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99节

  不过这一项研究任务还是太艰巨了,短时间根本完不成,所以根据中央的决定,李耀文同志开始协助邓小平同志工作,如无以外,这位今年60岁的同志将在未来负责这型核潜艇的研发。

  所以李耀文陪同邓小平一起来到葫芦岛核潜艇造船厂考察,邓小平同志来这家造船厂不知道多少次,几乎熟悉这家造船厂的一切,所以他不断给李耀文说着各种事情,李耀文则不断点头,两人的交接看起来十分顺利。

  在交接的同时,邓小平隐隐意识到李耀文的仕途已经结束了,如果他还有机会进入常委会,中央不可能让他接替自己,只有即将退居二线,且能力比较强的同志才有接替他的可能。

  这些天接触下来,邓小平多少有些遗憾,不仅是遗憾自己,也遗憾李耀文,他和李耀文的情况都差不多,都非常有能力,只是他倒霉碰到了谷雨要提前退休,只能捞一个常委待遇退休。

  而李耀文比他还要惨,李耀文曾经是准接班人角色,只是谷雨同志看到老一代不甘寂寞,不愿意退休,来了一个一刀切,同时把谷景生推到前台,这直接毁掉了李耀文的前途,不仅仅接班人地位没了,连常委会都进不去!

  幸好未来的接班人李思明与李耀文的关系很不错,是他的老部下,李耀文即便有一些遗憾,想来在未来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毕竟他在年轻一代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交谈了一会,两人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李耀文第一次了解到中国核潜艇的发展,自然想起了苏俄,询问中苏核潜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技术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固体核导弹领域,我国可能比苏俄还要先进,不过我国核潜艇的数量与苏美差距实在太大了!”

  说到这里,邓小平相当感慨,“前些年我是心惊胆寒,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像样的核反击能力,万一被美苏先发制人了,我们辛辛苦苦建设的一切,顷刻间就化为乌有,能不能重头再来都不知道。

  而相比于美国,我实际上更担心苏俄,苏俄实在太疯狂了,我实在不能理解他们搞那么多武器到底是为了什么?核潜艇这么昂贵的东西,他们一造就是几十艘,少一些核弹头,多一些核弹头有那么重要吗?

  现在094出来了,对美国不敢说,对苏俄好歹是有了二次核反击能力,而我们又已经入关,短时间内和美国打不起来,想来过十几年太平日子还是可以的!

  有这十几年时间,你努努力,把096搞出来,到时候有个四艘096,再搭配六艘094,以后我们就能真正挺直腰杆做人了!

  “方老,您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做好这件事!”

第344章 巡游

  阳光透过棕榈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沙沙的叶声仿佛在低语。顾小妹和同学们跟随着这片种植园的主人一起走进种植园。

  主人姓刘,大家都喊他刘班长,他1946年来到这一地区,除了自己名下的10公顷土地以外,他又和家人、工人一起购买了附近山林的开发权,不断砍树种树,这片种植园加起来已经有二十多公顷,种植着7000株橡胶树和1400株棕榈树。

  一些人走在橡胶种植园的小径上,脚下是松软的泥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刘班长给大家伙介绍起来,“这片橡胶林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

  刘班长指了指前方一排排整齐的橡胶树,树干上斜斜的切口清晰可见,乳白色的胶液顺着切口缓缓流下,滴入下方的收集碗中。“那就是一解放就种上了?”

  “是呀!那个时候真难呀!”

  五十多岁的刘班长忍不住想起了当年,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热带雨林中到处潜伏着杀手,毒蛇、怪虫一大堆,有时候还会遇到土人袭击,可以说举步维艰。

  就算辛辛苦苦种下了橡胶树,也有很多麻烦,热带土壤贫瘠,橡胶树长得很慢;热带风暴时常来袭,狂风暴雨将刚刚种下的树苗连根拔起;烈日炙烤下,土壤龟裂,水分蒸发得飞快;虫害更是防不胜防,一夜之间就能毁掉一片辛勤培育的树苗..

  顾小妹蹲下身,仔细观察那碗中的胶液,它粘稠而透明,像是大自然的馈赠。她伸手轻轻触碰了一下,指尖传来一丝凉意和轻微的黏腻感。

  “橡胶树的生命力很强,只要不伤及树心,它们可以连续割胶几十年。”刘班长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现在苦尽甘来了,石油危机爆发后,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价格倒挂,天然橡胶价格一下子上来了,我们这十年赚到的钱是前二十年加起来的好些倍!”

  “刘班长,您这一万株橡胶树一年产多少生胶?”

  “一棵成熟的橡胶树每年可产3至5公斤干胶,我这个园子去年产量30吨干胶,去年一吨橡胶平均3500元左右,我这个园子去年橡胶收入10万多!

  这一片棕榈树也在丰产期,一棵树每年可产10—20公斤棕榈油,我这个园子去年产了20吨棕榈油,一吨棕榈油2000元左右,我这个园子棕榈油产量是4万元,还有些七七八八的,这个园子去年总收入十五元!”

  大家一听,惊讶得不得了,“这么高的收入呀,刘班长,您是大资本家了!”

  “小老板罢了,赚点辛苦钱!”

  “这还是小老板?刘班长太谦虚了!”

  “这么大面积,我也得请人,在南洋省雇工不便宜,还有花费、除虫、树种杂七杂八的花费,我也就赚点辛苦钱!”

  说到这里,刘班长有些感慨,“我大儿子嫌弃这个园子太辛苦,上大学后就留在上海,不愿意回来,搞的东西也是花里花哨的,说是和同学们一起办了一个软件公司,是总经理,这什么是软件,我也不懂。

  现在他和儿媳妇,还有大孙子在上海安家,我老伴跟着照顾孙子,只留下我这个老汉,看着这种植园,这等以后,这个园子也只能留给外孙了,虽然外孙也乖巧,可毕竟不姓刘呀!”“刘班长,你这不对呀,国家讲的是男女平等,孙子和外孙不都是您的血脉吗?”

  “唉,也是,谁让我就生了一个儿子,还不在身边,这以后老了,只能靠闺女了,必须和闺女搞好关系!”

  刘班长和访客们交谈时,顾小妹目光扫过四周,棕榈树和橡胶树交错种植,形成了一片独特的景观。棕榈树高耸入云,宽大的叶片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天空招手,而橡胶树则显得更加内敛,树干笔直,枝叶繁茂。

  “这棕榈树真挺好看的!

  刘班长很高兴的说道,“姑娘,这棕榈树可不仅仅好看,全身都是宝贝,现在种得也越来越多,棕榈油虽然不香,但产量大,价格便宜,国内应用很广的,而且还能做生物柴油,我们这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生物柴油厂..

  这棕榈叶可以做成篮子、帽子、席子,还能给牲口吃,这树干可以制作家具,棕榈花蜜还可以发酵做酒,团里,不,现在县里都办了工厂,有的还卖到美国呢!”

  “大伯,咱们南洋省的解放军战士太厉害了!”

  “那是,咱是当兵的,天南地北都跑过,卖到美国有什么好奇的!”刘班长见顾小妹长相好,声音好听,举止也好,就邀请道,“姑娘跟画上的人一样,不仅长得好,说话也好听,走,那边,就是我的小楼,大家都去喝点椰子汁!”

  “哈哈,小妹,我们又沾了你的光!”

  顾小妹早就习惯了众人起哄,也不在意,一行人来到了刘班长的小楼,小楼是用热带红木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干枯的棕榈叶,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

  小楼前是一片开阔的院子,几只母鸡悠闲地在地上啄食,几只小狗懒洋洋地趴在门前的台阶上,见到陌生人,也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院子里种着几棵高大的椰子树,树干上爬满了藤蔓,枝叶间隐约可见几颗青绿的椰子。

  “进来坐,进来坐!”

  一行人跟着刘班长进了屋。屋内陈设简单,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红木打造的桌椅摆在中央,桌上放着一壶刚泡好的椰子水,旁边还摆着几碟新鲜的苹果——切好的菠萝、芒果和木瓜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这些都是自家种的,大家尝尝。”刘班长热情地招呼着,一边给大家倒椰子水。

  屋内的墙壁上挂着几幅手编的草席,墙角堆着几个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辣椒和香料。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叶片油亮,显然是精心打理的。

  “刘班长,你这房子真不错,感觉特别凉快,这夏天晚上都不用开风扇了!”队伍里的小林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这房子是用老木头搭的,冬暖夏凉。”刘班长笑着解释道,“屋顶的棕榈叶也是我们自己编的,能遮阳还能防雨。”

  刘班长又指着远处的一片田地说道:“那边是我们的菜园,种了些青菜和辣椒。再往那边走,还有一片果园,种了芒果、香蕉和菠萝。你们要是有兴趣,待会儿我带你们去看看。”正说着,屋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顾小妹走到窗前,只见几只色彩斑斓的鹦鹉在院子里的树枝上跳跃,偶尔低头啄食树上的果实。

  “这里真是世外桃源啊。”顾小妹感慨道,眼中满是羡慕,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绿叶的清新气息,这里虽然炎热潮湿,体感不舒服,但感觉还真不错.

  夕阳渐渐西沉,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紫红色,这些个志愿者离开了这个庄园,上了大巴车,返回到下榻的酒店,小林就忍不住说道,“这南洋省真好呀,收入高,生活也惬意!

  “别羡慕了,那是解放军战士用命换来的,这南洋省开发之初,牺牲了很多人,哪怕现在条件好了,在山区开矿,也都比较危险,时不时出矿难的!”

  “也对,刘班长他们是最早的移民,是地主,现在来南洋省的,可就没那么好了!”

  “移民和移民也不同呀,现在被移民的大多有问题..”

  “虽然现在没那么多好处,但这边条件也比以前好,刘班长家的柴油机看到没,那以为肯定是发电的,现在通了电,才不用的!”

  “我还是觉得这里比国内舒服,国内压力好大,这几年倒了很多厂子,一大堆四五十岁的人跑出来找工作,看他们拖家带口的,真不容易!”

  “他们不愿意出去,怪得了谁...

  七嘴八舌间,大巴车颠簸着前进,顾小妹有些晕车,并没有怎么参与讨论,但就在此时,大巴车突然停下来,大家伙一看,前面好像有几辆警车,还有好些个警察。

  片刻之后,一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上了车,一个个看过去,见没问题,下了车,大巴车前行,大家伙立刻议论起来,不过出身于南洋省的小胡摇摇头,“这是常有的事情,这边金矿多,国内很多人过来挖,然后抢劫、杀人什么的,就没停过...”

  “啊?社会治安这么差?”

  “矿区治安差,城镇和沿海地区都挺好的!”

  顾小妹听到这里,想起了来之前姐姐和她说的,姐夫曾经来南洋省工作过两年,对南洋省的情况更为了解,南洋省的平均收入确实比国内要高,不过这里事情也不少。

  南洋省金银铜这一类的金属矿很多,很多人跑过来挖矿,围绕着这些矿山,各种厮杀不断,虽然国家禁枪,但南洋的枪支比较多,还有人藏着二战时期的迫击炮什么的。

  这些矿山人手不足,就从国内骗人过来,挖矿的时候,各种安全措施不够,每年都有不少矿难,比整顿之前的山西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山西没有这么彪悍的...

  作为一个接受过环太党教育的大学生,顾小妹知道这就是原始积累,甚至于南洋省还不算最厉害的,昆仑省干得更野,只不过昆仑省祸害更多的是非洲,什么钻石、黄金,凡是有矿的地方都有中国人的踪影,那些比较厉害的,甚至都搞起了石油!

  虽然这样的原始积累血淋淋的,但也正是有这些原始积累,中国这些年才发展得这么迅速,通过刘班长谈吐就知道他文化程度不高,可却有一个种植园,一年收入十来万,不仅仅自己风光,儿子也在上海买房子,开公司了。

  而在南洋省、东华还有南洋各地,这样的种植园主一大堆,据说原来都是解放军或者解放军家属,人数有上百万甚至更多,每年光光他们就有数千亿收入,这些年或在银行,或流入国内,有力得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顾小妹外表柔顺,但内心坚韧,她实际上很向往这样的生活,虽然打打杀杀,但这才是生活,她更希望和张一思一样搞企业,不愿意按照父亲的要求,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虽然她谈了男朋友,但看重的是男朋友的高大,觉得应该是强悍的个性,可以陪着她闯荡天涯,但没想到他竟然选择仕途,而且计划走青委路线,她就有些失望。

  高干子弟走仕途虽然很多很多,但他完全可以和李思明同志一样在南洋或者非洲这些大好天地闯荡一番,为什么要跑去耍嘴皮子呢,他是不是很怕死?要不然为什么连南洋省都不敢过来?

  人就是这样,一旦起了疑心,就会不断往这方面想,顾小妹也是如此,随着对男友越来越疑心,她也开始怀疑这一次恋爱对不对,同时她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或许选择南洋发展也不坏,不过到底从哪里开始呢?

  顾小妹一路想着,回到了宾馆,然后,然后她就被现任的南洋省委枢机黄承学派来的秘书接走了,黄承学晚上请她这个大侄女吃饭,这就早就敲定的安排。

  顾小妹把今天看到警察的事情,告诉了这位丁秘书,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丁秘书有些无奈得说道,“南洋现在的治安不好,又出现了一起持枪杀人案,到现在还没有抓到凶手,只能卡住交通要道,每辆车都搜查..

  丁秘书又安慰顾小妹,让他放心,他们的大巴上安排了便衣,不会有事情,一路无话,就来到了黄承学家中。

  不过到达黄承学家中,黄承学夫人招待顾小妹,黄承学并没有出现,他正在接来自中央的电话,对于南洋省不断出现严重矿难和各种严厉的治安事件,中央领导十分生气,要求来一次集中整顿,同时要收购各路矿山,提升矿山安全标准,不能再纵容了!

  交谈一番后,领导政法工作的寻淮洲又询问南洋钢铁三期工程的建设情况,南洋钢铁基地两头在外,其煤炭、铁矿石大都从澳大利亚进口,生产的各种钢铁制品直接往美洲和周边地区运,即便是南美,十几天就到了,非常方便。

  这个时代铁矿石价格虽然有所上涨,但由于长协价限制,所以上涨幅度并不大,而钢铁制品则相对赚钱,所以一期工程建成,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收回成本,然后二期、三期迅速安排上了,就这样,南洋钢铁基地规模不断膨胀。钢铁工业大发展之后,必然带动机械、船舶、汽车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广船就在南洋省有一个生产基地,又比如广南和华侨汽车都在南洋省搞了一个分厂,就近分销,南洋省迅速工业化,再然后澳大利亚就感觉压力山大!澳大利亚虽然资源超级丰富,又有无数农场牧场,工农业条件格外好,但人口太少,根本搞不了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会,还好一些,当时航运不发达,为了满足内部的需要,澳大利亚有一些工业。

  但随着集装箱革命爆发,澳大利亚成本畸高的工业自然开始衰落,偏偏南洋省的工业化在此时加速,那些机械厂、汽车厂战时可以制造坦克大炮,造船厂可以制造各种军舰,这要是中国人挥师南下,澳大利亚扛得住吗?根本扛不住!

  虽然美国给澳大利亚提供了核保护,也有好些个军事基地,但同为昂撒人的澳大利亚太清楚美国是什么货色,他们坚信一旦中国南进,美国绝不会冒着核大战的风险,为澳大利亚拼命,但澳大利亚很多事情既做不了,也不愿意做,代价太大了。

  澳大利亚对中国政治上担心的同时,与中国的经济紧密度却不断加深,中国已经变成了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其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就是铁矿石。

  中国每年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上亿吨铁矿石,而且进口数量越来越大,这还是中国有所限制,搞铁矿石来源多元化的结果,若是放开进口,澳大利亚相信中国每年可以进口两三亿吨不在话下。

  中国又缺乏小麦,每年都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中国的纺织业为了发展呢绒业,也不断从澳大利亚进口羊毛,到现在,连煤炭都要大量进口..

  既要从中国赚钱,又要提防中国,所以澳大利亚各种政策就很奇葩,比如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一直严格执行着,不让中国移民进入,甚至于连中国商人去澳大利亚都比较麻烦。

  早年还行,当时中国去美加都难,但随着中国有钱人不断增加,移民海外的富人和留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到了七十年代,加拿大就放弃了白加政策,允许中国移民,澳大利亚既非常眼红这一块的好处,但又设置种种关卡。

  还有投资这一块,澳大利亚对中国投资澳洲的农场、矿山种种限制很多,却欢迎本州日本投资,早期中国还能忍,但1978年中国已经入关,就找澳大利亚谈,要求澳大利亚在移民和投资政策上一视同仁,澳大利亚的小心肝又一次不安起来...

  中国和澳大利亚有一个缓冲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新和中国的边界线是沿着中央山脉划分的,但中央山脉一带却发现了一大堆金矿,而巴布新山区的人又少,开发力度很一般。

  中国越境挖矿是常有的事情,巴布新抗议,中国就和巴布新商议咱们联合开发,但澳大利亚十分担心巴布新被渗透,不允许巴布新答应,然后中国就不爽了,澳大利亚你什么意思?我们只是经济合作,你们也拦着?

  凡此种种,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经贸关系虽然不断发展,但矛盾逐步积累,所以中央不太高兴了,一方面是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决定给澳大利亚施加一些压力,迫使他们做一些妥协,现在中美交好,又有缓冲国,两家隔着大海又不接壤,澳大利亚哪来这么多屁事?

  虽然澳大利亚很美好,但离得太远了,澳大利亚又太大了,能够容纳的人口又超多,站在中国高层的角度,哪怕未来出现美国入侵加拿大,主动打破世界格局这种事,中国都很难下决心攻占澳大利亚,太容易出现分裂了,反倒不是好事!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定位就是一个原材料供应国,一步步纳入到中国经济圈,但澳大利亚一直以来的种种政策却与中国的意图背道而驰,总这么僵持下去也不好,所以中国决定派出一个小航母编队巡视一番,你不是说中国威胁吗?那我就真得试一试,看你是选择对抗,还是妥协!

  中国和洋鬼子打了太多太多年的交道,经验也慢慢丰富起来,这帮子家伙只认实力,我们不展示实力,他们反而叽叽歪歪,展示一番后,他们反而老实!

  虽然中国海军不怎么样,但那是和美苏比较,拥有第一艘现代航母之后,中国海军对周边国家的海军还是颇有优势的,澳大利亚不服气,那就要去购买一艘新航母!

  这一次中国航母编队,并没有派出航母,而是拿出一艘两栖攻击舰、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全部是六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国产新式军舰。

  航母编队将从青岛基地东进,访问朝鲜、九州日本、然后经过台湾海峡,前往南越、柬埔寨、暹罗、北马、南华、东华,转到南洋省。然后进入印度洋,访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达尔文港,然后去帝汶的帝力、印尼首都雅加达,再到苏门答腊的巨港。

  接下来,编队将要走马六甲海峡前往棉兰、孟加拉国、海德拉巴、巴基斯坦,一直进入到波斯湾,访问波斯湾各国,然后再进入印度洋,前往苏丹访问。

  这一路走下来,肯定不仅仅给澳大利亚看得,也是给周边的诸多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爪哇、缅甸和印度看得,必须让他们清楚中国不仅仅陆军强大,空军有了长足的进步,海军这些年也慢慢起来了!

  这对香港经合组织成员国或者观察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这也有利于加强经济上的整合。

  此举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回应驻扎在印度的苏俄印度洋舰队,苏军舰队去了缅甸,中国人要是不回应,那也实在太丢人了!

  此时老毛子的印度洋舰队有各种舰船二十多艘,莫斯科级航母也去过一次,各种作战舰船每半年轮换一次,后勤补给舰船3~4年就要轮换一次,中国也需要派军舰经过,但又不能太明显,干脆变成了这样一个安排,每到一个地方都停下来,与各国交流一番。

  当然了,此举也有军事上的考虑,此举也是为了验证这样大规模的编队长途航行,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9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