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395节
白玉姗则是过去扶着妹妹,瞟了一眼杨文东,道:“没什么大事,就是你又要当爸爸了,玉洁怀孕了。”
PS:求月票
第465章 竞争与合作共存
“真的?”杨文东听完后心中大喜。
白玉洁进门有一年时间了,但一直没有怀孕,这都让他觉得是不是有点不正常了.还好,现在有了。
白玉洁也是轻轻的点点头。
“来,先坐着。”杨文东也是站了起来,让孕妇坐好了。
苏依依笑说道:“我们家里的事情,都是你最后一个知道。”
杨文东则道:“那当然啊,男主外女主内么,明天我带着玉洁去一趟康华医院检查一下。”
苏依依道:“那我们明天也一起去,顺便也去中环玩玩。”
“行啊。”杨文东自然答应。
众人又是一番热闹,很快TVB的春节晚会开始,不少已经有了一些名气的明星,都纷纷出现在主台上,逐个的给观众拜年
作为一个小市场,TVB无论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前世的一个特性,那就是明星数量有限,哪怕是配角,因此不管排多少部电视剧,配角基本上都是那些人,观众们也就都逐渐熟悉了。
甚至就现在的这些配角,未来等他们年龄大了、经验丰富了,或者其中也会出现多少年后的主角、大明星等等。
第二天,杨家所有人乘坐数辆汽车,也在数个保镖的保护下,前往中环;
先是在医院对白玉洁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检查,然后则是一家人在中环多个区域游玩,纵然白玉洁怀孕了,也不可能接下来一年时间都待在家里,也是需要适当运动的,对胎儿也有好处,只需要小心一点就好了而且专业的医护,杨家的保镖团队之中也有两个.
1月26日,初六,杨家人乘坐私人游艇,在近海游玩了几天,也顺便去了一趟湾湾,查看了几个当地企业。
台北东面10km左右的一座大型工厂内,杨文东边走边看,说道:“王先生,你这台塑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了啊。”
“杨先生,跟您在香港的成绩相比,我这还是不值得一提的。”王永庆笑着说道:“而且我台塑能够到今天的规模,也要多谢杨生在早期的帮助了。”
“哈哈,也算是互惠互利了。”杨文东又道:“台塑现在的规模,在亚洲塑料行业能进前十了吗?”
王永庆摇摇头说道:“前十进不了,顶多前三十,日本就有很多同行,东南亚那边也有,他们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优势,我这边想赶上他们,有些难啊。”
“也是,这石油衍生品产业,要么靠技术要么靠资源。”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香港与湾湾一样,都是啥都没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了。”
王永庆道:“不过在夹缝中生存,也不容易被发现,至少现在我们也都有了一定规模了,”
“是啊。”杨文东也同意说道,如果自己在日本产业,那已经成型的日本财团,绝对会想办法吞并自己的成果。
这是日韩财团独特的属性,只要有后来者崛起,就必须投靠一家财团.,当然,财团也不会是吃干抹净,而是获得一定股份,然后自由发展或者配合财团其他企业一起发展。
王永庆也道:“杨生,听说你准备大规模投资新加坡?”
“对,有这个打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件事自然不会是秘密。
王永庆道:“那长兴实业的很多工厂,也会投资那里?”
杨文东回道:“这就要看当地的发展情况了,如果顺利的话,会有不少产能过去,王生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王永庆笑道:“长兴实业是我台塑的大客户,如果你们去那边大规模建工厂,那我自然也有这个想法。”
“可以是可以的,以新加坡现在的情况,未来肯定也会发展塑料产业的。”杨文东又道:“你去的话,对台塑肯定也有好处,立足新加坡后,可以就近利用东南亚的能源,也可以主打东南亚的市场。”
“我也是这么想的。”王永庆说道:“不过杨生,如今长兴实业也投资塑料制造业了,不如我们一起在新加坡合资,如何?”
“新加坡合资?你的意思是长兴实业再与台塑一起去新加坡投资?”杨文东反问道:“长兴实业本身就是台塑的股东了,再合资,你的收益可就要低不少了?”
王永庆笑道:“收益的确会少,但我投资也少了,而且我更看重的是稳定的市场,不仅仅是客户,还有当地的政府稳定政策;
杨生已经投资新加坡了,在当地的人脉应该也有了,又是我的客户,与你合资,对我来说是一举多得了。”
“也行,那比例怎么算?”杨文东想了想,最终同意说道。
王永庆的意思,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个是看中新加坡的位置,但为了避免一些不可控性,需要找人合资,共摊风险;二个就是也看出自己要做塑料制造业,那再与自己合作,让利自己,从而获得订单外加可能让自己放弃。
虽然有着一定的阳谋,但也并非不能考虑,对于自己来说,虽然也非常想进入塑料制造业,但并不急于一时,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能够保证在新加坡先获得相关市场,
毕竟,前世的新加坡石油衍生产业非常发达,那肯定就有着很多竞争者,与那些海外石油巨头竞争,长兴实业不一定斗得过,但台塑或许可以,因为前世台塑就是在亚洲击溃了海外石油巨头的塑料产业,成为了第一不过怎么做的,杨文东就不知道了。
王永庆说道:“我七你三如何?因为这个项目会是我负责,所以我要绝对控制权,另外杨生本身就是台塑的股东,所以我的七成之中,也有接近2成是你的,所以实际来看,这个合作是55分了。”
“行,我可以答应这个比例。”杨文东点点头,笑道:“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管理可以归你,但我们作为大股东,也要参与运营,决策权我可以不要,但参与权也要有的吧?”
见招拆招,王永庆用阳谋想慢慢引导自己不做塑料产业而是希望自己未来一直依赖于台塑,所以故意给股份一起合作;但自己既然是股东了,也自然有权限参与运营。
王永庆想了想,道:“那行,非常欢迎长兴实业的同事,与我们一起合作。”
“好,具体合作,我会让魏泽涛派人过来协商。”杨文东又说道。
其实以后对于石油衍生品产业,到底怎么个操作法,他也不确定,只能看未来的人才团队实力,实力强那就可以自己做,实力弱那也只能说尽量保证有一点生产能力,这样可以用于紧急存储或者作为供应商压价的存在。
重工业、科技行业等等,都是绝对依赖人才的,没有就做不起来,所以长兴实业目前做的就是逐步培养团队,短时间来说,还不会与台塑有什么利益冲突,反而只会是同盟。
至于好久以后可能会有竞争,那就以后再说,没人会考虑那么久远,就算是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知道未来会有竞争,但该合作一样会合作。
王永庆道:“好,希望能够与杨生一直合作愉快了。”
“我也一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当天下午,杨文东便电话魏泽涛,后者立刻在第二天赶来了湾湾。
魏泽涛了解事情后,说道:“这王永庆还真是有点阴啊,就是明着想让我们放弃自己搞塑料了。”
“这个无所谓,塑料产业太大了,就算我们真的自己搞,也不影响与他的合作。”杨文东道:“全球石油公司那么多,不都是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吗?”
只要市场够大,里面的玩家足够多,那反而竞争关系就比较淡了,比如汽车、石油、能源等等产业,太大了,且客户非常多,同行之间反而没多少利益冲突。
而小规模的市场,如果只有两三个玩家,那竞争可就激烈了,甚至当做生死大敌了。
魏泽涛道:“对,我们做我们的,他要是合作,我们也同意,台塑现在的客户遍布全球,也已经逐步减轻对我们的依赖了,跟他合作,我们总是划算的。”
“王永庆这个人的确能力很强,以后我们也要多学学他。”杨文东也说道:“借着这次合作,多学学,技术什么的,其实反而不重要,花钱就能买,他的运营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人才的确很重要,但高技术产业也不是靠挖人就能成功的,互联网时代,谷哥崛起的时候微软就拼命挖搜索人才,脸谱崛起的时候谷哥也是一样,但最终还是没用。
很多时候即使自己挖了很多人才回来,也得自己认真经营,才能将这些人才的投入转化成成果,而怎么转化,也是一门很高的学问。
当然,想学会也是很难的,但多学一点总会有点用处。
“明白,我这就安排团队与台塑谈判。”魏泽涛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道:“嗯,尽快谈妥,新加坡那边也在拼命引入外资,我们要是去晚了,就可惜了。”
PS:求月票
第466章 地产“回暖”与提醒
在湾湾又参观了家乐福超市与长兴电影公司的一间影院后,杨文东便返回了香港。
现如今湾湾对于外资投资服务业还是有着很大的限制,因此即使长兴集团想办法绕了过去,可也没办法短期内做到规模很大,目前也只能说是试探投资,了解一下市场,外加培养员工,等以后市场开放了,自己还会进一步增加投资。
时间很快就到了二月,香港的地产市场,居然逐步有了回升趋势,房价逐步停止下跌,不少地产商,也开始尝试着拿项目了。
郑志杰也很快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杨文东,并问道:“杨生,您觉得,这会是地产复苏的征兆吗?”
“如果从数据上看,是有可能的。”杨文东翻着身前的资料,笑说道:“去年房价跌了一半出头,有些地方甚至还跌了接近2/3,之前巅峰期的泡沫,也差不多了。
而除了地产,香港的其他经济就发展的非常好,特别是工业与贸易,同比前年涨幅超过15%,加上人口也多了不少,这些都是对地产非常好的数据了。”
小的地产公司,看地区的商业价值,而大的地产公司,则是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整体经济数据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
香港的地产跟经济也是深度捆绑的,这是地产能够上涨的根基,很多大地产商预测地产危机或者复苏,其实也就是看这些数据:人口、平均经济、工业或服务业产值、平均工资、银行利息等等。
郑志杰听完后,大喜问道:“那杨生,我们也可以再次参与地产开发了吗?”
虽然长兴地产规模不小,可去年一年没怎么运营,也是损失惨重的,当然这个损失是对比自己内部的其他子公司,相比于其他地产公司,长兴地产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目前还不行,我还需要观望一段时间,你这边还是按兵不动,将新加坡那边的两个项目做好就行了,其他不用管。”
其实如果不是知晓未来,那现在的数据,还真的合适重新返回地产行业了,原先历史上,香港地产业也是在66年初开始复苏,一直到66年中,平均涨了约10%,一切都是经济复苏的表象,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只是有些事情根本没办法以经济方式预测,对于地产影响最严重的,永远是ZZ,或者相关威胁,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房价会直接暴跌。
因此,他自然不会让长兴地产公司在这个时间点参与进去,宁可人力与资金都闲着。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在长兴集团,杨文东的话就是圣旨,手下即使有些疑问,一般也会照做,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老板,还有就是之前的多次结果显示,杨文东还是正确的。
杨文东又问道:“新加坡那边的建设一切顺利吧。”
“一切顺利。”郑志杰回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那就这样,地产公司这边还是与去年一样,等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会通知你的。”
“好的杨生,”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另外,你最近半年观察一下恒基地产与李嘉成的长江实业,看看他们有没有进场的打算。”
虽然这几人在80年代都成功成为四大家族之一,可能力方面,应该也是有强有弱的,而地产危机前后也是最考验人的,杨文东也想知道这几年他们都是怎么操作的.如何成功避开了巨大的风险,还借机大规模囤地。
到底是靠实力还是半靠运气,这也决定着以后杨文东会多支持谁,毕竟自己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支持未来的那么多顶级家族,就算是汇丰,同一段时间也就扶持一两人罢了。
“明白。”郑志杰回道。
待郑志杰走后,杨文东又看了一眼周围外面的各种建筑,认真思考了下,随后按铃叫来了助理阿英:“阿英,跟恒生银行的何善衡约个时间,就说最近我请他吃饭。”
阿英答应说道:“好的,等时间确定了,我来通知您。”
两天后,四季酒店内的一间包间内,数个外形精美的淮扬菜,被逐个的送上来。
“何生,请,这淮扬菜,可是最合适招待客人的了。”杨文东笑着说道。
内地那么多菜系之中,淮扬菜是最适合国宴招待的,因为其不需要吐骨头这就是最大的优势,其实就口味来说,各个菜系都不差的。
何善衡笑说道:“好的,多谢杨生了。”
“客气了。”杨文东也开始动了筷子,二人寒暄一番后,杨文东问道:“何生,最近一年,恒生的运营怎么样?”
“目前发展的还行。”何善衡回道:“不过我也按照杨生的建议,逐步放弃在香港的继续扩张,转而将重点放在新加坡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
“这个思路是好的,在香港再发展下去也是有极限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本土还有汇丰这个半央行,没必要与他们发生太大的竞争。”
香港市场固然很强,可现在还是港英的时代,汇丰掌控着印钞、外汇等特殊权利,同时其本身又是商业银行,与港府的关系又好,与这种企业竞争,完全就是得不偿失即使靠着能力逆天,能够与汇丰斗的火热,可人家不跟你玩商界规则玩政治,那一样歇菜。
与其自讨苦吃,还不如想办法走出香港,那将会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市场,纵然外部也有竞争,可只要不在一个地方做的非常大,那本地其他银行巨头一般也不会在意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