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华娱:拍戏就能解锁影视盲盒

华娱:拍戏就能解锁影视盲盒 第262节

  好在系统还是给力,对整个盲盒奖励做出了完整解释。

  【影视盲盒系统其根本在于影视和盲盒】

  【影视意味着未来出现的盲盒里不再以电影为主要奖励对象,影视名录下的所有内容皆会出现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等内容】

  【盲盒意味着随机性,新手期出于对宿主的呵护,所有奖励皆是优秀及以上,后续将改为在全部等级的影视库里进行随机选择】

  【影视等级:系统评分0-4为垃圾,污人耳目;4-6分为平庸,毫无价值;6-8分为优秀,可圈可点;8-10分为神级,流芳百世】

  【绿色盲盒奖励将由优秀电影及以上剧本比例100%,下降为全影视作品剧本,最高等级降为优秀,比例10%】

  【蓝色盲盒奖励将由优秀电影及以上大礼包比例100%,下降为全影视作品大礼包,最高等级降为优秀,比例50%】

  【紫色盲盒奖励将由优秀电影及以上大礼包携额外辅助,比例100%或特殊奖励,下降为全影视作品大礼包,最高等级为神级,比例20%;优秀等级,比例80%,或特殊奖励】

  【金色盲盒奖励平衡调整,额外增加全影视库,全影视作品大礼包增加辅助功能,其作品等级皆为优秀及以上,或高级特殊奖励】

  【特殊盲盒,填取要求前,额外增加内容选择,可选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等】

  看似这一大堆文字很复杂,顾一言简单归纳以后就是:

  以后会有垃圾影视作品出现在盲盒系统里面;

  类似之前《绿皮书》大礼包配上奥斯卡冲奖攻略这种奖励未来只会出现在金色盲盒中;

  所有盲盒皆为全种类,不再单指电影。

  只能说难崩,这是逼着他去搞副业。

  好在还有个恒星娱乐存在,其他方面的东西获得后能够直接交给钟丽芳去处理,否则顾一言都得精分。

  看综艺可以,让他去拍综艺怕是没睡醒。

  长吐出一口浊气,顾一言平复了一下心情,重新将注意力放到《燃烧》这部电影上。

  对这部‘奇葩’影片的来龙去脉,他期待不已。

  率先点开失败缘由,映入眼帘的第一条就让他勾起了嘴角,合着还真跟大魔王有关。

  【戛纳评审的主观性与偏好,失败占比25%】

  【《燃烧》于2018年戛纳电影节首映,当年评审团主席为凯特.布兰切特。评审团成员包括北美导演阿娃.杜威内,法国演员蕾雅.赛杜等,其中欧美评审占比高达75%,整体视角更偏向西方】

  【相关主题和电影节的匹配性,失败占比35%】

  【《燃烧》是一部通过悬疑外壳探讨韩国社会阶级矛盾、青少年虚无主义等议题的影片,其中饱含对社会的批判。影片整体采用隐喻手法以及开放性的结局与戛纳选片宗旨并不完全相符】

  顾一言一边看一边摇头,心中对《燃烧》的佩服更加强烈。

  这失败占比都已经达到60%,结果全是由于外在因素,电影本身还一点问题没有被指出。

  不愧是历史场刊第一评分的作品。

  带着好奇心继续往下看,顾一言越发想知道这部电影本身到底有没有问题。

  【2018年戛纳电影节竞争激烈,失败占比5%】

  【同届主竞赛单元影片中除开《燃烧》,还有《小偷家族》、《冷战》、《黑色党徒》等一众神级影片,奖项被彻底分散授予多部作品,《燃烧》无法在单项竞争中完成突围】

  【地理与文化的优先级选择,失败占比5%】

  【原世界的2018年正值Metoo运动高潮,戛纳本就因性别平等问题备受压力,因此《燃烧》的男性视角叙事在议题上饱受质疑。当年金棕榈大奖获得作品为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同为亚洲电影,《燃烧》不具备让戛纳打破平衡,孤注一掷的含金量】

  【类型片的局限性,失败占比5%】

  【《燃烧》的影片分类为‘心理悬疑’,但其艺术片的内核与类型片外壳的结合却让评审团难以进行归类】

  【场外因素影响,失败占比5%】

  【《燃烧》于公映期间受到万人追捧,场刊上不但被打出历史第一高分,私下里广为流传:‘必得金棕榈’。评审威严受到挑衅,产生逆反心理】

  看着一连串的5%,顾一言不由得扣了扣后脑勺,这...影响因素有点多啊。

  并且最关键的是到目前为止除开类型片分类上有些许问题外,电影本身质量依旧能打。

  不过剩下的20%,他预感应该会出现在电影本身。

  至于原因。

  这部电影顾一言曾经看过,当时的他只觉得精彩无比。

  而这一世作为世界大导,拍了这么多电影也看了这么多电影,又对电影节的内在有了适当了解,再去观摩的时候就发现电影整体过于完整。

  说直白点就是这也要那也要,但巧就巧在电影本身偏偏做到了这也有那也有。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难道不好吗?

  完美不是电影的最高赞誉?

  完美二字当然是电影本身的最高赞誉,可并不代表这是电影节的最高追求!

  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欧洲三大电影节虽然被誉为艺术片的至高奖项,受到所有电影人的追崇。

  可说到底也是人为评选出来的东西。

  而只要有人的社会,就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取舍。

  表现到电影节上便是欧洲三大皆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它们只会选择最符合自己理念的影片。

  能在戛纳拿大奖的电影放到柏林或威尼斯去,一个奖都没有的可能性极其之大。

  换个常人能理解的角度来说明,它们需要的是所谓的“命题作文”,而不是导演肆意挥霍才华创造的上帝杰作。

  获奖需要天时,也就是评审团偏好;需要地利,是相关电影节的适配性,同时还需要人和,值得是当届的竞争环境。

  《燃烧》上述3项全部失利,只能说明它或许可以成为一部需要时间沉淀的影史经典,可不能迎合电影节和评委,注定无奖才是结局。

  【电影本身包含内容过于饱满却并不突出,失败占比20%】

  【作为一部受到影迷喜爱的神级影片,其艺术价值的核心点在于“暧昧”,同时也是电影节奖项的最大障碍】

  看完了全部的失败缘由,没给顾一言思考是否接着看改进建议的时间,床上的奥尔森和海瑟薇已经相继醒来。

  现在属于午练时间!

  其实就算不看系统给出的建议,凭借之前给出的几条失败理由,顾一言都能大致猜到修改点在哪里。

  不外乎根据电影节要求,抓住某些单独要点,再着重笔墨把相关要点的魅力全部释放,想成一定的视觉冲击。

  可现在的问题就是...是否需要去这样做。

  是的,顾一言犹豫了。

  并不是说得奖了才能称为好电影,但也并不代表不得奖的都是沧海遗珠。

  单论《燃烧》。

  如果想要获得奖项,就必须在最内核的理念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内核一变,《燃烧》还是《燃烧》吗?

  可如果不改,谁又能保证这部电影一定能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

  当时光荏苒,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离去,口碑将沦为历史。

  回看过去,什么能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

  不正是奖项嘛!

  纠结...

  运动完已到下午3点,三人早已饿得不行。

  粗鲁地吃完午..或许是下午茶,顾一言将两人留在家里,独自出门扭身去到自家别墅的隔壁一栋房间。

  在那里,芙罗兰早已恭候多时。

  等将三人彻底摆平,夜幕早已降临。

  扶着腰站在阳台上,顾一言的眼神依旧闪亮。

  俯视着天使之城五彩缤纷的霓虹光带,就好似透过这些看到了城市里藏着的花花世界。

  运动后的贤者时间让他彻底想通,艺术就不该是他的追求。

  说难听点,他就是一个靠着系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小偷,什么内心理念,导演追求和他有个屁的关系。

  奖项才是唯一能证明顾一言存在过这个世界,并且创造了非同一般的成就。

  都拷贝了这么多影片,实在没必要在这部影片上过多纠结。

  将《燃烧》特意送去戛纳,只能证明李沧东本质上还是想要获得电影艺术界的认可,自己帮他实现这个梦想,或许他还得反过来感谢。

  想着想着顾一言嘴角勾起笑容,转身回到沙发坐下,当即进入系统去查看《燃烧》的改进建议。

  至于靠他自己?

  有工具不用是傻逼,有答案不抄真有病。

  【改进建议:不投戛纳,转投威尼斯或柏林】

  【威尼斯电影节偏爱作者性强烈、视觉风格独特且具有哲学思辨的影视作品,《燃烧》其作者风格与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性相对契合】

  【获最佳影片金狮奖概率10%,评审团大奖银狮奖概念40%,评审团特别奖概率80%】

  【柏林电影节关注政治议题、社会边缘群体和相对激进表达,《燃烧》中对韩国青年失业、城乡差距、阶级对立的刻画,和柏林社会批判性存在潜在适配】

  【获最佳影片金熊奖20%,评审团大奖银熊奖45%,评审团奖银熊奖80%】

  如果不修改剧本,柏林获奖的概率明显高于威尼斯,看来李沧东当年确实选错了电影节。

  一阵喃喃自语后,顾一言又将思绪移动到下方信息上。

  【改进建议:适配柏林,强化社会运动和政治隐喻】

  【具体修改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增加主角参与学生运动或者劳工抗议的背景,明确其暴力行为与社会压迫的关联】

  【通过本的特殊癖好,映射财阀特权阶级对底层资源的系统性摧毁】

  【结局保留女主失踪的开放性,加入媒体掩盖事实真相或司法不公等情节,凸显结构性暴力】

  好家伙,这修改方法....够残暴。

  反正顾一言不太敢在国内这么去弄,种种改动都是在挑衅国家机构的神经。

  再看再看。

首节 上一节 262/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开局男神,顶撞女邻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