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20节

第655章 传媒与资本的结合

  和黄与港灯的收购,并没有和之前置地与牛奶一般,引起什么股市滔天巨浪,双方都有默契的没什么动作,港灯的股价,在一波上升之后,逐步的缓慢下跌到了正常水平。

  一周之后,和黄与港灯发布公告,双方将会在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地产业务,同时港灯还会对和黄定向增股10%,金额会按照一个月前港灯股价为基准,提高10%,这笔资金会资金进入港灯的账户;

  受此影响,港灯股价再一次下跌,而和黄的股份,则猛然上涨;

  不少媒体开始大批量的吹捧和黄,在成为港灯大股东之后,外加能够与港灯一起合作开发地产,其规模,已然是香港最顶级的英资洋行,总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经超过了会德丰,仅次于怡和,至于太古,因为其并没有在香港上市,且规模也非常大,一时之间,倒是难以算的清楚谁大谁小;

  但显然,和黄已然成为香港的顶级英资洋行,被不少媒体称为香港四大行;

  祁德尊从60年代初,将和记集团从会德丰独立出来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家市值几千万,只会做一些进口贸易的小型公司,而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让和记变成了今天的四大洋行之一,总控制的资产规模接近百亿,自身身价也超过了十亿。

  “香港英资第一人”的称呼,也逐渐的被媒体宣传,不少在香港的华人、英国人,都开始热捧这位英资创业富豪,并更看好和黄的未来;

  受到各方面利好消息的影响,和黄的股价在不到半个月之内上涨了超过60%,单独和黄的市值便超过了50亿港元。

  长兴集团,杨文东看到助理整理好的各种报纸核心内容后,对着身边的方先名道:“立刻开始抛售和黄的股票,我要逐步清空这些股份。”

  “清空?”方先名大吃一惊,道:“杨生,我们手中的股份可是有十几个点的,真要是全部抛售,恐怕瞒不住市场,也可能会引起股价下跌。”

  早期杨文东是直接收购了20%和记的股份,后来长兴集团也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增股;

  只是和黄能够扩张如此之快,核心的原因就是不断扩股融资外加收购,这就导致了长兴集团手中的股票虽然在一直增加,但总比例却在下降;

  没办法,祁德尊这个人在这几年的并购,实在是太疯狂了,充分利用股市的便利拼命融资,长兴集团也不可能花费巨额资金跟着一起,股份占比降一点也没什么关系,总计投入一个亿左右,现在股票的价值就八九个亿了,也是血赚的。

  “我知道,但祁德尊这种玩法也太疯狂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加上恒生指数已经突破1200,房价也太高了,所以我估摸着,市场可能快到极限了。”

  原先历史上,恒生指数是到达1700点然后出现暴跌的,但最后的1000点涨幅是极快的,也就是从七八百点到1700点,只花了几个月,而400-800还花了一年多时间;

  股市崩盘前的几个月,也是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大量资金盲目的进场,最终这些人都成了最可悲的韭菜。

  以自己所持有的和黄股票价值,想在一周半个月内套现,也不太可能,两三个月,其实也有些急了,不过眼下他也不清楚经济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正好最后几个月太多资本没脑子的进入,也方便自己套现。

  方先名想了想说道:“行,我立刻去安排,另外还有一点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最近一段时间,太多传媒在炒作祁德尊以及和黄,虽然收购港灯以及他本人的确有这个能力,但我发现太多了;

  昨天我问了一下秦志业,才知道果然有资本在故意收买传媒炒作,这核心的目的应该就是继续抄高和黄的股票。”

  “股票越高,那和黄就能够贷款到足够的资金金额。”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样倒是挺好的,跟秦志业说一下,我们传媒集团也参与进去,适当的吹捧祁德尊;

  另外让TVB直接对他进行一些专访,或者做一个纪录片,介绍祁德尊的创业故事,他既然这么想神话自己,我就帮他一把,顺带着吸引更多的资本购买和黄股票,那我们套现也就容易多了。”

  这一点,祁德尊倒是与自己一拍而合了,都需要抄高和黄的股价,不过他是为了继续贷款,自己则是套现;

  等套现出大几亿甚至十亿资金,未来经济危机爆发,和黄泡沫破碎,这笔资金说不定就能够直接完全收购和黄了。

  至于那些这个时候进来的资本,那就只能说想进来割别人韭菜,却只能成为被别人割的韭菜了,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当你踏入进来的时候,就是其中的玩家了。

  割别人还是被别人割,就看自己本事了,甚至按照经济危机的趋势,就算杨文东不搞和黄这出事,他们购买其他股票,也一样会损失惨重,一切都是贪心惹的祸。

  方先名答应道:“好,有我们传媒的宣传,那祁德尊肯定可以被宣传到家喻户晓。”

  “嗯,那就先这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长兴传媒以及TVB,其实本身盈利能力是很有限的,二者加起来,一年利润还不如地产巅峰时候一个地皮开发,可传媒最大的作用是宣传;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家公司,比如胡仙的星岛传媒,那影响力也就一般,甚至还会被广告大客户节制,但如果作为大财团的一部分,适当的宣传配合资本的一些规划,就能出现1+1远远>3的结果。

  方先名又问道:“杨生,如今置地已经吞并了牛奶,和黄也算是半收购了港灯,那我们是否要在近期对九龙仓动手?目前这一块,我们都是暂停收购了,就是避免被九龙仓或者怡和发现。”

  “先等等,我预估股市可能不行了,等那个时候再说吧。”杨文东想了想,决定说道。

  其实原本是准备72年初动手,那个时候股市还不算很疯狂,但置地与和黄相继发起了自己的收购计划,这些对于他未来的计划来说,都有一些战略意义,因此就延迟了对九龙仓的计划,反正已经是九龙仓的大股东,它基本上也跑不掉了。

  而这个时候,恒生指数已经快达到巅峰了,如果这个时候他再发起对九龙仓的收购,那股市只会更狂欢,自己也必然会付出更高的成本,且可能影响经济危机的时间。

  那还不如等等,等股市熄火之后再下手会更好一点。

  方先名又问道:“那我们要不要恢复对九龙仓股票的收购?”

  杨文东摇头道:“不必,反而可以适当再抛售一点,这个时候股价太高了,套现一点出来,等股价跌了再回收就行,另外,我们手中的一些非核心企业股票也都要逐步抛售;

  华资企业这边,除了长江实业、新鸿基、和合实业这几家,其他的能套现一部分就套现掉。”

  “是,杨生。”方先名答应道;

  他已经明白,老板的预测是经济很快就要出问题了,如同64年老板的预测一般,如果这一次再精准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厉害了。

  PS:求月票

第656章 一举多得的保障房

  地产与股市的风风雨雨,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传媒的重点关注方向,不过,香港也并非只有地产股市,其他一些事情,也会影响很大;

  比如麦理浩在6月的时候,公开宣布,会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包括未来十年会在香港承建足够数量的保障房,从而使得大量买不起房的人,可以有居住的地方;

  这件事对于地产市场还是有一点影响的,不少人开始观望,但随着港府连续计划的推出,市场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似乎也是听从了杨文东的部分建议,第一批保障房,只会供应残疾家庭、有重病患者家庭或者一些特殊困难家庭,这些极端贫困的家庭本身也不是地产市场的目标客户,那港府为这些人提供房子,自然影响不到市场;

  另外就是港府公布建造保障房的可能位置,是位于新界深处,那里也是一片池塘丛林,周围什么配套也没有,港府也只是承诺会修一条出来的道路,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地方的交通,对于真正穷人来说,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要工作,住在这种地方,通勤成本也会非常的高;

  不过无论怎么样,这也是港府推出的福利,居住的环境再差,也比没有的好,很多没有居住或者租不起房子的人,也是没资格挑三拣四的。

  在公开半个月后,市面上似乎没什么反对意见,港府便开始了招标,寻求专业的建筑公司,设计专门的户型,中标者,也自然可以负责整个建筑项目;

  一些建筑公司也颇有兴趣,但看到港府给出的预算之后,就立刻放弃,要知道,这个时候地产市场火爆,多少商场、卸写字楼、住宅甚至道路基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他们从这些项目中就能够获利丰厚,反而港府这个项目,利润率低的可怜,甚至如果建筑材料的价格再波动一下,都是有可能亏损的,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乐意参与。

  不过,当杨文东看到港府的招标条件之后,便叫来了郑志杰以及负责金门建筑的一名华人宁致远。

  “这个项目,你们算一下,有多少利润率?”杨文东问道。

  宁致远回道:“杨生,以目前的物资市场价格来计算,整个项目的利润率只有3%左右,这还没考虑设计成本问题,简单设计的话成本不高,但如果港府那边对我们的设计不满意,这个投入也不会小。”

  郑志杰跟着说道:“杨生,3%这个利润率,其实也是理论,如果有一些变化,那就极可能亏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建筑公司不愿意承接的原因,因为目前其他项目,至少都是十几个点的利润;

  但港府那边也是不肯让步,坚持说这是基建公共项目,虽然利润率低,但项目规模大、且持续时间长,所以预算方面卡的很死。”

  “港府说的也不错,这个项目的确时间够长,按照麦理浩的计划,只要他在位,那就会一直做下去。”杨文东淡笑说道。

  虽然【居者有其屋】计划在香港历史上没有成功,但也只是说没有完全成功,多少年来,还是建了一些房子的,只不过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原因是申请条件过于广泛,导致太多人竞争了;

  其实这种核心的保障房,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覆盖很多群体,就应该只针对那些非常贫穷的特殊群体,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因为不侵犯资本的利益;

  虽然这是一种政府对资本的低头,可现实就是这样,不尊重现实,只会导致更大的失败。

  郑志杰看出了老板的意思,问道:“杨生是想让我们接手这个项目?”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我想让金门建筑参与进去,第一也是这个项目的确是个长期项目,虽然赚不到多少钱,可也能够带动很多工业就业;

  第二,我也是希望借助金门建筑的强大设计能力,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面积,能够给普通穷人提供一个相对来说较好一点的居住环境。”

  其实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现在看起来这个项目的确没什么利润,但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地产市场歇菜,那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各种建筑材料价格,就必然会暴跌,港府如今计算成本的参考还是现在的时间点,这个时候地产繁荣各种采购成本必然高涨;

  而接下来的地产危机至少一两年时间,这样一来,利润高一点不说,还能给金门建筑的工人带来稳定的就业,不然自己旗下的建筑公司失业人数太多,总是不好的,要么亏钱白养要么裁员。

  另外最后一点就是金门建筑身为香港前二的建筑公司,设计能力也是很强的,甚至在这种小户型设计上,专业的贝津铭都可能比不过,这也是香港特殊的环境导致的。

  眼见老板也不是只看利润,郑志杰自然也顺应道:“好的杨生,那我这边,就立刻与港府协商相关事宜。”

  “好。”杨文东点点头,看向宁致远道:“金门建筑这边,对于保障房的设计要上点心,不要在乎成本,要在最大程度上,让一家人住的好一点;

  但有一点要注意,也不能太好,太好了我觉得会有有钱人或者有权人想办法侵吞这些房子,这里面,要寻求一个平衡,比如卫生间或者洗澡的地方,要使用公共的,这本身其实对于居户来说也是不错的。”

  前世内地互联网上曾经就有一位专家建议公共廉租房不能有独立卫生间,为此还遭到了网暴;但这一点,后来网民们才明白人家说的是真的没错;

  内地跟香港不一样,虽然北上广这类城市土地价值也很高,供不应求,但其他地方还是够用的,总有足够的地方建保障房,面积方面也不会太小,如果有独立卫浴,那倒是跟单身公寓很类似了,就必然会有开宝马的人去申请.而事实也是如此。

  只有足够的不方便,才能保证真正穷人的利益。

  宁致远也是聪明人,明白了老板的意思,便道:“好的杨生,我会设定一些让租户觉得不方便的东西,只要这房子难以租出去,那就能保证有些人不会触碰了。”

  “聪明。”杨文东笑着夸赞道。

  那些开着路虎、奔驰、宝马的人,虽然利用关系与穷人争抢保障房或者廉租房,但他们自己是肯定不会居住的,而是会租出去牟利,只要租不出去,那他们也自然就会放弃了。

  宁致远又道:“那我这边今天就会安排设计部门,去根据港府要求来设计楼层与房屋结构图,等结果出来了,再告知您。”

  “行,我也要看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能够在同样成本的情况下,让人住的稍微有尊严一点,杨文东还是愿意做这个事的,且本身对自己也有一点好处,虽然这个好处看起来不算很多,但不亏就行了。

  郑志杰又道:“杨生,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港府选择的几个位置,交通很差,虽然港府承诺会修路,但出行肯定是不方便的;

  我的想法是,不如让长兴实业或者其他几家工厂,调度一些过去,反正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很多现有工厂的位置,再开工厂,就有些浪费了。”

  长兴集团早年是靠着工厂起家的,大量工厂坐落在尖沙咀、观塘等城镇,在十年前,香港经济核心还是在港岛,这些城镇只能说算是乡下;

  但随着十年时间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港岛的发展到了极限了,九龙半岛的一些城镇也成为了重点经济发展目标,就算是香港的很多地产大财团,也都在这些地方发展。

  如同那些百年英资企业在港岛有着大量优质地皮一样,长兴集团在九龙半岛的很多重镇周围也有很多地皮,随着城镇化向外扩张,这些地方虽然算不上中环那样寸土寸金,可价值也是极高的,用来开工厂或者当货仓就太浪费了点,且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是时候考虑外迁了。

  “可以,这件事你就去跟魏泽涛或者周浩然他们商量,适度安排一些小业务过去。”杨文东自然也非常赞同:“本身港府也是将非常贫困的人甚至残疾人聚集在一起,我们在附近提供工作岗位,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善事了。”

  前世内地就有很多企业招聘残疾人,虽然也是因为有特殊补贴,但无论为了什么,都是一件好事,特别是80后小时候经常吃的白象方便面品牌,这家公司招聘的残疾人远超过正常需要,也算是老板心善了。

  香港是没有这个政策的,不过杨文东也会顺便做一点类似的事情

  当然,那种完全瘫痪的重度残疾肯定不好招聘,一般是稍微有一点残疾,但还能做点事情的,很严重的残疾就只能靠慈善了。

  郑志杰答应道:“好,这也会有利于,我们公司的正面形象。”

  PS:求月票

第657章 美国早期大布局

  参与建设保障房,也没准备靠这个项目赚多少钱,只是寄望于未来两年地产危机的时候,自己这边的很多内部建筑工人或者投靠自己的第三方建筑团队,能够有点事情做,也不至于失业影响太大;

  再一点,自己的团队上心一点,将房屋质量建的好一点、让申请的人能够住的好一点,且通过一些技术模式保证有贪欲的人能够不参与或者少参与,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这也是杨文东尽量能做的,至于推动自己的廉租模式,目前也不到合适时间,至少这个时候地价很高,哪怕选择偏僻一些位置的,也不划算,还是等后面两次经济危机的时候,再想办法购买土地,就算廉租模式行不通,那土地买下来了,也可以有其他价值。

  港灯与和黄,两边的代表继续暗中用力,一边宣传和黄已经控制了港灯,另外一边则是尽力的宣传港灯是独立的,双方似乎也很默契的没有直接摊牌,就这样,和黄股市继续大涨;

  而在恒生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联合银行团的操作下,和黄集团从他们手中贷出了一笔巨款,一是用来增持港灯股票以及其他业务的运营,第二就是先与港灯合资买下地皮,然后再还债;

  对和黄比较坑的是,即使是合资公司,港灯也不出钱,而是以合资公司的股票为抵押,从银行贷款,和黄还需要参与担保,甚至不够的部分和黄还得出钱,完全就是拿捏住了和黄;

  不过这种模式,本身也是很多英资与华资的合资模式,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合资公司成立后开发地皮项目,那完全是由华资说的算,这里面的猫腻就太多了,英资公司必然会亏很多,那自然要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前,尽量避免自己风险,保证自己利益不受损;

  综合来算,只要地产市场一直走好,这种模式到了项目完成之后还是华资公司赚的多的,面对白手起家的华人创始人,那些只会守着祖业的英资大班,根本就没能力对抗。

首节 上一节 520/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