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402节
卡特点了点,答应下来,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实力,但中国海军与美国相差比较远,目前还不要担心,现在要的是中国空军尽快出现在巴基斯坦。
随着卡特为争取中国在巴基斯坦下场,做出一些妥协,中美两国越发走近,在杭州的谷雨听说之后,笑了笑,中国自始至终只是想接触一番美国的飞机研发,交流一下,这对中国战斗机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时中国的第三代战斗机歼7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主要是发动机不太行,实际上中国空军重视中低空机动的发展思路决定了歼7的气动外型不会差,中国的航电虽然不如美国,但比苏俄要强,所以他并不是很担心歼7的性能。
选择拿歼60和美国人合作改进,也跟这一款飞机的水平相对有限有关,中国并不是很擅长舰载机的设计,第一代舰载机实际上是美国的F9F美洲狮的测绘版,这是40年代末的舰载机。
通过对F9F美洲狮的不断摸索,中国逐步提升了海军战斗机的研发能力,但由于中国航母的限制,中国的第二代舰载机局限性很大,海军并不是非常满意,所以谷雨就想到了美国人,请美国人帮忙改进,就算变成了和平珍珠也没什么,这是一个难得的接触机会...
至于引进美国的飞机,压根没有必要,哪怕要引进,未来倒是可以引进老毛子的苏—30,搞一款对应的多用途攻击机,那玩意更适合中国。
谷雨摇摇头,“阿里—布托太过刚愎自用,没了美国人撑腰,他连半年都撑不下来,只是齐亚哈克手也太黑了,都什么时代了,竟然直接杀人,连儿子都杀,这个头一起,以后巴基斯坦就热闹了!”
“主席,巴基斯坦内部矛盾很大,所以我们评估美国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此时要是苏印对巴基斯坦发起军事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美军在巴基斯坦不是有基地吗?”
“美国人欺软怕硬惯了,肯定不会在此时下场!”
“所以美国人就想撺掇我们下场?”
“美国人说得很漂亮,不要求我们对抗苏军,只要中国空军阻挡印度空军的不断袭击,帮助巴基斯坦稳住局面,让印度人适可而止即可!”
“对付印度人是假,想让我们对付苏俄空军是真,只要出了兵,我们肯定要和苏俄空军碰了碰!”谷雨笑了笑,接着问道,“中央怎么说?”“总枢机觉得这是收拾印度的好机会,我们可以乘机攻击印度海军基地,不过有同志担心,万一我们与苏俄空军出现冲突,会影响对苏贸易!”
‘打就打,我们还怕了不成!”谷雨微微笑了笑,“苏俄欺软怕硬,要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和他们打交道!
不要怕事情搞大,我们越是担心影响对苏贸易,就越要果断压制苏俄的扩张,要是不敢出头,他们只会越猖獗,这反而对中苏贸易不利!
也不要怕再一次出现南亚战争,若是印度敢于发动对巴基斯坦的全面战争,我们就再次攻击印度的电力系统,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也必然会加大牵制,巴基斯坦不可能亡国!”
“总枢机也是这么说得,但还有一些同志担心歼六的性能?”
“不碰一碰怎么知道?”谷雨想了想说道,“齐亚哈克现在内忧外患,此时仗打得大一些,对他反而有利,不过为避免消息泄露,行动之前,不得告诉巴基斯坦人!”
一边是苏俄空军保护下的阿人党武装,一边是印度空军的频繁袭击,还要花钱养着不断南下的普什图难民,并支持普什图武装与阿人党厮杀,即便巴基斯坦有美国的援助,即便这些人吃美国援助,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巴基斯坦也扛不住了!
偏偏这些年巴基斯坦内政一大堆,巴基斯坦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军政府和文官政府轮流执政,一开始是文官政府,然后被军政府推翻,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大部分时间,执政的是军人出身的阿尤布·汗总统,整整干了十几年。
在五六十年代,巴基斯坦经济是发展了一些,但贫富差距却明显拉大了,人民并没有分享到多少发展的好处,怨气不少。
不过拿着美国人给的钱,境内美军又时不时晃悠,阿尤布·汗最后迫于压力,搞民选,文官政权上台,大家族出身的阿里—布托竞选成为巴基斯坦总统。
此时美国在阿富汗已经有些扛不住了,自然对巴基斯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援助很舍得,但美国又担心巴基斯坦出现革命,所以在美国的推动下,本身也有一些理想主义,阿里—布托这位只有四十多岁的年轻政治家搞起了土地改革。
为推动土地改革,阿里—布托毅然决定从自家做起,分出4.5万英亩土地。他坚定表示,改革不会止步,家庭将持续贡献土地,直至每位农户都拥有自己的田地。
布托不仅推行土地改革,还着手民主变革,1972年,新宪法出台,明确禁止教派歧视,并确立公民人权,标志着国家向更加公正民主的方向迈进。
这个新宪法与印度尼赫鲁改革比较类似,说白了就是要打击宗教影响力,效仿西方模式逐步实现国家的发展,不过这个新宪法并不怎么符合巴基斯坦的国情。
巴基斯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宗教影响力很大,他这么干,自然把宗教势力得罪得不轻,而且新宪法对军队的限制不小,而巴基斯坦非常危险的外部局势注定了军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军人也被得罪了!
不过这个时候,阿里—布托有美国人撑腰,宪法顺利通过,阿里—布托成为了总理,总统则变成了虚职,但很快布托的改革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在军人政府掌权,国民经济被20余个大家族牢牢把控,其间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布托的改革举措广泛触及多方利益,大企业主与大地主首当其冲,他们长期享受特权,难以接受被削弱的现实,纷纷表示不满。
这些人四处煽动纷争,制造社会恐慌,意图引导民众对布托改革产生怀疑,进而趁机削弱并动摇其政权基础,军人和宗教势力也迅速参与进来,这些人就通过了《伊斯兰宪章》,并且在国民议会上一致通过,这样一来,宗教的权力就比宪法的权威还要大。
一看情况不对劲,布托就派出军队镇压,如此一来,巴基斯坦内部矛盾就更加尖锐,冲突不断,流血事件时不时发生,国家的形势就不怎么样。
美国人当然不能答应,就帮助布托维持秩序,在美国的撑腰下,布托的改革结结巴巴进行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也推动了巴基斯坦的发展。
布托那也是见识过军政府发动政变的人,自然要防着军人搞事,就跳过多个比较优先的候选人,提拔了齐亚·哈克,齐亚·哈克能力也相当强,在他的帮助下,阿里—布托的统治终于撑住了。
不过随着美国撤出阿富汗,形势突变,巴斯斯坦的军事压力骤增,此时阿里—布托亲手提拔的军队二把手齐亚·哈克认为阿富汗目前的局面已经不是布托能够搞得定的,必须重建军政府,攘外必先安内,当然了,他比较有野心……
也就在1978年11月12日,美军撤出阿富汗仅仅几个月后,就连反对阿里·布托的人,都没有想到,阿里·布托政府会在这么快的时间之内倒台。
这天,齐亚·哈克秘密率领军队控制了道路、电台等,然后把总理府邸包围,如果不是一名心怀正义的警察冒险闯入告诉阿里·布托,阿里·布托根本不会想到齐亚·哈克会背叛自己。当时他的警卫和警察都劝阿里·布托逃跑,但是阿里·布托却拒绝了,他选择了留下,不久,叛军攻入,阿里·布托父子被击毙,连儿子也杀,齐亚·哈克也是知道阿里·布托威望高,想着一举断了布托家族的未来,所以直接开了杀戒.
....
巴基斯坦迅速进入了齐亚·哈克的军事统治时期,齐亚·哈克废除了“布托宪法”,巴基斯坦又进入军事管制模式。
阿里·布托执政期间虽然有不少问题,但此人也算是一心为国,连家里的土地都愿意拿出来分配,在巴基斯坦社会威望比较高。
而齐亚·哈克是阿里—布托破格提拔的,他噬主政变,哪怕是传统的巴基斯坦道德也不能认可,此人除了军事高压手段,也没显露出什么高明的政治策略,所以政变发生后,阿里·布托的支持者们当然不答应,就搞出了不少抗议,然后自然出现了流血事件..
齐亚·哈克也知道这一把干得太过分,国内外都有不少人,对他十分不满,不过推翻阿里·布托政府是巴基斯坦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他们都绝不能容忍阿里·布托继续改革下去,所以巴基斯坦统治阶级内部在危机前,反倒比较团结。
所以齐亚·哈克一边严酷镇压阿里·布托家族成员,阿里·布托的妻子和女儿贝—布托都被抓了起来,同时齐亚·哈克对外更加强硬,他更多的支持阿富汗普什图反抗武装,同时下令空军轰炸印度境内,希望借此提高声望,转移矛盾。
齐亚·哈克这一手自然引来了苏印更强硬的反应,所以齐亚·哈克一边在国内煽动反苏反印气氛,一边对外求援,他希望美国、沙特、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还有中国扩大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美国政府搞的是人权外交,卡特对齐亚·哈克发动政变直接杀掉民选总理自然非常不待见,就算想给援助也不太好给,卡特一边拒绝,同时还号称取消一些原来答应的援助,但同时又通过沙特给齐亚·哈克援助,转了一手,面子上好过一些。
F16战斗机倒也不是说不给,但美国要看一看中国空军的态度,若是中国空军下场,自然不着急给,但若是中国空军不下场,美国就肯定要给了!
巴基斯坦与沙特关系不错,沙特雇佣了不少巴基斯坦军人做保镖,也给了不少援助,但现在巴基斯坦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沙特费萨尔国王告诉齐亚·哈克派来的代表,美国人靠不住,中国人的态度很关键。
巴基斯坦也清楚这一点,但这一世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并不算亲密,印巴分治谈判,本来没什么孟加拉国,中国冲出来,硬生生搞了一个孟加拉国,此事不仅仅印度一肚子恼火,巴基斯坦也非常不爽。
虽然印巴战争爆发时,中国站在巴基斯坦一边,但巴基斯坦人知道,中国人的援助是有限的,中国不允许印度人进入拉达克,所以其后这些年,巴基斯坦虽然和中国的关系不错,也获得了一些中国的军火援助,但巴基斯坦的第一盟友一直是美国。
由于获得美国的帮助,巴基斯坦见识到不少好东西,对中国的武器也不以为然,比如中国援助的歼61,虽然比较克制米格21,但这玩意没什么提升的空间,中国自己都没多少装备,所以巴基斯坦也不是很看得上中国的装备,两国是典型的利益之合。
中国也对与巴基斯坦加深关系兴趣乏乏,中国在南亚最重要的合作国家是孟加拉国,两国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的合作,更是经济的合作。孟加拉国推行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其生产的铁矿石、铬矿石和黄麻等纺织原料大量出口中国,中国则出口小米和各种工业制品,并帮助孟加拉国搞基础建设,后来中国又帮助孟加拉国发展纺织业,并给予孟加拉国商品较低的关税。
这些年,孟加拉国的纺织品有了长足的进步,是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这也带动了孟加拉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海德拉巴同样也得到中国不少的帮助,海德拉巴本来就有世界著名的钻石加工业,英印时期农业发达,农产品产量大,棉纺织业比较发展,资源也极其丰富,石棉、重晶石、锰、铁、煤、石墨和铬铁矿众多,这也奠定了海德拉巴的工业发展。
虽然在1970年的战争中吃了大亏,但这一场战争对海德拉巴意义重大,由于海德拉巴无数国土沦为战场,而印度军纪也不好,所以老百姓死伤惨重,与印度的仇恨一下子增加很多,一个海德拉巴安得拉民族也在战火中逐步成型。战争结束后,大批印度教徒被赶走,很多吃不消印度迫害的穆斯林填补了空白,而海德拉巴大君也迫于形势搞了君主立宪,做了一系列粉饰工作,所以战后,海德拉巴的政治局面稳定了不少。
随着政治慢慢稳定,海德拉巴的经济自然开始恢复,而在过去的八年,中国大规模增加从海德拉巴的资源进口,不仅仅铁铬锰矿大量对华出口,连煤炭都被卖到了天方省。
中国还不断投资海德拉巴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帮助海德拉巴修建公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所以此时海德拉巴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并保持着高速上升的势头。
随着中国与孟加拉国、海德拉巴各种经济联系的加深,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老百姓的日子比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强,所以巴基斯坦那是相当的嫉妒,为什么美国人就不像中国人那么厚道呢,只给一些钱和武器,其他东西都不给,可如果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巴基斯坦也没什么像样的筹码..
事实上,巴基斯坦吃到的驻阿美军好处非常多,但糟糕的治理能力以及各种贪腐,严重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发展,所以当美国人跑路,苏印压力增大时,巴基斯坦的日子立刻就苦逼起来,反倒不如另外两个穆斯林兄弟国家!
由于在最近的两次南亚战争中,巴基斯坦也不是主角,虽然巴基斯坦也上阵,但只是上一些空军,陆军一直不愿意上阵,所以等到巴基斯坦的处境压力山大后,已经摆脱了亡国危机的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虽然是盟友,同样也不愿意下场。
现在不过是受到一些空袭,即便印度军队大规模进攻,巴基斯坦也有美国大兵的保护,我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同时给一些军事援助就行了.
这两个国家压根不相信巴基斯坦会亡国,除非苏军直接拿下,或者印度倾巢出动,才有可能,但前者压根不是两国的问题,就算下场也没用。
而后者也不可能,现如今已经是1978年,联合国成立33年,印度直接灭亡巴基斯坦这样上亿人口的国家,中美两国会看着,印度敢搞过分了,两家一定会干预。此前已经吃过几次亏的印度人不是傻子,他们怎么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既然巴基斯坦没有亡国之危,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当然不愿意下场,上一次战争才结束八年,两国有一些防御也就行了,他们实在不想打仗!
这种局面下,巴基斯坦想拉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下场,实际上比较困难,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反倒很顺利。
齐亚·哈克派出了亲信作为代表秘密访问中国,痛陈利害,在他答应释放布托妻女后,中国同意派出志愿航空队,不过只针对印度空军。
齐亚·哈克满口答应,就在1978年11月底,中国大规模增加和田空军规模,同时组建了志愿航空队进驻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协调下,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空军也抽调精华,进入到巴基斯坦。
中孟海三国空军出现在巴基斯坦,加之布托妻女被释放,巴基斯坦本来乱糟糟的局面反倒稳定了不少,知识分子们也意识到这会不能再内斗了,别真得被阿富汗和印度瓜分了,那就真麻烦了!
消息传到莫斯科和新德里,两家立刻头疼起来,到了这一步,如果不继续,岂不是前功尽弃,反倒被中国看出虚弱,以后还怎么混。
可如果继续攻击,就要和中国空军起冲突,不管是莫斯科,还是印度都相当忌惮,而相比于莫斯科,印度更忌惮,吃得亏太多了!
此时印度在苏俄的帮助下搞地下核反应堆,由于是地下反应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多,也非常耗费时间,至少要十几年功夫,所以印度倒不担心核反应堆出事,万一中国又丢石墨炸弹怎么办?这个破玩意太难防范了!
苏俄政府可以体谅印度的难处,不过莫斯科实在气得受不了,印度人不上,我们上,必须打下几架中国的战斗机,杀一杀中国的嚣张气焰!
这会苏俄空军的问题在于其第三代战斗机米格29和苏27刚刚首飞,不管是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还是苏15对付歼六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苏俄的如意算盘是诱骗中国战斗机到达阿富汗上空,加上地空导弹一起击落,保证打下几架。
不过此时此刻,不管是印度人,还是苏俄人,都想不到中国空军正在准备攻击卡纳塔克邦的卡尔瓦尔海军基地,此次攻击最大的麻烦甚至不是印度人,而是长时间在大海上超低空飞行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对于军机飞行员来说,100米以下的超低空飞行尤其容易引起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判断错误,导致空间定向障碍、心理紧张、认知判断失误和处置错误。直接威胁飞行安全,这就是“飞行错觉”,若是攻击不成,飞机掉海里那损失就大了...
第347章 击沉&影响
印度洋的冬天,风浪很大,海天之间,乌云低垂,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长机飞行员陈杰紧握操纵杆,双眼死死盯着前方,耳边只有引擎的轰鸣和海风的呼啸。
在他的操纵下,巴基斯坦中国志愿空军的歼六战斗机如幽灵般掠过波涛汹涌的印度洋,如同一只钢铁之鹰,贴着海面疾驰,机翼几乎要划破那层薄薄的水雾。
而在这架飞机的背后,三架歼六战斗机紧随其后,这是解放军负责攻击的四架飞机,每架飞机下面挂着一枚国产C601反舰导弹。
这款导弹借鉴了苏俄Kh-22导弹的设计理念,但结合了中国自身的技术需求和工业能力进行了改进,其导引头更加先进,也更能抗干扰。
C-601采用亚音速飞行,虽然速度较慢,但射程较远,适合在较远距离对目标发起攻击。该型导弹配备了500千克的高爆战斗部,能够对大型水面舰艇造成严重毁伤,甚至可能一击击沉中小型舰艇。
更恐怖的是,这款导弹在飞行末段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能够自主搜索并锁定目标,提高了命中精度,其程序中还有一条很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果的设计,一旦发现目标缺失就攻击块头最大的军舰。
这款导弹重达两吨多,所以第一攻击波的四架战斗机机腹下挂载了1枚601导弹,同时在机翼两侧挂载了四枚不到80公斤近程格斗导弹,用于防身,并没有携带射程更大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这事实上非常危险。
不过此时印度海空军最先进的幻影三战斗机都在克什米尔附近,在南方部署的也就米格21,这款轻型飞机雷达很小,搞一搞格斗或许不错,但想发射可以攻击歼六B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所以这一波巴基斯坦中国志愿空军只要不自己犯错,被美苏海空军的雷达发现,成功袭击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了,这一切都是非常乐观的估计,在实战中,能不能很好的做到,谁也说不准。
“高度30米!”随着陈杰的命令,迅速推动操纵杆,战斗机开始倾斜,机身微微震颤,飞机开始降低高度,几乎贴着海面飞行,试图利用地球曲率和海浪的反射干扰雷达波。
陈杰这样操作是有目的,马上就要到苏俄海军基地40公里外,这是苏军低空补盲雷达宣称的探测范围,解放军战斗机想看一看苏俄的雷达是不是如宣称的那般先进。
“高度30米,雷达一切正常!”耳机里传来后座武器操作员,同时也是雷达观察员刘永林冷静的声音,两人搭档了好几年,非常熟悉对方,也都非常信任对方。
陈杰没有回答,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眼前的仪表盘和远处的海平线上,他知道,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让他们暴露在苏俄的雷达屏幕上,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的!
更可怕的是,他现在正在进行的是超超低空飞行,印度洋海浪很大,30米已经是非常低了,稍稍一个不注意,都可能让战机坠入冰冷的海水,或是撞上突起的浪峰。
海雾在机舱外翻滚,仿佛无数幽灵在试图阻挡他的前进,陈杰的视线被雾气切割得支离破碎,但他依靠仪表盘上的数据,精准地控制着战机的姿态。
高度计、速度表、雷达屏幕,每一个数字都在他的脑海中迅速计算,形成一条无形的航线,指引他穿越这片危险的迷雾.
“目标甲距离60公里,雷达显示正常!”刘永林的声音再次响起,“苏军低空雷达没有发现我们!”
“高度50米!”
陈杰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调整了操纵杆,机身微微倾斜,向上稍稍提高了一些高度,虽然继续贴着海面继续向前,但相对安全,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海浪的湿气透过机舱的缝隙渗进来,甚至能闻到咸腥的海风。
控制高度30米的超低空飞行,现在看起来非常成功,已经成功越过了苏俄海军基地,苏俄岸防雷达并没有侦测到,很明显苏军低空补盲雷达处理雷达杂波的技术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出色。
继续飞行了一段,马上就要到美军基地了,陈杰再一次下令,降低高度试探美军雷达能不能发现,可以在什么距离内发现。
一旦被美国雷达发现,也可以验证一下雷达告警装置,不过这相当危险,万一被美国雷达锁定,对方直接发射地空导弹,很难跑得掉.…..
“目标乙距离40公里,雷达显示正常!”
“目标乙距离30公里,雷达显示正常!”
与此同时,美军基地内,雷达兵约翰坐在昏暗的雷达操作室内,面前是一块巨大的雷达显示屏,绿色的扫描线缓缓旋转,将周围空域的信息实时呈现在屏幕上。耳机中传来轻微的“嗡嗡”声,那是雷达波束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
突然,屏幕边缘出现了四个微弱的光点,伴随着一声低沉的“滴滴”提示音。约翰立刻坐直了身体,双眼紧盯着四个光点。
他迅速调整雷达的灵敏度,光点的位置逐渐清晰——那是四架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正以高速掠过,如无意外,这应该是中国或者苏俄的飞机,他们想干什么?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