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03节
时间很快就到了10月,这一月,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内地成功的进入了联合国,并成为了五常之一;
从参与投票的国家之中,投赞成票的数量以及阵营来看,聪明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受此影响,香港的恒生指数进一步提高,其中部分英资企业,也是涨幅巨大。
长兴集团总部:
方先名通过助理带进来后,笑说道:“杨生,好消息,九龙仓准备再一次增股集资融资了。”
“再一次增股?这可真的是瞌睡了碰到送枕头了。”杨文东笑问道:“他们这次增股多少?”
方先名道:“大约500万股,占总股数的8%,这次增股,也是为了开发其位于港岛的多个货仓地皮,想建成写字楼后自持。”
“真是够”杨文东也是一阵无语,但这个时代的英资除了祁德尊,其他都是这种表现,也不好多说什么,便道:“那就趁机收购足够的股份,按照这个速度,那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到33.4%的股份?”
33.4%的股份,按照香港的上市公司法,就有了至少5个投票权中的2个投票权,且还有一票否决权,这是控制一个公司最核心的标记。
狮子搏兔,是杨文东这次对九龙仓发起收购战的态度。
他可不想给怡和系太多反应时间,不然就极有可能变成原先历史上包玉冈与怡和的拉锯战,最终虽然包玉冈赢了,却在经济层面上损失惨重。
且怡和集团也是在70年代逐步衰败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怡和,其实力还是强于80年代的,就算比不过长兴集团,但自己也没必要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方先名回道:“这次如果进展顺利,那大约在明年年初,就能收购到30%,后续就需要对接一些九龙仓的股东,这个过程,就极有可能引起怡和的注意了。”
“引起就引起吧,意料之中,有30%,那胜券也足够了,就算早一点曝光,顶多也就多花几个点的资金,”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收购这种事,到了这么高的比例,必然很容易惊动对方乃至一些敏锐的股票专家,这是很难彻底避免的,手法再好,顶多说会晚点被发现。
甚至如果不是九龙仓这种企业成立很久,那时间即使再长,也不可能暗中收购这么多股份,其虽然上市是在十年前,可过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吸纳了很多其他股东,上市之后,这些股东的股票也都流通套现,这才给了其他人暗中收购的机会。
方先名道:“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明年年初就需要发起收购战了,以我们的准备,资金方面我觉得不是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zz方面。”
“你没看内地进入五常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最佳机会了。”杨文东笑道:“明年NKS即将访华,美国的态度很明了了,英国人必然也会一样,所以我们只要不过分,港府那边不会怎么样的。
再说,大不了试探一番,再次一点我也能成为九龙仓大股东,总有机会慢慢的拿到控制权,谁也不可能让我把股票给吐出来吧?怡和也拿不出什么其他资产来交换。”
其实就关系来说,英国与内地反而更好,这个原因么,其实也是因为香港。
且这个时代,英国还沉迷于自己是大国的美梦之中,不会认为香港这边会有什么问题的。
拉拢华资,也是英国及港府需要的战略步骤,所以即使自己没成功,但肯定也是能保住自己手中股票,如果实在因为zz原因没有成功,那再等几年也一样,原先历史上包玉冈也花费了两年才成功。
方先名道:“的确,以我们的能力,就算公开召开股东大会,九龙仓的股东大概率会选择我们来管理了。”
“这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股东大会是全球公认的企业最高决意,如果真的选择哪一方,不违法的情况下,政府也没办法干涉,要不然就是破坏市场自由。
“那收购不顺利,我们就可以用这一招。”方先名笑了笑,又说道:“杨生,最近一个月,港灯的股票涨幅也挺厉害的,显然祁德尊已经在下手了。”
“其他人或者港灯的人发现了没?”杨文东问道。
方先名道:“没有,我能够知道也是因为我提前关注,如今整个香港恒生指数暴涨,各家股票也都是大涨,英资很多股票涨幅也不差,这种情况下,的确是暗中收购的好时机了。”
趁着股价低暗中收购,是节省成本的方法,但速度不能快,不然这个异常就可能被发现,长兴集团早就图谋九龙仓了,花费了数年才收购了10个出头的百分点;
而股价一片向好的时候,收购起来成本高,但好处就是可以将速度加快;
这两种方法没有好坏,就看收购方的需求了。
杨文东淡笑说道:“这件事跟踪一下,如果和黄真的能够收购港灯,那也是一件大好事了。”
对于香港的能源公司,他早就看好了,只不过之前不方便出手,且一直在筹划九龙仓,也就没机会下手港灯了,且港灯还是能源企业,港府说不定找个理由干涉,那就很麻烦了。
让祁德尊这个英资财团下手,其他英资及港府也不好明着阻止。
方先名问道:“那我们要不要也参与进去,先买一些股票?”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算了,还是不参与了,参与了顶多赚一点钱,没什么意义,万一我们的资金也进去了,影响祁德尊的计划,那就不好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证他能够收购港灯;你这边在金融方面提供一些支持就行了。”
以长兴集团如今的财富,除非是顶级的投机机遇,不然没什么太大意义,事业方面的战略成功才更重要,借助和黄收购港灯,自己未来有机会进入能源领域,才是最有战略价值的。
“好的。”方先名答应说道。
1971年11月初,香港的新港督麦理浩,正式上任了;
这位未来香港最佳港督,如原先历史上一样,没有改变,按照杨文东的估计,自己在香港的所作所为,对于英国最高层的影响还不是很大,没有影响未来港督的候选人。
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位在未来的行事风格,杨文东还是大概知道一些的;
11月16日,即将退休的港督戴麟趾,邀请了香港各界的精英名流,来港督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英资华资财团、华英政界议员、文化界代表,皆前来参加了这次仪式。
不过大伙还是分阵营的,英国鬼佬们待在一起,华资们也是待在一起。
“包生,听说你的环球国际也要上市了?”杨文东与包玉冈有一茬没一茬的闲聊着,眼下也没什么事情。
包玉冈点头道:“是啊,估计会在明年年初,环球国际也有着不少其他股东,大伙都是要获得一个套现渠道的,不然股票永远就都是一堆纸而已。”
如果没有控股权,那投资的任何公司,投资方都是需要其上市的,这是最终目标,哪怕不急着套现,但只要企业上市了,手中股票也能够成为可以抵押的金融资产。
“恭喜啊,以现在香港金融市场的情况,环球国际必然可以获得非常高的融资成绩了。”杨文东笑说道。
包玉冈则道:“哈哈,或许吧,不过比起杨生的成绩就差远了,长兴航运要是上市,那市值不会比我这边低多少。”
“我的企业,暂时还不会上市。”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包玉冈点头道:“哈哈,如果杨生的企业上市,那恒生指数得大幅度上涨了。不过我看杨生的目标,应该是全球市场吧?以后难道会去欧美上市?”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或许部分企业吧,大部分应该还是会在香港上市的,只是目前的时间还不对,等以后再选择时机。”
如果哪一天自己的先知金手指优势差不多了,那便可以考虑上市融资,上市本身也是拉拢很多同盟者的一种模式;
包玉冈道:“哈哈,那就好,等你旗下的企业上市了,我也得买一些股份了。”
“我很欢迎。”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就这聊天的功夫,戴麟趾便带着麦理浩来到了华人聚集的区域。
戴麟趾笑着说道:“麦理浩先生,这位就是杨文东。”
“非常开心能够见到你,杨先生。”麦理浩以纯正的英文说道。
杨文东也立刻回握,也以英语说道:“我也一样,总督先生。”
与之前上任的几位港督都是出身香港社会不一样,麦理浩是空降的,为英国最高层选择的一位外交官出身官员,目前还是不会中文的,只会英语。
麦理浩笑道:“早在几年前,我就听说过杨先生在香港的成绩,你在英国也投资了几家工厂,希望未来我们在香港能够很好的合作。”
“没问题,我也希望香港能够越来越好。”杨文东点头说道。
第624章 弥补前世的遗憾
与麦理浩如今也不算很熟悉,加上今天麦理浩的任务是结识一下香港的各个财团富豪外加ZZ人员,因为,与杨文东私聊片刻后便结束了对话。
待人走后,包玉冈说道:“香港又换了一个港督,也不知道未来香港的政策会怎么样了。”
“放心,包生,香港绝对会越来越好的,英国那边也是希望香港的经济能够做强。”杨文东笑说道:“而且国内的事情你也知道,估计以后香港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提高,那想不做好都难啊。”
其实不管是哪个港督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香港都会逐步的变成一个现代化城市,这是两个五常国家的硬性需求。
包玉冈点点头道:“希望如此吧,我之前还特意查过麦理浩的人生简历,看起来还不错。”
“我也查过,后面几个月再观察一下就知道了。”杨文东淡笑说道。
其实虽然不是很喜欢英国鬼佬掌控香港,但这些年来的几任港督还是可以的,核心原因也是大英想将香港建成帝国的明珠,只有最后一个,才有点故意瞎搞。
包玉冈点头道:‘只能等着看看了,不过如今我们的确也不需要太担心了。’
11月底,杨文东安排好了香港的一些事情后,便创作飞机,来到了美国洛杉矶。
洲际酒店内,杨文东再次见到了李晓龙、皱纹怀,问道:“《龙争虎斗:街头风暴》的上映已经准备好了?”
《龙争虎斗:街头风暴》正是李晓龙与20世纪福克斯合拍的电影名称,主要讲的故事也是帮会与警察,
这种剧情可以说是百年不厌,只要拍的好,就有人愿意花钱看。
李晓龙很是自信的说道:“一切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过几天的首映了。”
“好,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次来美国,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观看《龙争虎斗:街头风暴》的上映,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美国的电影与香港的还是不一样的,这里市场巨大,一旦成功,那就是上千万美元票房,即使分成之后利润也可能有数百万美元之巨,甚至比起香港地产还要强。
当然,这得是爆款电影,大部分电影其实成绩一般,只能说比一般的工业、小公司强一点。
邹纹怀道:“杨生,20世纪福克斯这边似乎也看好这部电影,想与我们商讨下一部电影的合作计划。”
“下一部电影的事情不急,等票房成绩出来,或者说至少美国票房成绩出来后,再协商。”杨文东淡笑说道:“只要这第一部的成绩够好,那未来有的是其他好莱坞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
作为第一个与长兴电影公司及李晓龙合作的好莱坞公司,20世纪福克斯至少还是能在这一部电影上获得不小的收益的,这也是他应得的,第一个有眼光且愿意吃螃蟹的,那自然该赚钱;
但后续怎么样合作、甚至合作不合作,就看各家公司哪家条件最好了,这也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了。
邹纹怀笑道:“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接下来,就得看晓龙这部电影了,一切都得靠着票房说话。”
不管是香港还是美国,电影就是看票房,票房越高,那就越厉害,其他什么各种名气、奖项都是虚的;
这几年香港就有一位电视剧明星,名气很高,于是去拍了电影,结果拍几部扑几部,无论是看演技还是剧情都没啥问题,可现实就是如此,于是这位就又回去拍电视剧了.别说,电视剧总是拍出爆款~
杨文东点头道:“那我在洛杉矶这边休息两天,两天后,我也会去电影院参与观看。”
这部电影他也还没看过,原本是可以提前看的,但他也需要适当的观察一下现场观众的氛围,这一点也很重要,反正都是看一遍,晚一点也无所谓。
“好的,杨生刚刚到洛杉矶,正好也需要休息一天。”邹纹怀回道;
老板是有私人飞机的,不过时差也是需要倒一下的,不然很累。
第三天,12月1日,洛杉矶格劳曼中国剧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re),杨文东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上方的字幕,不由得惊讶问道:“这就是洛杉矶最大的剧院?中国剧院?”
邹纹怀解释道:“杨生,这格劳曼中国剧院只是名字上跟中国有点关系,但所属关系是没有的,因为20年代其建筑师雷蒙德·肯尼迪在设计时参考了中国文化元素,如宝塔、石狮和龙纹装饰,名字就这样传承了。”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有华人资本投资美国院线了。”杨文东笑说道。
身边的20世纪福克斯副总裁乔治听到身边同声传译的翻译后,笑说道:“艾瑞克,你在亚洲已经投资了大量电影院,不如考虑一下在美国也建一个院线公司,这样一来,我们以后的合作就更方便了。”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也想,但行不通,美国的派拉蒙法案,限制电影投资者投资院线,除非我以后不做电影,那才可以。”
在早期的好莱坞,美国的电影行业精英模式与今天的香港很类似,电影公司掌握院线、分发,控制一切,每家有自己的地盘,虽然有多家竞争对手,但各自在自己的区域内垄断。
到了1948年,反垄断法调查美国最大的娱乐公司派拉蒙,最终判定拆分派拉蒙的多个业务,其中院线、分发与电影制作需要分开,不容许为一家公司所控制,而后续其他好莱坞公司也被迫有样学样,拆分出售各个业务。
到了60年代,分发公司的业务因为最没有技术,逐步被好莱坞公司再度间接控制,可院线这一块被严格管控,好莱坞巨头也没办法参与;
而派拉蒙法案的限制也不仅仅是好莱坞公司,任何人、组织、公司只能在美国参与院线投资或者电影投资二选一,不然就是触犯垄断法,除非规模非常小,反垄断机构一般也不会在意,但不代表不违法。
“看来你们是真的准备全力在美国拍电影了。”乔治笑说道:“我20世纪福克斯,很是愿意再与贵公司合作。”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