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87节

  “那算了。”

  方星河狠狠一咬牙,霍然起身:“您歇着,我自己读。”

  “哟!真有干劲。”小老太太笑开了花,一边往旁边走一边招手,“那你来吧,作者亲自朗读,肯定更能体现出感情。”

  方星河默默翻了个白眼,大步走向讲台。

  从迈出第一步开始,他就在主动调整自身状态。

  表演艺术中的核心概念:动作与规定情境。

  斯氏体系要求演员在规定情境中真看、真听、真思索、真感觉、真行动。

  而所有一切都指向一个根本素质:演员的信念感。

  现在就是一个特殊的规定情境,而方星河作为演员,要进行规定的行动。

  我相信现在的行动是正当的、有必要的,一点都不可笑……

  影帝苗子以秒级的速度调整好心态,上台后,大大方方舒展体态,然后全力发动现有台词功底,真挚的信念在格氏发声方法的驱动下,整了一出澎湃的质朴戏剧。

  当演员嘛,哪怕台词是“可她失去的是爱情啊”,该上也得上。

  方星河没有任何刻意夸张,该是什么情绪,就是什么情绪——他自己深知文字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完全理解人物内心。

  结果,原本念起来有点难以形容的文字,居然特别铿锵,又有韵律。

  等到他朗读结束,王老师第一个鼓掌,带动全班同学一起鼓掌。

  哗啦啦的掌声伴随着叫好声把他从表演状态拽回来,方星河细细琢磨着文学语言在台词中的构成形态和表演当中的台词-情绪展现,感到大有收获。

  打开艺术面板一看,果然,台词和表演都有成长,各涨了2点。

  掌声渐止,小老太太刚要开口,教室门却被推开了,刘大山矮胖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王老师,我耽误您一会儿。”

  胖脸上喜气洋洋,冲着方星河招手:“小方,来一下,省台有重要事情要和你商量。”

  ……

  来者是吉省卫视的副台长,县宣传口的领导和实验大校长陪同着,规格很高。

  但事情本身却很简单。

  “小方啊,台里想围绕你做一期新节目,你愿不愿意帮个忙?”

  瞧瞧人家讲话多客气,但这正是因为方星河的文章——小爷贼狂,都给我乖一点。

  像这种好事,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仍然要问清楚细节。

  “具体是什么样的节目?”

  “其实我们现在并没有完全确定。”副台长直言不讳,“反正台里不太倾向于那种一问一答的访谈式节目,感觉很难做出吸引力来,容易浪费你的影响力。”

  哟,一点都不藏着啊,真就抱紧我硬蹭呗?

  但问题是……

  “做的太激烈,能过审吗?”

  副台长有些愕然:“太激烈?还能怎么激烈?只要别胡乱爆粗口,想聊什么聊什么!”

  噢,对了,现在这个时代,可是能够在电视台里播放黄暴血腥镜头的,虽然没有特别野,但是对比方星河熟悉的后世,艺术创作环境要宽松得多。

  那妥了,我就喜欢不受限制的畅所欲言。

  宣传领导冷不丁问:“小方,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偏好?”

  方星河下意识想到了后来的《圆桌派》、《十三邀》、《非正式会谈》等谈话类节目,随后又把它们全都驱除脑海。

  无剧本文化类聊天节目看似简单,其实对于主持人和嘉宾的要求实在太高,不是搞个形式就能复刻出来的。

  那么根据现在的条件简化一下,他马上有思路了。

  “一个控场的主持人,一个带来主话题的访谈嘉宾,两三个文化口的学者负责制造对立观点,三五十个现场观众,既可以提问,也可以对某些观点进行反驳。”

  “哎哟!妙啊!”

  副台长啪的一拍巴掌,兴奋不已。

  “现场碰撞最容易带上脾气,咱们聊它两三个钟头,把最激烈的部分剪出来,肯定好看!”

  宣传口领导点评:“即可以追逐社会热点,又可以追逐人物热点,选题特别灵活。”

  校长主动帮忙查缺补漏:“如果主宾不是很擅长言辞,副嘉宾也可以一唱一和,各自扮演正方和反方,不影响话题推进。”

  刘大山:“高啊,真高!”

  唉……瞧瞧你这地位!

  方星河仍然觉得,想把节目真正做好没那么容易,可他不准备扫兴,笑笑拉倒。

  “小方,第一期主嘉宾肯定是你了,你对文化学者和观众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

  “可以有的。”

  副台长忍不住讲到最直白:“台里完全可以找两个欣赏你的学者,再把观众细心筛选一下,给你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没必要。”

  方星河的拒绝,反而愈发坚决。

  “只要有流程,有秩序,有我开口的机会,我不惧怕和任何人正面放对。全程一团和气,那还有什么精彩可言?”

  房间里的大人们集体侧目,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乳虎虽幼,已有吞牛之气”。

  “那好,我这就回去筹备节目。”

  副台长茶也不喝了,匆匆起身。

  “主持和嘉宾都好办,现场观众的筛选恐怕要费些时间,咱们长春就那么两所名校,太缺人才了,我们只能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别看这副台长很爱蹭,但是思维特别敏捷。

  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观众应该请一些同龄人里的高材生,这样才能碰撞出最有意思的场面。

  “您尽管放开选。”方星河马上喂他安心丸,“我不怕同龄人犀利有思想,他们越强越好,敌视我更好。”

  一旦这个节目真能办好,那将极大满足方星河的宣传需要。

  所以,为什么不往激烈了搞呢?

  很多读者不了解1999年,以现在的思维眼光和见识去感受书里那个时代,观感上有偏差,这也正常。

  当时文字上最叛逆的是王朔,互联网风格的群嘲文章尚未出现。

  韩涵正是吃到第一代互联网的反传统红利,才火到那样的。

  但是他们两个的文字烈度显然不如小方。

  然后,家庭教育的“最高明珠”是《哈佛女孩刘某某》。

  思想教育的潮流是极致反动。

  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系完全割裂,初中大分流、高中只保尖子生、大学实行精英教育。

  2000年扩招后又出现新的妖蛾子,毕业=失业。纵观改革开放至今,戾气最重的时期绝不是现在的后疫情时代,恰恰是世纪交替阶段,98经济危机到08年的十年之间。

  所以哪怕就生活在那个年代,个人体感也很难准确,地区差异、经济差异、环境差异都太大了。

  这篇文章,是我精心给小方准备的洗粉文,完全针对于那个时代的种种特征,不要用现在的环境去代入,那就不准确了。

  你非要讨论这篇文章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里牛不牛逼,那我只能承认,不牛哔,不如deepseek3秒的工作量,但我没用ds去跑,而是根据当时环境亲自写出来,达到文风统一的效果,这是建立在真实需求上的诚意。

第69章 再磨剑

  吉省卫视的新节目还需要筹备至少几天,在那之前,闻到臭味的苍蝇们先动了。

  又是难防系。

  这一次,大主笔们没有急着发动攻击,而是出动了一些著名的“文学评论家”。

  9月22日难防日报,从社会版到文学版,整整刊登了三篇对方星河的批评文章。

  把王亚丽气的啊,掐着早自习下课的时间打来电话:“他们从来没有这么离谱过!”

  那是因为以前没有遇到我……

  方星河笑呵呵回道:“没事啊,重新回到舞台中央,我还挺开心的。对了,作文集卖得怎么样了?”

  “你啊你啊!”

  王亚丽无奈的叹了两声,随后压着嗓子开始念数据。

  “20号当天卖了7万多套,昨天我们原本预计应该跌落到5万套左右,结果跌幅微乎其微,卖了62000套,今天的走势说不准,因为各大报刊反应很快,开始集中批评你,我们也判断不好有多少人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方星河扫了一眼星光面板里疯狂下跌的浮粉数据,心想:怕是不少。

  最起码那些中年人的浅层好感,快被哥们儿一举干碎了。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只担心王亚丽。

  “一本中学生作文集而已,卖到现在的程度,应该可以交差了吧?”

  王亚丽哈的一声轻笑:“当然!如果没有你,一个月都不晓得能不能卖出5万套,能有现在的成绩,社里早已心满意足,放心吧,我只有功,没有过的。”

  “那就好。”

  方星河准备挂电话:“那我上课去了,晚上再碰。”

  上完第1节数学课,方星河溜溜达达来到副校长办公室,推门就问:“报纸买齐了么?”

  刘大山从报纸堆里抬起头,表情有点像是那种脑瘫之后没有恢复好的龇牙咧嘴。

  大山哥现在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煎熬了。

  早前方星河的“善意提醒”,如今好像一把大锤子,嘭、嘭、嘭,一下接一下往脑门上砸。

  他欲哭无泪的回道:“祖宗嗳!哪儿有马蜂窝,你往哪儿捅,这堆报纸看得我血压直哆嗦!”

  什么破形容,你也是个诗人么?

  方星河走过去翻了翻,发现大半报纸上都有自己的名字,嘿,真火。

首节 上一节 87/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