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08节

  与好莱坞公司的合作,合同固然不能说没用,但这里面的猫腻实在是太多了,盈利千万美元都能做成亏损千万美元,完全就是他们自己内部说了算的;

  别说海外的投资者,就算是华尔街,经常性的都被好莱坞坑;

  所以为了与这些人合作,那自己就必须要手中有着足够的底牌,海外院线以及李晓龙就是他的根本,但即使如此,合作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因为现实中,并非什么人都会考虑长期,很多人可能就是想着赚一笔就跑,特别是打工仔,只需要考虑现在业绩就行了。

  史密斯点头说道:“这是当然,我们可以先合作一部,杨先生也一定能够看到,我派拉蒙在各方面资源上比20世纪福克斯要强的多。”

  “哈哈,好,那我也很期待。”杨文东接着问道:“史密斯先生,除了布鲁斯之外,我想我们或许也可以继续在其他电影上进行合作。”

  史密斯听完后顿时好奇问道:“什么样的电影?”

  要知道,对于派拉蒙来说,杨文东有两点非常吸引他们,第一自然就是布鲁斯这位电影新秀,第二就是这位亚洲大亨在东南亚、日本部分区域电影市场的影响力;

  甚至派拉蒙考虑的还是未来,当杨文东的资本继续在亚洲影院市场扩张之后,对于任何美国电影公司来说,这都会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合作伙伴;

  而这两点之外,就没啥好吸引人的了。

  杨文东淡笑说道:“你也知道我在香港有着自己的电影公司,所以我也想着,在美国投资部分电影,只是电影拍摄简单,后续的运营,我需要一个非常强的盟友才行。”

  “你想单独投资电影?这自然不是问题。”史密斯也没在意,笑道:“杨先生尽管放心,只要我们保持长期合作,那你在美国的电影投资,我们这边自然能够保证你的权益与收益。”

  杨文东笑问道:“我们之间不需要合作投资?”

  史密斯道:“这个随意,你如果想单独投资,就单独投资,想与我们合作的话,我们双方协商剧本,都看中的话那就可以合资。”

  这种事,在好莱坞也很正常,很多国外资本看到好莱坞一些爆款电影的巨额利润,便也想参与进来,派拉蒙见到的这种事情太多了,但大部分都是亏本收场,甚至这跟好莱坞公司设局没什么关系,电影投资就算是几大好莱坞巨头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投资一定会成功;

  杨文东本身在亚洲也算是电影大亨级别的人物,想进军好莱坞电影,也很正常。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行,我这边除了布鲁斯与你们的合拍电影之外,也可能会单独投资美国的导演拍一部电影,先试一下水。”

  70年代的顶级电影还是挺多的,不过他也不会立刻急着投资某一部爆款,而是先随意投资一下试试,先自身感觉一下好莱坞的运行模式,这一点别说是他,就算是邹纹怀与李晓龙也不清楚;

  之前与20世纪福克斯的合作,看起来福克斯还是挺配合的,在账目上没有做什么手脚,他派去的审查员也没查出什么异常,但要说里面没有猫腻,他是不信的;

  可想要交学费,就得如此,人生经常是被坑了下才能学到一点东西,因此,他准备投资一两部小电影试试,把里面的坑过踩一遍,这样邹纹怀以及手下的人就有经验了,或多或少能够弥补以后的损失。

  史密斯自然不会在意,笑道:“那好,等你的电影出来后,只要合适,我派拉蒙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去进行宣传。”

  “OK,多谢了。”杨文东点点头。

  史密斯又问道:“杨先生,在其他方面还有什么要求?”

  杨文东则说道:“关于电影周边版权的开发,我也想向派拉蒙学习一下,你也知道,我在香港有很多电影、也有漫画,但周边运营这一块,却非常差,这一点,我希望能够学习美国的经验。”

  别说现在,即使是几十年后的内地,大部分电影都是靠着票房赚钱,周边那一点点只能说是一个小补充;

  而好莱坞那边,有些电影票房只是小钱,各种周边才是利润最大的,甚至对于很多电影公司来说,周边利润比票房分成赚的还要多。

  史密斯点点头说道:“杨先生,这一点的问题其实不在于我们帮不帮忙,而是法律,有着严格的法律保护,那周边才是有重大收益的,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亚洲这边,可能日本会好一点,但日本也不是很流行好莱坞电影,不过香港电影的成绩似乎不错,或许你可以试试;

  这样吧,我们一起派人研究一下日本市场,然后做一份详细报告,然后我们两家公司共享成果,如何?”

  PS:求月票

第632章 香港娱乐产业的根基

  “行,这件事也的确需要徐徐图之,急不得。”杨文东自然同意说道。

  其实好莱坞的很多周边收益,在亚洲市场也很难有成绩,各种文化、法律、习俗等问题,即使是好莱坞巨头也很难从其中获利,香港电影的周边自然也是一样。

  从理论上来说,香港电影、电视剧、音乐的巅峰时期,是能够轻松养活香港上万从业人员的,但这个持续性很难,毕竟只是一个城市,没有海外市场就很难长期反育这么多人;

  内地改开之后,也会有个20年左右的时间是香港文化的巅峰期,虽说内地文化产业肯定也会崛起,但也是可以融合于一体的,曾经的韩流,如果能够被港流取代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所以周边就非常重要了,说到底市场终归就是经济问题,只要有经济回报,那产业就能够兴盛,反之则必然崩溃。

  共同研究亚洲周边市场的开发,一边是擅长的好莱坞,另外一边则是亚洲本土的文化财团,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组合了。

  史密斯也笑道:“好,我也希望这件事能够成功,亚洲市场对于我们派拉蒙甚至好莱坞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论经济,亚洲这边再过几十年恐怕也比不过欧美,但人口,就多太多了,东南亚一片区域的人口,就占了全球一半。

  电影行业,无论是票房还是周边,都并非价格高昂的商品,除了少数发烧友的珍品,其他的都是需要走量的,欧美的亿万富豪再有钱,也只会看一次电影、买几元的周边玩具等等,不会再花更多的钱,那这这些富豪自然也就不是好莱坞的重要客户群体。

  反而大量有着适当经济收入、文化欠缺、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才是,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穿鞋子的土著岛屿对制鞋公司一般,可以想象拥有数十亿人口的东南亚,在如今经济开始起飞、文化基础为0的区域,会有多么大的市场。

  当然,眼前之人也是亚洲本土少有的文化企业大亨,不过一个香港城市,好莱坞还不会放在眼里,这片蛋糕他们能够吃下大半,其他的被本土拿下也很正常,人不能太贪心。

  “OK,那后续,我这边会适当引入美国的部分电影,咱们先看看成果再说后续合作。”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自己在亚洲的大量院线投资,也是不可能只放香港电影的,第一是没那么多精彩的香港电影能够满足东南亚乃至日本那么多人群,第二就是目前来说,香港电影还是以华人客户为主体。

  院线本身也是一门大生意,属于重投资,是需要回本的,或者说要有回本能力,这样才能够让银行看好,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扩张,那自然就需要引入全球很多精彩电影,包括美国的。

  未来在亚洲区域,美国电影与香港电影会是一定的竞争对手,但目前还不是,他也不会为了十几年后的事情就限制自己企业的发展,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变化,谁也不知道。

  无论怎么样,借助足够的电影,让自己的院线遍布亚洲,这样一来,除非ZZ方面被打压,要不然,数以千计的海外院线,在未来就能源源不断的为香港电影带来足够的收益,外加他未来必然也会在内地做同样的事情,这样就能长期保证香港电影的顺利发展以及人才的不断层;

  额外就是周边了,这一条路如果打通了,那香港乃至未来内地电影,都会从中受益。

  史密斯很满意的说道:“好,我会安排人挑选合适的电影,来亚洲播放,希望未来,我们能够长期的合作。”

  先不说以后的事情,就杨文东在亚洲有了成果1000院线,覆盖了上亿人群体,加上其本土资本的强大还会继续扩张院线,那只凭这一点,派拉蒙或者任何好莱坞公司都不会不重视,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行。”杨文东答应说道。

  史密斯走后,杨文东对着邹纹怀道:“老邹,未来要全面学习好莱坞的各种经营模式,争取能够提高香港电影行业的收益,他们这个市场已经有接近百年,经验丰富,多学着点。”

  “明白,杨生,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已经派人在美国进行调查了,只是很多层面的周边,美国之所以做的好,是因为法律对于各种盗版打压的非常厉害,但是在亚洲这一块,就很难实施了。”皱纹怀解释道。

  杨文东道:“这一点我也知道,所以尽量先保证大城市的有钱人中,使用的是正版吧,另外与本土一些势力合作,通过正版的收益,给一部分给他们,让他们出面打击一些少数嚣张且做得大的盗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完全打压盗版是不太可能的,但打压部分占比额非常高的,还是有可能的,特别是亚洲如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后,为了与欧美做生意,很多行业也不得不进行“专利与版权”的法律实施;

  这件事上,主要是为了照顾欧美大公司的利益,但只要法律出台了,那香港的一些公司一样有权利享受这个待遇,或许执行力上会差一点,但明理上,一些大城市、大商超还是会守规矩的,这样一来,能够先拿下部分市场也是好的。

  皱纹怀道:“好,那我们就先从新加坡、马来西亚与泰国这些国家开始,模版建成之后,也就更方便推广了。”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电影行业的特殊就在于它其实可以跟工业一样,大规模出口,不像金融与地产,只能在香港内部转圈,财富还会聚集到少数人手中;

  原先历史上,巅峰时期香港娱乐行业的从业人员高达三万,从年薪百万的导演、演员到普通工薪收入的群演,这些都是无数的岗位,外来的资金还能够间接带动服务业。

  这也是杨文东意图留给未来香港的一个产业,这个行业只要做好了,是不在乎香港的高工资成本的,对比制造业,才是可以永恒存在的。

  原先历史上其实也差点成功了,只是没有抓住内地市场,90年代巅峰时期的港剧甚至压住了春晚,逼的内地政府开始限制港剧,00年代的多部港剧成绩也很不错,TVB、唐人、周易被称为三大电视巨头,但是10年之后就彻底人才断层了,本质原因也是内地文化崛起,没有香港娱乐产业的市场了。

  当然,杨文东也不是说要跟内地娱乐巨头抢市场,最好的结果就是融为一体,大家相互竞争,创造出质量更好的产品,特别是考虑到2020年前后的那些国产垃圾电视剧,香港娱乐行业如果不是断层严重,说不定原先历史上就有机会占领一定的内地市场。

  不过这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如今他在做的就是为了打造以后香港娱乐产业的根基,电影行业的根基就是电影院、电视剧行业的根基就是各个电视台,只是这方面外方资本很难控制,只能寻求合作,比如将综艺做好了;

  至于最后的音乐,这个相对来说还是要看自己的实力,实力好没有资本推动,好的歌曲也能够出名。

  PS:求月票

第633章 海外大投资计划

  李晓龙的电影再一次在香港以及亚洲多个国家火爆,日本那边也是一样;

  一瞬间,他成为了红遍半个全球的亚洲巨星,很多国外的媒体都跑到香港来采访他,而在长兴集团的配合下,也接受了几家媒体的专访,从而更增加了名气。

  另外一边,李晓龙也开始拍摄推广红牛的广告,等红牛在美国准备好了,那便可以上美国的电视台、报纸进行宣传了;

  初期,红牛也不会立刻投入巨资,赞助各种剧烈运动,而是分步进行,销量越来越成功,那销售渠道也会增多,利益回归之后,再增加广告投放,这样也是一种合理的扩张过程。

  同样,也有其他的一些品牌,来邀请李晓龙进行代言,这也是娱乐产业之中最赚钱的一环,甚至体育行业也是一样。

  长兴电影公司这边则根据集团的需求,排除掉了一些可能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其他公司则可以协商,就这一波代言,如果合作了其中几家,那即使分成之后,李晓龙的收益也会比拍一部电影的收入要高;

  当然,电影是能够代言的根基,在杨文东与多家好莱坞巨头代表谈判之后,最终决定下一部电影与派拉蒙进行合作,长兴电影集团与李晓龙在这方面也开始与派拉蒙的谈判,如同之前与20世纪福克斯一般,商讨在商业分成、电影内容等方面。

  杨文东自然也不会参与这种专业性的事情了,只需要待双方协商的差不多了,他再看一下内容即可。

  香港电影,进军好莱坞的第二步,也正式开始了。

  70年代,全球历史上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今年72年的2月,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正式同意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这一决定在1973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英国与欧洲大陆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得到这一消息后,杨文东便立刻召集了旗下的几个实业公司:长兴实业、荣耀电子、屈臣氏。

  “今天让大家来的目的,你们应该也知道了,欧洲那边意图打造一个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与市场一体化。”杨文东首先说道:‘虽然这种事比较理想,真的想做成也很难,但至少是个开始,所以我们内部也需要协商一下,如何更好程度的开拓欧洲市场。’

  欧洲共同体其实就是欧盟的前身,在未来,还会诞生欧元,其核心目的就是制造世界的第三极,除了美国与北极熊,欧洲就是第三,或者说意图并列第三。

  只不过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无论是美国还是北极熊,自然不希望出现一个潜力十足的竞争对手,加上欧洲内部国家太多,相互之间的利益需求不同,所以每走一步都是困难重重,到了20多年后1993年欧盟才算正式成立,其中也有数个国家经常性的要求退出,比如英国。

  当然,这些与杨文东的如今没什么关系,只需要避免卷入进去即可,他的目的还是做生意。

  魏泽涛回道:“欧洲共同体内部,很多关税都是互免或者很低,但问题就是并不包含英国的英联邦成员,也就是说,我们的各种产品,从香港运到英国,想借着进入欧洲市场,还是行不通的,至少直接这样做是不行的。”

  “直接行不通,那就间接即可。”王志群笑说道:“我们可以留一点组装工艺,放在英国,这样一来,也可以算是made in British了。”

  “这的确是个方法。”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前世内地成为全球工业巨头后,也被部分国家针对,比如关税提高,于是就有很多国内商人将货物发到越猴子国家,然后在当地进行和最后一步组装,甚至有的可能只是贴一个标签,那也算是避开了关税问题。

  当然,这也只是开始,后来老美等国家学精明了,要求限制材料比例问题,必须一半以上的原材料以及部件不容许在内地加工等等,这对内地制造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本质上也阻止不了内地工业化的崛起,且反而各种阻碍行为导致了老美以及欧洲自己国家内部的严重通胀。

  而如今或者说正常情况下,一般国家是不会这样强行要求的,很多时候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

  王志群接着说道:“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是需要在英国投入不少工厂了,这可不是之前在英国投资部分,意思一下就行了。”

  杨文东道:“我知道,其实我本身也准备大规模投资英国了,正好如今欧洲与英国在关税方面有了优惠,那就更适合我的计划了。”

  内地崛起还早着呢,改开是在78年,花费了30年时间,才在国际上有了一定话语权,40年后才到达巅峰;

  虽然对此杨文东也是很乐意提供一份帮助,但对于自己的商业集团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能依赖国内的;

  这种情况下,英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其没落了,但至少余威还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还是有一点国际话语权的。

  当然,如果以后涉及到香港问题,那他是肯定是会选择正确的方位的人,或者说,不参与,反正他即使什么都不做,原先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在现在一样会发生,穿越者的一些商业行为,是不可能影响一些国际大事的,比如明年爆发的石油危机。

  王志群道:“英国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我们投资的国家,本身离美国东海岸也比较近,南美洲也还行,在那边大规模生产,物资运输也很方便,这样也避免了我们集团生产基地全部在亚洲聚集;

  只是当地的人工成本还是太高了,我们的产业很多都是人群密集型的,在英国生产,得选择合适的产业了。”

  杨文东笑道:“人工成本的确要考虑,综合下来可能会比在亚洲高一点,但出于ZZ目的还是有必要的;

  一些繁琐的零件,还是在香港生产,英国那边就主要负责组装就行了,招聘一些白人,也是没问题的,我们如今的部分产品,也即将走向高利润模式,特别是电子产业。”

  投资英国还有两个目的,这里不好明说,第一就是石油危机即将到来,在那几年里,海运成本急剧升高,自己纵然有船队,可运输自己的货物也不可能很便宜,这本身也是一种内部损耗,那将适当的产能迁移到欧洲美洲附近也是可行的,;

首节 上一节 508/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