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53节

  “不需要,你们的公司资料早就公开了,我这边都有。”杨文东又说道:“不过贵会这边要注意一个问题,审核一些公司资料的正确性,不然出现假资料,那投资者可就损失惨重了。”

  对于未来的香港巨头公司,杨文东自然很是清楚,但中型级别的就不可能记得了;

  因此,传统行业甚至制造业,除非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不然他是不会投资的,不过地产公司相对来说风险要小很多,特别是手中有很多地皮的公司;

  这些小公司不值得自己派人专门去谈,但如果这些公司上市了,那顺便收购一些也没什么问题。

  “好的,这一点我也会关注的。”李福树笑说道。

  过了会,李福树离开,负责长兴金融的方先名赶了过来,杨文东将之前的事情告知了他。

  “杨生放心,我也已经准备好了资金,目标也是6家地产公司,他们都有着一些不错的物业。”方先名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行,就先盯着地产公司,只要公司没什么大问题就行了,反正也不会长期持有。”

  在下一轮股灾之前,非核心的股票他自然会抛售的;不过下一次股灾什么时候,现在就说不清了,历史可能被他影响很深,只能说等恒生指数涨到非常高的时候就可以抛售了,反正不要赚最后一分钱即可。

  “是,杨生。”方先名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我们之前收购的几家公司股票怎么样了?”

  方先名回道:“目前我们看中的几家公司股票,现在收购最多的是牛奶国际,一共持有10.1%的股份,九龙仓其次,为7.9%,置地与怡和都在4%多一点。”

  “九龙仓最近有融资吗?”杨文东又问:“我记得这两年九龙仓的盈利很不怎么样吧?”

  传统的英资公司经营是非常保守的,主要就是收租赚钱,而即使看到地产很赚钱,但也不敢过分借贷,而是用收租的利润来开发自己的地皮

  这种效率简直逆天,再加上在地产运营这一块也不是很擅长,虽说最后也没亏钱,但也的确没什么大赚的能力;

  而九龙仓正是其中之一,为了开发手中的大量地产,在原先历史上曾经多次增股融资,这也为后来李嘉成偷袭与包玉冈争夺埋下伏笔。

  方先名回道:“目前还没有,九龙仓的码头、货仓还是很赚钱的,也就是盈利利润率低,但规模大基数大,利润还是不错的。”

  “行,那就等等,你这边继续低调收购。”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如果九龙仓扩股融资,这就会给自己收购大量股票的机会,甚至只要目标达成便可以提前发起收购战了;

  但如今历史因为他的影响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那就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

  “明白。”方先名又道:“杨生,那牛奶国际呢?我们收购了10%,想再继续大规模增购,就得尝试联系一下他们的股东了;

  这个过程不好控制,很容易惊动周爵士了。”

  “周爵士这个人地位挺高的,又是华人,我们的确不好强行收购他的公司。”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我记得美心食品也开展了冷藏制冰业务了吧?”

  美心集团是早年杨文东亲自决定参与的一家食品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是面包店、咖啡店、高级餐馆等等,但香港市场就这么大,很容易到上限,这种时候想再发展要么去海外要么进军香港内部同类型业务,显然大部分公司会选择后者。

  美心食品也是一样,选择了进军各种其他商品业务,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饮料制冰,这是香港永恒的生意,因为夏天温度高且时间长。

  “对,美心除了不送牛奶,其他业务跟牛奶国际是有着不小冲突的。”方先名顿时明白了过来:“杨生您是想让美心与牛奶进行大规模竞争,从而拉低牛奶国际股票?”

  “对,这个理论上是行的通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在英资还没被收拾的情况下,他不方便强行收购华资企业,这样反而会使得香港华资离心离德、英资隔岸观火,反正也不是什么很急的公司必须要急着收购;

  但不恶意收购,不代表不会竞争,在竞争领域,一切都是公平的,不可能因为一个华资做了某个生意其他华人就不做了,这怎么可能?

  不过长兴集团亲自下场就没必要了,安排自己的投资公司去就行,本身美心的伍家两兄弟,也是这方面专业的人。

  方先名立刻说道:“那我这就联系伍家兄弟。”

  PS:求月票

第547章 远东交易所的成立

  杨文东道:“叫他们过来,然后让屈臣氏的周浩然也过来,大家一起协商一下。”

  “是。”方先名答应后,便出去打电话了。

  到了下午,三人皆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

  “杨生。”伍家兄弟二人连忙招呼:“周生,您好。”

  曾经的伍家兄弟,还与杨文东一起多次坐在一起谈生意,那个时候杨文东的资产也远超过他们了,但比起现在,他们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连同长兴集团旗下子公司的负责人,在香港的地位都非常的高,远超过一般的香港公司,如美心集团。

  “大家坐吧。”杨文东招呼所有人坐下后,说道:“伍生,今天叫你们兄弟们来,是这样的”

  听着杨文东以及方先名的介绍,伍家兄弟也明白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了,待听完后,伍沾德问道:“杨生,做鲜牛奶这个生意我们曾经也考虑过,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因为光是养牛,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且如今牛奶国际基本上已经占领了整个市场,我们想与他们竞争,那必然会在前期亏损很久,到了未来如果不击败他们,那也很难盈利的。”

  “这个道理我知道,那你们以前考虑养牛,在哪养?”杨文东又问道。

  其实,很多商业,特别是大型覆盖性的服务业,并非护城河很深,任何人只要有钱,都可以进入;

  但曾经的老牌巨头却基本上不担心,就是因为对于新玩家来说,沉没成本太高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再与老牌企业竞争,完全就是不划算的;

  如同前世互联网行业里的外卖、团购与打车,谁都可以参与一把,本身还可以轻资产运营,但在已经有巨头的时代,其他人进去就得烧钱,老玩家必然会奉陪,真要是舍得,那也许能占领一定市场,但绝对会亏,这也是为什么最终美团与滴滴能够垄断的原因,即使是抖音,也只能靠着巨大的流量稍微分一杯羹。

  伍沾德回道:“我曾经考虑过在元朗,那里还有着很大的原始土地,改一下就可以了,但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完善的道路,运输成本也是很高。”

  “元朗?”杨文东侧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香港地图,便又问向周浩然:“老周,在沙田能不能养牛,那边不是有养鸡场吗?”

  周浩然思考片刻后回道:“这个我需要跟沙田政府官员协商一下,而且也要考虑着养牛场多大,如果是集中养殖,那需要的土地还不算很多,但这种模式必然污染很重;

  如果散养,那沙田应该很难有这样大片空白土地了,而且水资源这一块,沙田那边也不是很多。”

  “牛奶国际现在是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杨文东又看向伍沾德问道。

  伍沾德回道:“牛奶国际以前是散养模式,但后来牛奶需求增加,牛多了,当地的草地就不够了,就改用进口草料,不过曾经的面积还是不小,所以属于半集中养殖模式。”

  杨文东想了想道:“那我们就采用散养模式,放在元朗也行,面积大一点,草料也进口,道路就修一条连着海,在天水围那边建一个小港口就行了;

  至于水,也可以在元朗挖一个人工小湖泊,用于夏天储水,香港其实并不缺水,只是留不住罢了,我们挖个湖就行了。”

  虽然现在沙田的地价更高,但如果拿不到很大面积,那还不如在元朗爽快一点的拿下大块地皮;

  原先历史上,元朗在70年代就被港府提出开发,只是短期内效果不太好,后来80年代香港人口增多,各方资本也进军这里,最终形成了一个经济中等的城镇。

  香港18区,长兴集团已经重点投资6个区了,再在这6个区继续投资意义不大,除非有供应链需求,要不然,还不如投资其他区域,这样既方便自己,还能够带动各个镇的发展。

  郑志杰则说道:“元朗那地方也没什么经济价值,我们去养牛的话,港府那边应该会通过的,就是地皮属性肯定会是农业用地。”

  “这没关系,先拿下地再说,什么属性不重要。”杨文东毫不在意的说道。

  先有所有权,那不管土地什么属性以后也跑不掉,如今他的旗下就有很多土地是工业属性、公共用地属性、农业属性等等,短期内的确只能做自己的事情;

  但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外迁至内地或者其他地方,再改成商业土地就行了,哪怕按照规矩来,自己在地价低的时候补差价,等几年房价暴涨,那一样有很多利润。

  “杨生、周生。”伍沾德有些犹豫的说道:“我们美心集团没有这个财力拿下这么大的地皮,而且后续养牛也会是非常高的投资,配送牛奶也需要招聘很多人的。”

  在一群大佬面前,他这位美心创始人反而感觉说了不算了,可也没办法,长兴集团如今在香港的地位,美心与之比起来就是天差地别。

  杨文东笑道:“这没关系,你只要做业务就行,土地这边我会让长兴地产来购买,至于养牛等成本,我可以注资或者借一笔钱给你,怎么选择你自己决定;

  配送模式的成本也很高,牛奶国际有着大量店面,但你可以直接放到家乐福,然后以家乐福为中心,直接送到附近,这样就能省去大量成本了,本身家乐福也有配送人员,一起运营的话成本也会低很多。”

  伍沾德听完后,思考片刻道:“杨生这样的方法,的确不错,如果真的能够将成本降下来,那也是很有机会的。”

  送牛奶最大的成本就是需要足够的站点外加以这些站点为核心,配送周围人群的人力成本,牛奶国际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在香港有了足够的店面加大量人力配送;

  但如果自己能够利用家乐福的门店作为中转中心,就能节省大量的租金费用了,人工方面重复利用也是一样,对于配送工人来说,收入还能多一笔。

  杨文东道:“那行,你们几人协商吧,从养牛、挤奶、配送等每一个环节做个方案,计算好成本,核算一下,只要比牛奶国际低、甚至差不多,那就可以做了。”

  其实,亏一点也不重要,只要能够打击牛奶国际的业务,导致其股价下跌即可;

  如果几年后置地仍然收购牛奶,自己也可以借机获得大量牛奶公司股份,如果它不动手,那自己就逐步获得足够牛奶股份,等周锡年爵士真的退休后,自己也可以逐步入主牛奶国际。

  周浩然、方先名皆道:“是,杨生。”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12日;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双十二,不过今天却是远东交易所成立的日子;

  李福树也是邀请了很多政商名流前来站台,杨文东也同样被邀请了过来;

  “李生,恭喜。”杨文东笑说道:“今天华人第一家交易所诞生,必定是能够载入香港史册的大事情了。”

  前世关于香港商业史,有很多是关于并购、商战、金融的,而这些的根基其实就是交易所,没有交易所,企业不能上市,那就算收购方财力通天,也没办法发起恶意并购了;

  李福树笑道:“哈哈,希望如此了,我不求财,求个名也不错。”

  当一个人没钱的时候,他的唯一追求应该就是赚更多的钱;

  而当他财富自由的时候,那追求就可以有很多了。

  “会有的。”杨文东看了看周围道:“李生,没有鬼佬来,看来英国人对此也是很不爽啊。”

  “哈哈,时代变了,这群鬼佬还以为现在是几十年前呢。”李福树笑说道:“前几年如果不是香港交易所不让华资企业上市,那我今天还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他们自己的行为,也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大的竞争对手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历史总是不停的重复,人类的商业史上,很多新企业战胜大企业的开始原因就是因为大企业垄断后不作为,然后给其他人新的市场机会了;

  比如前世的芯片行业,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倾销才是商业的最强阳谋,封锁不是但正是因为封锁,给了东大一个巨大的市场,从而芯片行业开始起飞。

  一会时间后,远东交易所正式挂牌,多家企业从9点开始,排队上市,不少股民也开始在门口等待,大门一开,一堆人便拥挤了进去。

  “我要买~~股票”

  现场顿时热闹起来,TVB的摄像组也早就来到了现场,进行着拍摄,其他报社的记者也在随机的采访,意图找到可以登上头条的新闻内容。

  二楼之上,杨文东问向身边的方先名:“下面有多少人是我们的人?”

  “大约有十分之一吧,不是很多,我们的财力更强,每个人手中资金也是足够多的。”方先名笑着回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行,就收购地产公司的股票就行了,这几天的股价都适当拉高一点,越多的公司来上市,对我们也越好。”

  PS:求月票

第548章 与美国新家电巨头的合作

  股市与房市的特性就在于,参与的人越多,那大家赚的钱越多,只要不到熊市,所有人共赢,与工业完全相反,工业是参与的人越多,然后所有人内卷的倾家荡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原本工业强国都逐步金融空虚化的原因,做工业累死累活赚不到钱,还要被工会、工人、环保等等问题困扰,金融就简单多了,只要不投资错,那就是躺着赚钱;

  也因此,前世内地的大A起不来是有原因的,因为金融与工业天然对立,所以为了稳住工业就必须打压金融,这是国策,否则一些国家金融股票再好看,全球十大上市公司都在又怎么样,一包轴承9万美元、百亿美元投入高铁只建了几公里,那几万亿美元市值又有什么意义?完全没办法转化成真正的工业价值。

  当然,从国家角度来说,金融强盛不是好事,但对于个人、特别是穿越者来说,金融强盛那就是拿着扫帚扫黄金了;

  不过从金融市场、地产生产赚的资金,还是需要转化成工业的,要不然绝对如同无根之萍;

首节 上一节 453/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