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49节

  而且好大哥在《三重门》和《零下一度》面世之前根本没有开麦权。

  李二鹏、陆易?

  不算,他们俩以演员自居,不懂也不重视经营粉丝。

  谢庭锋、HOT?

  算大半个吧,他们的粉丝构成,确实和方星河有很大重合。

  但是,方总给自己单开了一条赛道,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根本不虚任何人。

  颜值向少女大统领+文学向疯批野孩子+时尚向叛逆新生代,用如此暴躁的组合在1.0版本的内娱里扑腾,怎么输?

  根本输不了一点好吧。

  所以哪怕作家的身份消化粉丝的效率极低、速度极慢,方星河仍然有充分的时间去转化黑粉,也有充裕的空间去消化那些负面声音。

  被黑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能够助力成长。

  看着星光每时每刻都在大幅增长,方总笑得十分欣悦。

  已经足够加上5点协调了,马上就是6点,再过几天就是8点……舒服~~~

  他刚想往协调上加点,心里忽然一动——

  到现在的情况看,最多再有三五天,星光值就能攒够8000万,要不然,再等等?

  反正也不差这几天,到时候一次性把协调拉到92,那得多快乐?

  方星河决定保持克制,延迟满足,挑个黄道吉日奖励自己一发大的,那一定超爽。

  关掉面板,沉下心开始看书。

  外面吵得再怎么厉害,已经不关我事了。

  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无助、专心上进的中学生,你们慢慢骂,我要学习新姿势了。

  在冯姓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王亚丽给方星河买了一堆相当有针对性的教材。

  《导演思维》、《电影语言的语法》、《如何指导演员:导演的必修课》、《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电影史》……

  以上是建立导演思维、正确认识导演职业的大师著作。

  另外一些,则是考卷的文常题库。

  《电影名片15讲》、《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与美学》、《中国电视纪录片史》……

  馮老师和王亚丽收集齐了影史、导演语汇、电影理论三大类别的所有相关书籍,并附赠一本超级工具书《电影艺术词典》。

  方星河十分感激,因此看得极为用心。

  从赵春华离开,整整5天时间,他把导演思维相关的书籍全都简单过了一遍,终于正确理解当导演是怎么回事了。

  三大基础能力:表演、剧作、视听语言。

  四大管理素质:找钱、组局、控场、宣映。

  两大上限天赋:审美情趣、人文内核。

  表演不是亲自演,而是感知好表演的能力,理解片子需要什么样的表演效果。

  剧作也不是硬性要求,导演不必非得写剧本,只要有鉴赏能力,能看出好坏并跟编剧顺畅沟通,足矣。

  真正的基本功是视听语言,考进导演系就学这个,什么构图啊、色彩啊、景别啊、机位啊、剪辑啊,统统都涵盖在其中。

  具备了三大基础能力,就可以拍出电影了。

  管理素质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课本上不教,但是缺了真不行,尤其是在国内的行业氛围下。

  有管理素质没有基本功,照样能当导演,韩二郭四都是例子。

  有基本功,没有管理素质,边上玩去。

  除非你特别有天赋。

  天赋直接决定了导演能把一个正常本子拍成什么样,烂片、平庸、经典,差就差在审美和人文内核上。

  审美情趣的最经典呈现,正是国师的奥运会开幕式,夸一句独步天下,不过分吧?

  人文内核的好例子也很多,文牧武的药神、郭番的小破球、吴晶的狼2,虽然内核不一样,但是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普通观众也能感受出来。

  如果让卢太君去拍药神,那妥了,你们自个儿想想那画面。

  反正方星河是直起鸡皮疙瘩。

  ……

  所以到底怎么当导演?路线十分清晰却又困难。

  一、学习基础能力。

  二、在行业里摸爬滚打,锻炼管理能力。

  三、确定自身天赋,找到个人路线。

  四、创作,成长,登顶,衰退,凉凉……

  方星河再结合前世的见闻,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好导演都是野路子出身。

  上限天注定,挣扎的意义不大。

  基础能力每个人都能学,但是学成什么样,不是努力决定的。

  甚至,当导演所需要的天赋,比当演员更严苛。

  演员能硬磨,能笨练,导演你磨个铁杵嘛!

  是吧,毕导?

  然后对比着再去看韩二和郭四,就能明白他俩确实有天赋。

  好大哥的天赋在于人文内核,他的电影和书中那种如出一辙的迷惘矫情怅然式文青,拍得极有个人风格,一些观众很喜欢这套调调。

  而小四的天赋点在审美上了,后期他被电影圈退货,去拍偶像剧,故事和节奏仍然时常拉胯,可是总能把演员拍得很美,构图也常有灵光之笔。

  而方星河……

  在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天赋工种之后,方导忽然大感轻松。

  没别的原因,少爷我啊,存了好多天赋。

  【艺术属性:写作79、表演35、导演1】

  新属性明晃晃的躺在那里,以咱现有的星光值,甚至能够一口气把它加到85点,那还慌什么?

  小开不算开,每一点星光值都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怎么不算我的努力呢~~~

  小开喜滋滋的把导演书合上,一边复习高中课程,一边做最后的等待。

  王桐快要到了,吹响反击号角的新采访,正在路上大步狂奔。

  ******

  PS:前面被删掉的那章里,有些内容必须用到,所以只能慢慢往后填,看到熟悉感不要奇怪……

  我就这能力啊家人们!

  平均每天5000+,不管是内容,还是更新量,我都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

  我一个每个月都必须打免疫针的病秧子,你们弄死我也没用啊……

第45章 我就是独夫

  把高中知识重新捡起来,比预想中更轻松。

  毕竟学过一遍,再加上语文和英语方面的优势,让自学变得游刃有余。

  当然,能自学是一回事,考试能考到什么程度是另外一回事,高中数学题,明显开始叫人头大了……

  有那么几个瞬间,当他对着数学扩展题抓耳挠腮胸闷气短时,方哥……不,方弟实在忍不住想:妈的,要不咱投了吧?

  跟他们斗个什么劲儿啊?

  这破数学我自己看着都恶心!

  资瓷教育改革!资瓷素质教育!快把高中数学和物理都给我删了!

  当然,抽风只是一阵,过后该干嘛还得干嘛,他曾经遇到的困难比这大了去了,啥时候真怂过?

  把掏裆叫过来猛踹一脚,方哥再次开拼。

  结果,总共只解出来五道题,新民报的记者王桐便到了。

  ——别TM问我时间!

  当王桐赶到小县城时,三篇和黑潮的影响力刚好扩散到了最大。

  骂方星河的人能从天安门排到东方明珠,撑他的数量不多但是丝毫不怂,两方打得人脑子变成了狗脑子,浇点辣油就是一碗好汤。

  所以不止是王桐迫不及待地赶来了,茫茫多的记者正在一股脑地涌向小城,单单昨天,刘大山就接待了三波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

  方星河谁都没搭理,保持静默。

  专访这种东西,不能多,更不能滥,采访资格同样是一种宝贵资源。

  给谁不给谁,方星河心里特别有数。

  所以,王桐没有埋怨为什么是北青报的记者得到了第一次专访,而是笑呵呵拉家常,转交陈丹娅的礼物,本人也给方星河带了一支英雄牌钢笔。

  “你的那篇赛后采访,给我们新民报带来了接近20万份的销量增长,我本人也因此得到表彰,多亏了你啊……感谢感谢!”

  “我还没来得及看。”

  方星河轻笑着把话题聊死,没给对方继续拉关系的机会。

  其实他看了,王桐的文笔不错,将主题写得非常引人入胜。

  哦,对了,主题集中在方星河的思想深度上,算是一次带有强烈正面意义的展示,并且新民报也没忘记把好大哥拉出来对比,搞出了两大天才文学少年相爱相杀的戏码。

  引战蹭流量的玩法,可从来都不是后世的专属。

  总体而言,上一篇采访对于方星河有很大的助益,让高傲的沪市百姓对他有了几分正视。

  别看只有几分,那可是相当不容易,这就挺好了。

  采访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开始。

首节 上一节 4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