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5节
趁着尚在发育期,得多吃多锻炼了。
洗脸刷牙,出门在院子里站了个武当太极桩。
起式、行功、收桩。
小方的身体底子相当不错,坚持了15分钟,站得浑身微微发热,很有感觉。
别多想,这可不是什么只杀敌不表演的国术,就是一点基本功而已。
在后面那个时代,各种道家桩功、八段锦易筋经、金刚长寿功等等法门早就褪去了神秘面纱,在白领和中老年群体中盛行。
练透了也不能打,对身体很好倒是真的。
武当三丰派太极桩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武当太极的基础。
太极到底有多少派别,方星河也搞不清楚,反正只要抻筋拔骨、活跃气血、健旺精神的功效能发挥出来,随便哪派都中。
汗出透之后回屋一擦,健康活着的感觉顿时充盈心胸,很爽。
然后就开始饿得慌。
13岁少年的健康身体,真的很麻烦,但也鲜活,充满生机。
“起来起来!”
方星河到大屋里扇醒仨小弟,催着他们起床:“赶紧的,琢磨口吃的去。”
谁都不会做,只能出去吃。
晃晃荡荡找食的功夫,三个小弟在后面嘀嘀咕咕。
“老大咋回事?”
“不道啊……”
“莫名其妙的忽然不睡懒觉了,亢奋什么呢?”
“那还用想?发春了呗!”
“草!小声点!你想死别拉上我们。”
“谁?冲谁发的?”
“卢婷婷和房雨婷呗,跑不了她俩。”
“屁!不可能是卢婷婷,她心里只有我!”
“你特么真是……你跟卢婷婷搭话,她回应过吗?”
“你不懂女孩子,好女孩都害羞!如果不是对我有好感,那我跟她唠嗑时她为啥总脸红?”
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方星河瞥了党涛一眼,顿时有点忍不住笑:“你缠着人聊天的时候总特么伸手掏裤裆,别说卢婷婷了,卢婷婷她妈看到了都得脸红。”
“噗……”
“哈哈哈哈哈哈!”
刘富和于小多这顿爆笑啊,嗓子眼都快要笑劈叉了。
“我不是!我没有!我、我……”
掏裆涨红着脸一顿解释,发现解释不清楚,最后只好颓然承认:“我也不想,可我总痒……”
刘富一步蹿出去3米远:“我艹!你踏马是不是长了什么奇怪的小东西?!”
“没有!”掏裆愤怒极了,“老子只是汗多!草你打野的!”
方星河大约明白了,给出了解决意见:“以后换四角裤衩,要纯棉的。”
“管用吗?”
“管用。”
于是掏裆又重新开心起来:“我就知道!只有我自己没事掏一掏,别人都没碰过,怎么可能长东西呢?”
刘富忽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总把擦腚纸抠破然后也不洗手就去掏裆?”
“不可能!”
掏裆只坚定了一秒,随后心虚气短的看着方星河:“不能吧,哥?”
方星河头疼极了,用力一拍脑门:“以后你可注意点卫生吧!”
这个年代的小孩啊……
有爹有妈也跟野孩子似的。
打打闹闹,然后在巷子口吃了顿油条豆浆大肉包,方星河开始给他们安排活儿。
“暴富,去找你姐把初三的全套课本都借来,我要用。”
掏裆一副看疯子的眼神:“哥,你要干啥?学习?!”
“嗯,不想混了,学习。”
方星河回得很平静,哥仨面面相觑,眼麻手麻,嗫喏难言。
方星河懒得解释,只是敲了敲桌子:“暴富?”
“啊啊……”刘富惊醒,胖脸堆笑,“好嘞!那啥,练习册要吗?”
“要。”
方星河转头又看向那俩货:“你们谁去房雨婷那儿,把新概念比赛的完整文件给我借来?”
“我去!”
于小多的声音都没落定,人已经窜出去了,喊声遥遥传回来:“哥你在家里等我!”
他给方星河办事总是那么积极,生怕自己多余。
而掏裆一听到要看书,万念俱灰,急忙起身开溜:“那什么,每个周末卢婷婷总是很需要我,我得去看看她……”
方星河没拦他,摆手放行。
等到掏裆匆匆跑掉之后,刘富凑过来悄悄道:“他吹牛逼,卢婷婷喜欢老大你。”
神经病。
十三四岁,你们懂个屁的喜欢?
方星河再次摆摆手,把他也撵走了:“干你的活去,抓点紧。”
“噢!那下午见。”
下午的时候,刘富果然骑着车带来了一大堆书本,而于小多更是早早的把房雨婷的贴录本带了过来。
方星河叮嘱他们最近少来呱噪,开始闭关。
第5章 大哥方星河
眼下最需要及时理清的,显然是新概念比赛的情况。
方星河上辈子没有特意关注过这玩意儿,直到看了班主任老房给房雨婷做的全套分析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前因是自1997年年末开始,国内的舆论界忽然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然后吵得甚嚣尘上。
快要倒闭的《萌芽》杂志,跟风凑热闹,搞了一组系列文章。
题目是《教育怎么办》。
大家吵着吵着就吵出了共识,舆论界认为,中学语文教育已经面临巨大危机,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方星河不了解现在的情况,不予评判。
但是很显然,教育界对此是重视的。
于是《萌芽》牵头,联合了北大复旦等7所重点高校,组织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
理念是“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
除了要将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年龄30岁以下之外,再没有任何限制,想写什么写什么。
在宣发方面,因为太急,所以动作不大。
只有报纸、萌芽月刊、部分地区的教委传达了信息。
不过宣发的仓促并不意味着社会对此不重视,11月13日登报的新闻,几天后跟进的报纸杂志已经超过50家。
再看评委名单,那么多知名大作家来给中学生作文比赛打分,简直离谱。
方星河心中立即生出一种更容易理解的对比。
这阵仗,基本相当于要在2025年搞一场高中生版的《偶像练习生》,举办方是北电中戏中传,评委包括顶流、影帝影后、各大影视公司高层,多家媒体跟进宣传,所有年轻女孩都在等待节目播出……
真的挺夸张了。
只是农安这城市太小,在纸媒时代对新信息的反应很迟缓,所以才显得格外平静而已。
瞧瞧房头给房雨婷收集了多少资料,聪明人都在抢跑。
想想也挺庆幸的,如果不是房雨婷要参赛,再加上掏裆多嘴,可能直到比赛结束方星河都没有收到消息。
这是什么?
这叫天命在我。
方星河喜滋滋的继续往下看。
新闻中特别提到:复赛获奖者将被联办大学重点关注。
老房收到的信息是,如果应届生的复赛表现特别好甚至有可能得到保送。
看来新概念头几届爆火的根源,就在这儿了。
方星河现在才明白,初始热度根本不是韩涵带来的,而是新概念的热度成就了韩涵,之后韩涵又以他独特的传奇性反哺了新概念。
最终双双爆火,互相成就。
所以,这正是方星河最需要的战场和舞台。
看一眼报名规则和赛制,比赛总共分ABC三组,A组是高三应届生,B组是高三以下在校生,C组是30岁以下社会人士。
“那我就是报B组了。”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