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27节
汽车在吉隆坡转了一圈后,便再次回到机场,然后直返香港;
这次来吉隆坡,也只是顺便看看,因此并没有与当地发生什么交集,他并不准备在马来西亚投资地产、金融或者其他等等,顶多建超市或者电影院,这些也都是小产业。
虽然他也知道未来吉隆坡地价房价肯定会涨,但肯定比不上香港与新加坡,所以自然不会投资;
返回香港之后,自然就是正常的生活,如今全家人在一起,很多时候也是玩的很开心,家庭的快乐,可能就是看着孩子笑,也就够了。
7月下旬,香港葵涌:
此刻,大量的工程用车、工人在港口上工作着,烟土齐飞。
杨文东、郑志杰、魏泽涛、郑玉华几名长兴集团最有权势的数人,都来到了港口工地之前。
“什么时候能够竣工?”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回道:“大约会在明年年底,港口这边的建造速度,是可以通过增加人与设备加快,可各种货柜码头的设备、人员学习,这些不行,需要时间。
设备是进口的,培训的人也要按照厂家的计划来,等设备建好了,才会让我们的人去。”
“没有设备也就只能听从他们的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做了制造业,就知道有的时候碰到强势供应商会很头疼,人家鸟都不鸟你,你爱买不买;
这些年来,他也尽量高全产业链以及简单设备本土制造,可这种大型的、复杂的,别说香港,就连日本目前都得从欧美进口,因此专利都是美国的。
“是的。”郑志杰点头道:“相比来说,货柜码头这边还好一点,红磡海底隧道那边时间更长,这干活空间有限,没办法靠着家人增加速度;
而且即使能够增加也没用,整个隧道的设计、用料完全就是听外资方的,我们连反驳的底气都没有。”
“意料之中。”杨文东却没太在意,又问道:“红磡隧道什么时候能够竣工。”
郑志杰回道:“预估会在1970年中,但不知道美国佬的效率,会不会导致延期。”
“嗯,这速度也还行。”杨文东点点头,
原先历史上是1970年动工,现在竣工,提前了2年时间。
魏泽涛笑道:“这两个工程一旦竣工,对我们集团的帮助,是真的很大了。”
一边有集装箱可以降低成本,另外一边港岛与九龙通车后,各种运输就方便多了,很多地方还能节省时间。
“是啊。”杨文东也同意,然后问道:“不过还得看你这边的的集装箱生产了。”
魏泽涛回道:“杨生,半个月前从日本购买的中型热轧压机已经调试好了,目前已经在小批量生产集装箱钢板了。”
“行,去看看。”杨文东说道。
在前世,集装箱产业非常大的规模下,或许一个小集装箱工厂是可以直接买到扎压好的钢板然后直接焊接;但现在就不行了,顶多只能买到合适厚度的钢板,回来还是得自己处理;
为了生产集装箱,长兴实业也是花了120万美元买了一套大型热轧设备,投入非常高,不过如果能够大批量生产集装箱,以如今市场对集装箱的需求以及高价,很快也就能赚回来的。
距离有点远,所以是开车去的,10分钟后,众人来到了一间工厂面前,还没下车,就听见“嘭~”的一声,感觉土地都有些震动了。
魏泽涛解释道:“这是热轧机在工作,吨位比较大,那么大的钢板,即使采用热轧,也是需要很大力度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道:“这算是我们集团第一家重工业工厂了吧?”
香港还是有一些重工厂的,但长兴集团这十年来基本上都是做的轻工业,一些技术含量稍高的电视机,也不算重工业。
魏泽涛道:“是的,在香港做这种重工业太麻烦,但要做集装箱只能在香港做热轧,因为热轧之后的成品钢板,运输就很不方便了,哪怕从湾湾运过来也是非常麻烦的。”
“钢板是从日本进口的?”杨文东又问。
魏泽涛回道:“是的,附近也就日本有这个生产能力,湾湾虽然也有钢铁厂,但没有这种规格的生产线,所以做不了。”
“短期内也只能如此了。”杨文东道。
在香港做集装箱热轧及焊接就很费劲了,再做炼钢几乎不太可能,除非买粗钢回来炼制精钢,但短期内肯定不会搞,就算要搞重工业,也得一步一步来;
几人走进工厂后,魏泽涛道:“杨生,热轧厂还是可能有点危险的,我们去楼上隔着玻璃看看就行了。”
“好。”杨文东自然也不会不同意,安全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且他也不懂技术,靠近看也没啥用。
在楼上看了一会,一名工程师大概介绍后,几人就又来到了另外一个焊接车间,此刻,有着一共5个集装箱在焊接,空气之中也有着一股奇怪味道。
杨文东看了看周围道:“老魏,这车间还得安装更强的排风扇,这种化学物质靠着口罩是没多大用的。”
“好的。”魏泽涛又道:“杨生,这些味道大部分是因为我们需要做焊接完之后的密封检测,一种专门的气体,现在只是在研究初期,等以后会有专门的单独车间做这个试验的,也能保证准确性。”
“这样就好。”杨文东点点头;
随后几人在集装箱周围转了几圈,相关人士也做了讲解,最终几人又回到了工厂前方的行政楼会议室;
杨文东询问:“老魏,这个工厂的人都没问题吧?特别是以后大规模生产的时候?”
魏泽涛回道:“杨生放心,专业的质量、技术、焊接工程师都是从日本挖来的,湾湾那边也从他们造船厂挖来一些人;
然后本地这边,香港建筑行业是后很多焊工的,我也挖了不少,我们的条件可比工地强多了,不过就是焊接标准不一样,所以他们还需要学一段时间,但都是有基础的,一两个月就能上手,而且即使焊接出了问题,只要检查那一关发现也是能补救的。”
“好,这样我也放心一点了。”杨文东又问道:“那这边产能,一年准备多少?”
魏泽涛道:“目前规划的产能是一年生产300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后面如果需求增加,可以再继续扩大规模,周围的土地也已经买下来了。”
“3000个20英尺?我记得这个市面上价格是2000多美元吧?”杨文东问道。
旁边的郑玉华道:“是的,但还需要提前预定,如果想买现货,还得再加不少。”
“那一年也有三四千万产值了。”杨文东道:“先等测试结果出来,如果做出来的集装箱,能够满足国际标准,那也不需要等到以后产能不够的时候再建厂,可以马上开始,集装箱这个东西,未来的需求量会非常多。”
别说这会集装箱才刚刚出现,就是几十年后的21世纪,集装箱经常性的供不应求;
前世的中集一年能够生产几百万TEU(20英尺集装箱),自己这边还差的老远呢;
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等以后国内改开迁移进去,说不定未来的500强“中集”,就是自己的了,这对于长兴实业来说,也会是一个潜力远超过便利贴、拉杆箱等的新兴产业;
甚至以后自己也可能借此进入钢铁领域,不过选址会是一个大问题,等以后集装箱规模真的很大了,再认真考虑。
魏泽涛答应说道:“好的,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得现在就花费很大的成本来培养新人了,要远比现在的人多,且周期长,这种行业不是之前的产品。”
“没问题,做个预算给我。”杨文东笑说道:“想要做大产业,就得舍得投入,比起未来的收益,这点算不了什么。”
PS:求月票
第513章 液晶电子表的筹划
这么早就进入了重工产业,也的确不在杨文东的预料之中,不过财团的发展模式,就是如同一艘行驶的巨舟,根本停不下来,碰到缺什么了,如果外面买不到,就只能自己做了;
这一点从日韩财团与未来的华美财团就能看出区别,前两个小地方属于岛国,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很多产业都需要自己做,而后两个则是处在完整产业链中,因为很多财团反而进行了轻资产模式。
如果杨文东身在21世纪的内地,自己公司需要什么工业产品都能轻松买到,对方也因为规划化效应比客户自己投资都划算,那自己即使想做全产业链,也会困难重重,因为不划算;
而在香港这样的小地方,缺的东西太多了,很多就只能自己做了。
时间很快到了7月底,长兴大厦:
“尤沺,坐。”杨文东笑着招呼来人,道:“昨天晚上在四季酒店休息的怎么样?”
“很不错,杨生您的酒店比美国的一些都要强多了。”林尤沺笑道:“昨天的时差,一晚上休息也就好了。”
“哈哈,好。”杨文东接着问道:“那RCA的合作,怎么样了?”
与RCA有着两个方面的合作计划,涉及的规模也不算小,因此自然不可能几天就能谈好,杨文东在确定与RCA合作后,就交给了林尤沺以及几名荣耀电子的人。
林尤沺道:“液晶专利这一块,RCA的报价是80万美元,包括一套小型的生产线,以及十几名工人派驻香港的费用,不过在香港的住宿吃饭得由我们这边负责。”
“安排起居没问题。”杨文东点点头道:“价格方面再谈一谈,我听说日本那边也有公司在购买液晶技术,看看能不能查到一点他们的数据。”
“好的。”林尤沺接着说道:“第二件事,RCA与荣耀电子在香港合资的事情,总投资额为1600万美元,建一个年生产7万台高端彩电的生产线;
股份比例是7:3,按照这个比例,我们这边需要出资480万美元,但可以以地价、建筑以及人工来折扣。”
“这个价格审查有没有什么问题?”杨文东追问道。
很多大型企业去海外投资,都喜欢夸大投资价格,比如二手的生产线按照一手来算价格,如果是独资,那顶多坑一点被投资地方的税收;
可如果是合资,那就是坑人了。
林尤沺看了一眼旁边的王志群,道:“这一点,王生已经派人去了,只是这个价格的确很难算清,估计RCA还是会占我们一点便宜。”
“合资项目,互坑也正常,这个世界上的商人都是如此。”杨文东笑了笑道:“我们这边的地价、人力也可以算高一点,另外以后我们掌握了各种零部件供应,那最终谁笑到最后也不好说。”
这个世界上的商业合作,除非是一家人,不然就不可能真的做到公平公正;甚至家人之中如果是兄弟关系,那也不好说;
王志群则笑道:“是的,只要他的工厂来香港了,那很多事情就是我们说的算了。”
“我这边还是希望互惠互利共赢的,除非对方先不仁,我是不会坑合作伙伴的。”杨文东又问道:“RCA的电视机属于高端的,跟我们再香港的产业链,能搭配上吗?”
从长期合作来说,杨文东的原则就是你好我好大家一起好,就算短期有利益冲突,只要不是刻意为之,那也都可以商量;
但如果歹意坑自己、或者跟前世在湾湾那样排污水,那自己也绝对不会放过对方。
王志群道:“会有一些问题,可能在要求上达不到,但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除了极少数零部件,估计RCA初期还是会以从美国购买为主。”
“本土化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这个合理就行。”杨文东又说道:“液晶片的专利也就剩下价格问题了,那我们这边,就得准备好做电子表了,手表的模型做出来了吗?”
很早之前,杨文东就打算做电子手表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新鲜行业,在手机普及之前,它的全球销量都是很高的;
因此,在前往美国购买液晶芯片之前,就已经要求荣耀这边研究电子表了,这个东西结构不难,几个晶体管就够了,技术上的差距就是时间精准度,好的可能一天差几秒,差的一天差十几分钟
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如今的机械表,在精准度上还不如电子表,真正精准的又非常贵。
王志群道:“已经在研发,我特意从日本的一家电子公司挖来了一些人,目前还在做各种测试。”
“你盯着一家叫着精工爱普生的日本公司,从他们那挖人。”杨文东突然说道:“我在日本的一些商业情报显示,这家公司对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大。”
液晶电子表具体是怎么做出来的,杨文东自然不知道,他也不是百度百科,但他还是知道世界上第一家电子表是精工爱普生做出来的,据说花了几年,但也是因为投入不高;
如果自己能够将他们的团队或者核心人员挖过来,那自己这边的研究速度必然会快很多。
“好的,我会让人去日本调查一下的。”王志群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电子表的项目,要作为荣耀电子目前的第一项目来对待,需要什么就投入什么资源,不够的话你来找我。”
即将进入真正的电子时代,电子表也是自己准备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可以说是打开品牌的利器;
要不然,传统家电领域,就算是小日本举国之力,也花了20年时间才开始击败美国品牌,唯独新产业出现,市场一片空白的时候,才非常有可能成功;
如同汽车产业的特斯拉,如果不是走着电车路线,搞燃油车的话,马斯克再厉害十倍也做不出成绩.
“明白,杨生。”王志群答应道。
杨文东又看了眼自己手中的手表,道:“现在香港的机械表制造水平怎么样?”
王志群回道:“有一点规模,香港现在有一百多家制表工厂,但都是组装或者贴牌,核心的机芯、齿轮、一些精密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倒是有一家,听说准备进口这种设备,然后自己在香港生产精密手表零部件。”
“倒是挺有出息的,有这种想法也算好的了。”杨文东笑了笑,道:“那就这样,后面电子表的研发,如果我们这边做不了,也可以交给美国那边的实验室。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