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349节

  来自美国日报的记者一边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一边喃喃自语。

  “狂野,霸气,充满攻击性,把世俗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只是专注于自身,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这他妈是一个多好的美国偶像?!”

  回去之后,这哥们以《来自中国的美国偶像》为题,写了一篇侧重于性格分析的吹文。

  在文中,你方哥成为了美国核心文化的代表,自由又叛逆,强硬而迷人。

  到底有多少人信了这番鬼话?

  很难统计。

  反正方星河发现,面板里的美国满天星库库暴涨,街球场上的0号球衣开始占据半壁江山。

  岁数大的穿23号,年纪小的穿0号,小蛇?曝光太低,暂时没什么排面。

  但这只是余波。

  真正的冲击,来自于间隔一个月的两场比赛的对比。

  重新拥有方星河的奇才,给了篮球世界一记响亮大耳光,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没有人能够不感到震撼。

  眼看着季后赛在即,现在,全联盟都在问同一个问题——

  方乔组合的外线大三角,到底有没有解?

第218章 世界为你起舞

  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你方哥统治了全世界体育媒体的头版头条。

  《Star river回归之夜,血洗东部第一,虐杀52分!》

  这是专注于聊整体的新闻,文中从方星河请假开始,描述奇才队难得一胜的困境,并且详细记录了奇才和篮网的恩怨。

  “……正是篮网对奇才战术的破解,让全联盟都找到了应对残阵奇才的致胜法宝,导致奇才陷入连败,一路掉落至东部第十。

  不止如此,赢了26分的篮网还在采访中肆意嘲笑奇才,最终招致Star river的激烈反击。

  据悉,Star river的归队日程原本要更加靠后,正是因为这场与篮网的二次大战,才让他连续熬夜赶完拍摄行程,提前归队。

  Star river的报复心可见一斑……”

  虽然这让方星河的性格中多了一条“小心眼儿”的缺陷,可美国人真的很爱这个。

  有充分理由的血腥复仇,恰恰是传奇性的必要要素。

  在NBA里,谁赢谁52分都不值一提,而一旦添加上强烈的恩怨,那么这种具备特殊意义的分数便会被人津津乐道,广为传播。

  “我爱这种强硬,是的,我爱Star river!”

  新闻画面中,接受采访的球迷神情激动,疯狂挥拳。

  在他背后,是狂欢的半个DC。

  复仇之夜,整个华盛顿都在躁动。

  华盛顿本地媒体也更加倾向于从这个角度进行新闻报道。

  《NBA史上最正义的复仇》

  《华盛顿体育史上最完美的清算》

  《SR铸造了华盛顿体育的精神》

  《不眠之夜!SR王者归来,让整个华盛顿陷入彻夜狂欢!》

  其实华盛顿真的不是一个NBA大球市,华盛顿甚至都不是一个体育强州。

  篮球在政治氛围浓厚、精英主义盛行的华盛顿,占有的关注比例非常稀少。

  哪怕乔丹二次复出,实际上也只是一时热度,并没有真正拯救奇才球市。

  但是,经过了昨夜的洗礼,篮球忽然在华盛顿变得炽手可热。

  就连白房子发言人都站出来蹭了一波热度,宣称大统领阁下为昨夜的胜利感到振奋。

  政治氛围极其浓重的《华盛顿邮报》特意用社会版头条而非体育版头条来报道这场胜利,并且好一顿上高度。

  大概意思是——

  这场胜利代表着最为本质的美国精神,强硬,不惧敌人的威胁和打压,面对失败永不言弃,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极大鼓舞了正处于伤痛之中的美国人民。

  华盛顿以奇才为荣,以乔丹为荣,以方星河为荣……

  等等等等,巴拉巴拉。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官方又在拿那场袭击做文章。

  但这对方星河没有任何坏处,反而让他成为精英人士眼中的不屈斗士、铁血英雄,实现了在华盛顿地区的声誉突破。

  这其中有一个谁都不敢提到的重要因素——方星河不是黑人。

  虽然黄种人在美国比黑人更受歧视,但其实,这种歧视不是纯粹瞧不上的那种厌恶,而是混合了警惕和畏惧。

  美国社会专门为黄种人里的中国人设置了一个隐形的天花板,可事实上,他们在相当多的层面都依赖华裔,视其为需要尊重并警惕的高等精英。

  你们以为全华裔奥赛队是后世的专有产物?

  不不不,其实早已如此了,比如今年的美国奥数国家队总共6名成员,里面就有4个是华裔。

  所以,华裔受到的歧视和黑人受到的歧视,本质远不一样。

  乔丹在奇才的二次复出,并没有打穿华盛顿特区精英阶层的心理防线。

  鄙视链始终存在,所以奇才的球市始终不温不火,并没有扩大到理想中的程度,更别提与后世的金州勇士相提并论。

  但是,自打昨天的复仇之夜,方星河做到了波林想都不敢想的事。

  奇才队成为了华盛顿的象征,真正进入主流市场和主流视野,看奇才队的比赛,不再是一项“底层人的廉价娱乐活动”。

  上面那句话是上一任华盛顿市长的原话,华盛顿市区的大学体育联盟也经常跳脸嘲讽NBA等商业联盟。

  总而言之,曾经的奇才相当没有牌面。

  但现在,精英们开始讨论奇才。

  有一个最直接的证据是:奇才季票超售了。

  华尔街日报特意用了一整个版面来讨论方星河给奇才队带来的改变,以此论证你方哥的商业价值。

  理论上,NBA球队季票这玩意,是跟场馆座位高度绑定的。

  41场主场比赛,季票购买的是主场场馆某一个固定座位的本赛季使用权。

  即:不管我当天来不来看比赛,那个座位都是我的,空着也不能给别人使用,必须保证我随时到场随时有座。

  因此,球队主场有多少个固定座位,才能卖出多少套季票。

  但是,复仇之夜激活了整个华盛顿去现场看SM打球的热情,季票一再提价,仍然供不应求。

  那怎么办?

  波林是个天才,他把固定季票限制在20000套,捏了7000左右的座位没有出售,然后搞出了一种“通行证季票”。

  意思是,本赛季内,购买通行证的球迷随时可以来场馆看球,然而没有固定座位。

  如果当天有空座,可以为你安排在7000通用座位之一。

  如果当天没有空座,那么就有可能站在通道旁、吧台后、走廊前、或者是任何能够塞下人的角落。

  总之保证让你能够看上球,但不保证看得舒不舒服。

  照此来讲,通行证理应比固定季票便宜一大截,可是随着奇才球市的火爆,已经售出的季票没有人愿意转售,残存通行证季票的价格反而越炒越高。

  仅仅几天的时间,就被华盛顿的精英富人们推到了比固定季票更高的价格。

  至于场边的VIP席位,压根没有开季票,都是根据比赛场次,来进行临时调整的“宝座”。

  之前不算特别贵,结果等到复仇之夜之后,一举暴涨至2000到10000美金。

  02年的美金有多值钱?

  反正方星河是换算不明白了,只知道随便一数人头,单是VIP区域就能每场吸金大几百万。

  而且,名人极多,名媛更多。

  什么姓伊的姓帕的姓布的,所有这个时代的知名美女都来过场边,一看到方星河扣篮就哇哇直叫,组成了一道极其靓丽的专属风景线。

  每一场比赛,方星河都能收到大量纸条。

  难道她们不知道小方未成年,甚至连酒都不能喝吗?

  不,她们当然知道,她们反而更兴奋了……

  幸好,此时的国内媒体极其保守,相关新闻并没有传回到国内。

  《我国篮球小将方星河闪耀华盛顿,率队结束连败》

  这种不温不火的标题,一看就是顶级官媒。

  事实上,这是新闻联播的报道内容。

  整体风格四平八稳,只谈成绩,不提恩怨,更不报道方星河的嚣张,主打一个“依靠高超技术和卓越品德征服NBA球员和美利坚观众”。

  把国内满天星们看得嘎嘎直乐。

  “方神必定再爆经典,不喷得他们满脑门血不可能结束采访。”

  “品德?我方哥有那东西?”

  “球都打赢了,不狠狠骂他们一顿岂不是等于白赢了?”

  “当奇才胜利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料到了赛后采访会出大新闻,可惜,看不到现场,太痛苦了啊啊啊啊啊!”

  大家疯狂在星网里求原版:“爹,谁能找到采访原视频?发我邮箱,大恩大德感激不尽!”

  现在翻墙不易,又没有视频网站,想看方星河的录像,只能用压缩包下载到本地电脑,然后用播放器去看。

  就这,都已经是高端操作,很少人能摆弄明白。

  然后,就因为满天星的强烈需求,马哥和东哥同时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要做一个视频网站?

  这想法其实并不超前,但是,对于软硬件的要求实在太超前了,所以方神的英姿暂时只能在少数人眼前流传。

  吉视倒是申请过播放方星河采访全录像,结果不出意料,被广总驳回了。

  “那么不友好的东西,你们想放到卫视上播?疯了吧?!”

首节 上一节 34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