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171节

  但是盗版好像都得有上千万销量了,什么烈炎山、程大益、祖大嘴之流,被丫挂在一部传世经典里反复鞭尸,太惨了,太吓人了。

  之前小钢炮是真不熟悉方星河,熟悉之后,第一时间大拐弯。

  等他的采访刊登出来,引发好多媒体人的大肆嘲笑。

  烂怂,软蛋,舔沟子,不要逼脸……等等等等。

  可咱钢哥根本不在乎——你们有方星河杀人诛心的那两下子吗?没有吧?那都给我边儿上撅着去。

  其实现在好多文化名人都和小钢炮一个态度,非必要,绝不得罪方星河。

  比如新文章发出来之后,文化界的讨论热情极高,但是基本没有名人针对他本身,哪怕不认同观点,也是就事论事,只讲文章里的不对。

  所以报纸上吵成一团,却几乎没有人骂方星河哗众取宠,场面那叫一个和谐。

  额,只除了已经被吊在历史丰碑上面下不来的13丑,他们是真没辙,只能破罐子破摔,一硬到底了……

  外界是如此友好,一时间居然叫小方哥感觉很不适应。

  于是他只好继续干水军头子的本职工作——梳理舆论局面。

  从混战方的整个宏观构成上,大体分三派。

  左右中,永不过时的分法。

  支持文化自强的一派居然不是主流,就很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他们的意志最坚定,立场最统一,观点最集中,态度最激烈。

  而反对文化自强的一派声量最大,但是他们把意见包装得很好,通过各种分散式观点,左一下右一下,继续打拉扯战术。

  中间那一堆和稀泥的学者认为文化自强当然要有,对外也要继续开放和学习,要允许好的东西进来,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

  结果被两边同时嫌弃,骂得狗血淋头。

  而在这三派之下,落到具体的观点上时,又同时横跨了文学、影视、音乐、偶像、价值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孰先孰后等等等等N多话题。

  各个小圈子吵自己的,都有各自的委屈和诉求。

  今天影视界谁谁谁发声,明天音乐行业的大佬开炮,后天又有某地政府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乱成了一锅粥。

  假如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报纸受众,那么肯定搞不明白最近的舆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火气,大家乱七八糟的又是在吵什么。

  其实本质很简单:关注和话语权。

  求关注者,有一部分是希望能被上面看到,有一部分是希望能够扩散开,让更多人看到。

  最终得到政策扶持、上级表扬、经济利益或者名望声誉。

  求话语权的,希望用自身意志去影响什么,或者建立起那种影响力,但不影响什么。

  最终的立足点是地位和影响力。

  所以到底应该怎样评判方星河的这篇文章?

  2月10号,人民日报上一位佚名撰稿人,给出一种新鲜的评价。

  “方星河用他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将一个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大蛋糕完整地勾勒出来,蛋糕的名字叫做文化,平时并不起眼,却忽然在每一个角落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

  太多人想要咬上一口,于是纷纷以笔做刀,落纸为盘,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这场盛宴,场面一度变得极其混乱。

  到底有多少人希望保护我们的文化蛋糕,而不是抢在自己手里?

  我不知道,我只是感到悲哀。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再次采访方星河,问问他:当你提出要打一场文化战争的时候,是否想到过现在的一幕?

  如斯丑陋,如斯可怖,如斯荒诞。

  到底抬起枪口对准谁,才能吃下最大的蛋糕?这值得我们深思。”

  看上去一股怪味儿,有没有?

  可他确实揭开了一个真相,三派里,不乏有识之士爱国之人,但更多的参与者就只是来分蛋糕的丑态毕露的功利主义者。

  因为大家只要看看谢庭锋,就能清楚的意识到这口蛋糕有多好吃。

  春晚是4号,5号初一,谢庭锋行踪不明。

  6号初二,方星河文章登报。

  7号初三,谢庭锋本人重新飞回首都,接受首都台的二次采访。

  8号初四,谢庭锋抵达魔都,接受东方台采访。

  9号初五,谢庭锋现身广州,堵塞机场大厅,当地晚报以头条盛大报道。

  而在这些表象之下,是他个人热度的飙升,是他商业价值的暴涨,是他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红遍大江南北是春晚的功劳,然而当他回应了那句“港岛大陆永远一体,我的心永远是中国红”之后,纷至沓来的表扬和商业邀请很难说没有方星河的助推。

  环球经济对此锐评道:“方星河再一次精巧地以他的个人影响力推动了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战争不是新鲜题目,文化自强也不是新鲜口号,然而唯有方星河——唯有他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狂澜,除他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行。

  因为他是一个顶尖的剑客,他精心选中了一个绝妙的对手,谢庭锋。

  他又精心选中一个绝妙的战场,春晚,像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挑中紫禁城之巅。

  最后,他使出一记天外飞仙,美到绝巅的剑术,却没有刺向谢庭锋,而是以最灿烂的姿态划开月光,剑尖上闪耀的寒光破开了所有观战者的心。

  江湖人士们狂呼着战战战,热情就此被点燃。

  对于文化自强的反思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终结,这场大潮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恐怕方星河本人也不清楚。

  但我想,他一定会很骄傲于自己刺出的这样一剑。

  这不是他的第一剑,也不会是他的最后一剑。

  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他,新一代的绝世高手,方星河。”

  文章又是一股怪味。

  明着夸方星河,暗里却使用多次“精巧”、“精心”等词汇,只差明着讲:方星河这小子处心积虑满肚子坏水,你们得防着点。

  但是从文章本身描述的现象来看,又总结得非常贴切。

  现在可不就是所有人都在高喊着战战战吗?

  包括谢庭锋。

  虽然他本人的回应几乎可以确定是受到了英皇高层的指点,但是仔细看他的语气神态,仍然能看出一些端倪。

  最近几天,他有三次电视采访里被问到方星河。

  第一次是首都台。

  主持人问:“庭锋你有没有看到方星河对你的支持?”

  支持用得非常含蓄,但是谢庭锋的眉毛几乎是下意识的一挑,整个面相都为之一变。

  不做过度解读的话,看上去只是一个很随意的正常反应。

  然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情绪很激动的非常态表情,经常出现于他内心波动非常大的时刻。

  “当然,我很感激他的认可和力撑,他比我小那么多,却已经是一个在文学方面广受认可的天才了,我同样很佩服他,甚至有在考虑向他邀约歌词,希望有机会合作吧。”

  谢庭锋是笑着回答的,但是提到“认可”两个字时,眉头总是忍不住上挑。

  最后,回应竞争时,他笑道:“良性竞争很好啊,我特别喜欢,也很期待,我不怕任何碰撞,尽管放马过来!”

  真心话,因为那种桀骜都快从屏幕里射出来了。

  媒体自然要大肆炒作一番,什么“偶像双子星”之类的,可怜的韩涵好大哥,被健忘的媒体忘到了不知哪个角落……

  然而,最先感受到谢庭锋澎湃战意的,是以HOT为首的韩流。

  “我现在就敢说啊,韩流算什么?华流才是最屌的!”

  这是采访中,谢庭锋关于韩流冲击的回答。

  年轻时的逼王确实是这样的人,不平和,攻击欲旺盛,比方愤怒更愤怒。

  但是大众对于他的攻击性没有很强的记忆,因为他的攻击力不够强,属于是笨嘴拙舌,骂人都骂不到点子上的那种人。

  现在,有方星河给出的答案,他直接莽上去就行了,一句“韩流不算什么”直接惹翻了现在的所有韩流粉。

  挺好的,最起码音乐方面是真的有人旗帜鲜明的去扛了。

  好处是小谢应得的,坏处嘛……得看他能不能及早懂事,真正意识到责任。

  至此,电影方面小钢炮要扛旗,音乐方面谢逼王一顿猛冲,电视剧方面暂时问题不大,尚未开始大量引进韩剧日剧,文化领域只剩边边角角,相对没那么关键。

  额,不关键并不意味着平静,剩下的那群边边角角,真的是妖蛾子纷飞。

  电影人集体呼吁“减少国外影片配额”咱能理解,部分学者态度激烈的要“禁止西方文学传播”,失心疯了吧?

  起因是某位中文系教授提出:应该减少西方文学在中文系课程中的比重,取消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经过个别铁血派一顿发挥,最终变成了“禁止西方文学传播”。

  那位大学者振振有词的说道:“如果你去问方星河,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方星河接到电话采访时,脑瓜子嗡嗡的。

  三十年之后的社会也没这么野啊,感情这会儿的极端言论如此极端?

  对方提出的陷阱式问题,他一个都没理会,直接拒掉了事,不过这并没有挡住媒体的采访热情,农安那小地方天天都有人去。

  尽管他一直躲在武当山上,可也没能安逸几天。

  最初是道协找上门来,想给他“安个箍”,婉拒后,SY市也派人上山,客客气气的想请他拍一部旅游宣传片。

  这个意识就很先进了,尽管本质上是宣传武当山和武当武术,片子拍好之后也只在湖北台播放,不过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方星河都很愿意接受。

  于是省台下来人,开拍。

  思路很传统,大致上就是一堆武当风景,再加上方星河练拳练剑的画面,具体剪成什么样现在也不知道,他也没有仗着导演功底指手画脚。

  人家的工作,让人家干就好。

  拍完片子之后又安静了两天,记者忽然开始往山上涌,因为有专家再出暴论——

  “建议更改掉中华龙图腾,西方人不喜欢我们中国龙,龙在西方是邪恶的具有攻击性的,不利于和平发展,建议把龙图腾换成东西方都能接受的猫。”

  我了个槽……

  哪怕以方哥的强悍防御力,也忽然有一种破防之感。

  这货是认真的?

首节 上一节 17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