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艺术家

新时代艺术家 第868节

  沈三通心里有点奇怪,不动声色看了董清一眼。

  感觉有点熟悉,但是不太对。

  肯定是错觉。

  董清现在和一个富商应该在一块了。

  说起来,央视几个当家花旦的感情生活都很精彩。

  董清拉近两人的距离,问道:“《大圣归来》有很多细节,对于‘大魔王’大圣的每个时期,都有连贯的逻辑,故事保持的一致性。是有特别考虑吗?”

  “是的。”沈三通说:“我们做了一整条线,符合阴谋论的特点,使用怀疑和暗示的语气,引用内部消息或隐秘记录来增强可信度。”

  “例如,引用虚构的《天庭秘录》或匿名神将的证词,作为污名化的依据,还要在阴谋论中保持故事的吸引力,又避免过于直白或生硬。”

  董清说:“你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这个故事,单独拿出来,也能拍一部电影了。”

  沈三通说:“我们做这个,是为了突出江流儿的蜕变,再有就是增加大圣的悲壮,服务于故事本身。”

  官方解释避免了过度解读。

  《大圣归来》的大圣当然意有所指。

  造成这个结果,不是沈三通隐喻或者映射。

  而是有些人泛化,把很多人物泛意识形态化。

  用后世的理论表达,达利特领班通过糟蹋一切中华英雄人物,来切割原生文明,进行他们的梵化,以实现种姓抬升,获得日耳蛮认可。

  这些人有一条线的。

  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神话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全部进行解构。

  事物是辩证的,正是他们猖獗,对立面也形成了一条线,英雄人物的特性也在凝聚纯粹。

  齐天大圣、秦始皇、朱元璋等等。

  他们无形中有所重合。

  聊了一会又换了个场景。

  到了楼下一处工作室。

  董清看着电脑屏幕里大圣建模问道:“为何有大圣魔相的设定?”

  “机缘巧合,田晓鹏导演最初做了一版马脸的大圣。我一开始觉得丑,后来一想,也可以用。”沈三通说道:“上映的大圣建模,比田导最初版更有力量感。”

  董清知识量可以:“西游记的作者精通修行,熟谙佛道典故,西游记本身就不单是一个冒险故事,讲的是自我修行。”

  “像斜月三星洞,就是心,灵台方寸山,就是脑海。弼马温这个职务也有意思,表面上是管马的,但后面章节经常提到心猿意马。”

  “魔相圣心的设定,也有不以貌取人的意思,电影多了一重内涵。”

  沈三通点头认可。

  董清提到西游五百年之后的背景设定。

  沈三通道:“我们是参考了道儒释三家对孙悟空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演绎。”

  儒释道态度很有意思。

  道家,孙悟空师父,见他天性未泯,立足不厥,传点真东西。此后你是你,我是我,或者再无相干。

  儒家,也就是天庭,不尊君王圣人,先要制服收拾。

  等见到收拾成本太高,那就先招安纳入体系,给个闲职,用体系的力量来同化。

  若还是“不识进取”,那就王道也不讲了,圣人之教也不遵从了,直接交给合作伙伴佛教,也可以看做后儒。

  佛教呢?

  最为阴损,直接上紧箍咒。

  道儒佛对待孙悟空的态度,也是对待普通人的态度。

  道给人一颗自化的种子,寻找线索的种子,追寻“我”和整个世界的联系,只是不掌握主动权。只看天意,如功成事遂则谓之自然。

  儒则要纳天下于王化,有异议者,圣人肯定没有错,解释圣人之意的人也没错。

  这样前期能压服各种矛盾,不过随着矛盾堆积,腐朽堕落,力量跟不上了,往往也是山崩地裂,王朝轮替。

  佛教则是咒,念经。

  问题干脆是不存在。

  要是认为存在问题,那就是心神有缺,就带上紧箍咒,不断念经,念着念着你就得了“正果”,也就认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董清问:“所以电影对于儒释道,持有不同态度?”

  沈三通说:“道家被动,消极,但可以争取。儒家霸道,虽然爱管闲事,但总体行之有方,也能接受。佛道,我最讨厌。”

  “因为它这套是吹牛皮,不用考虑实际,比如说我们龙厉害,它大鹏鸟就要以龙为食。”

  “左脚踩右脚,完全是空对空。”

  “当然,我说的是西游记里的佛道,现实中,我们要尊重不同信仰。”

  沈三通也是高情商。

  原版《西游记》,有说是扬佛抑道,也有说是暗自贬低佛道。

  沈三通觉得可能两者皆有。

  《西游记》成书是明朝中后期,社会形态很成熟,发现了根源问题。

  但文人的软弱特性,还是遥远救世主那一套。

  同时,身为儒生骄傲,又隐隐看不起佛教。

  而沈三通则认为,把佛教的东西,和华夏文明的神话交织在一起,本身是一种抬咖。

  他可太明白了。

  西方叙事的终点是印度,唯心的终点,也是印度。

  佛教吹嘘能力已经足够厉害,然而印度本土被更能吹的印度教,以及更能杀的宗教卷没了。

  儒家从理学到心学往唯心方面走,后儒越来越废。

  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唯心,都辩不过唯心终点。

  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军功爵,割耳朵战功封爵,所有问题都解决。

  但儒家根子里不喜欢战功封爵,因为这套阶级是流通的。

  这也导致了,佛教这套可以大杀特杀。

  沈三通采取的是一棒子打的粉碎。

  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用现代中国的视角,去演绎出古老崭新的神话故事。

  最终呈现出来,是如此的古老,因为根植于中国浑厚的历史文化。

  又是如此的崭新,因为内核诞生于新中国。

  第二部的话,沈三通打算把佛祖干掉。

  彻底毁灭唯心的图腾,完成唯物对唯心的诛心。

  只是恐怕不好过审,大概佛祖要换个名字。

  董清没深入这个话题,这个确实很敏感:“大圣最后的变身很震撼。”

  沈三通说:“是的,大圣变身的镜头我们做了半年,还有大圣沉寂在心灵海,那个更难,换个好几个团队。”

  董清问:“是达不到要求吗?”

  沈三通说:“主要太难了,特别是星火燎原,需要三维呈现,没有路可走,我们要自己开拓一条路,打造实现工具。”

  董清说:“你们每前进一步都是在探索动漫电影的极限,很辛苦吧?”

  “辛苦是一定的。”沈三通说:“但大圣归来,滚滚灼烧的铜石熔甲,那一瞬间,火光冲霄,金云透顶,一抹大红荡涤妖魔,金箍棒澄清寰宇,看了还是很值得。”

  董清道:“你心中的大圣是什么样的?”

  沈三通想说中国的超级英雄,但是他又觉得这是给花旗国抬咖了。

  好莱坞只是目前声势大,不代表内核先进。

  西方超级英雄总归是虚构的,是一种虚妄的图腾。

  齐天大圣也是虚构的,但是有历史脉络,华夏人的反抗精神真实不虚。

  所以,沈三通道:“我心中的齐天大圣是图腾,自由意志、反抗天地的象征。”

  “真正的大圣精神,在与扭曲叙事的永恒对抗中愈发璀璨。”

  “而且在我看来,现在的我们更需要大圣精神,战天斗地的豪情。”

  董清生出战栗之感。

  毫无疑问,沈三通是一个强人。

  不是权力人物,但是以沈三通电影的影响力,比那些超级巨星更为璀璨,利用电影,尽情挥舞意志,是活跃在文化领域的巨人,心灵力量极为强大。

  哪怕以董清经历颇多的内在,在沈三通面前,也有种思维被覆盖的感觉,就像冰雪面对太阳。

  董清没忘自己的工作,提起一个重要话题:“在《大圣归来》里,最后有一番对比?”

  这个点,央视是希望和“大魔王”大圣的映射一样,沈三通官方回应服务于电影剧情,而不是制度对比。

  沈三通没有深入制度对比,但是也没有淡化,直白道:“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取经一路东边乱还是西边乱?”

  二选一的问题,董清无奈说:“当然是西边。”

  沈三通又问:“东边从西边取回了经,而齐天大圣成西边的佛,实质是取回了经,还是齐天大圣成了西边的佛?”

  董清道:“当然是后者。”

  沈三通说:“东边本就不乱,西边却是妖魔鬼怪横行的场景。同一个天下,东边能一直守着不乱吗?守住的成本是多少?”

  “魔性已生,人性尽丧,犹如大坝决堤。不早做打算,未来可能因为整个世界都被魔化而困守孤岛。所以需要从根源拯救。”

  “齐天大圣是反抗一切而又自然天生,他的使命任务,是带着东方道的初心去解决祸乱之源。”

  沈三通到此为止。

首节 上一节 868/8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送快递从女明星的绯闻男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