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62节

  “如果早期成本不算进去呢?”杨文东反问道。

  电子产品在初期出来的时候,的确是离谱的贵的,比如原先历史上的街机、计算器、计算机等等,价格极其昂贵;

  电子表的历史,杨文东不太清楚,但其取代机械表似乎也是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早期价格还是挺贵的;

  不过,电子产业最核心的就是技术迭代导致的成本降低,只要给足够的时间,芯片是真的能跌到几乎沙子价的。

  PS:求月票

  我查了资料,第一款电子表价格离谱的贵,但为什么我查不到~

第561章 香港电子工业的发展

  王志群回道:“如果这样算的话,估计能降到两三百左右。”

  “那对香港人来说,还是太贵了。”杨文东皱眉道;

  这十年香港的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很快,地产金融航运等等也是一样,普通人的工资也开始水涨船高,不少工人一个月都有几百收入了;

  但两三百的电子表,那就对他们太奢侈了,完全没必要,特别是本身也有更便宜的机械表。

  王志群道:“对,别说香港,就算是日本的经济,也没多少人会愿意花这个钱买这种没见过、准确度还不一定比的过机械表的电子表,又需要换电池;

  最佳客户就是美国,他们那边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特别是硅谷那一块,而且那边有钱,承受能力也比较强。”

  “对,这种特殊电子产品,首发目标的确只适合美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新出来的电子产品成本高,如果没有颠覆性的话,那的确都是给有钱人玩的,甚至几年之后的个人计算机,说起来是给每个家庭的,但早期基本上也都是给有钱人玩的。

  未来自己要靠着创意进军一些还未发明的产业,早期也只能依赖美国市场,不然几万港元做出来的计算机,想在香港或者日本卖,不现实。

  王志群又道:“洛杉矶的百思买已经开业了,等我这边试验测试差不多了,就可以送部分过去,让当地试试水。”

  “行,那就等着成绩看看。”杨文东也不是很在意。

  电子表在未来必然会流行的,哪怕自己失败了都不可能影响这个发展,电子取代机械,在很多层面都会逐步出现。

  只要自己这边掌握好技术、生产、产业链、渠道等等,那等市场爆发的时候,必然是能够分一杯羹的,反而早期销量怎么样,并不急。

  白玉姗拿起一个手表,放在自己手腕之中,便问道:“王生,这些手表是不是太素了点?要不要考虑搞不同颜色、外形,甚至再弄点卡通形象,这样很多女孩子、小孩子都可能会被吸引住的。”

  “这个想法好。”杨文东夸赞说道:“男士的商品一般都是简约为主,女士的则是反的,弄的好看一点,也是很强的加分项,本身手表就是一种展示型商品。”

  商品的特性不仅仅是质量与技术,还有外形,特别是本身就是拿出来看的、或者一些代表身份的东西;

  比如汽车,哪怕性能不怎么样,质量技术一般,但如果非常好看,那或许也会非常有市场。

  手表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身份的代言词,不过电子表在这一块的确不太行,原先历史上虽然击败了机械表,可在身份等级上却上不了台面;

  不过,能弄的好看一点,吸引一些女性消费者,应该不是问题。

  王志群答应说道:“好的,我这边会重新设计一些其他颜色。”

  “行,那就这样吧,这些测试还需要多久?”杨文东也没有再多问,

  电子表的未来,他也是信心十足,不过却也没指望它能够赚的很多,这个行业一旦普及了,谁都能做,几乎没有独特优势,原先历史上的电子表行业原本属于日本,但只有几年时间,便被香港、湾湾、新加坡等抢走了。

  不过对于杨文东来说,控制前端的液晶、晶体管,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王志群道:“估计还需要一个月,主要也是测量冬天、夏天、潮湿天气等环境下的数据,不同环境是不能出问题的,风险很大;

  而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准备送到美国去了。”

  “另外做一些出来,送给长兴集团的中高层职员,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有什么想法建议也可以说出来。”杨文东又说道。

  “没问题。”王志群答应道;

  几人随即离开测试室,来到了上方最高层的第八层,张眼望去,前方有着大批的工厂厂房,其中RCA三个字母,非常的明显。

  杨文东问道:“RCA工厂如今一个月的产能是多少?”

  王志群回道:“上个月产了差不多7000台彩电,不过都是30寸以上的,价值非常高,比我们6万台黑白电视机要高多了。”

  “正常,他们可是有着欧美渠道的,我们比不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王志群也道:“是啊,不过渠道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品牌知名度,RCA的电视机,在美国基本上不愁卖,放到英联邦去,只要销售介绍一下,那客户也会认真考虑,我们在这方面,是远比不了的。”

  “慢慢来就行了。”杨文东摇摇头道:“一个品牌的运营,很多时候需要以十年为单位,就算是日本品牌,在今天的美国也是很久才成功的。”

  “是的。”王志群也道。

  杨文东又问:“之前不是说与惠而浦合作在香港建空调与冰箱生产合资工厂吗?谈的怎么样了?”

  想打造自己的品牌,最核心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技术与产业链,这样才可能成功,而想快速做到这一点,利用外资来香港投资,就是最佳模式;

  类似前世内地的改开,外企来了后会逐步本土化产业链,而有了产业链后才有了自己的民族终端品牌;

  甚至产业链比起终端品牌还要重要。

  王志群道:“原则上是没什么大问题了,合作资金投入2500万美元,建一条年产10万空调与30万冰箱的生产线,双方股份64分成;

  但惠而浦那边要求以技术、质量管理入股,想要从中节省300万美元的投资费用,这一点我这边还不能接受,双方就卡在这了。”

  “这些鬼佬是真TM心黑,我都默认他们用旧设备算新设备折算了,居然还想着省这个钱。”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双方一起合资,并不会只出钱,总会有人出人脉、资源、设备、技术等等,这些东西很多时候都需要折算的,这就是猫腻的空间了,谁有能力谁就能从这个合作中赚钱。

  大家都是做生意,自然无所不用其极;外资工厂因为手中有生产线,自然要估高价,常见的做法是刷新旧设备然后算新设备价格,另外一方很多时候即使知道也只能认了,谁让你没技术?

  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己这边也有自己的办法,比如土地折扣、人力折算等等,大家也都半斤八两,但相对来说,肯定有技术的一方会更占优势一点。

  王志群笑道:“是的,这种事,在国际合作中也很常见,一般就是大家再谈谈,居中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只要工厂落户香港了,以后我们掌握供应链,一样可以拿捏他们。”

  终归是自己的地盘,早期项目没落地的时候,那就是外方强势,但一旦厂子建好了,优势就属于本土势力了。

  当然,荣耀电子也是真心与海外公司合作的,不会过分的坑人,至少有点脑子,从长期盈利角度来看,还是需要互惠共赢的。

  “好,那就继续与他们谈,一些离谱的要求不答应,其他差不多就行了,我们最重要的是在香港建立产业链。”杨文东又说道:“北角这边,以后是要成为香港电子产业中心的,也迫切需要几个大型外资工厂的。”

  虽然未来自己的规划中,会涉及计算机、街机等等高技术产品,可这些估计都要等到接近10年后才可能成规模;

  现在的香港电子工业,还是需要依赖传统的家电产业的,且这个产业也是杨文东看中的,规模千亿级别,在香港成功之后,内地改开后既能获得一个巨大的市场,又能获得一个巨大的生产基地,再反攻欧美品牌。

  不过前提是需要获得一些基本的技术与质量,不然太差了也不行;

  如今在香港北角工业区的布局,就是为了这个。

  PS:求月票

第562章 生意与慈善并行

  杨文东又道:“不过也不能只依赖外资工厂,我们自己也需要发展,除了各种常见的电器之外,电子手表与还在开发的计算器,就是我们未来推广的重中之重;

  要与英特尔那边多合作,想办法让他们将产品做出来,然后再降低成本,目前香港没有这个实力,只能依赖他们了。”

  涉及到复杂的芯片工业或者电子产品的迭代,香港是绝对没有这个实力的,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做好这一点的,估计只有美国、日本与欧洲了,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才团队、本地供应链等等。

  作为穿越者,他有一些未来的认知记忆,但整体工业实力是不太可能造就出来的,甚至就是十几年后的香港也不行,即使再怎么努力,顶多也就能让香港成为电子工业中的一小环,这就已经很不错了,甚至80年代后能不能再保住,都不好说。

  不过,到时候或许内地能够承接一部分,或者湾湾也可以,总之对于自己来说,肯定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好的,计算器这个项目,我也多次与英特尔那边沟通了,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负责这个事情。”王志群回道:“产品模型已经做出来了,但内部有很多BUG,目前还在逐步的测试与修复,什么时候能完成,他们也说不准。”

  杨文东点点头道:“这个在我意料之中,从香港这边派些人过去,哪怕学不到技术,去做测试、做辅助也行,争取能够节省一点时间。”

  计算器这种东西,在前世可以说是常用的最简单的电子办公用品,可那也是技术成熟之后的体现;实际上,第一个计算器,在原先历史上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显示问题、计算答案错误、逻辑性BUG等等;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时代,发出去的商品,错了就没办法修复,所以在这方面,必须要非常谨慎才行。

  “我也已经派了十几人过去了,等会我再联系一下他们,如果还需要,我再派几十人过去,他们要多少我就有多少。”王志群答应说道。

  杨文东道:“行,那继续保持与英特尔的合作,等计算器研发完成之后,我们还会有其他东西让他们研发,香港这边的技术员,不说要学习研发能力,至少要有个参与能力、外加未来售后问题处理能力,总之要逐渐的学习。”

  进入70年代,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很多新时代的产品也即将登上舞台了,最暴利的游戏产业也即将开始发出萌芽;

  电子娱乐,是未来人们的精神粮食,这个领域传统巨头乃至于国家都没有在意,这就是自己的机会了,甚至就算是未来几十年后的老美再霸道,前后坑了东芝、阿尔斯通、中心等等电子公司,可却没有对游戏产业下手。

  单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游戏产业拍马也比不上电子硬件或者一些实用性软件,但利润确实特别高的,而这些利润被自己拿到手,那也是可以用来扶持其他电子产业的,相辅相成。

  从北角回到家中后,看到正好迎面走来的苏依依,杨文东笑道:“怎么了?现在还要出去?”

  苏依依则是表情严肃,道:“东哥,我发现志文似乎有些近视了。”

  “近视?确定吗?”杨文东心中大惊,道:“小孩子眼睛是有远视储备的,看远的表现不一定比的过眼睛好的成年人。”

  在人类进入工业化之前,近视是非常罕见的,但经济发展之后,孩子学习太多,就容易引发近视,等几年后电子产品出现,近视概率更是急剧增加;

  虽然有戴眼镜、近视手术、晶体植入等各种方法让人恢复视力,可却改变不了近视造成了眼球变形,特别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老了之后眼底出问题的概率非常高。

  前世的杨文东就是近视,在手机时代,想保护住视力太难了,等30岁的时候反应过来也没用了,近视的本质是眼球从圆形变成椭圆形,怎么着也不可能再反过来;

  甚至就算可以行的通,但形成近视的过程是长时间看近距离、边玩边享受,多少年后才近视,反过来天天无聊的看远看多少年?正常人根本做不到。

  苏依依则道:“我也不确定,就是感觉有一点,似乎才刚开始,另外就是我观察到一些学生也戴了眼镜,所以我有点担心。”

  “眼轴似乎不太好测量。”杨文东的心中思考着,随即道:“那先不管是不是真的,小孩子都是有远视储备的,以后每天都带着孩子去户外玩,特别是太阳大的时候,夏天热,也得给我在外面待几小时;

  这是杨家的家规,我杨家的人,尽量要保住视力,就算最终还是近视,也不能变成高度近视,另外对于写作业、看近处,都得有限制,你让阿英去找一个眼科的防控专家,直接来我杨家工作,薪水什么的都好说。”

  肉眼看不清远处,高度近视甚至肉眼看不清前面20cm远,一辈子需要眼镜,这种痛苦,需要尽量阻止;

  自己穿越过来后,在最开始前几个月的时候遇到过很多难题,生活甚至温饱方面都有问题,但让他比较开心的是,自己的视力恢复了;

  近视的人,做梦都想体验不带眼镜就可以看到遥远地方的感觉,这也让他时间长了之后都差点忘记前世近视的感觉了。

  而如今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需要大量学习的时代,不像原身的自己,七八岁就需要出去闯生活;

  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近视,看近,是近视的元凶,不管是手机还是书籍,本质上都没什么区别。

  苏依依点点头道:“好的,以后其他孩子也需要在这方面重视了。”

  晚上,杨文东检查了下儿子的眼睛,但视力似乎还行,只是如果是初期近视,似乎也很难靠肉眼分辨出来。

  第二天上午,在长兴集团高效的工作能力下,香港一名眼科专家孙王廷,便被邀请到了杨家别墅,并对杨家的几个孩子进行了检查。

  检查完后,孙王廷道:“杨生,杨夫人,大公子的眼睛目前来看没什么问题,但可能有了近视趋势;

  不过这是以我的经验来判断的,想要准确得知,就得测量眼轴长度,可这种测量方法,对眼部是有一点伤害的。”

  “伤害?那算了。”杨文东没有过问太多,他也知道激光技术还没有出现;

  这个时代测量眼轴,似乎要将探针放在眼球内部.属于一种有创检查,且不是用来检测近视的。

  苏依依问:“孙医生,大概有几成把握?”

首节 上一节 462/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