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29节
TVB以及长兴电影公司,也因为这二人的存在,改编了不少电视剧与电影,也获得了非常高的成绩.,当然,这二人也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特别是古龙,因为在香港已经成家,且没有跟原先历史上那样与很多混混待在一起,生活也变成了正常人,不怎么疯狂喝酒,加上长兴集团对于公司员工的年度体检,他的身体也没什么问题,没有什么肝脏疾病;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获得偶然的什么大疾,那活到新世纪对他来说不难,这可能也能给香港乃至中华武侠带来更多的作品了。
也算是弥补了前世很多人的一个遗憾了。
10月10日,杨文东宴请了古龙与金镛,在香港狮子山的一处平地草原之上野炊,不仅仅是他们三人,还有各自的家人,算是一个大型家庭野炊活动了。
食材方面也很是丰盛,不少人也在准备着,杨文东、古龙、金镛三人则是在一旁单独闲聊,旁边的食物准备好之后,也会有人送过来。
“熊生、渣生,不用客气,这些也算不上什么顶级食材。”杨文东笑说道。
如今有钱自然什么昂贵的食物都买的起,但其实没什么必要,正常肉类、鱼虾、蔬菜、水果,就足够人的营养了,甚至很多顶级食材只是稀少、被炒作的昂贵而已,真要是说起营养,还未必比的过最便宜的鸡蛋。
现代人一般缺的不是营养,而是好吃的太多了,导致身体受不了,反而变“虚”了。
金镛笑道:“好,我也不会客气的。”
一点美食、一番闲聊之后,杨文东问道:“渣生,你这封笔之后,准备全心力经营明报了?”
金镛点点头道:“对,我是准备全力经营明报了。”
“可惜,香港乃至整个华人界,会少了很多精彩的小说了。”杨文东颇为可惜的说道。
的确也是真的,如果金镛的小说能够多写几本,那未来内地的几十亿人,都能多一点更好的精神生活,对于经济多多少少也会有一点帮助。
“不是还有熊生吗?其他一些小说作者也是不错的。”金镛笑了笑,又道:“其实也不是我不想写了,而是实在是太累了;
别看写小说人不需要动,感觉比不上那些体力活,可也是非常耗费精力的,这些年下来,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看了中医,中医也说思虑过多也会成疾,这种还不是某一种明显的疾病,就是一种全身的虚弱,古代很多盛名的皇帝与大儒文人,就是这样死去的。
为了身体、为了家人,我也只能封笔了。”
古龙熊耀生也点头道:“是的,我也经常性的感觉很累,这几年的思绪也比不过20几岁的时候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杨文东点点头道。
虽然不是很懂中医,但古代之中的确有很多书生似乎是因为长时间著书而亡,思虑过多,长时间精神集中、脑力运动巨量、没有放松,也很伤身体元气。
其实公司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沉入进去太多,那也非常累,古代皇帝估计也是一样;
杨文东这边,很早的时候就充分放权,虽然有的时候下属可能会没有完全按照杨文东的意思来操作,导致少赚了一些,不过自己赚到了健康的身体,修仙的时间、陪伴家人成长,那还是很值得的,毕竟100亿与90亿其实也没啥区别,但身体难受一点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金镛接着道:“年龄也是一方面因素,毕竟是老了,再考虑那么多人物剧情,脑子也考虑不动了,哈哈。”
“渣生的小说,人物的确精彩啊,我敬你一杯。”杨文东举杯笑道;
前世他看过很多网文,其中能够将主角一个人写的精彩的,就已经是非常少了,这种成绩一般也都不是很差,精品成绩保底;
能够将女主写的精彩的,那没什么剧毒剧情,万订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将几个配角写的都好,让读者看完之后能够记住里面的多个人物,那绝对是白金大神级别;
而金镛的小说,一部射雕,就能让人记住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故事,不到百万字就能写的清清楚楚,如江南七怪的忠义、梅超风的钟情、杨康夫妇的曲折爱情故事、中原五绝的武功、全真七子的菜逼、老顽童、一灯与瑛姑三角恋、完颜洪烈的专一等等等等;
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之中基本上都是如此;
金镛也举杯道:‘杨生客气了。’
喝完之后,杨文东突然道:“渣生、熊生,我有一个想法,二位也算是如今华人武侠世界的顶流,写了很多精彩小说,名气也大;
但受限于精力,也已经大不如前,那不如,成立一个专门的武侠小说组织,怎么样?”
“武侠小说组织?”金镛与古龙对视一眼,问道:“什么样的组织?”
杨文东道:“就是鼓励更多有才学的人来写小说,或者适当的培养部分有一点才华但还够不到登上报纸的级别;
这样的人,香港就有不少,因为赚不到钱而放弃,着实颇为可惜,所以我想成立一个这样的机构,来辅助这些人,为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培养更多的武侠小说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够让更多人观看。”
“这个想法倒不错。”金镛想了想说道:“那名字叫什么?”
杨文东道:“就叫中华武侠协会吧,两位可以当协会的会长与副会长,怎么运营,你们来决定,资金方面我来出。如何?”
“中华武侠协会?这个名字够霸气啊。”金镛笑了笑道。
PS:求月票
第673章 促进武侠文化的发展
金镛古龙之后,华人社会的武侠小说就真的没落了,虽然原先历史上还有梁羽生、温瑞安、黄易等等,这些人名气也不低,但比起前面两位,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而这批人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更是几乎断层了,可能也是因为香港社会经济崛起之后,娱乐行业起飞,有能力写小说的人,都跑去当编剧了,毕竟当编剧只需要讲故事,不需要那么费力的将每个字都写出来,赚的钱也不会少。
这一点是真的很可惜,武侠文化没有持续传承下去,这甚至也导致了未来内地的武侠电视剧,除了《水月洞天》、《天下第一》等少数原创,其他的就是重复性的翻拍金镛那几本小说,几年一次,看的人都吐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杨文东也希望能够以资本的力量,来推动武侠小说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管是给自己还是给其他无数亿华人,都能提供更多的精神娱乐;
同样,从资本层面,如果精彩的小说更多、或者出一个类似金镛古龙这样的年轻武侠小说作者,那对于香港娱乐产业乃至未来内地娱乐产业,都是受益巨大的,光是TVB就能再改编多款小说,对外更多的输出香港文化以及中华文化了。
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至于花了多少钱,只要后续能够有成果,那也绝对不会亏,甚至自己的报纸也是需要小说的。
金镛与古龙各自思考了片刻,古龙同意道:“杨生,这个想法看起来很不错,如果能够在未来引导更多的人成为武侠小说作者,也算是一个成就了;
只是这件事该怎么操作呢?”
杨文东道:“具体怎么操作,得由你们来决定,我也不是专业的,不过从经济层面,我的想法是以报社刊登小说的名义,吸纳一些人投稿小说,然后经过你们或者专业团队的审核,通过了便可以上报纸。”
金镛则道:“可实际上香港的报社,都有这样的举动,有什么区别?”
在金镛靠着小说,将明报建起来后,香港的其他报社自然有样学样,都在拼命吸引各种有天赋的人写武侠小说;
虽然在成绩上远比不过金镛的产品,但这种竞争不是工业品,买了这个就不可能买那个了,而是可以重复的,读者看了金镛的小说,也不影响看其他人的,只要质量都好就行了。
杨文东摇摇头道:“还是不一样的,首先各个报社的审核人员就没几个是专业的,而你们组成的团队我想肯定专业很多;
第二就是我们有培训机制,如果你们发现了写的还行但没到上报纸的资格,那也可以安排专业人沟通指导,或者直接吸纳进来,专门培养,培养成功了再回收这个成本;
第三,我这边会尝试联合多家报社,组合在一起,就能提供足够的上报机会。
如此一来,在效率上必然比很多报社单独行动要强的多。”
组合香港的报社资源、有潜力的人,聚集在一起,那肯定比这些组织与个人各自联系,要强的多;
如同音乐行业,有专门的培训学校,再有专门的娱乐公司前来挑人,那肯定比让有天赋的人去随机寻找公司要强的多;
金镛听完后,也点点头道:“也是,杨生的这个协会,只要成功了,效率方面必然比以前强十倍不止啊,厉害,有这种想法,看来杨生也是真的喜欢武侠了。”
“哈哈,其实我也喜欢科幻与神话,不过这种太少了。”杨文东笑了笑道:“武侠的话,我喜欢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有经济收益,能够拍成电视电影,只有足够的经济回报,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作为前世的网文读者,他自然更喜欢玄幻仙侠,至少这种世界是可能活的更久,甚至还有永久长生的,如《盘龙》《吞噬》等。
不过这些小说进行影视化后,就没几个不是扑街的,虽然这也可能与当时的影视公司太菜有点关系,但世界观过于宏大的,难以拍摄;
而武侠则简单多了,虽然有武功,但其实主打的还是家国情仇、儿女情长等等,容易拍摄也容易代入。
金镛也笑道:“是啊,经济收益高,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
这是最显眼的道理,在这个社会,任何行业想要发展,都必须能够赚钱,指望热爱那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杨文东又道:“文化层面交给你们,经济层面交给我,一方面我会促进小说上报纸,不过香港的报纸版面有限,所以我还会专门成立一些武侠书刊,将一些小说直接印刷成本子出售,增加收益;
另外,如果有好的小说,我也会让TVB尝试拍摄电视剧,或者安排人指导他们如何更改,给这些作者的回报也是不低的;
额外,我也会出一笔钱,当做一定的生活最低保障,给那些有点天赋但还没成绩的作者,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担心自己的基本生活,甚至住宿与吃饭,我也可以承担。”
这些对于杨文东来说,都是小钱,完全不太在意的;
别说成功之后经济回报更高,就算没有,只要自己花了这些钱,能够有一些好的作品出来,能够娱乐自己,那就很划算了;
实际上这些年来,有些时候,他也觉得挺无聊的,甚至即使是前世,有那么多娱乐,有的时候抖音也刷腻了,还是得去找到文字小说看看,因为文字能够描述的世界,比电视剧要好的多。
“如果能这样,那这个协会,肯定能够办好。”金镛笑着说道。
其实如今香港小说的问题就在于对于作家来说,只有一个报社稿费,至于拍电视剧之类的,实在是太遥远了。
但这也没办法,毕竟这是个小市场,只有一些传媒资本参与进来,且这些报社基本上还要吃大头,对于给作者的稿费也是非常少;
没有经济回报,那自然没多少人愿意参与;
不过如果杨文东真的按照所说的来做,那就可以直接将小说作者群体的收益扩大十倍乃至百倍,那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
杨文东笑问:“那两位是答应了。”
“我这边没问题。”古龙答应道;
他本身就算是长兴传媒与TVB的长期合作伙伴了,也算是半个给杨文东打工的,多了一个工作,且还有一定的权利,自然乐意,且本身他未来也会面临金镛同样的问题,年龄大了之后就写不动小说了,那这个协会也算一个很不错的后期职业了。
金镛则道:“我也可以,不过我有明报,在这个协会就只能做个兼职,我就当个副会长吧,熊生来当会长,如何?”
“可以,内部职位你们自己安排。”杨文东对此也不干涉;
跟古龙不一样,人家金镛可是有正经事业的,怎么可能来自己这边参与太多时间;更不要说未来金镛还会加入政界,那估计就更忙了;
倒是古龙,是真的很适合这个位置。
金镛笑道:‘那就好。’
杨文东接着说道:“另外,我们这个协会,名字是中华,而不是香港,所以不仅仅是香港人写的小说,外面湾湾、东南亚华人,甚至以后内地有华人投稿,我们也都需要接受,
总之一切看质量,写的好,那就算人在美国,也可以,只要是以中文写的武侠小说,就行,甚至非武侠的,偶尔也可以接受一点。”
其实未来的内地,人群数量足够,哪怕平均文化水平低,但只要有外汇收入,在80年代的环境下,肯定也会有很多文学大师的;
如果能够吸纳这些人,那至少互联网时代之前,中华文明的武侠文化必然会的很好;
这也算是杨文东的终极目的了:促进武侠文化的发展。
金镛想了想道:“内地?以后有可能吗?”
杨文东笑道:“一切都有可能,如今内地与西方交好,与香港的各种贸易也越来越多,我想未来在各方面必然更加开放的;
不过短时间之内,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先将香港内部做好就行了。”
改开其实也就6年了,甚至改开之前,香港与内地的接触就已经很多,包括广交会,国内也是非常欢迎香港以及海外公司来参加的,因为国内也需要外汇;
特别是明年,内地将会大规模采购大型工业设备,虽然这些大采购,香港资本是插不上手的,但却也是一种象征。
金镛点点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挺好的,内地很多文化人,在各方面还是很强的。”
“当然,我也希望能够与这些人合作共赢啊。”杨文东也说道。
内地改开之后,非常重视理科,这也正常,毕竟科技工业的发展就是需要数理化。
这也导致了文科一定程度的被没落,这种事杨文东自然干涉不了,不过只要香港的娱乐产业够发达,那或许也能够帮助一些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
当然,如今也只限于跟娱乐有关系的,太过于有哲学的,那就没办法了。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