在艺术上缺乏追求,比不上很多导演都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闻言,刚刚还有些泄气的戴眼镜领导立刻鼓劲:“现如今,还是做好商业,艺术不缺你一个。你可不能灰心丧气,去搞什么艺术。”

  “是啊是啊,现在走的多好,继续走就是。”其他人附和。

  时间差不多。

  表彰大会。

  主持会议的局长先报告了喜讯:“今年总票房是172亿,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110亿,占了六成多,国产电影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

  “负责有关方向的领导做了重要批示,鼓励我们再接再厉,为实现文化大国贡献电影力量。”

  “主要是三通娱乐做了重大贡献,国内国外两开花,我们沈三通导演是国际大导了!”

  啪!啪!啪!

  鼓掌。

  沈三通说了体会,先感谢,然后上干货:“文化出海,我的观点,初心不应在于‘文化出海’,而是做我们自己喜欢的电影。”

  “文化出海”是沈三通各种官方会议讲的最多的话题,也是他的重要成绩。

  沈三通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以此为目标是缘木求鱼。

  自身强大,人民相信和喜爱,打出去是自然而然的,反之则事倍功半。

  艺术工作者不尊重观众,就像商人不尊重自己的客户,是不可能有影响力的。

  沈三通结合实绩举例:“赤壁之战是我们的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事件,也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重要情节,《盗梦》取自‘盗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从古至今不间断的反抗。”

  “坚持自己的,坚持中华审美标准,抗住外部的影响,产出美的东西,才会在市场和口碑上都获得大成功。”

  “达成审美与市场互相成就的结果。”

  “反之,如果电影只在一个小圈子获得认可,不能走向市场,不能面向观众,就很难获得成功。”

  连自己都不喜欢的电影,不喜欢的文化产品,不可能让别人喜欢。

  不可能让有着文化差异的外国人尊重。

  留下书面记录的讲话,沈三通都说实话:“当下国家正处于一个节点,外面可提供的经验正在减少,甚至很多课题它们自己无法回答,需要我们自己来答题,甚至设计卷子。”

  “我们正在从‘引进来’,逐渐朝‘走出去’转变,奥运会之后,全民心态有一个显著提升。”

  “谁能顺应这个变化,谁能吃下这个观众需要,谁能做好这个任务,谁就能成功,甚至创造一种流行,自己也会有所成就。”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小情绪,一些颜面,为了自己‘时髦’‘小众’‘纯粹’‘纯洁’‘艺术’之类的标签,总是搞极端化,搞边缘化,往反方向跑。”

  “结果也就是边缘化,求仁得仁。”

  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是如此。

  前世,电影有吴京、郭帆,游戏有冯骥顺应了时代潮流,他们就成为了时代宠儿,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有领导满意,也有领导皱眉。

  也有人觉得沈三通和他们一样都是老油子,聊天一套,开会另一套,滑的很。

  大会之后是小会,这个最重要。

  只有寥寥几人。

  今天的表彰会议也是为了让沈三通行程正常,保持一定隐秘性。

  “你小子。”

  韩三瓶也来了,笑骂道:“不声不响整了个大的,办不成我看你怎么办!”

  沈三通捧:“我跟韩董学的,不是您说电影不能成为谈判中的短板吗?”

  “我也没说让你主动出击啊!”韩三瓶心里挺自豪。

  从某种意义上讲,好莱坞电影是推动当代东大电影消费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发端于1993年。

  十八年来,东大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受益于开放的市场化改革。

  而伴随着电影市场的逐步开放,电影产业规模迅猛发展。

  十八年年间,东大电影实现了从电影年产不足百部到年产近六百部、年度总票房从8亿多元到172亿元的跨越式增长,堪称世界电影发展历史上的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受到的文化冲击也很大。

  从95年开放电影市场,每年引进10部外国分账大片;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每年进口20部分账大片。

  到了明年,又要和小咪进行这方面谈判,进口片配额会进一步提升。

  小咪在谈判中一直要求扩大配额,各方面施压。

  韩三瓶亲眼见证,也是亲自参与甚至亲自推动的东大电影发展,一直压力很大。

  最近两年才轻松不少。

  以前只是守住,现在要主动出击了。

  时代变化太快了!

  他和沈三通太厉害了!

  主持会议的领导开门见山:“今天咱们这个就是闭门会,有什么说什么。”

  “现在,我们想问,目前二十四五部好莱坞电影,按照一个正常档期放映,隔开至少一周,能否保住一半的份额?”

  “明年我们要和小咪谈判,如果再多引进十部我们国产片能不能抗住,引进二十部呢?”

  “不做格式区分呢?”

  沈三通记得前世是扩大到34部,不过有技术要求。

  电影人普遍哀嚎狼来了。

  比九十年代要好,也有很多人很乐观,认为会刺激电影行业的进步。

  没记错的话,乐观的过于乐观了。

  应该是11、12年这两年,东大电影在好莱坞面前可以说溃不成军。

  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好莱坞大片占到八席。

  很多乐观的又转为极度悲观,表示:电影正在走向死亡!

  压力之下,出现了《泰囧》、《失恋33天》、《画皮II》三部电影,赢得了一定市场。

  问题在于很明显不够。

  05到11年、12年,这六七年的缓冲期,电影行业没用好。

  其他行业都在攻城略地,电影只能勉强招架。

  没有中影拉偏架都无法招架。

  反而言之,如果能做到硬憾好莱坞进口片冲击,那么就有很多筹码了。

  韩三瓶给出的答案四平八稳。

  沈三通却很自信:“我们三通娱乐有信心,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很保守的,很平稳的。明年增长个五十个点,达到一百亿票房问题不大。”

  “视效片需要时间积累,但剧情片、喜剧片、青春片、恐怖片这一类,绝对能量大管饱。”

  “只要其他国产片达到四十亿,就能抗住。”

  一直以来,沈三通都很保守。

  前世知道的项目和原创项目,维持一定比例,哪怕尝试赔了,也能通过可确定的项目赚回来。

  不希望变化太快,他还需要时间来完善体系。

首节 上一节 689/8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送快递从女明星的绯闻男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