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第2节
杨锦文脸色淡然,叹了一口气,解释道:“何队,钢铁厂里每个月都会发生流血事件。
三个月前,厂子的宿舍里,因为工友偷了张某一块肥皂,张某就拿菜刀把工友给砍死在了澡堂里。
你认认我的脸,当时接待你们刑警大队的就是我。”
杨锦文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露出自己的脸来:“有印象吗?”
何金波瞧着这张脸,皱了皱眉,他确实想起来了,当时有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一直跟着自己,并对警察这个职业十分好奇,而且还问东问西的。
他印象中,小伙的五官特别端正,有点像电影明星。
“原来是你啊。”何金波摸了摸后脑勺:“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
杨锦文点点头:“你每天遇见的事儿太多,忘记了也很正常。”
虽然如此,但何金波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疑虑还未消除:“你先去岸上待着,哪里都不要去,我一会儿安排警员给你做笔录。”
“行。”杨锦文应了一声,重新戴上帽子,跑去岸边,把鱼竿和一只铁桶收起来。
他正想上岸,何金波还凑过来,向桶里看了两眼,两条大板鲫正在水桶里游来游去。
“你还真钓着鱼了!”
杨锦文笑了笑:“刚好能加餐。”
回到岸上,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表情黯然,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会儿,他才有时间厘清脑子里杂乱的思绪。
今天凌晨,他从床上突然醒来,以为天亮了,可是看见屋里的景象后,他顿时就傻眼了。
老旧的衣柜,嘎吱作响的木床,以及那熟悉的书桌,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重生了!
重生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照镜子。
他跑到洗手间,确认是自己年轻时的脸,陌生带着熟悉。
而后,便是时间,为了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他奔出卧室,去对面房间把自己老爸叫醒。
“爸?今年是哪一年来着?几月几号?”
“你小子癔症了?这大半夜的,毛病啊你?”
看见副厂长杨大川还算精壮的身体,杨锦文确定自己是重生了。
于是,他便想起了在未来,如同梦魇般缠着自己的特大刑事案件。
发生在1997年的连环杀人案,案卷上被称为【5*30杀人案】。
一个月之内,连续三名年轻女孩子被害,凶手手段残忍,不仅杀人,还分尸!
这一年,杨锦文还是钢铁厂保卫科的干事,当时,整个安南市的市局和三大分局,联合侦查了一整年,但最终没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当第三名女孩被害后,整个安南市的老百姓人心惶惶,年轻女子下班后都是赶紧回家,不敢在外面逗留。
直到2024年,杨锦文已经是省厅的高级警长,这个案子也没侦破。
厚厚的几大纸箱的案卷和物证,早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从老爸嘴里问出具体的时间后,杨锦文意识到,这可能是老天爷想要自己抓到当年的凶手,为三名女性被害者沉冤昭雪。
杨锦文站在客厅里,像是处于时间的漩涡,他看向外面漆黑的夜空,毫不犹豫地穿上雨衣就跑向了燕子河。
因为他清楚的记得,凌晨会迎来一场暴雨,而埋在芦苇荡的碎尸,会被暴涨的河水冲到下游。
也就是说,正常的时间里,碎尸是在三天后,也就是六月四日才会被发现。
当年,报纸上有报道过,最先发现人体组织的是下游的居民想要抓上水鱼,一网下去,捞起来一条人类的大腿。
杨锦文来到燕子河,也幸好包裹断掌的红色塑料袋,有一截露在土层外面,这才让他找到这只断手。
报警之前,为了避免引起警察的怀疑,杨锦文又跑回家里,拿上老爸的钓鱼竿,从厨房找来水桶,水桶里也正好有两条大板鲫。
杨锦文出神的看向不断翻滚的乌云,而后便听见芦苇荡里传来一声惊慌的呐喊。
“这里,这里有发现!”
杨锦文看见何金波急忙向喊话的地方跑去,他的身影在芦苇丛中穿梭。
接着,又有警员在另一处喊道:“何队,我这里也有发现。”
“还有我这儿,我找到了人头,我找到了人头!”
杨锦文看向芦苇荡里不断奔跑的警员,脑子里回想着前世的案卷内容,随后喃喃自语:
“5*30特大杀人案,黄翠翠的尸体提前三天被找到,第二名被害人名叫江燕,年龄19岁,百货大楼的销售员。
如果不出现任何意外,她遇害时间为六月三日,晚上六点到深夜十二点。”
第3章 一个保卫科干事是怎么练成的?
因为发现了碎尸,北城分局的刑警大队长张斌,以及主管刑事侦查的副局长陆少华,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何金波跑到岸边接人,开口就介绍案情:“陆局,张队。我们是凌晨六点左右接到的报警,现场发现了一只女性的断手,而后又找到了其他人体组织。”
陆少华面容严肃,撑开雨伞问道:“谁报的警?”
何金波指了指警戒线外面的杨锦文:“就他,钢铁厂保卫科的一名干事。”
陆少华看见人后,眼里泛出了一丝笑意。
何金波正觉得奇怪,便看见杨锦文小跑过来,笑着招呼道:“陆叔叔。”
陆叔叔?何金波咽下一口唾沫,很意外地看向这小子。
陆少华解释道:“小文是我老战友的儿子。”
“呃……”
何金波点点头,心里正犯着嘀咕,却又听见陆少华道:“对了,有一件事儿得告诉你们俩,局里按照组织要求,准备吸纳退伍军人转业到分局工作。
杨锦文符合规定,而且还是大学毕业后当的兵,所以组织决定,吸纳他成为咱们局里的实习警员,八月份过后,他就正式向局里报到。”
何金波额头冒起了问号,难怪三个月前自己去钢铁厂处理杀人案时,杨锦文老是打听分局的情况,原来人家并不是无的放矢。
何金波没有多想,毕竟眼前的案子要紧。
他却又听见杨锦文开了口:“陆局,这尸体是我发现的,我申请提前向局里报道,一起侦查这起杀人案。”
“不是……”何金波瞪了他一眼:“你什么都还没学呢,你会破案吗?”
我已经当了近三十年的刑警……杨锦文心里想着,他迎着何金波的视线:“我应该能行!”
陆少华笑了笑:“那就看有没有人带你了,咱们做警察的都是传帮带,你得先找个师父。师父答应了,你可以先跟着学习一段时间。”
杨锦文指着蹲在路边,打着伞、抽着烟的一个老帮菜,开口道:“我想跟着郑警官。”
“郑康?”何金波眨了眨眼,心里腹诽,这小子怎么谁都认识。
这会儿,郑康刚好转过脸来,便看见领导正向自己招手。
他指了指自己鼻子,陆少华点点头。
郑康转了转眼珠,把烟头扔掉,站起身向这边走来。
他正狐疑,不知道领导找自己干嘛,便看见一个年轻人向自己跟前跑来:“郑警官,我想跟着您学习。”
郑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见陆少华向自己点了点头,那意思不言而喻。
“呃……”
“谢谢郑……谢谢师父!”杨锦文没等他开口,马上就认了师父,而且还快走两步,站在了郑康的背后。
何金波在旁边看傻了,这啥情况,一般来讲,普通人遇到尸体的概率有多高?
报案人天然就会被警察给怀疑上,杨锦文这还没洗脱嫌疑。
一转眼,好嘛,成了自己人,当上了见习警员,他还腆着脸给自己找了一个师父。
比何金波更震惊的是郑康,他一句话都没说,竟然认了一个徒弟?
这上哪说理去?你脸大啊?你就喊我师父!?
郑康正想回绝,却听见杨锦文在他耳边低声道:“师父,我当年高考,数学考了141分,您家里要是有孩子上学的话,我可以给他补补课。”
“呃……”郑康咽下一口唾沫,狐疑地盯着他。
这时,陆少华开了口:“老郑,你是老刑警了,退休前带带新人也好。这位小同志叫杨锦文,高材生来着,跟着你不吃亏。”
郑康犹豫片刻,略微点头:“行,我认下他了。”
一听这话,何金波摸了摸脸,总觉得眼前发生的事不太真实。
郑康可是队里出了名的难搞,虽然他看着是一个好好先生,但谁要踩到他的地雷,他是很不好说话的。
郑康能亲自答应收徒,而且还没做背景调查的情况下,这让何金波觉得特别蹊跷。
古怪!
太古怪了!
何金波正琢磨,两位领导已经走向了抛尸现场,他急忙跟上去,心思回到了工作上。
这会儿,郑康还一脸狐疑地盯着杨锦文。
做刑警的都这样,都是摆弄人的,突然被人摆弄,心里肯定不痛快。
郑康呲了一下牙:“你叫什么来着?”
“师父,我叫杨锦文。”
“做我徒弟,我有三个条件。”
“您请讲。”虽然杨锦文早已经知道他说的是啥,但还是装着虚心求教的样子。
郑康清了清喉咙:“第一,不准打听我的家事儿。”
————师娘正和您闹离婚,她已经在娘家住了半年,您的独生子是学渣来着,高二期末,数学考了10分。
“第二,出任务时,不准问东问西,有问题就集中在一起问。”
————就因为我太想学习,上一世差点被您扫地出门,没师父带,就得去干后勤,多遭罪啊……杨锦文心里腹诽。
“第三,不准让我帮你写案卷!”
————这个可是我的拿手活,杨锦文就是靠着会写案卷,能写报告,还会破案,慢慢往上晋升,一直做到省厅的三级警监,正处级别。这重活一世,自然不在话下。
97年,分局还没有数字化办公,案卷和报告都是靠手写,很多刑警出任务、抓人、蹲点,跑的飞快,等写案卷时就抓耳饶思,苦思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