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48节
这不是中国离不开贵国,而是中国知道,维持美苏平衡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也请贵国不要忘记,中国的战略环境非常好,哪怕美苏联合起来压制,也威胁不了中国的根本!
若是贵国自认为与美国缓和,可以联合美国打压中国,那就想多了,你们两家能用在中国的力量顶破天各只有两分,加起来不过四分力,想彻底压制中国根本不可能!
你们在西伯利亚增兵,就算驻扎一百万军队也没用,西伯利亚的气候太恶劣了,你们只能防守,压根没有能力进攻,你们再怎么咋咋呼呼也根本吓不住人!
美国在本州日本、菲律宾等国有驻军,但光靠那几个军事基地能干什么?他们在东亚大陆连|一个立足点都没有,想捞半个地球,打中国的主意,光调兵就要一年半载!”
勃列日涅夫急眼了,“谷雨同志,现在是核武器时代了,你说的那些都是二战的老经验了,就中国那么点核武器...”
“中国能够打到美国的核导弹确实不多,但能够打到贵国的核导弹却不少!”
勃列日涅夫顿时哑巴了,谷雨瞪着眼说道,“你们到现在还是老一套,明明有求于中国,态度却一点都不端正,一点都毫不诚恳!真是活见鬼了,英国、法国、德国这等已经衰落的二流国家,你们客客气气的,给他们的油气资源都那么低,对待中国反倒架子摆得高高的,你们还当是五十年前吗?
要合作就好好合作,别遇到困难了,就厚着脸皮找上门,日子好过了,就想打压中国,赫鲁晓夫如此,科兹洛夫如此,到了马祖罗夫,竟然还想着联合美国,真是蠢不可及!
苏斯洛夫,柯西金,都是钢铁带出来的,你虽然差一点,但也见过钢铁,当年钢铁怎么跟你们说的,忘记了吗?要是不知道,去问米高扬,他还没死!”
勃列日涅夫目瞪口呆,此时此刻,气势被彻底压住的他很明白,谷雨虽然比他小了两岁,但论政治辈分,则高他一大截,面对谷雨的斥责,他虽然尴尬无比,但心里却实在不少,都是老江湖了,谷雨说得这么清楚,恰恰说明了中国的立场!
勃列日涅夫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谷雨,“谷同志,这就是您的哲学?”
谷雨见他虽然气得七窍冒烟,但还是忍下来了,点点头道,“你有些忍耐,怪不得能成为一把手,咱们这个位置首先要能忍,形势不好,打碎牙吞肚子里也得忍!
苏俄很多高级干部都一根筋,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有些明明可以谈的事情,硬生生搞砸了,你能忍,就能稳定住局面!
你也别不高兴,当年我吹捧钢铁的马屁,喊着
武装保卫苏俄,就要打败常凯申了,钢铁连续发电报阻拦,逼着我们和KMT谈判,这些东西哪一样是我愿意的?我不也熬下来了?
现在中国起来了,你们党内还有一帮子蠢货总是老眼光看人,是你们犯浑在前,我骂是为你们好,是真把你们当同志..”
勃列日涅夫听到这里,突然间平衡了不少,想想也是,当年这位受到的委屈比他大多了,或许他今天就是想发泄一番,那就随他吧,为了苏维埃,这点气度他还是有的!
见勃列日涅夫慢慢缓过来,谷雨这才说道,“勃列日涅夫同志,我再说一说中国的战略,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沉沦了百年,才终于重新崛起;中国环太党死了无数人,才得到了执政地位,这些都无比艰难!正是因为无比艰难,我们才倍加珍惜!
中国自古以来讲的是现实主义,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只想恢复对周边的影响力,中国对你们白人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和霸权之争,压根不感兴趣!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做什么共产主义政党的领袖,你们与其担心中国党意识形态的冲击,还不如好好想一想如何改进苏俄模式。
你们的经济增速越来越低,你们时不时需要进口几千万吨粮食,你们的日用品越来越差,你们东欧那摊子与西欧差距越来越大,这些才是你们的心腹大患,别什么都归因到中国意识形态的冲击,中国又不是白人国家,对白人世界压根没有大的影响力!”
勃列日涅夫沉默不语,他知道谷雨说的是对的,但他这么赤裸裸的捅破这一切,是说他无能吗?虽然不想承认,但他知道现行体制下,他改革这些真得很难很难!
就在勃列日涅夫胡思乱想之际,谷雨继续说道,“先说中国国内,中国已经探明了未来的道路,中国会在保持政治、经济完全独立的前提下,加入关贸总协定,这是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然之路!
中苏经济互补,我们愿意与苏俄长期合作,也愿意不断扩大中苏三角贸易,并鼓励苏俄与中国的各种合作,但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合作对象是西方集团,这也是必然的!
这两个必然注定了中苏两国未来政治上或许多有合作,但经济上的合作不会太大,我想着多修几条油气管路,是为中苏两国的未来着想,只有经济上联系多了,中苏的政治合作才能稳固!
你们想拉住中国,未来不至于完全偏向西方,就必须在经济上与中国加深联系,路我点明
了,做不做在你们,也别以为你们的油气不可或缺,中国有天方省,并不缺乏油气资源!”
谷雨顿了顿,继续说道,“国际政治上,中国无心再搞大的扩张,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我再重申一次,东南亚是中国的后花园,我们绝不会允许苏俄渗透!
苏俄与东南亚国家搞一搞经济合作,中国欢迎,但苏俄若是想扶持东南亚国家的CP运动,想着以此为筹码,和中国讨价还价,甚至扶持一个新古巴,那就找错了对象!
我这个人从来不在原则问题上讨价还价,苏俄渗透一次,中国就打一次,我的双手已经染红了东南亚CP的鲜血,再多一些也无所谓!
对南亚,中国要的是维持印度分裂,苏俄只要不破坏这个大势就行,印度是个粪坑,你们愿意往粪坑里丢钱是你们的事情,我们无所谓!中国与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是纯粹的经济关系,中国要的是油气资源和中东产油国的钱为发展服务,苏俄想怎么扩张都可以,但不要指望中国什么事情都站在苏俄一边!
中国未来开拓的重点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国需要非洲的资源,苏俄在非洲怎么折腾,中国不管,但不能影响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上的合作,中国不是英法殖民者,我们可以公平交易,谁拦着不让中国做生意,中国就收拾谁!欧洲方向是美苏斗争的焦点;拉美,那是美国的后院,中国没有任何插足的想法,中国也就做做生意,苏俄要是不愿意中国与东欧国家合作,中国可以退让,东欧国家未来只会越来越差,生意不做也罢...”
这些谷雨大多说过,勃列日涅夫也知道他没说话,但听到最后,他忍不住了,“谷同志,你凭什么说东欧国家会越来越差?”
“搞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投入,钢铁为了进口美国的设备,搞出了乌克兰大饥荒;中国这些年不断压制各种福利,不断强行移民,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工业化初期,不这样干根本不行!
而东欧各国又想搞工业化,又要给人民福利,避免老百姓闹腾,只能效仿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大借外债,这确实会带来表面的繁荣,但不可能长久,美元只要一加息,这些国家就会出现外债危机!
波兰的盖莱克,匈牙利的卡达尔,南斯拉夫的铁托,现在是不是都是这么做得?勃列日涅夫同志,我建议你好好关注一下这几个国家的外债,你要是处理不好,不出十年,1956年的种种还是会再次发生!”
勃列日涅夫只觉得脑袋嗡嗡的,他没想到这几
个看起来搞得不错的国家,现在竟然潜伏着这么大的危机,别人说这番话,他可以不相信,
但这是谷雨说的...
看他有些神情恍惚,谷雨说道今天就这样了,我所说的已经够多得了,你们好好研究一下,什么时候再谈也可以!
谷雨离开了,勃列日涅夫坐在那里,恍惚了半天,良久他才问道,“把录音再放一次!”
“主席同志..” “再放一次!”
又过了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又命令,“再放一次!”
勃列日涅夫优缺点非常典型,他的战略思维相对较弱、执行能力相对较强,本质上是一个事务性干部,而不是一个战略型干部。
他确实发自内心的想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事,也做成了很多事,但却从来没有系统思考过为国家做出制度革新,也没有从战略高度去规划国家的未来。
但不管哪个角度来说,勃列日涅夫都不笨,在听完了谷雨这一番关于美苏中大三角战略的谈话后,他隐隐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虽然谷雨的话太不中听了..
勃列日涅夫让人准备车,然后带上录音带,前往米高扬的家中,既然谷雨说问一问米高扬,那就问一问吧!
赫鲁晓夫“退休”之后,米高扬不久之后也退休了,不过米高扬虽然退休,但在克里姆林宫还有一个办公室,他虽然不去,但影响力多少还有一些,毕竟他是高加索人在中央的代表,苏俄高层该给的礼遇还是要给。
就在勃列日涅夫坐车前往米高扬家中的同时,米高扬的四儿子伊万·米高扬回到父亲的别墅,看望老父亲,父子俩坐在一起交谈。
伊万·米高扬是一名飞机设计师,一直在米格设计局工作,曾经参加过米格21,、米格23的设计,而即将启动的米格29设计,他则是副总设计师。
父子俩交谈时,自然提到了中国领导人的访问,米高扬询问中国现在有没有引进米格飞机,伊万·米高扬摇摇头,告诉老父亲,中国人这一次并没有提出引进苏俄的战斗机,不过米格设计师未来将帮助中国培养一些飞机设计人员。
“中国的飞机怎么样?”
“中国的飞机学习的是美国,想着搞多功能战斗机,不过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发动机,航电系统虽然比苏俄强一些,但也不如美国,所以中
国的飞机总体相当的平庸,或许唯一的长久就是节省军费!”
“这恰恰是中国最大的长处!”
伊万·米高扬不是太明白,米高扬吁了一口气,“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军事投入多了,民用投入就少了,现在苏俄的很多问题就起源于此!
中国人对国际形势看得很准,他们知道核国家之间的战争很难爆发,所以军事相关投入一直不是很高,对中国人而言,只要维持住战斗机没有明显的代差,保留住一只不错的研发队伍就是成功,飞机性能并不是非常重要!”
伊万·米高扬皱眉不已,“难道中国人不担心美国的入侵吗?”
“当然担心,所以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投入还多的,中国的导弹可以打到纽约,美国人自然就不敢大规模入侵中国!”
伊万·米高扬微微一愣,“那联盟为什么制造那么多武器?”
“一开始是为了准备世界大战,而现在已经变了,联盟生产各种先进武器,既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更有安全感,也是为了让你们这些设计局,那些兵工厂有活干...
“仅仅是为了这些?”
“是呀,仅仅是为了这些,代价太大了!”
就在父子俩交谈时,勃列日涅夫到了,两人好几年没见,寒暄了一阵后,让闲杂人员离开,然后勃列日涅夫把他和谷雨交谈的录音放给米高扬听,米高扬听完,脸色十分精彩!
“列昂尼德·伊里奇,你竟然没有发怒?”
“我可以和谷大吵一架,赶走谷,然后呢?谷可以以此为借口,向尼克松做出新的让步,我不能给谷借口!”
“这就是软弱,你的内心已经动摇了!”“坦率的说,我很难不动摇!”
“可你却很难改变,赫鲁晓夫、柯西金都想改变,但他们的尝试失败了,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创建了一套十分严密的制度,我们所有人都在套中人,都没办法改变!”
“可谷改了,而且相当成功,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每当我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我总会陷入担心,我不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会怎么样?”
“您没必要关心中国,中国有中国的麻烦,他们同样并不美好,资本主义有的一切毛病,中
国都有,甚至还有过之,而对联盟而言,当所有人都想改变的时候,才有可能做真正的改
变!”
米高扬劝说道,“列昂尼德·伊里奇,你要做的就是维持住现状,尽可能为未来的领导人留下一些好东西,与中国维持友好,或许真得很重要,既然中国要几条油气管道,那就满足他们吧!”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党和人民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太多太多人无法接受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很难制定出一个真正长久的对华战略,而中国却是那么的重要...”
两人都沉默了,过了片刻后,米高扬说道,“这是谁都解决不了的,或许只能等待,谷在世应该不需要担心!”
勃列日涅夫微微颔首,然后问道,“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谷对东欧的预言会实现!”
“联盟需要的是一个缓冲地带,并不需要完全控制,若是当年效仿中国的做法就好了,若真有那么一天,随他们去吧,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了,那会彻底破坏苏俄的国际形象!”
勃列日涅夫默然,他又想起了谷雨所说一把手要忍耐那番话,难道苏俄现在的困境是缺乏忍耐吗?不,不,勃列日涅夫的理智告诉他,现在他不仅不能忍耐,还必须强硬,要不然以后的同志搞不好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第304章 变局
威武的阅兵式正在进行,勃列日涅夫和谷雨并肩站在一起,时不时交谈着,等到苏俄强大的坦克方阵出现时,勃列日涅夫笑着对谷雨说道,“中国的坦克该换了!”
“武器针对的是敌人,我们暂时没有必要,慢慢研发来得及!”
“苏俄第三代坦克即将对外出口,印度不仅准备大量购买,还有可能引进生产线!”
“印度还敢再发动大规模战争吗?”
勃列日涅夫一愣,谷雨微微一笑,扭头看向苏军下面的武器,在他眼中,苏俄这些装备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巨大的工业垃圾,勃列日涅夫想给他推荐坦克,绝对是那款只有46吨,还没有二战德国虎式坦克大的T—72坦克。
前世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T—72坦克数量众多,不仅被美国直升机当靶子打,也完全打不过美国的M1A1坦克,这款坦克属于苏军的低配版,薄皮大馅,防护差,红外系统非常垃圾也就罢了,火控系统也非常垃圾。
这款坦克或许唯一的优点就是有一门125mm坦克炮,威力巨大,可中国又不是没能力研发坦克,要老毛子的坦克做什么。
若是老毛子大规模出口T72给印度,然后印度瞎来,谷雨反而乐见其成,虽然中国出口孟加拉国的坦克属于二代坦克,但完全可以改进一番,与T72打个平手不难..
中国新一代坦克虽然缓慢,但就算再差,八十年代总能搞出来,而第四次南亚战争,印度吃了大亏,肯定已经相当胆怯,就算想打,也应该是三代飞机和三代坦克获得大规模装备,才有底气,那怎么也得八十年代了,到时候中国可以出口新一代坦克嘛!
谷雨在常规武器,尤其是陆军用的常规武器出口上,一直比较宽松,出口的武器甚至比国内用得还要好。
原因很简单,中国武器本来就不是最好的,如果再效仿美苏阉割性能,压根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到时候必然损害中国武器的对外出口,而在军费不足的时代,出口武器直接关系到中国军工的发展,他当然要宽松。
这种宽松明显有好处,这些年中国出口的武器口碑相当不错,南亚战争中,69坦克大败苏俄的T55,歼50和歼61在南亚战争中连续收拾米格21的实战经历,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武器的对外出口。
当然了,现在对老毛子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老毛子出口武器从来都是半卖半送,受援国也没有什么选择,但等到未来老毛子开始算账,他们就会知道后果有多大...
在当面教训了一番勃列日涅夫之后,谷雨神清气爽,不过接下来的谈判,他并没有为难苏俄,要求也不是很高,老毛子想多进口粮食的要求,他也满足了。
当然了,这也跟勃列日涅夫的选择有关,就在昨天,中苏终于签署了中苏天然气管道框架协议,这条天然气管路将从西伯利亚一直拉到北京,这也意味着未来苏俄将有一条输油管路和一条输气管路通往中国。
再加上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以及天方省和南洋省海上天然气勘探的加快,中国在八十年代应该会在东部地区大规模推广天然气,这自然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
除了这个战略意义重大的项目以外,中苏还签署了在古巴加大合作的决定,老毛子不再仅仅把古巴当成蔗糖基地,而是决定大规模提供矿产领域的援助,让古巴有能力开采更多的矿石,而这些矿石将主要供应中国。
这一次最好玩的倒不是苏俄在油气管路上松口,而是老毛子主动提出希望中国同志前往苏俄种植蔬菜,苏俄准备在莫斯科郊区拿出一块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中国,希望中国派出大批人员前去种植蔬菜,以保证莫斯科蔬菜的供应。
中国跑到苏俄种地不是一回两回,但这一次不同,竟然是KGB主席谢列平直接和中国代表团谈判,谷雨相当奇怪,莫非谢列平即将担任负责农业的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如果他担任这个职务,戈尔巴乔夫怎么上?
到了此时此刻,谷雨对苏俄的态度变得非常复杂,既希望苏俄可以多支撑一些,让中国有更多的发育时间,但有希望苏俄未来还是分裂成很多块,一个衰落,且不被西方接受的俄罗斯才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所以现在这种局面也许,或许是比较好的结果,安德罗波夫上不去,上去的不管是谢列平还是谢比尔茨基都很可能执政到九十年代,到时候戈地图再上,那就完美了!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