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第52节
袋子里装着的都是一些用过的日用品,洗衣粉、肥皂、香皂和牙膏,放在家里容易坏掉,肯定是要拿回宿舍用的。
此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半,两个人没打算在外面吃,主要是没钱。
回去分局后,他们把东西先放下,直奔食堂。
他们一进去,便看见何金波在橱窗里抡大勺,胸前还系着白围裙,上面写着“双桥味精”四个大字。
除了他之外,江建兵正用菜刀在案板上剁鸭肉,徐国良咣咣的切着青红辣椒。
食堂已经摆起了五张大圆桌,刑警队、技术队、档案室各部门的人都在。
这些人磕着瓜子,吃着西瓜,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温玲已经从省城回来,看见杨锦文后,急忙招手:“你过来。”
杨锦文瞥了一眼档案室那桌,邹佳慧也在向自己招手。
猫子站在他的背后,只觉得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同,他只觉得吵闹。
“让开。”
猫子把杨锦文推开,走到后勤部门那一桌坐着,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定位在哪里。
杨锦文左右为难,只好指着橱窗里,向那两位笑道:“我去帮帮忙。”
温玲俏脸一垮,狠狠地瞪着邹佳慧,后者也是眯着眼,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在虚空中大战了三百回合。
杨锦文进去后,先是向背着双手的老范打了一个招呼:“范叔。”
老范向他点点头,而后指着何金波批评道:“油温三成热,丢下姜片,缓慢沉底过后,再滑油!
油温六成热,等葱花浮起来,就开始爆炒鸭肉!你懂不懂啊?”
何金波满头大汗地转过头,谦虚地笑道:“这不是要范队指导我们的工作吗,您是老前辈了,咱们做小辈的都是从您这里吸取经验和教训的。”
杨锦文看见他那谄媚的样子,心想有些不对劲。
他溜达到江建兵身后,耳语道:“江叔,何队这是怎么了?今天晚上有什么喜事儿,饭菜这么丰富?”
江建兵瞥了一眼那边,见何金波和老范没注意自己,他小声回答说:“老张要调走,何队要升了,今儿晚他请客。”
杨锦文睁大了眼,记忆中何金波可是熬到退休,还是刑警副大队长。
他忙问:“我师父呢?”
“不出意外的话,你师父接手老何的职位。”
“不是,我是问他人呢?”
徐国良嘴里叼着烟,闷闷不乐地道:“去健民路那家面馆了,还把我唯一的十块钱给掏走,说是给被害人的孩子买点麦芽糖,这该死的老郑!”
第72章 一个时代的过去!
时间一晃,半个月匆匆而过。
六月份侦破的两次特大凶杀案,证据链完整,犯案人员认罪认罚。
当然,5*30案的凶手、李超已经提前认罚,虽然是在他没同意的情况下。
再有,省厅物证中心对6*14案进行了二次DNA鉴定,确认被害人张小英体内残留杨红和吴大勇的体液。
最后,他们被带到了凶案现场,指认当时杀人的细节。
证据链齐全,铁案如山,案子已经移交检察院,就等着起诉。
两个人死刑无疑,至于汪彩霞,检察院还在量刑,大概是以无期徒刑起诉。
在这个节骨眼上,法院判决的速度应该很快,不会拖到下半年。
这半个月,杨锦文除了帮着写案卷之外,就是和郑康骑着边三轮外出办理一些刑事案件,大多是和八大类刑事案件有关。
所谓八大类刑事案件,便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抢劫,强女干,爆*炸,纵火,投毒。
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电力设备等。
这是1983年8月25日下发的文件,正式提出八大类严重刑事犯罪。
郑康和杨锦文办理的都不是新发案件,而是对之前案件的证据补充。
譬如在一起杀妻案中,犯罪嫌疑人拒不提供作案工具,那就得找这些东西。
又譬如,在一起抢劫案中,预审组的警员无意间,从嫌疑人口中,问出了一起杀人案,这案子是真是真假,也得去排查。
当然,并不是刑警队所有人都会参与,郑康和杨锦文都是去辖区派出所,叫片警一起走访调查。
杨锦文跟着师父在城北分局的各街道派出所跑了一个遍,各辖区的派出所所长也都认识了。
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模糊,沉入潜意识,就像做了一场遥远的梦。
而他现在所处的97年,可能才是真实的世界。
他唯一能清晰记得的,就是有关人员的将来。
因为两案的完美侦破,成了蝴蝶煽动的翅膀,何金波熬到退休都只是刑警副大队长,现在却有机会顶替张斌,职位再升一级。
于是,何金波闲着没事儿都往食堂跑,帮着老范打下手,干一些摘菜、洗菜的活儿,抢了食堂大妈的工作,收获了大妈们的白眼。
郑康也有望成为副大队长,但他却嗤之以鼻,照样我行我素,每天摆着一张臭脸,一副很难搞的样子。
这些已经偏移了历史轨迹,所以杨锦文不再去挖掘自己的记忆,那些既定要发生的案件,也不再多想。
发生的总会发生,如果他主动去干预,就像5*30案那样,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
人命很重要,但历史的进程似乎更重要。
而在杨锦文的心里,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老爸杨大川。
他和蒋红已经离开半个多月了,期间就通了一次电话。
杨大川和蒋红安全抵达深市,两个人兴奋不已,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都看花了。
他们在电话里说,深市和安南市大不相同,几乎所有的城市的经济状况都是死气沉沉。
但只有深市是一副勃勃生机的景象,到处都在建高楼,新修的马路不仅宽、还干净,几乎全国各地的生意人都在那里。
人们的精气神非常高涨,走路都是带风的。
按照杨锦文提供的赚钱思路,杨大川拿出多年的积蓄,准备先搞房地产。
1998年,即将出台房改前的土地协议出让制度。
杨大川可以用工业用地的名义,低价拿地,如南山区地价约500元/㎡。
2003年后转为商住用地,增值100倍以上。
重点开发小户型商品房(70-90㎡),适应国企下岗职工购买。
等有钱了就去找一个姓马的人,但这是后话了。
前提是,杨大川的积蓄不够,他要先赚第一桶金。
杨锦文建议他和蒋红,从深市倒卖电视机到内地,看能不能先赚上一笔启动资金。
要知道这个时候,从港岛走私过来的光碟比贩毐还赚钱,一台电视机的利润,那是直接翻好几倍。
月底这天,城北分局所有警员都不用外出办案。
一大早,大家伙都在打扫卫生。
上到分局各位大领导,下到警卫和食堂,每个人都顶着一头汗,乐此不疲地忙碌着。
各个科室也是喜气洋洋,把桌子和窗户玻璃擦拭的干干净净。
下午时,陆少华和万东来书记,还在院子里亲自换了一面崭新的旗帜。
一直到晚上十点,城北分局所有警员齐聚在食堂,每个人都端着小板凳,按照主次,端端正正的坐在电视机前,等着零点钟声的敲响。
杨锦文和猫子坐在最后,前面都是乌泱泱的人头。
温玲端着小板凳过来,挤在他们中间,坐下后,她伸出手来:“瓜子,要不?”
杨锦文摇头,猫子抓了一把,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嗑着瓜子。
温玲低声问道:“杨锦文,等你师父当上副大队长了,你是不是就能独立办案了?”
“要等我警官证发下来才行。”
温玲点头:“你肯定是办大案的,市局那帮人都比不上你。”
杨锦文笑了笑:“市局主要是指导我们工作嘛。”
温玲摇头:“他们现在也要求办案,分担咱们分局的压力,要不是你把廖国华的事情搞黄了,他就是专门去市局搞刑事侦查这一块的。”
猫子看向她:“你爸和你说的?”
“什么我爸,称职务,是温支队。”
猫子点头:“对,温支队。他们不会想把小杨要走吧?这半个月,他都请了三次假。”
杨锦文也有这个担心,他不想去市局工作,至少现在不想。
温玲摇头:“杨国昌倒是想调你去,但陆局不干,温支队也是支持咱们陆局的,说让年轻人在基层先锻炼锻炼,不能步子迈的太大。”
猫子深以为然:“那倒是,容易扯着蛋。”
“你说啥?”温玲拿眼瞪他:“猫子,我告诉你,别给法医开黄腔,小心我哪天……”
温玲恶狠狠地笑道,猫子看着她的表情,心里直发毛。
之前,他还对温玲产生过幻想,可一旦知道人家是市局温支队的独生女,便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想着让给杨锦文算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档案室的邹佳慧。
这会儿,邹佳慧时不时瞟他一眼,似乎很在意自己的样子。
这让猫子激动地不行,后悔今天早上没用杨锦文的啫喱水,搞个骚气的造型。
他正胡思乱想,电视机播放出一首歌曲来,他立即将脸转了过去。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风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随后,安南市上空爆发出绚烂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