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第37节
杨锦文站起身招呼他们:“何队,江叔,徐叔。”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黑眼圈浓重的猫子。
郑康向孙路点点头,开口道:“你在门外待一会儿,我们有事情要聊。凡凡我会看着,他醒了,我叫你。”
孙路站起身:“郑叔,我给你们拿几瓶汽水。”
他走到靠墙的冰柜,拿出六罐健力宝,递给猫子等人,还一边说道:“辛苦了。”
何金波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全都垫给温玲,让她去省厅做DNA。
他看向郑康,后者道:“你别看我和锦文,我们也都掏空了。”
何金波望向眼神躲闪的徐国良:“我记得你是不是留了二十块?”
徐国良一脸的郁闷:“老何,这二十块钱我得留着,我答应我女儿周末去游乐园,我身上总不能不带钱吧?”
“抠抠搜搜的,算我借你。”
孙路赶紧摆手:“不用给我钱,我请你们的。”
何金波一把夺走徐国良的钱包,抽出一张十块钱递给孙路:“我们是有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他强行塞给对方,孙路只好把钱接住:“我找零,要不了这么多。”
何金波把钱包扔给徐国良:“没给你花完,女儿也不能娇生惯养,现在挣钱多不容易啊。”
孙路出去后,六个人围坐在桌子边上。
江建兵率先问道:“小杨,刚我们听何队说,你找出线索了?”
“情况是这样的……”
杨锦文把案发当时,凶手撬门用的扁平撬棍,捆绑张小英手腕的八字结,以及孙路刚刚做的笔录,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等杨锦文从笔记本上抬起头来时,眼前这五个人、手指缝里都已经夹着了香烟。
除了郑康之外,其他四人,四双看向杨锦文的眼神都凝固住了,只有手指缝里香烟袅袅飘散。
江建兵最先反应过来:“牛逼啊,小杨,你这分析能力,我靠,市局的技术专家都没你厉害!”
徐国良也忙点头,用夹着香烟的手,指向郑康骂道:“你这老混蛋,真是他妈的捡到宝了。”
“去你的。”郑康怼了一句。
何金波要理智一些,他把燃烧殆尽的烟头往地上一丢,拿走杨锦文的笔记本。
几个人赶紧凑了过去,拿着照片和杨锦文的临摹画像比对。
看完之后,何金波确定杨锦文的调查分析,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凶手的形象已经在脑子里构建了起来。
郑康开口道:“也就说,在六月十四晚上,有一个女人,我们现在不知道她的年龄,她来这家面馆吃过饭,还和张小英聊了十几分钟。
从这个女人口中,我们得知,她和她的丈夫、弟弟都下岗了。
这和温玲所说的,张小英遭到了两个人的侵犯,情况一致。
另外就是两样最重要的线索,一个是撬门的扁平的撬棍,一个是捆绑张小英手腕的八字结,这绳子已经证实不是张小英家里的,就是凶手自己带在身上的!”
听完后,大家都是神色凝重,何金波又点了一支烟,问道:“老郑,你是想从这个方面查起?排查下岗职工?”
杨锦文抢话道:“不,下岗职工的人数太多了,符合条件的也太多,我们没那么多人手。
我琢磨着这几个凶手,肯定对张小英的家庭情况很了解。
每天晚上,张小英都是先带孩子回家,孙路一个人看店,凶手肯定知道这个情况。
他们肯定多次踩过点,我的想法是,就在这周边排查一遍,或者是沿着张小英回家的路线走访。”
何金波抿了抿嘴:“我们现在人手不够,都在银行附近蹲点,陆局现在都在银行大厅假扮储户呢。
你们不知道,城南分局和嘉兴分局把联防队都改成了便衣,就想比我们早一步抓到人。
要是真让他们干成了,咱们陆局就倒霉了,张斌那混蛋绝对会在背后捣鬼!”
杨锦文眯着眼问道:“何队,你们就这么确定,凶手会去银行取钱吗?”
“呃……”何金波目光一凝:“怎么说?”
第52章 陆局:老子梭哈!
郑康像是个看傻蛋一般盯着何金波。
他歪头看向猫子:“猫子,杨锦文刚才的问题,你来告诉你师父!”
“啊?”猫子一脸茫然。
他正小口小口地抿着健力宝,心里想着这味道真不错,两块钱一罐,他平时都舍不得买来喝,他得攒钱给妹妹读书。
平时他都是跑腿的命,老帮菜私下讨论案情,从来都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这会儿被郑康点名,四双眼睛紧盯着自己,猫子紧张的不行,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
一时间,猫子像是面对生死考验一般,毕竟师父都不知道的事情,自己会知道?
他额头冒出冷汗来,眼睛滴溜溜地转。
郑康催促道:“你实习好几个月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知道?你对案子都不了解的吗?”
我师父还不是……他心里正腹诽,郑康继续道:“你师父是当局者迷,他被城北分局的廖国华给激怒了,脑子也秀逗了。”
这时,猫子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脱口而出:“我明白了,被害人家里除了丢失五千块存单之外,还有八百块钱现金。”
猫子激动地伸出手来:“八百块钱现金能花不少时间,他们肯定不会在这段时间冒风险去取钱!”
“对啰!”郑康打了一个响指,看向何金波:“老何,你徒弟比你聪明。”
何金波脸色一滞:“不,不是……”
“什么不是啊!”江建兵一拍桌子:“除非这几个凶手家里出现变故,比如说有家人生了重病,急需一大笔钱,要不然,他们确实犯不着马上去银行取钱!”
徐国良跟着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肯定会随时关注我们警察排查的方向,等我们放松警惕了,查不出这个案子的时候,他们才会放心大胆的去银行取钱!”
郑康又打了一个响指:“对了,如果我是凶手,我肯定会这么做!”
猫子继续发散着思维,刚才命中答案,让他脑子里分泌了大量多巴胺,比在厕所偷偷看收缴的皇色杂志还兴奋。
“凶手肯定会盯着凶案现场,偷看我们会不会查到他们的身上。”
江建兵接着道:“凶手在我们城北分局做的案,就算他们去银行取钱,应该也不太可能在我们城北银行取钱,跨区取钱,风险要小一些!
何队,今天早上开会,廖国华和嘉兴分局的大队长柴涛,这么信誓旦旦,胸有成竹,肯定就是想到了这一点!”
何金波听着他们的讨论,心里一阵慌乱。
也确实,就如同郑康刚才所说的,就是因为成立专案组,城北和嘉兴分局参与了进来,这让何金波、以及陆少华都倍感压力。
凶手真的是被他们抓捕了,案子却是在城北分局发生的。
这还有脸吗?
没脸啊!
不仅是他,就连陆少华都有可能被调任!
就算是平调,也可能给你调到偏僻的县城,或者是去哪个乡镇派出所,当个副所长之类的,跟电影里说的守水塘没啥区别。
在没查到具体线索之前,把侦查人员和联防队放去各区银行蹲点,是非常明智的,毕竟城北分局和嘉兴分局都是这么干的。
但现在搜集到的线索充足,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排查。
所以何金波心里开始摇摆,他看向围着桌子的三个老帮菜和两个新兵蛋子。
这五个人像是战壕里的老兵条子一般,紧盯着自己,就等着谁喊出一声:“班长,下命令吧!”
望向他们灼灼的目光,何金波站起身来:“猫子,你跟我去找陆局,老江和老徐,你俩和老郑他们一起先在这边排查。
如果陆局同意,咱们就转变侦查方向,开始按照你们提供的线索排查!”
说完,何金波转身就走,看见猫子有些不情愿跟他去,便骂道:“你小子想要欺师灭祖,是不?你师父我是急则生乱,不是没考虑到你刚才回答的那个问题!赶紧的,别磨磨蹭蹭的!”
他俩走后,郑康、杨锦文等四个人开始按照健民路的两侧道路排查,主要是就临街做生意的这些店铺。
他们手里就一条线索,六月十四号之前的几天内,有没有可疑的人在这附近出现过。
特别是在面馆的门外和马路边徘徊,而且在六月十四号当天晚上,张小英背着孩子回家时,有没有人鬼鬼祟祟地跟在她的身后。
这条线索很模糊,没有犯案人员的具体形象,要说形迹可疑的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俗称盲流。
什么叫盲流,就是盲目流动人口,主要指没有固定职业、户籍或稳定居所,自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群。
安南市四处都有这类人,如果要一个个排查,那是难上加难。
于是,郑康他们便把重点放在了张小英当晚回家的路线上。
据孙路的笔录所说,张小英是在案发当天深夜十点,离开面馆回的家。
在两个小时前,郑康和杨锦文在面馆吃过面,而后赶去和江建明、徐国良汇合,去凤台路的录像厅抓人。
97年,又是深夜十点,除了做生意的临街店铺,大街上并没有多少人。
而且,除了主路、或者是交叉路口,因为电力系统和电费比较贵,有的道路还会停电,并不会一直亮着路灯。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跟踪张小英回家,或者是提前在她家踩过点的,大概率能找到目击证人。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郑康他们在健民路查了五六个小时,倒是找出许多下海‘做生意’的女人,还真没找出符合条件的人来。
杨锦文拿着城北区的地图,向三个人道:“从健民路到梧桐巷一共三公里。
走路需要半个小时,也就是说张小英十点钟背着孩子离开面馆,到家应该是在十点三十分,不超过十点四十分。我们接下来就在这条路和梧桐巷的四周排查。”
江建兵两手叉腰,叫苦道:“我们就四个人,就算加快进度,也要排到明天早上,而且还容易遗漏掉目击证人。”
徐国良点头:“咱们必须得搬救兵。”
他话音刚落,街面上响起一声急促的喇叭声。
四个人转头望去,只见两辆大卡车的车厢里站满了人,全是城北联防队的,而且还有巡逻队的开着边三轮和摩托车过来。
放眼望去,竟有一百多号人!
陆少华从卡车的副驾驶室跳下来,一脸的风尘仆仆,连连招呼联防队赶紧下人。
杨锦文咽下一口唾沫,喃喃自语道:“陆局这是梭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