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82节

  他不知道的是,实验在2002年和2003年连出两个省高考状元,02年那个正好和他同班。

  想和这种变态竞争,需要付出绝对的专注,扎扎实实努力三年,才有希望。

  但这没意义,所以他心态平和,安安心心继续自己的步调。

  当然,这次摸底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他的作文轻松拿到了满分。

  说实话,真就是随便写写的,基本没用心,单靠修辞和行文就征服了所有老师。

  “这根本不是高中生级别的水平!”

  语文老师感叹不已,数学老师拉下脸,英语老师笑呵呵,物理老师皱着眉……

  成绩出来几天之后,南都又写了篇文章批评他。

  “方星河挥霍自身天赋的恶果终于初步显现,暑假时的放纵和狂妄让他在起步阶段就原形毕露,现在只是一个开始,他的滑落还将加速……”

  纯属没屁搁楞嗓子,除了让方黑们开心了一阵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作用。

  时间在方星河的专注中一点点流逝,渐渐的,刚刚平静下来的校园又开始隐隐的躁动——新概念作文集,终于要正式发行了。

第65章 孩子,你长大了

  这一世,首届新概念作文集的出版,受到了比前世高出数倍的关注。

  在原本的时间线中,作文集发行时,提供正面影响力的人是陈家勇,他保送去了北大,从而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好奇。

  而彼时的韩涵,刚刚因为留级和《杯中窥人》而出名,一度是社会热点,但提供的是负面影响力。

  确实有人好奇他的初赛作文是什么,但不多,程度也不深。

  韩涵主要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被顶到教育讨论的浪尖儿上,对新概念作文集的加成很微弱。

  也因此,就连韩涵本人的《三重门》都未能受到出版社的青睐,最后还是作家出版社的袁敏决定接手,而那时已经是2000年了。

  前世的新概念作文集上下两册,小心翼翼定价为20块,首印不超过5万套,一直卖到2001年再版总共只加印了两次。

  然而现在彻底不一样了。

  很难确切统计有多少人想看这套作文集,但是仅从知名度上考虑,三线以上城市的初高中,每个班级必然有人知道作文集发售的消息。

  从宣传效果上讲,至少是前世的十倍以上。

  真正发行的前一天,王亚丽给方星河报喜,声音振奋极了。

  “首印25万套,全都铺下去了,书店和书报亭的拿货热情高得不像话,你们农安铺了1000套,经销商仍然在追着上面要货……”

  “农安是特例。”方星河十分冷静,“县城应该不是销售主力吧?”

  “现在不好讲,目前看是北方的热情大于南方,但是南方的经济实力更好,如果能把县一级的购买热情激发出来,靠着总量超越大城市,那就是绝对的爆款了!”

  “倒也不用太爆。”

  方星河执笔在日历上一路向后划,最终圈定了两个日期。

  “刚好能把县级市场的讨论热情激发,但是还来不及转化为实际购买,那才算是恰到好处。”

  少年的声音轻轻的、淡淡的,王亚丽嘶的倒抽一口凉气,整个人瞬间冷静下来。

  “不管和你对话多少次,我都会一次又一次的被你震撼。”

  她感慨叹息:“县级市场可用于书籍消费的经济潜力有限,要尽可能激活,但别释放,从而转化到你的新书上……你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可能是因为我更理解小县城?”

  方星河开了句玩笑,随后真心真意的道谢:“麻烦你了,亚丽姐。”

  想要精准监控县级图书市场的动态,惟有王亚丽能够做到,但也不容易。

  正常而言,出版社只统计省级经销商的数据,大致扫一眼,稀里糊涂的就那么过去了。

  而方星河需要的数据,必须由王亚丽向下统计到县一级销售点,最终将数据汇总,形成一个庞大表格。

  现在虽然有电脑办公的概念了,可这仍然是一个巨大工程,劳人劳力,费心费神。

  可是换一个角度想——方星河都把准备做到如此程度了,王亚丽、陈丹娅、王查理等人,又怎么可能不相信他?

  每个人都满怀信心,坚信方星河必定大获成功。

  他带来的理念,远超当前时代。

  ……

  9月20号,《首届新概念作文精选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刘震雲一大早就买了两套,溜溜达达来到石铁生家。

  “看吧,神往已久咯!”

  ……

  阎烈山坐在办公室里,高高翘着二郎腿,漫不经心的翻开作文集扉页。

  “方星河、方星河……”

  他一边往下找,一边轻声的念叨着。

  从本心的角度出发,他憎恶方星河。

  太帅,太年轻,太锋利,太野太狂。

  每一种都是让他羡慕嫉妒到抓心挠肝,却永远不可能拥有的东西。

  写文章谁更厉害?

  他觉得自己分毫不差,然而一旦从格子间里走向外面,曝晒在明晃晃的太阳下,那点本事就什么都不算了。

  “方星河、方星河……找到了,来,让我看看你写了什么……”

  ……

  陈家勇悄悄摸进教室后门,同寝哥们给他让开位置,打趣道:“真就那么放不下,宁肯迟到也要先买到手再说?”

  陈家勇抿抿嘴,惜字如金的回道:“我还是有点不服。”

  ……

  馮远征终于不在腋下夹着书了,直接抄在手里,走进剧院大门。

  捧场王何栤一看到他就笑,乐呵呵问:“嘿,征子,你那小徒弟的新文章写得怎么样?”

  “我真没看呢。”

  馮远征深沉摆手,脚步有些匆忙。

  “王亚丽告诉我要做好准备,这回挨的骂肯定轻不了,我比你还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此言一出,何栤也真正好奇起来。

  “哟呵,那可真得仔细瞧瞧了,你先看,看完给我。”

  ……

  万宝儿已在香江,整个上午都蔫头巴脑,没精打采的。

  新认识的闺蜜难以理解:“晚一点看到而已啦,怎么好像K了一样?”

  “你不懂!”

  一到中午放学,万宝儿马上拔腿就跑,冲到校门口,来接她的司机第一时间递过回深圳才买到的崭新作文集。

  “YES!”

  她终于活泼起来,迫不及待的翻开目录。

  ……

  SH市建平中学,刚上初三的丁妍,在书堆中悄悄打开了作文集。

  同桌惊讶至极:“你不是不太喜欢方星河吗?”

  “我没有不喜欢他。”

  丁妍慢条斯理的解释着:“我只是不大赞成像他和韩涵那样,用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世俗,那太吃力了。”

  “那你就是不喜欢他。”

  同桌的笃定,很快重新化为好奇:“所以,既然不赞成,你为什么还要特意看看他写了什么呢?”

  “因为……因为……”

  丁妍也讲不好确切的原因,只是心中有一种冲动,想通过来自于更早时间的文字,进一步了解那个奇怪的人。

  找到了。

  上册,P53,方星河,《又是很想长大的一天》

  丁妍很快沉浸了进去,她意外的发现,方星河原来还能这样写文章,这是一种她非常喜欢的风格。

  仔仔细细读到最后面,有一段话,彻彻底底的打动了她。

  “我知道成年人的世界肯定不会如我想象的那般美好。我看到很多庸庸碌碌的人过着疲惫麻木的生活——哪怕不庸碌的人,也总有超越了能力却满足不了欲望的烦恼。

  可我还是想要快点长大,我必须亲自去拥抱那个世界。

  我想吹一吹带着她鬓角香气的夜风。那风并不来自于旷野,但却是那样的自由奔放。

  我想淋一场有可能撕心裂肺也有可能柳暗花明的雨。那雨很冷,浇在我滚烫的躯壳上将我催熟。

  我想守望一趟载满思念的列车。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带来的又是谁的思念,但是当我坐在站台斑驳的木椅上,迎着夕阳凝望远方时,那一刻的我一定是幸福的。

  我想在蔚蓝海边的洁白沙滩上赤着脚走路,用我的脚印覆盖她的,直到彻底重合。我们正大光明地拥抱在一起。我抬手指向海天一际的远方:看,烟花!当她转过头又跳又叫时,我从沙滩里挖出早已埋在此处的戒指。为她戴在无名指上。她哭着深吻我,我笑着深拥她。

  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一个人,从此以后我的责任有了依托,从此以后我对忽如其来的雨雪风霜产生另一种理解,从此以后我将用大人的视角看待世界。

  我不知道事情的发展是否会如此顺利。

  现在的我还没有准备好爱一个人,但我相信,我一定有能力好好爱一个人。

  她应该像我的母亲,柔软,坚韧,善良。

  我们会生几个漂亮的宝宝,天堂的风偶尔吹过填满欢笑的客厅,在吹出窗外时变成了一声满意的叹息。

  孩子,你长大了。”

  丁妍忽然就热泪盈眶。

首节 上一节 82/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