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79节

  这辆车还是老毛病,并没有配置汽车空调,幸好内部还有个电扇能吹吹,嗯,烟灰缸倒是没忘记,看来抽烟的人不少,江泽民同志有摸了摸这辆车使用的四前速手动变速器,换挡杆非常的长,好在档位清晰,上手应该容易。

  通过这辆车的设计,就可以看出苏俄汽车处处都比较糙,不讲究,但也不是说毫无建数,这台车虽然轴距只有2400mm长,而且还是后轮驱动,而且空间还是有一些的,比一些2700mm的紧凑型轿车还要强。

  连续参观下来,都可以看出,苏俄并不是没有好的设计师,他们有些考虑还是挺周到的,但计划经济下,苏俄汽车公司只是生产小汽车,消费者的意见并不重要,这辆车既然计划卖到中国,但却没有按照中国方面的应用需求去设计,这肯定不行。

  哪怕是普通的中国地方官员,喜欢的也是比较宽敞的A型车,的士和一些稍稍初步富裕起来的家庭虽然会选用紧凑型轿车,但这辆苏俄车的细节设计又比较缺乏,或许在东北或者蒙古乡间有一些需求,但那才多少需求量,这还没有考虑到价格因素……

  建国初期,中国百废待兴,当时各个汽车厂都在想办法消化国外搞来的汽车,小汽车产量很少,当时国家通过物物交易,引进了一批苏俄小汽车,以满足专家们的需求。

  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到了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国产车改型换代,大规模加装单一冷气空调,高端车则都会加装进口冷暖一体化空调,曾经在中国市场有不少销售的苏俄伏尔加和莫斯科人两款汽车,迅速卖不动,苏俄可以没空调,中国不能没有,光光这一条就决定了苏俄车的命运。

  苏俄汽车卖不动,表面上看是因为空调问题,但在江泽民看来,其更大的问题是迭代太慢,各种细节设计都不是很好,若是在别的国家还可以将就,但在中国不行。

  此时中国国内大大小小的汽车厂有几十家之多,虽然大部分地方汽车公司并无能力研发汽车三大件,但为了推动国内汽车公司的发展,汽车总公司在五十年代初公开了多款国外车型的全部技术资料,允许大小车厂无偿使用。

  而丰田汽车和各大国有车厂以及国有主要配件厂,每五年都会公开一些他们认为可以对外开放的汽车专利,但这样的专利开放并非无条件,任何中国企业在使用了这些专利后,也无法再用其他专利或知识产权对相关大型车厂提起诉讼。

  地方汽车公司技术不足,自然要借用汽车总公司和大车厂的技术,但为了有所区分,不得不改一改车标车灯内饰这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花样就多了起来,甚至于有的地方汽车公司可以将同一种车型搞出几十种花样,虽然主要是表面功夫,但能搞出这么多花样,也可见其精巧。

  而那些得到市场赞许的设计往往会迅速被大型汽车厂采用,用于改进自己的汽车,而这样的改进并不是很难,往往1-2年内就能够实现,所以各个大型车厂同一款车可以有好几种改型。

  大车厂频繁改型又逼着这些地方汽车公司不得不加紧吸收新技术,推出各种新理念,所以中国的小汽车迭代非常快,虽然此时中国汽车的技术含量顶破天和苏俄差不多,但众多细节上的优化,让中国小汽车看着比苏俄汽车要高档的多……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中国汽车人吃惊的发现,中国的国产小汽车不仅数量稳稳超过了苏俄汽车,质量也一步步追了上来,出口量也在迅猛增加,1966年海关统计的总出口量应该超过了20万辆,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数据。

  虽然这些小汽车主要出口亚非拉国家,与日本、意大利的车企激烈竞争,但这种高端工业制成品的不断出口,不仅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极大的提高国家形象,一个能够卖车的国家自然是工业强国……

  虽然中国汽车很多技术是引进的,很多核心配件也采用了合资,甚至直接是进口,比如中国国产汽车目前只能提供手动变速箱和制冷空调,高端汽车的采用的3速自动变速箱和冷热一体汽车空调基本从美国或者西欧进口。

  但这些技术中国也是有的,相应的研发也都在做,此时冷热一体汽车空调所需的空压机也已经被突破,虽然噪音大一些,重量大一些,空压机不够稳定,但有无问题早已经解决。

  在机械控制水准不够的当下,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正在效仿美国通用,尝试使用最新的集成电路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此时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

  江泽民参观过中科计算和洛车集团共同研发的这种自动空调系统,司机只需要预先设置温度,空调可以自动地工作,将车内空气的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之内。

  再加上一系列降噪等设计,只要国产空压机水准再提升一些,或者直接使用进口的空压机,就可以推出一台水准相当高的自动空调,虽然目前成本还比较高,但计算机技术正在不断进步,这种新型空调实用化已经不远。

  而难度最大的变速箱,中国同样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航发和中国兵器下属的军用变速箱厂,建国伊始就确定了军民同步发展,以民补军,以军助民的总战略。

  这两家工厂利用直升机和坦克领域的技术进步,在五十年代前期,已经研发了第一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T变速箱,虽然不算先进,耗油比较大,液压系统时不时搞出一些故障,但已经解决了有无问题。

  目前这两家工厂的第二代变速箱也已经研发出来,虽然总体技术水准与欧美最新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进口的自动变速箱太贵,国产的自动变速箱还是不小的市场。

  而与此同时,配套丰田、洛车和一汽三大车厂的机械企业丰田精机、洛车机械厂和湖南机械厂,还有日本九州的馬自達也都在全力研发CVT变速箱,这种变速箱没有采用极其复杂的行星齿轮,非常适合技术积累较为不足的中国……

  同样的,中国也正在使用集成电路技术,试图将变速箱的液压控制,改为更灵敏的电子控制,因为国内液压件水平不足,此法不仅可以拿出更高端的产品,也同时降低了技术开发难度,所以中国相关企业的相应投入也越来越多。

  一些欧美已经推广的技术,比如定速巡航、自动大灯、六向电动座椅、电动升降车窗和中控门锁等等都已经陆续突破,有些花哨的汽车厂为了卖上好价格,甚至把这些花哨的东西应用在自己的汽车上,汽车技术只是三四流,有了这些加成,可以卖出二流汽车的价格……

  而另外一项核心技术,汽车发动机技术,中国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中国几大车厂都有自己配套的发动机厂,而目前水准最高的发动机厂是有二战螺旋桨飞机使用和开发经验的中航发汽车发动机公司。

  虽然这几家中国公司,包括日本的馬自達都拿不出动力十足的顶尖汽车发动机,但中国的发动机厂围绕着耐用和省油下足了功夫,也把电子技术应用在发动机上。

  而随着西方环保主义的出现,中国发动机企业也按照中央计发委的统一部署,在尾气排放开展了种种预研,以应对未来国际市场的种种需求。

  江泽民同志搞了多年的汽车,即便后来转型,做过外交官,又搞过电子,现在更是搞起了办公室工作,但他对汽车工业一直非常关注,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身和工作,更是因为汽车工业的重大意义,只要汽车工业搞好了,中国整体工业水平就差不多哪里去。

  虽然此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有不少问题,比如总体技术含量不高,比如汽车厂太多,总体只能算是世界二流末的水准。

  但与受到计划经济严重束缚的苏俄汽车工业不同,中国汽车工业充满着活力,迭代非常迅速,已经为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是现在的实力,还是未来的潜力都远远走在苏俄前面,即便苏俄引进技术,中国也毫不畏惧……

  虽然对国产汽车工业充满信心,但江泽民同志很清楚中国汽车的路并不好走,此时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试图进入中国合资,而中国车企走出去的路却相当艰难,虽然在亚非拉不断开拓,但亚非拉毕竟是新兴市场,需求量有限。

  但因为没有入关,关税很高,中国车在非常成熟的欧美市场只能卖很少的数量,只有微不足道的利润,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只求存在。

  而在苏东市场,又受到各国计划经济的限制,更是难以进入,而此时苏俄已经和意大利的菲亚特达成了技术引进协议,会引进菲亚特非常成熟的车型,这也意味着中国车企想扩大在苏东的销售很难!

  这些问题倒是其次,更麻烦的是国内各省对发展汽车工业的执着,虽然国家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等等进行调节,但各地方都有土政策,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本省的汽车厂,这不仅不利于国内顶尖车厂的发展壮大,也让地方保护变成了入关谈判的一个大问题。

  项南同志担任部长以来,一直想推动汽车工业的重组,提高汽车工业的进入门槛,把目前几十家汽车厂变成十几家,甚至是几家,这看起来非常合理,美国那么大的汽车市场,只有四家顶尖车厂,中国也实在太多了!

  他的做法获得了汽车总公司和几个大车企的大力支持,但地方却不是很买账,更夸张的是,各地民营企业也蠢蠢欲动,不断有人进入到汽车工业,车厂数量不减反增。

  这一次谷雨同志让他们两人考察一番苏俄汽车,接下来会进中南海汇报,项南同志估计又要提及这个话题,而这样干不仅把他推到了地方很多同志的对立面,谷雨同志也未必接受……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是谷雨同志奠定的,他非常重视竞争,他虽然从来没有表态,但不表态就是表态,谷雨同志几年前发表过评论,那些中小车企能够活下来,并不仅仅是地方保护,国家没必要公开下场干预,只需要进一步推动公平竞争,市场自然会淘汰相当一部分企业。

  谷枢机这样的态度,也让江泽民同志极其为难,因为在信息电子部的组建工程中,做了不少工作,得到了李国鼎同志的认可,他本来要被安排去信电部担任办公厅主任。

  但这份调令却被方副总理拦住了,我们工业部的人才去什么信电部,就这样,他变成了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偏偏方副总理出了事,项南同志做了部长,他到任不久就想推行汽车工业的集成,而且还非常倚重他……

  参观完成后,项南和江泽民两人回到工业部,就汇报内容进行了一次交谈,果然项南同志提到了汽车工业的重组,现有相当一些小车厂年销售量不到万辆,这些车厂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产生相应的规模效益,就算暂时有些利润,以后也肯定活不下去,留着他们干什么。

  江泽民同志委婉得劝说道,“部长,即便有亏损,也是地方的亏损,地方会想办法的!”

  “都是民脂民膏,何分中央和地方?而地方出现亏损,能想的办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地方保护,不让别人进来;一种是合资,引进他国的汽车,我国顶尖车厂已经相当不错了,为什么要把国内市场放给他们?”

  “部长,您有没有想过,谷枢机为什么一直不表态?”

  “愿闻其详!”

  “我担任过驻美经济参赞,参与过中美多轮贸易谈判,美国对打开中国汽车市场有非常大的兴趣,但我国的态度也很强硬,把汽车市场的开放当成了一张牌再打,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十分激烈。

  而在国内,您说的那些年产量不到1万辆的汽车厂确实有不少,但他们能够活下来,也不仅仅是地方保护,而是我国汽车价格相对较高,这些小汽车厂虽然生产成本较高,但还是有利润,而且还不少!”

  “你说的这两点我都知道,但这种局面又能维持多久?要知道,现在地方还在不断价码投资!”

  “出现这样的情况,恰恰说明国内市场空间非常大,所以不仅外国车厂觊觎,国内车厂也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此时国家没必要干预,放手让各家车厂扩张即可,等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打起来,到时候扛不住的企业也会退出市场!”

  “济世,你没有在地方工作过,你不明白地方创办企业是多么困难,为了办厂,很多地方往往不惜代价,用各种办法朝老百姓伸手!

  现在地方这些车厂看起来能够赚钱,但过几年可能就不行了,到时候就会出现巨大的投资损失,老百姓吃了无数苦,却没有任何回报,反而要吃二茬苦……”

  “部长,您的顾虑我也知道,我们能不能这样建议……”

  听完了江泽民同志的想法后,项南考虑片刻后说道,“济世,你考虑的比较周到,这样吧,那些让地方不满意的话,我来说;你的建议,你来提!”

  “部长,我是您的助手,还是您来汇报更好一些!”

  “济世,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

  项南在地方做过市委书记、省长和省委枢机,当然很清楚江泽民所说种种,可他刚刚上任,需要做出一些成绩,而且汽车工业的投资太大了,大家都一窝蜂的搞,到时候出现了巨额亏损,必然是老百姓来买单。

  类似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不少,一些省市甚至出现了经济困难,所以他还是想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那些搞得不行的车厂卖给大车厂,搞一个生产基地,两全其美不是挺好吗?

  按理说项南的想法很好,不过他忘记了一点很多地方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而且国有大车厂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国有大厂和很多地方中小车厂真正的技术实力差距并不大。

  汽车总公司已经把二战时期获得的汽车技术对外公开,而军工系统出身的工厂虽然不搞整车,但发动机、变速箱和其他配件都在搞,所以基于德国小汽车的底盘再加上军工大厂的发动机、变速箱等等,完全可以比较容易的推出一款小汽车。

  虽然这种小汽车缺乏调试,一开始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在地方保护下,获得一些的士和地方政府的订单容易得很,有毛病也不怕,中小车厂可以多搞一些修理店,客户觉得车子不好了,俺给便宜修,就算要换什么东西,也便宜。

  只要车子卖的不贵,修理成本也能够接受,车子完全卖得动,既然能够赚到钱,地方政府凭什么出售下金蛋的车厂,车厂也不愿意,第一代小汽车可能一堆问题,但实践中不断使用,根据修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整改迭代,第二代小汽车问题就少了,然后市场又扩张了。

  最早走出这种模式的长城、芜湖和武汉三大地方车厂现在发展的红红火火,这也带动了其他车厂有样学样,最典型的就是沿海几家车厂,他们在南洋与华侨们合作搞一个个修理店,也活得相当不错……

  现在这种蛇有蛇路、鼠有鼠道的局面,正是中国这样的庞大经济体发展初期所独有的,项南想用行政手段改变,初衷是好的,但大的车厂未必强,小的车厂未必弱,江泽民看到了这一点,不断委婉劝说,让他不要太着急,但项南同志还是不愿意听,他也有他的道理。

  不过江泽民同志的好意,他自然也明白,而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也发现江泽民同志不仅擅长协调,而且对工业很熟悉,是很难得的人才,所以就想着让他在谷雨同志面前多表现,这对他的未来有好处。

  项南和太多太多同志脑海中有着根深蒂固的观点,中国太穷了,有限的资源要用在刀刃上,但在谷雨看来,他们恰恰忘记了判断是不是刀刃的并不是市场,而是官僚队伍,但官僚队伍的判断未必准确,此时若是强行合并,此时往往得不偿失。

  前世汽车工业的坎坷,还有钢铁工业中出现的很多奇葩事,归根到底就是这个原因,以为大工厂更好,以为国有企业更好,但实际上呢?

  所以在这个发展阶段,谷雨的立场很明确,扩大准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而不是用行政手段设置种种过高的门槛,人家想搞都不让搞。

  所以当项南汇报时,提出要加快加大汽车工业的重组力度,并确定几个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希望获得谷雨更大支持时,谷雨没有立刻接茬,“德诚同志,你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你知道的,我现在更多的是管外交,党务经济我都不怎么过问了,你让我说,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呢!”

  “谷枢机,您是我党首屈一指的经济家,您的态度非常重要!”

  “你这是难为我呀!”谷雨微笑着转头看向打下手的江泽民同志,“小何,我记得你是搞汽车的能手,你说说看,现在这种局面,国家是否需要下场?”

  江泽民有些为难,谷枢机不接茬,却询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先是做了三十秒的谦虚,然后说道,“谷枢机,我和项部长的看法一致,此时此刻,国家还是要下场的。

  对于那些地方车厂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现在争议比较大,我认为可以分阶段来操作,那些出现亏损,且短时间内扭亏无望,或者发展潜力有限的地方车企,地方政府肯定也相当头疼,推动做一些重组应该比较容易!

  而与此同时,可以对小汽车相关的税率做一些调整,过去我国的钢铁等主要物资产能不够,为了把主要物资用于基础建设,不得不制定比较高的汽车购置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汽车的发展。

  但现在不同了,我国的基础原料供应越来越多,此时再维持较高的汽车价格不仅不利于市场出清那些落后产能,也不利于那些发展比较好的车厂扩张产能!

  一旦市场环境改变,汽车销售价格下降,一些现在还在盈利的地方车厂肯定扛不住,这个时候再做一些改革也容易多了,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我国轿车工业一定可以又快又好的发展起来!”

  谷雨哈哈大笑,“我是看明白了,你们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项南和江泽民微微对了一眼,眼睛中满是喜悦,谷雨同志这么说,看来是听进去了,就在此时,谷雨想了想说道,“降低汽车相关购置税,降低汽车价格,让群众更多的购买汽车是不错的办法,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促进发展,消费也要一步步提上来。

  现在国内的发展确实不错,但大部分钱都用在固定资产投资了,群众得到的分配并不多,收入有所增加是不假,但速度不够快,固定资产和消费要协调好,我们走得又快又稳。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已经有些过热,地方各种乱七八糟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极有可能又出现一大堆不可收拾的烂摊。

  此时我们需要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并扩大群众消费的占比,在加快家电普及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如此既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又不至于积累太多的坏账!

  德城同志,你是工业部长,上调中央不久,对地方各种投资应该比较熟悉,你辛苦一下,就地方的乱象,给我做一份报告,要大胆一些!”

  项南同志很高兴,“谷枢机,我回去就准备!”

  看到项南同志的反应,作为办公室主任的江泽民同志微微有些担心,这件事本来应该是孙副总理来做更合适,项南同志毕竟还只是部长,并不是副总理,这样干,他肯定会得罪更多的人……

  虽说为革命工作理应不怕得罪人,但,凡事也要讲一个但,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这么干就属于蛮干,最好是等机会成熟了再做,比较好一些,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得,但江泽民同志还是下决心做好辅助工作,这是他作为办公室主任的本职工作,不过一些必要的劝说也是要做的……

  谷雨站起身,与两位同志握手,然后送走了他们,此时已经是1967年初,而这一世因为没有越战,美国人又在阿富汗以空袭为主,陆军迟迟不上阵,日子好过不少,

  如此一来,继承了肯尼迪政治遗产的林登-约翰逊在美国的口碑并不差,他极有可能再一次当选美国总统,而不是和前世一样,不再竞选连任。

  这种局面下,失败者尼克松很难再次进入白宫,而在约翰逊的第三任期内,戴高乐肯定要跑到美国拉黄金,黄金美元的崩溃十之八九。

  而种种迹象表明,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有可能会提前爆发,而苏俄也肯定会借助这个机会,发起一轮攻势,如此一来,约翰逊的第二任期不仅会有一大堆麻烦,美国经济极有可能会提前衰退,虽然衰退的程度未必比得上前世,但肯定要衰退。

  一旦出现了严重困难,1972年共和党上台应该是大势所趋,至于新总统是不是尼克松,谷雨不知道,不过那应该是中国入世最好的机会。

  所以不管是为了应对即将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还是对美谈判,证明中国市场规模的需要,谷雨都需要扩大消费,压制国内过热的基础建设投资,同时扩大出口,减少各种债务,好留下足够的家底抄洋鬼子的底,其中汽车和相关工业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几年,汽车和汽配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变成了一个创汇大户,此时降低汽车价格,不仅可以促进国内的销售,也会随着产量的增加,降低出口价格,促进对外销售,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这是很有必要的。

  此举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需要,也是政治上的需要,在谷雨和李强即将退休前,他也需要狠狠收拾一下党内各种势力,在政治上种种操作的同时,经济上也要做一些事情,现在形势好,看着一个个都是好汉,但潮水一退,就可以看出谁在裸奔,到时候谁若是不听话,谷雨就可以翻他们的旧账……

  而点名让项南同志来操作,还让江泽民来辅助,谷雨就是想看一看他们最后拿出什么样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这实际上是在考察江泽民如何应对棘手的问题,棘手的上司。

  自始至终,谷雨都很清楚,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接班人,由于资历的原因,这位同志不可能太强硬,必须圆滑,但内心必须坚定,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去做,而不是人云亦云,做一个维持会长,那样的人,谷雨也根本看不上。

  由于时代发生了巨变,很多同志的人生经历也发生了巨变,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不一定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所以谷雨选拔接班人时,相当的慎重,前世的记忆顶破天是参考,他更多的是听其言,观其行,这更加重要……

第173章 个人访问

  也就在谷雨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殚精竭虑之际,在美国繁荣的底特律汽车城,街道两旁燃起了熊熊大火,这不是什么战争场面,也不是哪个地方地震来了,而是美国又又又又一次惨烈的种族冲突。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凌晨3点45分,底特律警察突袭查封了一个非法酒吧,逮捕了在酒吧狂欢的几乎所有人,然后底特律的黑人市民开始打砸抢烧,用暴力来抗议警察的行为,这是因为,底特律的合法酒吧,都禁止黑人进入,只有非法酒吧,才没有种族歧视,黑人大兄弟才可以自由自在的喝酒。

首节 上一节 17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