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399节
“嗯,现在水已经退去了,基本的吃的喝的也给灾民的,剩下的,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杨文东又道:“你后面的任务就是看看有没有非常贫困的受灾家庭,然后适当帮助一点。”
林浩宇问:“那以什么样的标准?”
杨文东道:“就以活不下去为标准吧,然后优先帮助孩童、老人、残疾人之类的,或者你配合屈臣氏、长兴实业、家乐福,提供一些简单工作岗位。”
“好。”林浩宇点点头,又道:“对了东哥,我昨天跟港府的一个官员聊过,他说港府准备投入做防汛了。”
“防汛?早就该做了。”杨文东笑说道:“港府就是这样,受到教训了才知道投入,之前旱灾也是一样,死活不肯从内地引水,结果损失的钱,都能在香港建几个大型储水库了。”
其实香港不缺雨,就如这次,下的雨水要是放在1963年并保留起来,那有个屁旱灾;
很早之前如果港府每年投入一点兴建水库,多少年下来,那即使还有旱灾也不会那么严重,最终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开动东江水入港的工程,然后港英的淡水就全部被内地控制住了.这是港英一直避免的情况,但却被他自己促成了。
林浩宇则道:“现在能开始也好,希望以后没这种灾难了。”
“希望吧。”杨文东点点头,
港府其实某些方面也还行的,至少有错就改,多年来也算做了一些实事,至少香港社会也是越来越好的,只是比不过前世罢了。
不过,马上更大的地产危机又要来了,估计那个时候想做啥都不行.
6月26日,洪灾的影响也逐步退去,香港媒体也开始转移了报导内容,毕竟任何一个事情的热度都是有限的。
长兴集团在洪灾的损失也逐步统计到位,并开始逐步恢复,这点影响,并不大,但也说明了,生产基地多元化的重要性。
这一天,杨文东召集了魏泽涛、郑志杰、方先名三人,在自己的办公室,品尝美心食品的糕点及一些进口水果,并协商着一些事情。
“老魏,新加坡那边的工厂已经开工三个月了,目前也没什么问题,那就继续在那边增资建厂。”杨文东说道:“我们也需要考虑洪灾这种事情,在香港或者湾湾工厂附近出现,或者其他灾难。
总之要保证即使一个地方出问题,生产也能维持正常,不然市场一旦损失了,可能就会没了。”
其实如果不是新加坡1965年中才建国、这几年湾湾也处于严格限制外资的政策中,那他早就去海外建工厂了,后面几年,香港的产能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要做好产能转移的准备。
“好的。”魏泽涛答应说道:“新加坡政府对我们的投资也是很欢迎的。”
“这样最好。”杨文东点点头:“不过老郑这边也要配合长兴实业,我们的投资可是无污染又能带动大量就业的工厂,不能白便宜新加坡,你这边要趁机多要一些优质地皮,然后建写字楼。”
郑志杰答应说道:“没问题,但只是建普通写字楼吗?”
“对,普通的就行了,现在的目的就跟59年我们在香港买地一样。”杨文东说道:“从政府那边拿的地,房子不需要建多高,有就行,目前资金有限,我们不需要投入太多建什么高楼大厦,四季酒店与长兴广场那是特殊项目,其他的都保持普通就行。”
任何地方,地价不值钱的时候,就应该将资金用来买地然后建普通的房子就行,这还是因为买了政府的地得开发,要不然空着更划算。
等以后地价翻了几倍,再抵押接待建楼,然后再收租还债,一个完美的循环形成
“我明白了。”郑志杰点点头,又道:“那除了借助长兴实业这边从政府拿地,我也可以直接去收购新加坡的现有物业,这些物业收购后就不需要动了,按照原本模式经营就行。”
“可以。”杨文东同意道:“现在香港的地价又开始跌了,我是不太看好的,今年就不考虑在香港投资,资金逐步投入新加坡,然后尽量用贷款。
还不不够的话,我会从长兴实业以及长兴航运这些公司抽调资金过去的。”
这些年来,长兴实业的利润非常高,虽然不少都被杨文东抽调走发展其他产业,但其他几个产业这两年也逐步可以自己运营,因此无论是集团还是几个大一点的子公司,手中可都是有着不少现金的。
虽然到了67年香港这边也需要抄底,但现在也不至于啥都不动,新加坡那边地产也在升值,特别是等香港资金大量外流,新加坡就是承接最多的地方,如此一来,自己的投资升值必然更快,且更优质,也可以用来抵押,然后再反过来投资香港.
郑志杰笑道:“那就最好不过了。”
长兴地产在去年建树很低,就是因为没有在香港大规模投资,今年如果能去新加坡做大,那也很不错,香港大点的企业,也都是想着出海的。
杨文东又问道:“海底隧道的项目跟港府谈的怎么样了?”
郑志杰道:“已经决定了在红磡建一条隧道到港口,就是隧道口地皮这一块还有争议,我想要的是两边各百万尺,港府不同意,认为太多了,只肯给80万尺。”
“200与80?这差距的确大了点。”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那就等等,这个问题先搁置,你们先讨论技术上的问题,还有未来收费运营问题;
等地产市场再暴跌严重的话,港府会让步的。”
1967年的时候,港英可是有打算全部跑路的,直到最后内地最后表态,事情才恢复正常。
而这段时间,自己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不仅仅是海底隧道,其他也一样有很多机会,他也是很迫不及待了。
这时,方先名说道:“杨生,金门集团股价最近也开始跌了,我们需不需要现在就收购?”
“先不用。”杨文东摇摇头:“都再等等吧,不过可以适当接触一下他们的股东,但不要表明我们的身份,就跟他们说我们有兴趣收购他们手中股份,不过你这边报价要低一点,最好没溢价。
只要让他们知道,外面有一个财团有意收购金门集团股票就行了。”
方先名担忧道:“杨生,这样联系,金门集团董事会可能会知道的。”
“知道也无所谓,我们又没下手。”杨文东丝毫不在意的说道。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就这些英资董事跑的最快了。
PS:求月票
第472章 变局的开始
1967年可不仅仅是地产危机,股市其实也是一样,受益于60年代诸多英资上市割韭菜,如今,倒是便宜杨文东了,只要自己准备好资金,就算因为港府原因以及自己资本力量而不能收购这些公司,但最起码也是可以入股部分的,这样就可以为70年代的收购做好准备了。
不过眼下还没到最佳时机,只需要再等待即可,且这段时间风波太大,还是保持低调一点的好。
时间很快就到了10月,整个香港充满了各种混乱,长兴集团这边,则是完全低调,连同TVB以及东方日报等喉舌,也不怎么播放zz方面的新闻;实在有热门新闻或者不得不报的,也就把事件原封不动的描述一段即可。
也受此影响,东方日报及港华日报的销量略微有所下跌,一些小报则凭借着各种激进言论,获得了不小的销量;不过TVB就不受影响了,它是唯一的一家免费电视台,隔壁丽的虽然也在申请无线免费牌照,但这个流程还没有走完。
而香港的娱乐活动,也在继续,港姐选举比去年还是热闹,因为很多人实打实看到了上一任港姐获得的好处:房子、车子、稳定高收入工作以及上电视乃至上电影的机会,甚至还参与了几个代言项目,坊间传闻其一年赚了接近十万,这个数字在今天的香港来说,诱惑是非常大的。
10月16日,1966年的港姐也被选举出来,额外还有亚军、季军,她们也都会成为TVB电视台以及长兴电影公司未来的明日之花。
10月22日,康华医院内,白玉洁也产下了一个儿子,自此,杨文东一共6个孩子,4男二女,其中大儿杨志文已经6岁了。
有了足够的后代,杨家也开始重教育,着手培养下一代继承人,不说能力有多强,但能够守住未来杨文东的产业,也就足够了。
12月,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直接吹到了香港,不过还不算很冷,顶多需要穿个棉袄而已,相比于内地,香港冬天的温度好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内地很多人愿意来珠三角打工更胜于长三角的原因。
香港的天空也下起了小雨,雨蒙蒙的,长兴大厦的楼下,以往大量的行人,今天也少了不少。
“咚咚咚~”敲门声音响起,杨文东回头道:“进来。”
一会后,郑志杰及魏泽涛走了进来,杨文东指着休息区的方向说道:“来,坐。”
“多谢杨生。”郑、魏二人说道。
三人坐下后,助理很快上来了咖啡,杨文东说道:“前两天跟戴麟趾总督派人送我了一些咖啡,南美洲的,味道还不错,你们也尝尝。”
郑志杰也喝了一口,问道:“杨生,总督找您,应该是为了红磡海底隧道的事情吧?”
“对这是其一,他也想红磡隧道早点定下来。”杨文东点点头道:“不过眼下这个地产市场,已经跌到比去年最低还要低了,也没有要止停的趋势,我不会在这个时候定下来。”
自今年年中开始,香港房价受到非经济原因导致的下跌,上半年好不容易涨的增幅,跌的干干净净,还要倒贴一点,且这种因素导致的下跌,是没办法以常规逻辑来分析的。
而港府那边受到的财政压力自然更大了,去年就是财政营收为负,上半年好不容易涨了点,结果下半年又歇菜了,且下半年这一场威力更猛,地产竞拍,根本就没人愿意参加。
这种情况下,港府自然希望香港社会能够恢复部分信心,因此希望杨文东早日拿下红磡海底隧道,这样一来港府本身也能拿到一笔钱,提振信心之后说不定也能跟着一波拍卖赚一点。
“港府的打算谁都知道,但我们也不傻。”郑志杰又说道:“只是下半年戴麟趾总督已经找了我们几次了,我们如果这么长时间不答应,港府会不会回收这个隧道的建造计划?”
“是有这个可能,长时间没人答应,那港督府那边可能就不折腾了,免的求人太多丢面子。”杨文东也同意说道:“这个事情也的确不好一直冷处理,这样吧,下一次我们一起去一趟港督府,就算不定下来,也得再给他们一点希望。”
任何政府旗下的项目也是有时间的,不可能没人投资,那就一直到处求人.大概率可能会搁置两年以后再说,这样一来,自己以后想要主动,那可就得去开口,而一旦自己先开口,那就化今天的主动为被动了。
“好的。”郑志杰又说道:“杨生,新加坡那边的长兴广场已经完工,准备在12月20日开业,您要不要去一趟?”
“去。”杨文东答应道:“一个广场并不重要,不过我要跟新加坡那边再商量一下后续投资合作的事情,香港现在的情况,我们也得尽快加大对新加坡的工业投资。”
虽然他知道未来,但工业转移也是必须的,等68年之后,他准备重点在香港发展电子工业,那么多生产简单塑料件的,也要逐步转移走,不管是湾湾还是新加坡,两个华人聚集地都可以。
且在新加坡投重资,也能给港府压力,这样更方便自己未来的一些谋划,甚至哪一天自己与英资闹翻了,只要海外基地足够,那也不惧英资这边利用zz搞手脚。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旁边的魏泽涛则道:“杨生,长兴实业已经在新加坡投资了二期工厂,第三期已经在建设了,第四期也已经在规划了;
这四期加起来,涉及如今长兴实业的各个产业,便利贴除外,预估一年的产值会超过一亿港元,在新加坡那边会带动一万人就业。”
“一万人,那可是相当于他们0.5个百分点了?”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那这些工厂选址面积与位置怎么样?”
魏泽涛说道:“这一点杨生放心,我选的工厂都是面积很大,也非常接近新加坡城中心的,本身我们需要很多的工人,也不可能在偏远地方,面积也非常大,我还特意建造了很多绿化;
另外我还问新加坡政府要了6块总面积超过60万尺(6万平方米)的地皮,用于做货仓,专门用来存储我们的产品或者原材料,不过因为货仓理由,所以只能选择在港口附近的空地上,没办法靠近城镇中心。”
“没关系,不可能每个地都在市中心的。”杨文东丝毫不在意道:“今天是港口旁边的空地,等再过十几年可能就是新的黄金地皮了。”
新加坡的发展速度,比香港还要快,而它的面积也是跟香港差不多的,今天的荒地到了十几年后就会价值万金。
虽然前世简中网号称新加坡房价不贵,但那是指针对香港、东京、燕京等大城市,且这也只单指普通人的住房;实际上商业、工业以及大面积豪华住房,新加坡一样很昂贵。
魏泽涛笑说道:‘好的,另外我也已经与我们的诸多供应商进行合资,让他们去投资新加坡,将自己的部分产能迁移过去,这样一来,地产方面的收益,我们也能分享一部分。’
虽然长兴集团内部明令,各个企业不容许投资地产,但借着本身业务来进行囤地也是有必要的,老板也是支持的。
且最差,未来自己的工厂以及供应商的工厂不需要支付房租,这样对自己的正常生产也是有好处的。
“行,这样他们这些工厂也能从中受益,倒也不错。”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做工厂虽然要追求全产业链,但也不至于啥都自己做,让很多供应商围绕在自己身边,自己入股外加身为最大客户,就足以控制他们了,整个长兴实业就是如此操作,间接获得全产业的暴利;
唯一不算受掌控的就是台塑集团了,没办法,人家有官方背景,且创始人是个厉害人物,为了利益最大化,杨文东也只能采取投资模式获利,不过眼下也不存在什么大矛盾,安心合作即可,等新加坡本土如果能有塑料产业公司出现,那自己也可以参与一把。
魏泽涛又道:“杨生,还有一件事,我们的各种面巾纸、抽纸、卫生纸销量非常好,特别是借助自己的船只运到欧洲美国也非常便宜,很有市场;
但这样一来,就导致湾湾的工厂产能又不够了,那边在询问是否考虑要再扩大规模。”
“湾湾那边工厂的造纸规模,我记得是30万吨了吧?”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回道:“是的,按照海外数据的增长以及这个市场的需求来看,我觉得这一次产能再扩大一倍也不是问题,也就是再增加一条30万吨造纸生产线,或再高一点。”
“行,你刚刚说的这些数据,都汇集给总部审核部门,没问题的话,我这边会签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造纸产业也是长兴集团仅次于塑料的第二大产业,得益于早期自己的便利贴,使得自家的造纸厂有着稳定客户,且利润率还不低,因此有了规模后就进入了卫生纸及办公用纸这个需求量更高的产业。
又因为杨文东这个穿越者偶然发现小包装面巾纸还没出现,于是开拓这个市场后,订单量更是暴涨,湾湾那边的工厂,也经过几次扩大规模了。
魏泽涛则说道:“杨生,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将扩大的产能放到新加坡去,第一是那边靠近马来西亚,木浆获取会更顺利;
第二就是新加坡曾经属于英联邦,离欧洲也更近,方便我们进军不同的市场,卫生用纸在运输上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能近几千海里,那也能增加不少利润率。”
“行。”杨文东点点头,问道:“不过我们在新加坡投资了这么多,你们二人可得联合起来,让新加坡那边多让点其他本土地产项目或者优质地皮给我们。”
自己给新加坡提供了上万的就业,稳定了新加坡的混乱,那投桃报李,自然也该得到更多的好处;
实际上之前自己能够入股新加坡的港口公司,也是因为自己在新加坡带动的就业功劳,要不然人家才不鸟你。
PS“求月票”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