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788节
而且三通娱乐作为娱乐公司,没有太多利益纠葛,属于清贵生态位,文创实力又雄厚,和地方一拍即合。
《狼牙》《盗梦空间》这些作品上,单独给一行致谢说明,xx省重点文化项目,热映之后,再来个调研指导,面子有了。
沈三通这一步迈出,掌握了大大的主动。
他主动了,自然有人被动。
韩三瓶也正是各方请托,不得不来这一趟卖卖老脸了。
“这就是你说的玩泥巴?”韩三瓶在人群中见到沈三通,差点没认出来,沈三通身上斑斑点点,倒像个水泥工。
说是水泥工也没错,这块就是个施工现场。
沈三通兴致勃勃介绍起这个还未完成的三峡大坝缩小版的模型:“我一直有个想法,终于有时间把这个想法落实了。”
“三峡大坝从前期规划到全面竣工,总历时约17年,1992年立项,至09年全面投运,而主体工程建设耗时约15年,94年正式动工,09年完工。”
“可行性研究,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历经多次地质勘探、技术论证及社会影响评估,最终决策是在1992年4月3日。”
“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06年5月20日,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坝顶全线贯通,标志着全线建成。”
“又经过三年的后续完善,09年,三峡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标志全面竣工。”
“三峡大坝从构想到全面投运跨越近百年,实际建设耗时约15年,体现了我们在超大型工程上的统筹能力。”
“其时间跨度不仅源于技术难度,更因需平衡防洪、移民、生态等多重目标,成为人类工程史上复杂系统的经典案例。”
“整个工程规模庞大,需浇筑2800万立方米混凝土,迁移130万人口,协调数万施工人员。”
“工程技术挑战巨大,攻克巨型船闸、超高压输电、生态保护等世界级难题。”
“社会影响复杂,要做好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如张飞庙搬迁,又耗时多年。”
“而建成后突破多个世界第一,三峡大坝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米,坝高181米。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远超排名第二的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
“最主要是防洪功能,三峡大坝通过调节洪水流量,将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升到‘百年一遇’,极大降低了洪灾对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威胁。”
沈三通说起来滔滔不绝:“工业化表达,我经过思考,打算从重工业入手,因为这个最吸引人眼球,重工业审美,粗犷、宏大。”
“新戏开头和高潮想好了,主角叫江生,荆江地区人,江生年少时在泛滥区目睹父辈抢险救灾,他也想要上堤坝救灾,但是被长辈安排个搬运物资的理由,对他进行保护,而他亲眼见到叔叔被洪水冲走。”
“因为这件事江生非常难过,而后来爷爷告诉了他,不用难过也不用内疚,这本来就是传统,而他要做的是让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江生带着叔叔的笔记本考入河海大学,在泛黄纸页中发现当年水位测算误差,01年作为助理工程师重返三峡。”
“一个高潮是三峡首次迎来百年一遇洪峰,库区水位逼近175米警戒线,江生让年轻人去后方搬运物资,自己作为设计师站在堤坝上,坚持启用刚通过验收的泄洪深孔。”
“他践行了传统,希望留给下一代就行,而光宗耀祖的时刻,他选择留给了自己。”
“我的想法是体现人定胜天,展现出‘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阔和浪漫,壮阔在战胜自然,浪漫在于这样的精神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始终如一。”
“大禹会盟于巫山神女峰,李冰巡江西陵峡,林则徐勘测南津关,到了今人以卫星测绘。”
“从青铜钺劈开山岩,到火焚水激开凿法,再到液压锤击碎花岗岩的碎屑飞溅。”
“人不同,工具不同,方法不同,但是精神相通。”
“当然,主要还是以三十年时间跨度为主,展现两代建设者的精神传承,把整个工程进行重工业审美表达,刻画出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智慧与勇气。”
“把我们祖先改造自身的精神,以及今人做成的事,展现出一两分,这部戏成绩不会差。”
听着听着,韩三瓶一时对此行来的目的,开不了口。
第620章 华娱只有一个太阳!
沈三通没让韩三瓶白来,他不想让自己和赵、甄矛盾绑在一块。
当年提及《叶问》原型又被拿出来说,甄子单不至于此。
主要娱乐圈沈三通不需要谁为他说话,也不需要盟友。
韩三瓶很欣慰,沈三通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还有理智。
他今天来也有点私心,为了即将到来的金像奖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子弹飞》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十三项大奖提名。
现如今国产片不需要港片认证,但合则两利。
国产片,一家人。
“瓜批!”
韩三瓶少见的爆了粗口,脸涨得通红。
4月15日,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
共有57部影片参与金像奖的角逐,有23部影片获得提名,最终《桃姐》获得最佳电影,许鞍华凭借《桃姐》获得最佳导演,刘德华凭借《桃姐》获得最佳男主角,叶德娴凭借《桃姐》获得最佳女主角。
此前声势浩大的《让子弹飞》,十三个提名只拿走了一个最佳服装造型设计,造型师是港岛的张叔平。
不给就算了,给了十三个提名,然后就给了一个鸡毛奖。
这不是简单的羞辱,这是一次带有恶意的羞辱。
有人欢喜有人愁,至少华易把自己摘出去了。
明眼人能看出来港圈从官方到观众,路人缘全完了。
倒不是说谁报复,而是自然淘汰,烂泥扶不上墙。
国人集体意识颇有“冷酷无情”的一面,“败则怀恨在心,胜则反攻倒算。”
放在十年前,甄子单和赵闻卓这点矛盾不算什么,那时候港圈确实掌握电影制作上的先进生产力,大陆观众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大陆影视资本起来了,制作水平起来了,特别是三通娱乐遥遥领先。
原来能忍的,也变得不能忍了。
以前嚣张是有嚣张的资本,现在没资本也敢嚣张?
国人对强大但坏,有容忍度。
对于弱且蠢,那是相当的厌恶。
港圈黄金时代落幕了!
4月28日。
三通娱乐出品,张紫怡主演的月度重头戏《冬皇》上映,一举终结了《泰坦尼克号3D》重映版,连续多日霸占的票房排行榜榜首。
事实证明,华娱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三通娱乐!
没有三通娱乐,华娱真的不堪一击,连个重映版都打不过,观众宁愿去看重映版,也不看新戏!
《冬皇》也证明观众接纳严肃历史题材,只是不接受烂电影。
历史上的孟小冬,生于上海,梨园世家出身,七岁登台,九岁习老生,十八岁赴京,人靓声美,崭露头角,后勤学上进,先后师从言菊朋、余叔岩等名家,终成一代“冬皇”,名震大江南北。
而孟小冬为后世瞩目,最大的看点不是来自所谓冬皇身份,而是她的情爱八卦。
事实上,历史上的孟梅情缘,没有陈凯各《梅兰芳》电影里的纯美。
而是被福芝芳拒之门外、登报声明分手、四万大洋分手费,这种种的羞辱与抗争,绝非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种朦胧情愫。
有道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生死相许总归是罕见的,纠缠不清才是常见的。
为了那点放不下的爱,多少尊严和理智灰飞烟灭,眼泪和吵闹、要死要活,分分合合,剪不断理还乱,时时处处都在上演。
而孟小冬高傲的抬起头,告诉记者、朋友、所有人,斩钉截铁的:孟小冬,再也不和梅兰芳见面了。
这话历史上的孟小冬亲口说过。
而且她做到了。
她离开北平,返回了上海。
谢绝舞台,跟随杜月笙。
后来杜月笙六十大寿,遍请名角祝寿,梅兰芳也来了。
人人抱着一颗八卦的心巴望着梅孟同台的那一刻。
但是,没有。
她来了,唱了自己的场子,走了,从头至尾还是没有见梅兰芳一面。
历代以来的刚烈女子,也并非罕见。从乐府里“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的无名女子,到“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卓文君,都是用情刚烈的典范。
相比之下,孟小冬更让人心酸,一来这是事实,不是话本故事。
二来她并无显赫身家做底,离了梅未见得好,她后来确实过的不能算好。
红颜从于枯骨,多年辗转流离,杜月笙岂是良人?临终才给她名分。
《冬皇》这部戏,只是遵从了商业性叙事,让观众看得懂,但不是一部爽剧。
本身孟小冬的人生也不是顺遂的故事。
美好的青春岁月里,碰上美好却得不到人,又是戏子出身,哪来如意圆转?
她的分手声明恨意未休,而有多少恨,曾经就有多少爱。
只能一走了之,此生此世再也不见面。
她寂寞的时候也会愣神。
也许在想京戏,也许在想梅兰芳?
不过电影里没有太多梅兰芳的剧情,要照顾梅家的感受,因为不管如何,从大的方面,梅兰芳选对了,而孟小冬没有。
电影里聚焦于孟小冬一生,她的技艺,淡化了政治和八卦因素。
张紫怡够狠,沉下心钻研演技,演出了神韵,真实的孟小冬的照片,清秀中透着自矜,眼神倔强,一脸正色,毫无媚态。
根本不像个通常意义上的戏子。
她是冬皇,丢掉与伶界大王的八卦史,依然会存在于文献史料中的一代须生之皇。
她有过爱,有过事业,一直都有尊严。
《冬皇》一出,洗刷了张紫怡自从08年以来的丑闻,两者的形象莫名的重合,丢掉八卦,张紫怡也有作品,也有演技,谈外国男友也不是当狗,也有尊严。
张紫怡特有的高傲倔强,恰好符合孟小冬的形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