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111节

  方星河带着王亚丽、馮远征、刘恒、查理,去跟副台长混了顿大餐。

  半离休状态的现任台长何均设宴,并且全力以赴,搞出了一个超高的规格。

  四位副台长、杨欣李红两位台柱子,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金钟鸣和总编陈晨,省里宣传口两位重要人物,文化名人作协主席张校天……

  名义上是宴请王檬老师和首都的客人,实际上话题主要围着方星河展开。

  大家兴致勃勃的聊着今天的节目,对方星河大加赞誉。

  “就没见过这么激烈又有意义的冲突!”

  谢戎起的头——那个想当方星河便宜岳父的副台长,挺有杀气的一个名字。

  他特别想把节目延续下去。

  “小方,首期节目的收视率是不用担心了,你觉得我们能不能借着这股势头,把《对话》常态化的办下去?”

  方星河抬眼一瞥:“你问王老师,他要是愿意常驻,那有什么不行的?”

  王檬抬手指着他笑骂:“我顶什么用?思维不如你一半敏捷,你来当副嘉宾,节目才有可能办好、办有趣、办长久。”

  “我可不干。”

  方星河果断拒绝。

  “咦?”已经不大管事儿的何老很惊奇,“你不是最想火吗?常驻节目,每个月4次曝光,对你大有好处吧?”

  杨欣也跟着劝:“星河弟弟,今天你生产了很多金句,节目播出后肯定会变成流行语,可见这种节目形式对你也是很有促进的。

  以你的能力,只要常驻下去,很快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固定的收视用户,扩大你的粉丝群体,何乐而不为呢?”

  “对嘛!”

  谢戎循循善诱:“在咱们自家节目上,你想骂谁就骂谁,看谁不顺眼,干他就完了,又能爽又能火,这不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都对,但是方星河只是摇头。

  “不行,我不打算过早消耗我的形象。”

  “消耗形象?”

  一桌子人面面相觑,全都茫然了。

  只有馮远征理解,主动站出来为他解释。

  “小方以后要做演员,他有冲击影帝的能力和想法,所以就不适合过多曝光在公众面前。

  长期主持节目,虽然能够培养粉丝群体,但是也必然将形象固化,这种情况,好演员是非常忌讳的。

  比如陈道铭,还有我们院里的蓝天野于是之等艺术家,非必要情况下,绝不会出现在节目中。”

  “噢!是这样啊……”

  大家都是在文艺圈里混着的人,完全能够理解其中逻辑,可是并不妨碍他们失望。

  “当演员?确定了?”

  何均试图再劝一劝:“以你的能力,做个文学家多好,清贵,显赫,钱也不少,何苦去做什么演员呢?”

  金社长马上附和:“对啊,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打滚,那么累,却赚不到几个钱,除了光鲜些,真没意思。小方,我就是咱们吉省电影协会的会长,长影厂遍地熟人,你信我,再考虑考虑。”

  陈总编从另外一个角度,举例对比。

  “章子仪算火吧?她今年拍的那个李桉的武侠片,片酬才十几万,嘿,在天上吊来吊去的,多辛苦!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实力,随便写一篇杂文,投到哪里都能拿到千字千元的稿费,差距多大?”

  “我知道,感谢大家的好意。”

  方星河笑着示意领情。

  其实他们的看法,还真就是如今的现实。

  国内的影视行业穷得一批,待遇跟港台相比,差距大到离谱。

  不提李莲杰和房龙那两个域外天魔,下面一级的港台巨星也是国内演员摸不到的天花板。

  方星河一个真维斯广告的收入,够内地一线演员苦干三年,简直离谱。

  但是谈钱根本没有意义,方星河心里只有粉没有黑……啊不对,只有粉丝没有Money。

  只想赚钱,我去经商多好?

  影视角色的感情投射机制,是唯一能够实现大规模虐粉、大剂量产生星光的途经,不可能放弃的。

  文字的上限太低了,电影高一些,电视剧更高。

  所以他必然要死磕影视行业,最多就是在榨星光的时候多给内娱观众们带来一些好作品,顺便整顿一下行业罢了。

  当然,这个理由不能说出口,所以他又给出了另外一个理由。

  “中国青少年的意见领袖,好大的威风!倒也不是完全不能当,但是绝对不能一直当。长期在节目上输出观点什么的……我个人感觉是过了。”

  话音落地,席间顿时一片寂静。

  这帮子都算是领导的文人,脑瓜子里嗡嗡的,被小朋友的清醒理智和犀利给穿了心破了颅,一时之间真不知道怎么回应了。

  还是那个原因——同样的话,在30岁的嘴里说出来,和从14岁的嘴里说出来,温度是不一样的。

  只要是没见过这号妖孽的人,谁听谁迷糊。

  “额……”

  最积极的金社长卡壳了。

  但是另外几位副台长马上热情起来,笑意真实了很多。

  方星河摆摆手,主动给所有人台阶:“不聊这个了,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我需要先经历,再抒发,搞影视跟搞文学多互补啊,是不是?”

  态度坚决,又在理由上给他们留足了余地,于是大家不再多劝,收拢话题,转头聊起节目里的表现。

  “我跟你们讲,等到节目一播出,整个舆论界都得炸!”

  谢戎眉飞色舞的跟他们吹牛逼,何总、金社长、陈总编和李红等人都没有看到现场,闻言追问个不停。

  “我去看了,坐在后面角落里,真精彩。”

  很叫人意外,张校天居然亲自去参加了节目,跟个伏地魔似的蹲在草丛里,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陈丹轻那个装逼犯,出国之前指天骂地的,发誓一辈子不回来,你们没经历过,不知道他有多狂。

  我是真没想到,他会忍不住回国,更没想到,他精心挑选的回国试探,居然叫小方给一炮轰成了碎渣。

  小方啊,虽然你做节目的风格实在太……那个什么,但是这次还真就骂对了,陈丹轻肯定能找到小圈子愿意接纳他,不过反感他的人更多,等着吧,这次夸你的声音,恐怕会很大很大。”

  “哟,还有这种意外收获呢?”

  杨欣喜不自胜,为偶像感到开心。

  至于其他人,愈发好奇,纷纷追问是怎么骂的,进而又聊起出国好不好混的问题。

  方星河仔细观察着众人的神态,渐渐的,摸出点底了。

  何老是老革命,对米国极其不屑。

  金社长稍微有点崇洋媚外,但整体立场很客观,持一种追赶态度。

  其实这就不能用崇洋媚外来形容了,因为现在西方世界确实强,再怎么乐观的人都想象不到20多年之后是个什么魔幻屌样。

  陈总编对国内最悲观,很愤青,聊天时总骂政府,但他又是一个铁杆的主战派。

  谢戎身段最柔软,跟谁都能聊得来,反而叫人看不清。

  至于剩下那几位,更是混到一定位置的政坛老油子,讲话克制极了。

  于是方星河又打开星光面板,挨个扫了一遍。

  白白空白白绿蓝红红蓝……

  新认识的几位,除了那三个挂件副台长,身上都散发着或深或浅的白光。

  浮粉,足够用了。

  很合理,从反面来讲,以他们的年龄和地位不可能跟谁太交心,而从正面来讲,他们也没有理由敌视一个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土生土长自家孩子。

  土匪叔是绿的,估计睡他一个姑娘能变蓝,睡俩变红,怀上当场紫气东来……咳咳!

  总之,是一群值得结交且信任的人脉,很快就用得上。

  至于杨欣李红那两位美女主持……咦?!

  欣姐冒红光很正常,怎么刚见面的红姐也冒红光?

  李红注意到方星河的视线,马上向他举杯。

  “星河弟弟,姐姐敬你一杯酒,你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力量……”

  方星河举起橙汁时仍有些茫然:“真的假的?不是客套话吧?”

  “没有,真的。”

  李红干了一杯啤酒,大大方方的和他聊了起来。

  “我14岁那年,父亲下岗母亲病重,于是我只好出去干活,和你一样大的年纪,每天打好几份零工,攒钱供弟弟读书,18岁那年,我终于攒够了自己的学费,鼓起勇气跟家里讲,我也要读书。

  结果我父亲想把我嫁人,彩礼都跟人家谈好了,我差点喝了一瓶农药,终于争取到了一次考试的机会。

  后来我努力读书,一路拼搏,终于在去年考进了台里,成为了一个小主持。

  闲暇时间,我很喜欢看各种杂书,你的文章面世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拜读了,从《知而不顺》到我和命运干过仗,再从《小镇做题家》到《读书的附加值》,我可以毫不夸张也毫不吹捧的说,每一个字都写到了我心坎上。

  我们是一样的人,只不过,你比我更勇敢更坚强,也更善于思考和总结,我将视你为榜样和偶像,继续追随你的脚步……”

  今年不过21岁的李红,美丽,大方,平静,讲起自己的过往既不夸张也不矫饰,透着一股子特别的坚韧生命力。

  而她身上的红光,是那种像红宝石一样剔透的明亮。

  通过她,方星河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的狂热粉里,去掉了那部分因颜值而狂热的小女孩之后,所有因文字升华而来的4级粉丝,恐怕都是一些很了不起的人。

  因为截止到目前,他在文字里展现的精神核心,其实是非常非常高端的。

  知而不顺,知已不易,不顺更难。

  普通人看到这样的文字,只会感到牛逼,很难深度共鸣,更不可能践行。

  只有那些真正坚韧、真正勇敢、真正做到了和命运抗争的人,才会被文字核心催化为高等级粉丝。

  这样的人,哪怕现在混得一般,仍在泥塘里打滚,但是在这样一个遍地机会、只要肯拼就能成功的时代里,他们未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而这意味着……

首节 上一节 11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