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888节
那么今天,以及以后的花旗国也许能延缓衰落和分裂,甚至凝聚出真正的共识。
可自我革命不是一般的困难,刮骨疗毒不是谁能做到的。
现实世界没有如果。
但是,打生桩可以杀死某个人,镇压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却不能改变基本面。
所以《神奇女侠》,哪怕只是半反权威,依然点燃了一团火。
《神奇女侠》持续火爆,美国一些精英只有一个想法:我草,沈三通人怎么那么坏!
这是火上浇油啊!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华纳痛并快乐!
三周股票几乎翻了一倍,一把拉爆了。
打出了双重预期。
第一是DC电影宇宙走出了一条不输给漫威的路,而且是可以复刻的,半反权威爆米花大片。
第二是和沈三通合作,打开了中国市场。
虽然按照双方合约,《神奇女侠》的中国票房大部分要落入沈三通手里,但DC是电影宇宙,沈三通操刀一部,DC在中国一举超过了漫威的认可度。
华纳兄弟CEO凯文·辻原亲自穿上西装,来东大和沈三通说谢谢。
主要是沈三通自从首周后离开花旗国,就没再回来。
“我现在要把精力放在电影技术上。”
面对凯文·辻原几乎是恳求的语气,沈三通婉拒。
不过沈三通为华纳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半反权威爽剧我已经做出来了,DC主流英雄可以按照这个路子走。”
“对于边缘的英雄,我也有个想法,边缘角色走艺术反权威爽道路。”
“比如小丑,设计成医保受害者、911消防员,故事变成和他社会的对抗。”
“叫好又叫座,艺术和商业拉满。”
“两条路,把主要角色和边缘角色一把拉爆,漫威将在DC面前幼稚的像个孩子,你们可以随意的嘲笑漫威电影。”
沈三通路已经指出,走不走看华纳自己了。
“我只是提一个建议,跟不跟是你们自己的事。”
凯文·辻原听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神奇女侠》奔着20亿,登临影史第一而去了。
按照沈三通指出的路走,确实能把票房拉爆。
但是花旗国,乃至于世界的怒火,恐怕也会拉爆。
我草,沈三通人怎么那么坏啊!
卡梅隆也过来找沈三通。
劝说沈三通,像李小龙、程龙、温子仁那样通过变革好莱坞来改变世界。
沈三通没藏着掖着,直言道:“现在你们那火气有点大,我不敢过去。”
“不过,好莱坞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我有个想法。”
“我们的产业链可以帮助好莱坞发展,好莱坞可以分享中国电影的发展。”
“好莱坞的套路变得乏味,我们也可以帮助你们,给你们注入比较先进的理念,不如从我们双方的特效工作室开始?”
卡梅隆和沈三通聊完,只有一个想法,我草,沈三通人怎么那么坏啊!
这样下去,好莱坞不得姓中啊!
7月17日。
《神奇女侠》上映四十天,票房突破28亿,超越《阿凡达》登顶世界第一。
沈三通拒绝了一切专访要求,包括国内一些媒体。
他只想把更多精力用来做基础研究工作,不出意外,《三峡》将会是他最后一部亲自执导的电影。
杭州小镇。
沈三通召集旗下制片、导演、编剧,以及特效技术等人员,开了一场大会。
“这些年我们精简业务,聚集于电影主力,从建立初步文化体系,转变为建设初步电影工业体系。”
“三通娱乐第一阶段目标,做到了。”
“我们未来的路,更加重要,我的想法是,要立足于我国工业和产业链,从中汲取营养,然后反哺回去。”
“本子战后复苏产生了很多反应工业建设反应城市化建设的电影,美国也有,我们也要做!”
“我们生产的每一件工业产品承载着什么?”
“从现在往过去说,有集约化功业集群,有全国一盘棋的总体规划,有每年百万级的工程师人才。”
“再往前,有八十年代开始的超前的基建建设,有九年义务教育,有高速公路建设。”
“继续往前,有建国以来的初步工业体系,有全国交通网络,比如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前提是什么,是我们有基本的路面建设,有基本的电力。”
“如果再往前,有历史和文化,我们的工业产品,和好的绢丝、笔墨纸砚一样,首先是好东西,值这个价,但实际上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我们的工业产业,不是谁想夺走就能夺走的,也不是谁想取代就能取代的。虽然几乎不可能,但假设他们可以做到。客观上去做,复刻我们,需要的时间不是三年五年,至少要三五十年。”
“简单来说,电影的使命,不是到处舔着去拿国际大奖,而是应该干翻这个国际叙事,这套秩序,用中国文化为中国产品赢得生存空间,也别赋能溢价什么的,先拿到我们该有的定价权。”
“也许文化无法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可以逐步凝聚共识,我们不是靠单纯的人力成本,非洲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命都不值钱,何况是人力成本?”
“我们的工业品,理所应当取得更高回报。电影要打破过去的迷思,他人施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
沈三通阐明主要观点,带领众人制定三通娱乐接下来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
(本书完)
完结感言
休息了两周,书荒确实写不动了,只能暂时结束,以后有机会再继续。
汇报一下本书成绩,最高订阅一万八,均订七千一,追订还有三千。
书荒第一本书,能够这个成绩,实属不易,谢谢大家。
这个数据很厉害了,正是如此,如果能写书荒肯定继续写下去,实在没办法。
先说一下大纲。
国内部分。
20年之前,和结尾说的那样,跟随国家发展,聚集产业升级,制作匹配工业能力的电影,不是说题材,而是要使用产业链,哪怕吃现成的,放在影视行业也足够了。
用电影帮助获得定价权,也算是收回前期汽车广告的线。
16年左右时间段,还会写一写粉圈。
20年之后,将神话、历史、科幻融成一块。
再做一部类似于《百年孤独》的展现中国百年历史,还有关于抗疫的。
我想的是在电影结尾,给出类似于《1942》里面子弹那样的蒙太奇,把三通娱乐电影按照时间线做一个快速剪辑,从远古神话,再到古代历史,现代建设,未来科幻,一张张脸,是我们的力量来源,既是不能失败的理由,也是能够胜利的原因。
25之后,沈三通可以成为版本之子。
一方面是通过影视力量配合国家夺取工业定价权,打造属于我们的叙事,另一方面扩大内需,聚焦三通商场、三通乐园建设。
沈三通时间之主的采访里,说过一些逻辑。不只是对未来市场的看好,还有电影本身独有的价值。
电影有一个特征,线下同时放映。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细化,共同记忆越来越少,二十年前十年前一部电视剧都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比如《霍元甲》、《还珠格格》,上个春晚就能火遍大江南北。
现在要靠重大国际事件或者国际赛事,一般赛事都不行,要奥运出抽象整活事件才能留下广泛的共同记忆,像大板世博会连个波澜都没有。
而热卖的电影能够塑造共同记忆,《哪吒2》在作用比今年春晚还要强一些。其实春晚也可以有这样的作用。
电影要是能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自然也会有相应的权利,也就是好处。
除此之外,电影院是很好的社交场所。
人不可能长时间泡在网络上,短视频看多了也会影响人的思维能力。电影有社交属性,而且电影长达两个多小时,需要观众集中精神。如果电影做到社交生活化,低票价带动商场消费,电影可以争夺线下时间。
虽然大家上网时间越来越长,但是必然客观上留给线下时间,尤其是青少年,这一块也是刚需。作为家长,在短视频和电影选择的化,也会希望孩子多看电影。
前提是电影值得看。
书荒的想法还是比较模糊的,需要随着写作完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国外部分。
比如韩国,一方面生产我们没有的片子,情色擦片方面的,符合韩国文化定位。
另一方面,对韩国影视行业进行掐尖引导。
韩国政策许可当然好,没有,也能利用互联网,直接狂暴轰入。
不用从韩国赚钱,输出标准就可以。
韩国电影做成中国电影一个子类,类似于类型片,以中国市场规模,来定义韩国电影标准,只要韩国演员想脱离屎坑,就要按照中国观众审美生产。
掌握了电影标准,也就能掌握韩国娱乐圈标准。
这条线,收回之前悲惨娱乐圈线的线。
方法复刻好莱坞在其他市场的操作,只是吃相更好一点。
也有合理性,过审方面参考网大,虽然没有美国的地位优势,但是有市场优势。
当然,韩国一些人肯定会愤怒,完全成为了我们的形状。政府也会限制。
但基本上无能狂怒,除非改变屎坑一样的环境,否则哈耶克的大手会指出文明的方向。
港岛,可以重新复苏港片。
生产的都是反殖民爽片,打洋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