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32节

  谷雨默默听完,然后表示对社会主义试点区存在的问题,他相当关心,该讨论是一定要讨论,但是不是到了关门的地步呢,还需要再讨论讨论,不能太着急下结论。

  说完了这些之后,谷雨笑着说道,“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们有些怨气,可以理解,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一想,我也觉得他们有些抱怨不能说没有道理。

  我今天57岁了,这一届也六十出头了,老李,你、老吴、老陶、老方还有饶漱石,当初退出中央局也是这个年纪,你们能退,我也可以退嘛,只要我和大家一样,那些退下来的同志也就没什么抱怨得了!”

  毛泽东同志难以置信,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寻即认为谷雨在反将那些抱怨的老同志,你们搞逼宫,那我来一步反将,逼着全党上下做选择!

  对谷雨这一套搞法,他心里当然不舒服,可他的骄傲又让他没办法说那些马屁话,他想了想说道,“谷雨同志,我个人认为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现在国家局面稳定,恰好可以让年青同志多做一些事情,也可以看看我们创建的体系换了人之后,会不会出现问题!”谷雨指了指他身后的文件,“这也是为我身体考虑,即便其他同志分担了不少工作,但我还要看一大堆东西,实在太累了,我还是早一点退休,坐镇中顾委的好!”

第130章 好人谷雨

  谷雨很清楚老同志能干政,有着天然的基础,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虽然围绕着谁的功劳更大,存在着不小的争论,但除了他以外,党内没有任何一个同志能扛得住老同志这个整体的压力。

  现在他这个巨大的锅盖压着,看着什么都好,一旦等到自己不行了,这个锅盖突然没有了,老干部们自然会放飞自我,前世种种丑恶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所以他的算盘是一边压着,一边放气,而他放气的方式就是自己主动退,虽然他很自信,只要不死,他就拥有重大问题的最后决定权,但自己不管事了,必然有人会忍不住跳出来,到时候自己可以支持年青一代同志处理。

  处理的过程中,年青一代同志自然就创建了威信,有了威信,未来那些寿命长的老干部想放飞自我,自然不可能,如此一来,党内各种丑恶现象就能得到一定的压制。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同志们问题少一些,就不至于迅速出现大规模的腐败,有了这段时间,各种制度就会逐渐深入人心,而等到网络时代到来,总体形势自然要好转不少。

  同时谷雨刻意留下两个试点区,就是给后人一个机会,当未来发现问题严重时,这些探索的存在就是信号,他们也可以有样学样,做一些探索,同样也让党内两种不同思路的同志各有所属,不至于彻底失去平衡。

  谷雨把这些理由和盘托出时,毛泽东同志突然间有些感动,他对谷雨过于实用主义,不够革命,或者说理想主义不足的一面一直不满意,甚至是耿耿于怀,但今天谷雨主动提出退休,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想主义,他和谷雨的区别或许就是谷雨更通人性之私,更能分得清理想和现实!

  想了想,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建议,“谷雨同志,你还比较年轻,这么早退休太可惜了,党内同志也会有意义,是否可以考虑政治局常委里头分一线、二线,一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二线则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你处在第二线,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如此可以摆脱日常工作束缚,集中精力处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从事理论研究,顺便再培养和考察接班人,而其他政治局常委处在第一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现在实际上就已经是这样,除了军队工作以外,其他工作我基本已经放手了,但摸索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还是不行,必须要让做事的同志名实兼具,要不然有些事情他们处理不了!”

  谷雨笑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自1934年领导中央以来,我已经实际掌权31年,比钢铁执政的时间还要长,当家三年狗也嫌,更不要说当家三十多年了,虽然还没到人心思变的程度,但随着我的年龄日长,这种思潮会越来越严重,我这辈子讲的就是顺势而为,人到晚年更要讲,这点自知之明必须有!

  十大召开前后,我就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我准备五年之后退下来,搬出中南海,以后不再担任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党的第一枢机、军委主席全部让出来。

  同志们若是支持,党的十二大上,我会继续留在中央委员行列中,并担任中央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就党和国家的未来做一些规划,也可以有一个行政职务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资政,到时候不管是出国,还是在国内活动,也自由许多!”

  谷雨在二战后,为了安抚同志们,设立了这个委员会,第一任主任是刘伯承,前后几任主任基本都是军中退伍将帅,谷雨退休,但却留任中央委员,并担任这个委员会主任。

  毛泽东同志一听,就知道留有后路,保留中央委员可以让他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重新出山稳定局面,后来可以让他保持对党、国家和军队的影响力,也或者可以说,他设立这三个位置,为得就是压住党内各路人马,这也有利于政权的平稳交接。

  只听谷雨说道,“等再过五年,到了党的十三大,看到年青一代同志站稳了脚跟,我就彻底离开中央委员会,转任中顾委主任,而等到我退休,中顾委的使命也应该差不多了,到时候一并取消中顾委,如此逐步过渡,我们就将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

  毛泽东同志想了想说道,“谷雨同志,你既然考虑得这么清楚,我当然支持你,不过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谷景生同志只比你小五岁!”

  “退下来之后,才好到处跑一跑,仔细观察,现在整天一堆事,哪里还有精力!”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我的身体虽然还行,但这几年,总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乘着还能动,和老婆孩子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我亏欠他们太多了!”

  “你这辈子都在讲公私兼顾,我一直不喜欢!”

  “我和你的差距就在这里,你这个人不在乎钱,但你不在乎,别人在乎,你没理由剥夺别人对财富地主的追求,国家危亡之际,有民族大义压着,可以讲究理想奉献,但形势好转时,就一定要讲究公私兼顾,不能光讲理想奉献,忽视个人得失,就要出大事,不管地位多高,贡献多大,都可能翻船。

  钢铁落得那个下场,原因不在大清洗,若是没有大清洗强行凝聚人心,苏俄搞不好真得亡国,这一点苏俄上下是知道的,他的问题主要是大战之后,人心思稳之际,不知道顺应潮流,反而有意渲染紧张气氛,又搞出了列宁格勒案,搞得人人自危,赫鲁晓夫的出现是必然的!”

  “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冷战爆发,责任在美国,不在苏俄!”

  “一个巴掌拍不响,美国压迫确实是主要原因,但苏俄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授人以柄,直接往人家怀里钻,怪得了谁,美国人要构建一个国际大市场,美国好盘踞其上,不断吸血。

  苏俄却把东欧看成是自家地盘,连渗透都不让美国人渗透,美国人自然不干,那是欧洲,世界精华所在,战后的苏俄压根没那个实力占据那么大的地盘!”

  谷雨摇摇头,“世界霸主就如同皇帝,苏、中、印度、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地区大国就是藩王,任何一个皇帝登陆之后,都不会放过拥有庞大势力的藩王,肯定要消藩的。

  对我们这些藩王而言,直接撕破脸硬扛是下下策,人家是皇帝,我们是藩王,肯定是有差距,要不然为什么人家是皇帝,我们只是藩王。

  最好是斗而不破,私下了怎么斗都行,但表面必须和气,也必须让彼此的利益交叉,让皇帝没办法彻底翻脸,而核武器的出现又非常有利于斗而不破,俄国人害怕莫斯科被丢下原子弹,美国人同样担心纽约遇到袭击,这也意味着二战那种摊牌式的大决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再爆发!”

  “虽然现在看起来确实如此,但那是因为美国需要首先控制住西欧,现在不同了,美国人已经基本实现了对西欧的控制,一步步逼上了门,中美两国的白刃格斗已经开始了!”

  “基本实现了对欧洲的控制?哪有那么容易,法德这两个世仇已经凑在了一起,两家一联手有技术,有市场,有资源,怎么着也是一个藩王,哪怕是受到美国影响很深的亲藩,那也是藩王,美国人想让这两家听话,可没那么容易!”

  毛泽东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就算如此,美国现在对我们的优势也太大了,你不能太乐观了!”

  谷雨和毛泽东对未来的形势判断,一直存在分歧,毛泽东希望加快军工发展,他对谷雨这么不断裁军一直很担心,为此两人多次辩论。

  这一次也不例外,他说完谷雨立刻反驳,“美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而不在亚洲,而要想加强对欧洲的控制,苏俄永远都是首要的敌人,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就算我们强大起来,那又如何,美国有阿拉斯加、关岛和新加坡三个点,我们实际上被锁在东亚,我们的头上还顶着一个苏俄,我们太强,老毛子就越不安,美国能用的牌太多了,他们有必要对中国大打出手吗?

  我们的核武器是不多,但只要有一枚打到纽约,美国就受不了,美国敢赌吗?若是美国是类似苏俄那种体制,我还有些担心,但美国不是,美国那种四面漏风的选举体制注定了当政者不会赌国运,你也不要以己度人!

  再说了,我们也不是没做准备,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一直在建设,常规武器也有一些投入,到这一步够了,我们总不能和龙王爷比宝!”

  毛泽东同志沉默片刻后,这才说道,“你是一把手,这种战略判断你既然做了,我就算有些悲观,也改变不了你!你现在进行的外交赌博若是失败了,既不能进入关贸总协定,又疏远了苏俄,到时候怎么办?”

  “好办得很,继续收缩,继续与美国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这样顶破天就是局部战争,也不需要养太多的军队,我们可以把节省的军费和军工投入,用来搞建设,对我们而言,内政才是根本!”

  “但若是美国压迫我们的同时,苏俄又冲上来,对我们两面夹击呢?这一点现在也必须考虑了!”

  “苏俄并不值得担心,我们有一些核弹头直接瞄准着莫斯科,全面战争就打不起来;若是搞常规战争,外蒙在我们手里,他们又没办法打;若是苏俄搞摩擦,我们奉陪到底!

  苏俄不可能在西方屯兵几百万的同时,再和我们大打出手,他们没这个胆,要说起来,现在是苏俄怕我们搞摩擦,而不是我们怕苏俄,老李,你要有足够的自信,我们已经大变样了!”

  毛泽东同志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谷雨同志,二战结束后,你急匆匆的修北疆铁路,可不是这么说的,当时你很忧虑!”

  “那段时间,我们属实是纸老虎,但1965年的中国已经是真老虎!”

  谷雨敢于这么说话,自然也是因为他真有底气,虽然30万吨合成氨还没有吃透,虽然大石化还有不少缺陷,但现在的中国不仅在核能、航天、电子这些尖端领域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也已经基本吃透了钢铁、水泥、纺织、造船等等基础产业,汽车、航空等等都有了相当强的实力。

  随着转炉技术的突破,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还是华侨企业,都在疯狂的投资钢铁产业,1965年前九个月,中国的钢铁总产量远远超过计划,历史性的突破了4800万吨,离5000万吨只有一步之遥,全年大概率可以达到6500万吨,这种疯狂让谷雨都瞠目结舌。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澳大利亚富铁矿相关供应链被打通,可以提供的铁矿石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和两个日本的钢铁企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疯狂扩产,谷雨原来规划的1970年1亿吨目标,铁定会超额实现。

  不仅仅钢铁产业发疯,水泥产业也进入到疯狂阶段,此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水泥出产国,前九个月水泥总产量1.26亿吨,而且还在迅猛增加中。

  钢铁、水泥是基础工业,随着这些基础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各行各业进入到高度景气期,在谷雨看来,现在的中国基础还有一些薄弱,但工业化最艰难的阶段已经挺过去了,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大国。

  能在短短三十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说白了就是两条,一是在各国专家的帮助下,中国迅速吃透了二战的战争红利;二是与欧美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往来。

  虽然中国与欧美的经济关系还不密切,技术交流也被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但只要没有被封锁,欧美的技术扩散就不可避免,欧美的资本输出就会不断增加,这也让中国企业的技术升级变得更快,各行各业与欧美都有一些差距,但这些差距都不明显,只要有足够的投资,就可以凭借成本优势迅速飞龙在天。

  在这个过程中,谷雨选择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努力,此时此刻,中国的问题实际上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没有足够的资本,中国经济就不能迅速膨胀,国家财富也不会迅速积累。

  现在的中国有些像18岁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但身上却没多少肉,此时要想多长肉,除了自己苦干积累以外,也离不开外部资源的输入,而要想让外部资源大胆输入,后世的美国传授了两个办法。

  一个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做法,快速发展的美国经济,广阔的美国市场提供了无数利润,让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蜂拥而入,让欧洲的技术工人们拼命涌入,缔造了20世纪美国的辉煌。

  二是谷雨前世美国人的做法,制造美元潮汐,引发世界混乱,让各国资本在原来的市场赚不到钱,资本自然只能跑到美国,繁荣美国经济,哪怕明知道要被美国割一刀,也总比留在原来的市场强。

  谷雨现在也是这样的做法,此时的中国就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只要敢投资,就能赚到钱,赚到大钱,而与此同时,他不断给阿拉伯国家献计献策,打蛇打七寸,只要全世界油价出现重大波动,欧美不可避免会提前陷入停滞,到时候东方的中国自然会变得格外诱人……

  谷雨虽然不清楚纳赛尔什么时候动手,但种种迹象表明,埃及动手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原因很简单,埃及国内经济已经扛不住了!

  谷雨提出持久战、消耗战的前提是苏俄大力援助,但科兹洛夫上台后,谷雨总觉得他有些五行不定,既想让中东打起来,让油价涨上去,又惧怕美国,不敢搞得太过,又想留着以色列这个大敌,逼着阿拉伯国家靠拢,想获得更多的好处。

  谷雨相当无语,哪有什么都想要,却试图维持现状的,他们这么干不是推着阿拉伯国家离开吗?不过现在中苏关系趋于冷淡,谷雨也懒得管。

  这种局面下,埃及就很难了,他们已经很脆弱,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一架,什么时候打,或许就在以色列的赎罪日,也或许会再往后推迟,一切都要看以色列会不会及时动员,只要以色列不动员,纳赛尔就要动手,这甚至已经是明牌!

  谷雨做出这样的判断,也跟埃及的外交动作有关,就在1965年8月纳赛尔再一次访问苏俄,又搞到了一批物资,而到了1965年9月,埃及副总统萨达特主动联系中国大使表示参加中国的国庆庆典,谷雨先和苏俄通气,然后发出邀请,萨达特的飞机在9月30日才姗姗来迟。

  而萨达特要说的话,谷雨不用猜就知道,所以还没等他来到中国,谷雨就通过国安委向主要国企发出预警,要做好新一轮中东战争爆发的准备工作。

  而此时,北京已经非常热闹了,中国周边国家的领导人都已经来到了北京,而他们此时都十分高兴,因为在会议上,谷雨给了他们一块大蛋糕。

  中国希望修改香港经合组织条例,香港经合组织成员国将一半的外汇不必存在中国外交部,中国以各国已经培养出足够的金融人才为由,主动召回了驻各国央行的董事,明确表示会放弃对各国货币的影响,乃至于直接控制。

  他再次解释了一番,当初那样干也是没办法,当时美国的压力山大,各国刚刚独立,只有和中国锁定,他们才能稳固住内部局势,现在形势变了,法国人竟效仿搞了一套类似的模式盘剥非洲,这不是中国所希望的,所以大家以后各过各的,若是觉得可以不用挂钩人民币,也随便,不勉强!

  如此一来,朝鲜、暹罗加入香港经济组织的最大阻力就已经消除,不仅仅两国可以加入,谷雨还认为,本州日本、菲律宾也可以成为香港经合组织的观察国,相互间可以减少关税和各种贸易壁垒,这对各国都很有利。

  一向抠门到家的谷雨突然间变得这么好说话,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婆罗洲那几家和苏门答腊无所谓,反正都是中国人,谷雨也不至于过分,柬埔寨西哈努克已经躺平,他相信谷雨不会对他怎么样。

  九州日本总理福田纠夫根本无所谓政策转变,九州日本才几个人,这些年发展这么好,靠得不就是在大中国市场赚到的钱吗?只有融为一体,九州日本才有不断吸血的可能,脱离?他脑子没糊涂!

  暹罗领导人的立场是一贯的,在中美之间摇摆,不过再怎么摇摆,暹罗绝不会被美国人当枪使,也不会在核心问题上挑战中国,反正是民选政府,只要议会通过,加入就加入吧!

  唯一心里有些疙瘩的是朝鲜军政府领导人金钟泌,作为右翼军政府领导人一直希望能够在中美之间稍作摇摆,但那帮美国人吃饱撑着制裁朝鲜,逼着他靠拢中国,要不然军政府就活不下去。

  现在谷雨放开了,压力迅速到了他这一边,他要是还摇摆,军政府的生存环境就会更加恶劣,他已经没有选择了,也只能加入了,但还是不甘心,若是能够靠拢美国,可惜呀,朝鲜的位置摆在那里,想挣脱中国根本没可能,只能凑活过下去了……

  金钟泌心里不愿意加入,吴廷艳倒是想加入,谷雨短时间却不想带他玩,他与谷雨打过多年交道,吃过无数苦头对谷雨现在的改变早就有所察觉。

  在他看来,过去中国穷,是个赤脚的,也不在乎吃相,虽然没到穷凶极恶的地步,但也差不多了,最典型的就是对待南越,在谷雨的规划中,南越和美国的印第安保护权压根没区别。

  现在中国日子好过了不少,家业也多了,连北京新城这么大的规划,也完成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全力推动,据说准备五年内完成,底气这么足,自然不在乎周边国家那三瓜两枣,还不如落个大方,主动放出去,好争取一个好名声。

  就算中国不要求各国挂靠人民币,各国也会习惯挂靠人民币,各国华人不断进出,民间有大量人民币,很多交易都用人民币结算,若是不挂靠人民币,挂靠什么?挂靠美元倒是不错,可万一被挤兑怎么办?谁吃得消这个风险?

  也正是看到谷雨心态转变,对外越来越柔和,吴廷艳才会说那等拉架子的话,但被扇了一巴掌之后,他又主动上门,这一次来到中国,谷雨刻意冷淡他,让一个副总理接待,他也是毫不在意,脸上满是笑容,不管怎么说,能蹭进来总比不被理睬强……

  谷雨这个橄榄枝实在太大了,直接把来访的本州日本外交大臣三木武夫干蒙了,他一开始还不清楚中国为什么会对日本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世上没有白送的蛋糕,不过随行访问的日本企业家领袖土光敏夫给出了答案,中国企业已经羽翼丰满,已经不太惧怕日本企业的竞争……

  力是相互的,中国推动香港经合组织扩容,对本州日本的态度改变,让日本可以更容易进入到东亚大陆市场,本州日本相关企业登陆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拿出各种好东西就成了必然,这必然会促进中国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本州日本也不得不吸纳中国企业进入本州日本企业的产业链,要不然中国就要使坏,这必然会扩大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增加中国的对外出口。

  由于中国的市场规模远比本州日本要大,时间一长,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到那个时候,就算美国不让中国进入关贸总协定也不行。

  本州日本当然也知道,但他们压根没办法拒绝这份诱惑,本州日本对美出口一多,美国就搞贸易战,欧洲更狠,直接以不公平竞争为由,给本州日本的相关企业加关税。

  偏偏传统的东亚市场要么被中国控制,要么被中国搞得一团糟,缅甸、马来西亚内战,爪哇岛虽然恢复了太平,但穷得叮当响,也没有日本急需的各种资源,整个东亚日本就剩下菲律宾可以吸血。

  而在南亚地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海得拉巴都与中国关系密切,与中资企业有不少合作,而印度又是极度的市场保护,所以日本的开拓同样不理想。

  无可奈何的日本企业只好跑到拉美,不过日本去哪里,中国相关企业也跑过去开拓,日本能给的条件,中国不仅可以给,而且还能给更低……

  凡是中日企业打架的地方,欧美企业纷纷站不住脚,成本更高的他们卷不过中日两国,这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目前这种竞争还是良性的,但本州日本上下都充满了恐惧,他们很清楚,中国的家底更厚,长期这么竞争下去,以外贸立国的日本绝不是对手。

  所以中日两国经济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最符合本州日本利益的事情,而且这也有利于未来日本的统一,大家都在一个槽中吃饭,政治上自然会慢慢走到一起去。

  当然了,本州日本也知道这样的大事他们做不得主,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筹码,美国阻拦没问题,我们可以不做观察国,但你得给我们一些市场,让日本企业更好得活下去吧……

  大家都觉得挺好,这种气氛自然感染了好些位穆斯林朋友,萨达特搞清楚原因后,想到要价越来越高的苏俄,心里就贼不是滋味,虽然苏俄给了埃及各种援助累积超过了20亿美元,埃及军队的武器、国内重要工业企业,绝大部分都是苏俄援助的。

  虽然苏俄为埃及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承诺帮助埃及创建一批基础工业企业,包括钢铁、机械、电力、冶金、石化、造船等行业,埃及只需要以棉花等农产品,偿付苏联机器、设备。

  虽然苏还答应补充埃及在战争中的全部武器损失,飞机免费,其他武器只收成本价的一半,赫鲁晓夫甚至还指示:纳赛尔需要多少,苏俄就卖给他多少。

  即便是拖延日久的阿斯旺水坝,此时也已经启动了建设,四五十度的高温下,1000多名苏俄专家挥汗如雨,与埃及军民并肩苦干,似乎埃及与苏俄的友谊牢不可破。

  但苏埃友好的背后,是埃及越来越严重的困难,为了讨好苏俄,并对抗以色列,埃及推行不适合自身需要的社会主义政策,不断的国有化,使得埃及经济濒于崩溃,军饷和公务员的工资都快发不起,只能借钱度日。

  而在科兹洛夫上台后,形势更进一步恶化,苏俄的要求越来越多,不仅要求外交上的配合,苏俄的地中海特遣舰队基地也进驻了亚历山大港,苏军还有权使用赛德港、马鲁特等军港。

  大批苏军顾问和士兵进驻埃及,苏军顾问设到了埃及军队的团一级,埃及军队的先进武器,如新式米格战机和导弹等,都掌握在苏军手中,苏俄军事顾问也常常对埃及军队指手画脚,埃及军队的主权在不断流失。

  更让埃军上下愤怒的是,明明是苏军打了败仗,却责怪埃及军队,这极大的刺激埃及人的民族自尊心,上下怨气很大。

首节 上一节 132/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