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30节

  波利扬斯基在推翻赫鲁晓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央局的话语权很大,他虽然分管农业,但他这个人积极主动,精力充沛,也对其他问题很有兴趣,不管是外交,还是工业、军工、意识形态,亦或是乌克兰的民族问题,他都时不时说两句。

  波利扬斯基的积极主动自然引起了同僚们的强烈不满,这也让马祖罗夫看到了可乘之机,在相继收拾了谢列平和勃列日涅夫之后,马祖罗夫逐步把矛头指向了波利扬斯基,他还获得了苏斯洛夫的支持。

  就在最近,马祖罗夫和苏斯洛夫相继不点名的批评了波利扬斯基,这也让波利扬斯基感受到了不小的危机,波利扬斯基今年才53岁,为苏俄人民工作的心思火热着,他当然不能接受被一步步边缘化,最终赶出中央局的命运。

  虽然与西方缓和让马祖罗夫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但他被美国人玩弄,引发中国外交危机,又是不争的事实,而与中国关系恶化,对苏俄农业的影响立刻凸显出来,马祖罗夫怎么也应该有个交代,波利扬斯基觉得有必要和第一书记掰扯掰扯。

  波利扬斯基也不指望把马祖罗夫下台,但马祖罗夫也不能把波利扬斯基赶出中央局,他需要柯西金的支持。

  听到波利扬斯基谈起对华进口,柯西金安抚道,“中苏两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明年才会到期,哪怕是最恶劣的情况,联盟也还有一年的缓冲期!

  而且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中国想的应该是逐步减少对苏贸易,这会给我们更多的缓冲期,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外汇可以从美加等国进口!”

  “情况比想象的要恶劣,边贸的中国商人已经得到通知,不得对苏俄企业放款,而中国海关也加大了检查力度,中国商人通过边贸交换的卡车、机床等苏俄机械设备,都被要求补交高额关税,这也意味着通过边贸不断出口机械制品的道路被堵死!”

  说到这里,波利扬斯基狠狠的一拳击在桌子上,他相当的愤怒,继续说道,“从几年前开始,中国就在不断减少卢布存款,现在仅仅只维持有限数量的卢布存款,但流入苏俄境内的人民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迅速增加中,这相当于中国发行纸币兑换苏俄的物资.….’

  柯西金反应相对平静,“人民币在升值,联盟拿着人民币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资,也可以兑换成外汇!"

  “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人民币并不在政府手中,内务部报告很多黑市商人都用人民币交易,并大量储备人民币,这是非常危险的!"

  “由此可见,适当的缩减中苏贸易规模并不完全是坏事!”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就算没有人民币,也会有美元,西德马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有效得解决办法,黑市经济越来越猖獗了!”

  “计划经济和黑市是一体两面的东西,要想彻底消灭黑市,就必须效仿中国,进行物价改革,这非常困难,根本无法实现!”

  “我得到消息,总书记同志认为有必要加强计划经济......”

  柯西金咬了咬嘴唇,有些无力的说道,“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还能做什么,如果有,请您立刻告诉我!”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您不应该这样颓废,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坚决的、彻底的改革,您应该获得更大的权限来领导这一场改革!’

  没等波利扬斯基继续,柯西金立刻回答道,“我们是集体领导,我们要服从集体领导!”

  与前世不同,由于1963年苏俄农业危机,得到了中国的鼎力相助,苏俄的牲口存栏量下滑并不严重,所以此时此刻的苏俄牲口存栏量超过谷雨前世同期不少。

  所以即便苏俄这几年气候不错,每年可以对外出口几百万吨小麦,但苏俄同样需要大量进口玉米,少的时候七八百万吨,多的时候一千多万吨,最多的一年1500万吨都有,可以说苏俄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粮食进口国。

  虽然这对苏俄人民是好事,他们可以更多的吃肉,赫鲁晓夫吹出的牛皮也在一步步实现中,但这也给农业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波利扬斯基非常担心,若是再出现1963年那样的事情怎么办?他这个第一副主席一直不想分管农业,他不断插手其他农业的地盘,就是想把农业推出去,哪怕给目前边缘化的谢列平也好呀!

  由于外汇的缺乏,苏俄大部分玉米来自于中国,苏俄农业部门还大量进口中国的热带农产品、蔬菜和苹果等等,数量相当惊人。

  这还仅仅是官方进口,中苏两国的边贸规模同样相当大,从中亚到西伯利亚到远东,相当一部分苏俄地方政府和那些有能量的人士,与中国商人做贸易,这极大的改善了边界地区人民的生活。

  而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中国进口物资,苏俄想尽了办法,除了不断扩张各种工业品出口以外,苏俄经过精心考虑,大规模扩张了乌克兰的冶金工业,通过大规模对华出口粗钢等工业原材料等来平衡对华贸易。

  苏俄发现,中国对边界贸易的各种关税征收比较少,所以苏俄贸易企业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对华出口汽车、普通机床等中国关税比较高的商品。

  前几年,中国还比较配合,中国领导人谷雨的女儿邀请苏俄的设计师为中国服务,也扩大进口苏俄的奢侈品,这也让苏俄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样那样的办法,可以不断扩张对华贸易解决农产品和日用品问题。

  但幻觉在今年被打破,按照两国惯例,每年九月份开始,就会进行下一年度的贸易谈判,苏俄贸易代表团也在九月启程中国访问。

  但在谈判中,中国方面明确告诉苏俄,中国钢铁产能正在迅速扩张,已经可以满足国内需要,不打算再进口过多的苏俄钢材。

  中国农业部门也告诉苏俄,中国国内的饲料工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国内的需要,中国将不得不分阶段减少玉米的对外出口。

  对苏俄借机出口汽车整车和各种机械,过去中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并不严格征收关税,但在1970年10月1日开始,中国海关变得十分严格,苏俄工业制成品通过边贸对华出口这一条被堵住了!

  这三手直接打到了苏俄要害,苏俄出口一般工业品的路子被堵死,想借机扩张钢铁产能的梦想破碎,为了因应对华出口新增的钢铁产能必须想办法内部消化。

  而苏俄的饲料用粮则只能花费外汇从欧美进口,虽然石油涨价,解决了不少外汇,但白花花的外汇怎么能给中国......

  麻烦还不仅仅如此,这些年,由于中苏两国都比较缺乏外汇,在贸易的具体操作上,中苏之间的贸易协定主要是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及通过签订政府协议进行易货贸易等等。

  而在中苏两国的边界贸易中,一开始是物物交换和瑞士法郎,不过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张,苏俄很多企业开始接受人民币交易,苏俄一开始严厉打击,不过到了1969年后,苏俄政府态度有所松动。

  原因很简单,卢布过分高估,苏俄的官方汇率一卢布根本换不到一美元,但整个六十年代,卢布不断超发,卢布购买力下降,苏俄黑市一美元竟然可以换到七卢布。

  中国又不傻,不可能接受如此高汇率的卢布。所以在中苏搞货币互换时,也只能按照各自的国内购买力互换,而在民间贸易中,中国企业和个人根本就不收卢布。

  而人民币则恰恰相反,为了扩大出口,中国人为的压制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最低跌到8.2人民币兑换1美元,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却要高不少。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而美国又陷入到石油美元危机中,黄金美元崩溃,人民币不得不开始持续升值,从1969年到1970年,人民币已经缓慢升值到7.2人民币对1美元,而且还在缓慢升值中。

  一开始苏俄企业和个人还不清楚,等时间一长,老毛子自然觉得储备一些人民币还是很划算的,反正苏俄在南东京、香港和多哈等地有贸易点,苏俄可以借助这些贸易点将手里的人民币换成外汇。

  由于中苏两国贸易规模不小,苏俄民间可以获得的人民币不少,又由于美元数量不多,人民币竟然成为了苏俄黑市的硬通货,苏俄的外汇、黄金和各种珍贵材料自然流失了不少,这也让苏俄极其头疼......

  不过当波利扬斯基试图将目前的中国外交危机与马祖罗夫和苏俄的改革挂钩,试图搞事时,柯西金还是第一时间予以了否决,他是一个做事的人,怎么可能掺和到波利扬斯基那些破事当中?

  在波利扬斯基悻悻离开后,柯西金陷入到沉思中,当谷雨在边界问题上发力,苏俄高层心里都明自中苏两国彻底无法回到过去。

  哪怕谷雨这个大叛徒退休,换上一个亲苏派领导人也是一样,中俄两国有争议的土地实在太多了,面对中国老百姓必然会产生的强烈反俄思想,谁都不敢与苏俄走得太近。

  所以对彻底破坏中苏友好关系的谷雨,苏俄高层非常痛恨,但因为工作分工,与中国接触很多,对中国比较了解的柯西金却只能无奈叹息,他知道这一点迟早会到来。

  过去这么多年中苏关系的友好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有一定基础的,外部因素是美国对中苏两国的同时打压;内部因素是中国才刚刚独立,工业也才刚刚起步,中国很多地方需要补课。

  所以中国承认苏俄在共产主义政党中的领导地位,在国际外交上配合苏俄,作为交换,苏俄向中国提供贷款,输出先进科技、武器、工业设备以及一些中国缺乏的原材料,以帮助中国的发展。

  而中苏关系时不时出现一些小波折,则也是因为苏俄希望凭借领导地位,加强对中国的影响,而中国则希望保持更多的独立性,其中以意识形态的冲突最为激烈。

  本质上过去所谓的中苏友好关系并不公平,而要想维系这种领导关系,苏俄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作为支撑。

  本来苏俄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的,但惨烈的卫国战争改变了一切,苏俄损失惨重,中国却通过二战成功完成了原始积累,两国的实力差距迅速拉近。

  到了今天,美国已经无力同时打压中苏,而中苏两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中国很可能还胜苏俄一筹,此时苏俄也根本提供不了或者不再愿意提供中国所需要的先进科技,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早已经荡然无存。

  当苏俄和美国缓和,希望通过与美国联合削弱中国,以维持极其脆弱的领导地位时,中国发现苏俄给不了中国东西,相反还要压制中国的发展,中国自然不会答应,两国分道扬镳就成了必然。

  苏俄高层显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柯西金揣测其原因,一是因为苏俄军事上的强大;二是苏俄作为人类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对共产主义阵营的影响力;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过去受制于苏俄的历史以及苏俄对东方天然的蔑视,对此他只能十分苦涩的摇摇头。本书群号:775111838

  第三条不用说,明眼人都知道那是错误的:而第二条,对其他国家的政党或者有影响,却偏偏对中国没有,中国早就有了一套有别于苏俄,十分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苏俄模式各种弊端显露,谷雨那一套东西对东欧和很多国家,吸引力甚至超过了苏俄模式,甚至苏俄国内,也有一批人希望效仿中国模式,虽然苏俄高层都不愿意承认,但柯西金知道这是事实,可以说这一条的优势反而在中国......

  而第一条,所谓苏俄军事上的强大,自始至终,对中国也没有任何威胁,谷雨太了解苏俄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让他看明白了苏俄的底牌。

  赫鲁晓夫不敢对美国大打出手,同样的,马祖罗夫也不敢对中国大打出手,苏俄的核武器是可以轻松毁灭中国的大城市,但中国的核武器同样可以消灭莫斯科、列宁格勒,马祖罗夫敢动手吗?

  也不敢对中国大打出手,苏俄的核武器是可以轻松毁灭中国的大城市,但中国的核武器同样可以消灭莫斯科、列宁格勒,马祖罗夫敢动手吗?

  至于使用常规力量进攻中国,那更不可能,二战证明了中国军人的勇敢无畏,就算中国常规力量规模小,武器差一些,又怎么样?

  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而苏俄的西伯利亚又太虚弱了,苏俄在西伯利亚一直是防御状态,一旦打起了常规战争,苏俄肯定会丢失远东和西伯利亚。

  既然核武器不敢用,常规力量没优势,苏俄凭什么军事上威胁中国?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核武器的存在,实际上保护了苏俄,让远东和西伯利亚可以归属俄国。

  当然了,中国也不算亏,也正是因为核武器的存在,中国才拿住了三个与本土相隔万里海外省,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基础。

  苏俄对中国的所谓优势不是优势,甚至是劣势,相反,中国对苏俄的优势却非常大,战略上,与中国的友好,有效的稳固了苏俄东部地区的稳定,苏俄不需要两线作战,一旦与中国闹翻,苏俄的国防压力将成倍增加。

  经济上,中国对苏东阵营出口的农产品和日用品,有效的稳定了苏东阵营的内部稳定,经济上是苏俄有求于中国,而不是中国有求于苏俄。

  没有中国的支持,苏俄只能花费外汇和黄金从西方购买,那是非常危险的,若是哪一天美国人禁止出口,或者美国人打压石油价格,苏俄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

  所以中国才有恃无恐,十分干脆的对苏说不,也在政治和经济上连续出招,但苏俄高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清醒过来,大家还是习惯性的选择了对付叛逆小弟的种种办法,虽然明知道这些东西对中国没什么威胁,但还是习惯性的使用。

  不,更准确的是,很多人知道原因,但却不愿意承认,那会被强硬派说成是软弱,叛徒,丧失政治地位,这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

  柯西金知道大势不可违,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苏俄国内的强硬派在现实面前低头,他相信只要苏俄摆正位置,承认并尊重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中苏关系就算回不到过去,也还是可以缓和。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苏俄肯定要吃不少亏,甚至会被团团包围,但那也没办法,苏俄必须为沙俄时代和自己对中国的侵略和种种傲慢行为还债,要说起来,这也是苏俄自找的,中国共产党是苏俄一手扶持的,谷雨也是苏俄培养的......

  也就在苏俄内部方寸大乱之后,中国国内的舆论终于起来了,先是谷雨讲话,然后一声明一评论员文章,中苏边界问题立刻变成了国内各大媒体讨论的热点,在二战中获得了巨大自信的中国人顷刻间愤怒了,老毛子竟然抢了我们这么多土地!

  更让大家伙愤怒的是,我们看着时间很久了,那些土地上都是苏联人,两国又是友好关系,不打算追究不放,只是让老毛子承认是不平等条约,这帮子该死的强盗竟然不承认!

  不承认也就罢了,竟然还倒打一耙,不断污蔑我们的伟大领袖谷主席,这帮子该死的俄国人,简直都是一群白眼狼,当年就就不应该救他们,由他们去死好了!

  每每这个时候,学生们往往会第一个蹦出来,虽然各大中学校都得到通知,不允许学生们跑出来散步,那些过于激进的文章也不允许发表,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事情。

  在上海,前中央局候补委员张闻天,退休之后,就在上海大学做一些理论研究,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在这个敏感的关头去图书馆找苏俄资料,被大学生认了出来,由于他是比较有名的亲苏派,立刻就被一群人围住了。

  面对大学生们的连续质问,张闻天自然不太高兴,一群毛孩子懂什么,因为他态度不好,差一点起了冲突,幸好上海大学校长王稼祥赶来,才避免了这一次冲突。

  而在学生们陆续离开后,张闻天显得无比沮丧,“这群孩子怎么变成这样!”

  "变成这样,还不是你自找的?我早就跟你说过,你我处在嫌疑之地,不要碰苏俄,不要碰苏俄。太敏感了!你研究经济问题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找苏俄的资料?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那也不能围着我胡说?我反驳几句,他们竟然要打我,真是太不像话了!”

  “我们和他们那个年纪不也一样?谷书记那样政治上天生早熟的可不多!”

  “王明也是政治早熟,他和谷书记是两个极端!”

  “王明这个人?唉,真是无耻之尤,当初就不应该为他说话,现在看到他那些文章,我都有一种作呕的感觉,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还是现在这样好,要不然我们如何看穿他的真面目!”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王稼祥叹了一口气,询问张闻天找苏俄资料的用意,“我一直想搞清楚苏俄前几个五年计划高速增长的真实秘密,为什么我们和两个日本采用了不同的制度和经济体制,也高速增长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英国搞了那么多国有企业,反而得了英国病,经济每况愈下?“

  “你的结论是什么?”

  "三家虽然制度不一样,经济体制不一样,但都在发展的初期大搞重工业,也都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才是真正的优势,这很可能是落后国家赶超的诀窍,发展初期搞国有或者国家能够严密控制的私营企业,惦记经济基础,这个阶段很容易实现高速增长....….”

  “这一点我也看出来了,不算新鲜,那英国为什么得了英国病?你有什么心得?”

  “我刚刚说了是发展初期,英国恰恰相反,他们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们再搞国有企业,不仅丧失私营企业的一些优点,反而又染上了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端,经济发展自然不行。

  苏俄经济增长下滑,也和英国有相似的地方,他们现在工业水平已经很高了,苏俄现在想的是通过提高效率来带动发展,不过我感觉难度不小.….….”

  “没想到你也支持国有企业改革?“QQ书群813175933

  “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官僚主义横行,缺陷很明显,只是现在很多地方的改革,实在太乱来,直接甩乱,有的地方竟然允许地方银行借钱给私人买国有企业,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中央也不管管!"

  “中央和地方分权,中央能管好央企就不错了,哪里会管地方国企,地方一直都乱糟糟的,做什么都一窝蜂,出了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忙不迭的低价甩出去。

  以前是甩给下级,甩给合作社,现在中央允许私有化,他们也卖给私人,这里面都有人钻空子,二十多年了,都一样,从没变过….…."

  “我们很多同志并不适合搞经济,谷书记早就应该搞一刀切了,现在上来一批长期搞经济的10后于部,情况应该会有好转!”

  “事情都是这帮子10后干得,他们能有多大的变化?说起来也奇怪,这么乱糟糟的,却高速增长了二十多年,看现在的样子,还能继续增长,真是不可思议!”

  “一点都不奇怪,谁让我国的城市化率比较低呢!”

  “城市化率?”

  “我注意到不管是欧美,还是苏俄,其城市化率在低于50%之前都有一段高速增长期,但在达到50%以后,经济增长率会缓慢下滑!”

  “你这个提法倒是有些意思,有结论吗?”

  “这是普遍规律,城市化水平低,就有极大的基础建设需求,这会带动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发展,就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经济也可以维持相当程度的增长。

首节 上一节 230/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