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807节
莫演:“结束采访。”
记者问:“如何看待有些商业成功者批评您书写苦难?”
莫演憨厚一笑:“我小时候饿得啃煤块时,可没力气吵架。作家只管种树,摘果子的随便说。”
莫演的回应,引爆文人群体。
北大教授在《锵锵三人行》一期名为“商业巨子挑战文坛泰斗”的节目里,含泪引用鲁迅名言:“文艺是国民精神的光,但倘若没有痛感,光就成了塑料灯笼。”
表面是价值观对决,实则是将沈三通定位为打压敢说话的人,不折不扣的艺术贩子,带着文艺旗号的商人。
整个舆论场,那叫一个热闹。
各个媒体简直跟开了锅似的,大量的小故事出现。
而且这些声音,自称人民的心声,喊着正义的口号,打着舆论的监督旗号。
当然,绝大部分不是。
这样的声音,也不是为了给网友看,给看客看,是为了给某一间办公室、会议室里的人提供一个借口,一个由头。
挂着文化牌子的办公室。
有人忧心忡忡:“都看看,民意沸腾啊,这个小沈太不像话了,莫演做了表态,要给人犯错的机会。”
看了一眼三通娱乐的代表:“小沈连个开会的功夫都没有,这么大影响,这么多人讨论,传到外面去人家怎么说我们?”
三通娱乐代表道:“沈导在国外跑电影的发行,侵略史本子一直有专门资金和力量进行阻击,在欧美有索尼哥伦比亚,不管是官方还是商业领域,阻力都很大。”
领导噎住。
网上重拳出击,线下沈三通真在东京谈《1937》的电影发行。
《1937》发行在欧美比较顺利。
花旗杀了两个本子大臣,打断了本子的脊梁,存在一个窗口期。
棒子方面也少见的放开了,除了尹大通勇,东大和棒子在对本子上态度基本一致。
唯有本子,表面上同意,实际上反对。
本子教材里、舆论上死不悔改、装傻充愣,不是他们真不知道,包括本子普通民众在内,他们都清楚做过什么。
如果真不知道,就不会这么恐惧。
本子一边想着东大赶紧遗忘,一边又忍不住左右横跳试探,时不时提醒。
他们不只是知道做了什么,也知道历史上对中国做过这些事的族群或者国家的下场。
不只是本子,当年西方列强也是心知肚明。
沈三通复盘《精绝古城》在全球票房的成绩,想明白了,西方也怕。
《精绝古城》的火爆有很多原因,第一波助力中,花旗国内流行的西域佛教文化,以及信徒是最初的力量。
西域佛教是比较原始的,也算恰好迎合了欧美心中的精神需求。
这里面还有NED,国家民主基金会在其中活动,一直对有关运动拨款。
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典型症候之一就是流动,花旗国搬石砸脚,国内养的喇嘛迷信,化作了《精绝古城》第一波养料。
这只是表面,根本原因是恐惧。
不只是本子恐惧,连同欧美列强也有类似的恐惧。
几年前“社达”论调不绝于耳,鼓吹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最近些年,除了自带狗粮的,有钱拿的,“自干黑”,基本上都是“文明”“道德”叙事。
强弱发生了偏转,害怕东大强大后报复、清算。
沈三通觉得这是“精绝”文化在欧美破圈传播根本原因所在。
不是恐惧“慈禧诅咒”,而是中华文明,在被五马分尸后,重新走了出来。
清朝算什么?
他们怀念清朝着呢!
不少欧美精英,做梦都想着,一觉醒来东大回到清朝。
之所以没有把“精绝文化”当做单纯猎奇的乐子,之所以对沈三通的传闻半信半疑,是东大的力量,让他们笑不出来了。
欧美有茧房存在,但是再多的虚假也比不上真实。
沈三通面对舆论围攻,既不是花旗本土ABC那样逆来顺受,也不同于当年闯好莱坞港岛人,他连克制都懒得克制,当面冒犯他会当面打脸反击。
不给面子,又如何?
花旗国舆论看似大惊小怪,实际上也没怎么样,默认沈三通有发飙的资格。
既恐惧又好奇,既害怕又崇敬。
当《精绝古城》打破了西方媒体塑造的茧房,便形成了文化震撼,获得了惊人的票房收益。
沈三通亲自到本子推动《1937》上映,对东宝高层苦口婆心,希望他们直面历史,也直面自己的恐惧。
“历史窗口你们一定要抓住,红豆泥斯密马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真正的反思,并拿出行动才可以,这部电影是一个好机会,欧美都会上映,让世界看到本子的态度。”
东宝高层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心里很烦躁,却又不得不敷衍。
三通娱乐和东宝经过一番交流,双方不欢而散。
12月13日。
《1937》,又名《永不能忘的苦难》,沈三通编剧并担任监制,康洪雷执导,环本子全球上映。
第637章 最大诈骗受害者
电影能上映,也是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
出乎很多人预料,这些人大多劣迹斑斑。
这些人突然在12年“爱国”了,到底是为什么?
很简单,为了破坏自贸区。
11年,东大GDP7.55万亿美元,本子6.23万,棒子1.25万,花旗国15.6万。
东亚三国加在一起是15.03万亿美元,无限接近花旗国的15.6万亿美元了。
哪怕只是东大和本子,以东大的发展速度两三年之后,将有一个超过花旗国体量的经济体出现。
两国货币互换,互相购买国债,本子有可能脱离花旗国的控制。
全世界崇白最严重的是东亚地区,哪怕拉美都没有东亚这么严重。
好比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美和东大的不同表现,因为拉美被视为已完成文化殖民的“后院“,而东方文明始终被建构为具有替代性现代性可能的威胁。
略萨说“拉美人无需想象魔幻“时,这种现实震撼力恰恰是西方需要消解的。相似叙事出现在东大,则必须被强化为意识形态对抗的弹药。
意识形态是为了利益服务的,拉美是“后院”,没有力量反抗,对白皮有没有幻想,不影响收割。
而东亚太复杂,东大正面击溃过花旗国,本子有历史罪孽,还有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没有一个好惹的。
东亚怪物房不是开玩笑。
在东亚投入大量资金,渲染日耳曼的先进性,有什么招用什么招,极力贬低,巴西牛排、马桶之类的也是叙事的一部分。
这种贬低能实实在在带来巨量的利益,东大输出海量的工业品,因为高看了白皮一眼或者被唬住,让了一点利益,乘以庞大的基数,将是恐怖的利益,可谓一本万利。
GDP只是一个数字,决定世界的是工业生产能力,而东亚是全世界的工业中心,花旗国的统治架构非常的巧妙,也非常的脆弱。
军事、金融、媒体的架构环环相扣,而基础是海量工业品。
本子和棒子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地,同时本子是钳制东大的桥头堡,东大又是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地,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意味着花旗国统治的瓦解。
2012年9月2日,瓦良格号粉刷上舷号“16”字样。
新舷号采用了海军正在试用的新型美式涂装,即所谓“黑边白字”。
辽宁号前身是老苏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老苏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
从1999年东大购买了瓦良格号,历时三年,克服种种困难,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东大海军继续建造改进,七年后正式交付。
东大始终靠的是自己,做好了横推世界的打算,这也是近代史的教训。
《1937》在南京举行首映,取消了红毯环节。
整个仪式以平淡、肃穆为主。
映前采访,沈三通谈及创作初心,专注于电影本身:“作为这部戏的编剧,我写作的初衷是铭记历史,然后踏步往前。”
主持人谢南问:“沈导,如何看待现在舆论上的思潮?”
沈三通道:“不要热血上头,要睁大眼睛,不要傻乎乎烧了别人的灶台。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要相信东大人是有大智慧的,东大的命运掌握在东大人自己手里。不管声音多么嘈杂,始终坚定向前走。”
“我的理解,与其考虑支持外面的那个国家,或者反对外面的那个国家,不如好好建设自己的国家。总之,要精中!”
“说得再简单点,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爱国,不辜负人生,就是为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这个时间点,东大梦提出来了。
今年10月31日,第二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31试飞成功,历史不可逆了。
谁能想到f22是一架假飞机,不是说它不存在,而是数据造假。
五代机领域已经领先于世界了,民兵3花旗国也从没射过全程都是半程。
大概率,20世纪最大的诈骗受害者是老苏。
第638章 南京城的小人物
电影开场。
《1937》集中在两个人物,印刷工人陆大川和学徒工陆水生两兄弟的生死存亡。
有群像,但是全部融合在主线之内,主要讲述两个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视角,在大屠杀中如何逃亡,没有过多剧情向的炫技。
依然是沈三通的风格,简单便于理解。
书面下的线条,到底有多少,交给观众自己去体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