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291节
“好的,杨生。”助理答应下来后,立刻安排人,将这些糕点打包好,然后派人送回家去。
看完糕点后,杨文东、郑志杰以及伍家兄弟二人来到了附近的一间咖啡馆。
“这间咖啡店,也是你们的?”杨文东看着门店上方的美心两个字,问道。
“是的。”伍沾德解释道:“杨生,目前在香港,对于高端食品有消费能力的主要群体,还是英国鬼佬,而不少鬼佬客户买了糕点后,都说希望找个能喝咖啡的地方,边喝咖啡边吃糕点,所以我就在这附近开了一间咖啡馆。”
“这咖啡,的确是个不错的生意,我建议你重点往这个方向发展。”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伍沾德则问道:“为何?香港这边其实也就英国人喜欢咖啡吧?虽然他们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但总人数还是远比不过华人的。”
“在香港自然是这样。”杨文东回道:“不过以后你有能力进军海外的话,那咖啡连锁店的成绩,是远超过糕点店的。”
从他前世穿越过来的情况来看,全球有着很多国际连锁咖啡品牌,其中星巴克更是成为了世界500强。
而糕点店,连锁的也有一些,但规模与品牌与咖啡比起来,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
“进军海外?”伍沾德笑说道:“能够在香港站稳脚跟,我就很满足了。”
杨文东笑说道:“现在的你是这么想的,但如果哪一天你真的在香港站稳脚跟,甚至垄断香港的糕点店、咖啡店,那你必然会想办法扩张的。
人永远没办法预测未来,但只要有了可能,就会不停地想进步,你我都一样。”
人类商业史上很多人创业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首富”级别,自己的公司会成为产业巨头,比如前世那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腾讯在2002年的时候,还是互联网中的小弟。
但后来发展顺利,遇到了时代的风口,起飞之后,也不可能停止脚步。
伍沾德点点头说道:“倒也是,我当初创业建美心餐饮的时候,只是想建好一家门店,后来生意好了,就想着多开几家,然后又是糕点、咖啡,真是停不下来啊。”
“哈哈,我也是。”杨文东也说道:“香港这个市场太小了,想发展好,是必须对外扩张的,我的产业就是如此,工业先不说,就算是家乐福超市,以后也是会跟着对外扩张的。”
“杨生的雄心,的确仍然钦佩。”伍沾德顿了顿说道:“所以杨生认为,咖啡做起海外连锁比糕点容易?但我的想法是就算扩张至海外,也应该先进军东南亚国家、或者日本,这些地方,糕点会比咖啡卖的好。”
“在这些地方,糕点的确会卖的好。”杨文东说道:“只是核心的问题就在于糕点很难标准化、新鲜的保存时间又短,这就导致规模大了之后,管理难度会成倍的增加;
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地方口味不一样等问题,而咖啡就好多了,可以轻松的标准化。”
伍沾德想了想说道:“杨生说的有道理,其实这个问题,在中餐厅之中都有,就是一个香港,很多连锁店的口味也不一样,因为厨师不一样。”
“对。”杨文东点点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伍沾德说道:“这个道理我懂,可是我擅长的就是糕点,咖啡这一块的业务也才刚开始,等后续我再研究研究。”
“我也只是建议一下。”杨文东说道:“美心食品以后如果继续扩张,可以将资源投入咖啡,哪怕是东南亚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喝咖啡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的。”
在未来的几十年,西方文化还是控制着全球,导致经济刚刚发展的区域,会在很多领域学习欧美,哪怕与经济本身没什么关系的文化,比如喝咖啡。
就是有很多人,明明可以不喝,但非要喝
“好,多谢提醒。”伍沾德笑说道:“杨生,想不到你不做餐饮,就对这些有着这样的了解,厉害。”
“理论知识罢了。”杨文东又说道:“伍生,上次我们讨论的事情,不知道你决定了没有?”
伍沾德回道:“杨生,之前您提出的30%股权要求,我可以同意转让,但我这边还有一个请求。”
“你说。”杨文东问道。
伍沾德道:“我希望除了入股的资金,杨生这边,还能单独借贷一笔资金给我。”
“你要这么多资金?是准备大扩张?”杨文东反问道。
伍沾德说道:“是的,有这方面考虑,一个是怡和如今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对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可能只是高层一句话,但却可能投入数百万乃至千万的资金量与我竞争,我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那最后必输。
另外就是我要准备进军家乐福内部做糕点,虽然不需要很大商铺,但您旗下40几家家乐福,这么多数量,也是需要投入不少资金以及招聘新人的,挺费资金与精力的。”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我不能直接借贷资金给你,但我可以安排恒生或者东亚给你贷款,有我出面,那不管是额度还是利息,都会让你满意。”
长兴集团虽然不缺钱,但自己的资金能不动还是不动的好。
“好,这样也行。”伍沾德回道,这也算是商业合作中常见的情况了。
杨文东又道:“不仅仅是现在,以后美心食品需要资金,只要合理,那从银行贷款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各方面的优惠也都是有的。”
“我明白。”伍沾德笑了笑说道。
一旦引入了大资本的投入,那在银行那边的风险程度,就会低上很多,而风险低的话,那无论是贷款额度,以及利息都会低很多。
这也算是加入大财团的一个好处了,全球那么多公司组团抱团,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好。”杨文东点点头道:“虽然我不会给你纸质承诺,但我可以口头答应你,只要你这边不出现大的经营问题、不影响我旗下公司的利益,那这些股票,我不会随意出手,就算真的要卖,也会优先考虑你们。”
虽然在自己的投资下,在原先历史上本来就是第一的美心食品,大概率会继续保持第一,不过凡事也可能有特例,所以他不会把话说死。
再一个,人心也很难控制,避免出现特殊情况,毕竟,这不像沃尔玛的投资,自己根本影响不到沃尔玛,而香港这边,以后未来的商业情况,现在完全是未知的。
“多谢杨生。”伍沾德又说道:“那我这边,会准备好公司的内部资料,将这些数据给贵司,然后我们协商好成交的价格以及后续外借资金。”
“行,我会让长兴地产公司的人也尽快与你们达成协议。”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以后你这边,主要与郑志杰联系,长兴置业本身也有很多物业出租,你们之间也可以达成长期合作。”
虽说香港的地产不愁出租,但稳定一点还是最赚钱的,就如同包玉冈的船,长期出租才有了更高收益。
“好的。”伍沾德回道。
杨文东又说道:“另外,怡和对你那边的威胁,我的建议就是打狠一点,靠在一起的店面,你就死打价格战,按照我的调查,你们的服务更好,所以只要你们保持成本价或者稍微贴一点钱,那他们就会亏损严重。”
“可论起资金,我也比不过怡和啊,就算有您的投资也差了很多?”伍沾德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但怡和这样的大公司,业务太多了,他们自己可能都搞不清楚主业有哪些,如果一个业务亏损严重,那随时就可能被取消,这也是大公司的常态。”
很多人都以为大公司很聪明,实际上并非如此,人类历史上犯了明显错误的公司太多了,同样,也有很多公司发展的混乱至极,都搞不清自己主业了。
这也是杨文东对自己旗下不同业务公司限制的原因,只容许一家子公司在一个方向上发展,可以自由进行产业链乃至终端零售的投入,但不容许进军其他明显不同的产业,就算本身需求囤的地皮,以后也不容许自己开发地产,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业务上的混乱。
伍沾德说道:“杨生这样一说倒也对,怡和集团现在的确很大,但也的确很乱。”
“英资财团里面,其实就太古发展的还算可以。”杨文东笑了笑:“其他几家都差不多乱,不过底蕴太强,暂时也没什么问题。”
80年代英资没落,最大的原因并非华资崛起,而是本身问题,相对来说,也就太古比较稳一点,也比较聪明,及早投G了。
伍沾德想了想,说道:“那好,我会再坐一下市场调查,制定一下后面的扩张方案。”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也可以给你口头承诺,如果怡和铁了心跟你抢市场,我也会全力支持你。”
让代理人去跟对方打价格战,那才是大企业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前世企鹅与阿里,前者可就是养了一群狼来驱虎。
如今怡和是铁了心要与自己在零售行业竞争,而这个行业就算是杨文东这个穿越者,也很难短时间获得绝对优势,那还不如从其他领域,消耗一下怡和的资源。
当然,这也只是开始,未来华资之中还是有很多优秀产业及创始人的,他们肯定会争夺英资的现有市场,这是商业发展的本能,只是受困于资金或者背景原因,短时间内没办法成功。
而自己就可以投资他们,这样既符合自己的长期利益,毕竟哪怕是穿越者也不可能无限的投资那么多不同的产业,多元化,也只能选择几个核心的产业。
同时也能与诸多华资组成同盟,一起来吞噬英资,原先历史上的21世纪,英资在香港也还是有点实力了,这就说明原先历史上华资做的还不够好,自己推一把,一举多得。
PS:求月票
第333章 新界囤地计划
与伍沾德告别后,杨文东也叫来了郑志杰与刘华宇。
在香港做服务业,肯定也是非常依赖地产的,因此,在内部兄弟公司之间,家乐福与长兴地产的合作是最多的。
“杨生。”二人赶来后,都招呼说道。
“坐。”杨文东挥挥手,助理上完茶之后,杨文东说道:“美心食品那边,我已经与伍沾德沟通好了,入股30%,然后他们进入我们家乐福超市做糕点生意。
不过入股的价格、进入家乐福的租金位置大小等等问题,还是需要你们协商的。”
作为老板,他出面是为了快速解决意向问题,但具体的数据,自然是不会讨论的,他也不清楚各种合作问题。
“好的,我们会尽快与他们谈好价格。”郑、刘二人回道。
杨文东又道:“还有一件事,伍沾德想要在合资之后,再借入一笔钱,我们可以牵线与恒生或者东亚银行,然他拿一笔大的贷款进行扩张。”
郑志杰笑问道:“杨生是想让美心食品与怡和打价格战?”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算是其中原因之一吧,美心的伍家兄弟是有实力的,只是缺乏资金,被怡和给压住了;现在多了我们的支持,那就能快速成长。
这样一来,我们本身的投入也会有巨大回报,而且美心扩张很快,怡和那边要么放弃要么就更投入资金跟上,对他们来说,也会是一种资源的消耗。”
“好的,我明白了,额度方面,我会跟两家银行的负责人商量一下。”郑志杰答应说道。
“那好,美心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后面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道:“在新界那边,找到合适建牧场的地方了吗?”
随着家乐福规模的扩大,对于鸡肉与鸡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时代,海外运输食物或者活畜的成本还是太高了,那自己投资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最重要的还是有理由在新界囤地。
郑志杰回答说道:“杨生,这件事我也已经在与港府地政署与农业局沟通了,他们是支持我们在香港建大型养鸡基地的,但是在选址以及地皮面积上还有争议。”
杨文东问道:“你们想在哪买地?”
郑志杰回道:“我们是想在将军澳买一片沿海土地建养鸡场,但港府那边不同意,他们建议我们再向北边去。”
“将军澳那边,也算不上经济有多好吧?这个地方为什么港府不同意?”杨文东想了想问道。
60年代初的九龙,其实也就几个靠近港岛的地方,经济发展的还不错,其他地方,就差远了,跟乡下是没什么区别的。
郑志杰说道:“据说,是港府在未来的规划中,将军澳会是下一批开发的地方,毕竟这里与港岛也不算远,且这个地方如今居住的人已经不少了,未来,只要香港经济发展,这里应该也是能发展起来的。”
“嗯,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你们准备要多大面积的地皮?”
郑志杰回道:“我们的第一期养殖数量,是5万只,即使采用按照一只鸡5尺地(0.5平方米)的需求,加上公共区域,也是需要大概30万尺(3万平方米)的土地的。”
“1只鸡要5尺地?”杨文东连忙问道:“现在养鸡,是在笼子里养的,还是散养的?”
郑志杰回答说道:“我们会散养,笼养那种方式,需要投资很大,建基建、装冷气机,不然夏天鸡都会热死,香港这边,也没有这种养殖技术。
而且最重要的是,笼养的环境下,太容易滋生鸡瘟,一旦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嗯,那就散养,出现鸡瘟的确是麻烦。”杨文东也点头说道。
没有现代化的技术,笼养的成本可能更高,这种养殖方式,只适合土地价格较贵、且养殖技术较强的地方。
郑志杰跟着说道:“是的,即使是散养,很多鸡在一起都容易出事,所以卫生这一块,是重中之重。”
“那有这方面的管理人才吗?”杨文东又问道。
这个时代,医学与免疫学都不是很发达,连人类都没有很多疫苗与病毒特效药,更别说鸡鸭牛羊猪等等了。
瘟疫一旦出现,损失畜牧是小事,万一反过来传染给人,那就是大事了,特别是流感,在后世很多人不在意的病毒,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致命的。
而想管控好这一切,就迫切需要依赖专业的管理团队,控制好卫生以及外源性的污染,比如鸟粪等等。
郑志杰说道:“我已经安排人与香港的多家养鸡场联系了,挖他们的人过来不难,另外,我也专门让人事部门开始寻找从内地过来的这方面人才,隔壁粤东省曾经大规模养殖供应香港,这方面的人也有不少。”
“嗯,行,那养殖这一块,还需要多参考西方现代养鸡法,一定要注意控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