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458节

返程的车上,米哈伊尔望着窗外连绵的麦田出神,他突然问:"如果遇到旱灾或粮价下跌,这些种粮大户会不会破产?"

"国家有农业政策保险公司,各个农业合作社会投保,去年王德发那个合作社遇到赤霉病,获赔21万元……"

“个人种植户没有投报怎么办?”

“不存在这个问题,个人种植户不需要花钱,天然就有保险,现在的中国种粮并不赚钱,不给补贴和保险,各个合作社根本扛不住!”

“合作社都扛不住,哪些个人种植户应该更难吧!”

“真正种植粮食的个人种植户并不多,大多搞经济作物或者养殖业,这一块也有保险,国家每年要给不少保险呢!”

“给这么多保险,国家吃得消吗?”

“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起来了,过去是提取农业剩余,发展工业,现在是工业回哺农业。而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党的执政支柱,多给一些农业补给也是应该的!”

“中国有那么多人,工业能接纳那么多人?”

“年青人种地的不多,去工厂的虽然不少,但大部分人都是做生意、跑运输,全世界跑,做老板才能赚到大钱,光种地、打工前途有限的,王德发搞这么大,也是出去打仗,然后跑运输,种地是后来的事情!

我们中国人很想去苏俄做生意,但贵国管得太严,这不好,贵国明明有那么多好东西,却浪费在那里,变不成钱……”

“贵国不是有入城考试,限制农民盲目入城吗?”

“那是过去,现在也就是大城市的入城考试有些困难,中小城市入城考试非常容易,我们也不怎么乐意去大城市,工资是高了一些,但房子死贵死贵的,生活开销也大,根本攒不下什么钱,不值当!”

米哈伊尔突然明白过来,中国与苏俄农业模式的不同,搞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中国,并没有把农民限制在集体农庄,而是分阶段让农民入城,又鼓励农民出国经商,满世界跑,缓解人口压力。

就这样,中国一步步实现了集体化,不仅高效,而且对底层也有一定照顾,这一套模式与苏俄不同,也与纯粹资本主义的美国不太一样。

中国那些合作社占有的土地所有权归属农民,而不是合作社,所以也不是纯粹的私有制,这种做法对进城的农民也有不少保护,可以有效得缓和社会矛盾,虽然不是很公平,大户赚的钱比较多,是典型的富农,但效率高呀!

想到这里,米哈伊尔想到苏俄政权铲除富农,在国家贫穷,需要大量提取农业剩余时,是迫不得已的,中国当时也搞了统购统销,情况也差不多。

但等到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反而要让富农大胆生产,他们比集体农庄的官僚更懂得如何经营,很明显苏俄走错了路,赫鲁晓夫本来应该鼓励富农,他却反过来,连农民的自留地都收走了,经过农业一塌糊涂,官僚是搞不好经营的!

当吉普车驶过写着谷雨那句"土地流转活农业,规模经营促增收"的标语牌时,米哈伊尔轻轻吁了一口气,苏俄现在的农业问题太严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发达社会主义那一套理念,效仿中国搞集体所有权下的市场化合作,以充分发挥富农的作用……

又一个周末,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站在一栋略显陈旧的六层居民楼下,抬头望着斑驳的墙皮和阳台上晾晒的衣服。这里和北京、上海那些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完全不同,没有玻璃幕墙,没有豪华大堂,只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工人住宅。

“就是这儿,三楼。”张副科长告诉米哈伊尔,指了指楼梯口,这一栋楼大多住着技工,刚入职的小年青们或者走劳动派遣的人都住集体宿舍,工程师和中层住在外面比较新的楼,“泾渭分明的很,住什么楼,基本就能看出级别!”

米哈伊尔点点头,跟着张科长爬上楼梯,楼道里弥漫着炒菜的油烟味,墙壁上贴着各种小广告——“疏通下水道”“电话安装”、“英语补习班招生”。

“叮咚——”

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站在门口,穿着印有“洛车集团”字样的蓝色工装,脸上带着疲惫但礼貌的笑容。

“张科长,这就是你说的那位俄罗斯专家?快请进!”陈志强侧身让开,米哈伊尔走进屋内。房子不大,约90平方米,两室一厅,还隔了一个书房,装修简单但整洁。

客厅里摆着一台中国电视,茶几上放着几本《机械工程手册》和孩子的作业本,米哈伊尔又看了看,发现厨房附近有一台冰箱,阳台上有洗衣机,小书房有一排书,学习桌,还有一个随身听,这些电器看来确实普及了!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音,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探出头来,笑着打了个招呼,“这是我媳妇,李梅。”陈志强介绍道,“儿子和闺女都上补习班去了,还没回来。”

米哈西尔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张照片上——陈志强站在一辆崭新的洛车轿车旁,笑容灿烂。

“这是你们厂的车?”米哈伊尔问。

“对,去年买的,低配版,贷款五年。”陈志强笑了笑,“厂里员工有优惠,首付只要20%,但每个月房子车子还贷压力很不孝!”

米哈伊尔点点头,按照提醒,在沙发上坐下,李梅端来茶水,客气地寒暄几句后,又回厨房忙活去了,“陈师傅,你在洛车工作多久了?”

“12年了。”陈志强喝了口茶,“刚进厂那会儿,工资才200多,现在涨到1900一个月,但……”他苦笑了一下,“钱还是不够花。”

“怎么说?”

“房贷一个月1400,车贷1000,两个孩子上补习班300,再加上生活费、水电费、物业费……”他掰着手指算,“我和媳妇工资加起来4000左右,但每个月剩不下多少。”

米哈伊尔若有所思,此时在苏俄,除了勃列日内夫楼以外,普通工人居住的赫鲁晓夫楼都是国家分配,车子也可以买,不过技术工人很难搞到,往往要等好些年,但在中国,中国的普通技工竟然能贷款买房买车,虽然压力不小,但至少有了选择权。

“洛车是大国企,效益应该不错,奖金不少吧?”

“订单确实不少,我们也就年底拿一些奖金,要不然出点意外,根本扛不住,但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陈志强叹了口气,“现在厂里搞技术升级,动不动就考核,不合格的要么降薪,要么调岗,甚至可能劝退。”

米哈伊尔皱眉:“你们没有工会保障吗?”

“工会?”陈志强摇摇头,“工会就是发发福利,组织个旅游,真遇到裁员,工会也帮不上忙,我们这搞技术的,看得就是手面活,水平越高,钱越多,日子越好,我现在就是熬,等再考两个证就好了!”

“祝你成功!”

难度很大呀!“陈志强微微叹了一口气,我岳父岳母都从钢铁厂内退了!”

“什么是内退?”米哈伊尔问。

“内退?”

“就是提前退休,拿基本工资,但比正式退休金少很多,说白了就是裁员!”陈志强苦笑,“我岳父岳母五十多岁,本来再过几年就能退休,现在厂里搞减员增效,他们被内退了。他们现在每个月虽然有些钱可以拿,但心情很差,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你们政府不管吗?”

“管,但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陈志强摇头,“钢铁厂说要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自动化,老工人技术跟不上,就被淘汰了。”

“公务员才是铁饭碗!”聊到工作稳定性,陈志强突然感慨:“还是公务员好,稳定。”

“你想考公务员?”米哈伊尔问。

“想啊,不过我没资格!”陈志强苦笑,“公务员考试最起码要有中专文凭,竞争太激烈了,抢一个岗位,我年纪大了,文凭不行,只能寄希望孩子们了!”

米哈伊尔点点头,他知道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在苏俄,公务员分等次,中高级是特权阶层,底层公务员还不如一线的普通工人,所以普通工人不会做什么公务员,甚至连车间主任都不愿意干,因为干了之后,反而工资下降了!

这一套到底对不对,米哈伊尔也说不好,但作为一名忠诚的KGB,他天然喜欢中国模式,至少他的待遇低于普通工人,对不起他的辛苦付出!

“厂里有人跳槽吗?”

“有啊,技术好的去私企,工资能翻倍。”陈志强顿了顿,“但私企更不稳定,今天高薪,但明天技术被人学到,就要走人,还是国企好,现在又有房贷,想走也走不了!”

陈志强的儿子回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背着沉重的书包,他看到米哈伊尔很好奇,陈志强挥挥手,“喝完牛奶,就写字去!”

“总是学习,连球都不让踢了!”孩子嘟囔着的接过牛奶,然后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业。

“作业做完了,周末让你踢个够!”

米哈伊尔看着这一幕,想起苏俄的孩子——放学后可以踢足球、参加少年宫活动,而不是被补习班和作业压得喘不过气。

“陈,你们不觉得孩子压力太大吗?”

“我也知道!”李梅叹了口气,“但没办法,就算上不了大学,中专总要上吧,没有一技之长,长大了只能喝西北风!”

陈志强苦笑:“我也想让孩子多踢几脚球,但踢足球出头难度很大,现在踢球的要么家境不行,赌一把踢球,要么家底厚实,随便孩子,我们这夹在中间的,根本赌不起,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这些年中国足球队实力下滑,看来也有这个原因!”

“我们中国这么大,还找不到几个踢球的,有些人就是找借口!”

米哈伊尔笑了笑,最后他问陈志强:“你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还是差了?”

陈志强想了想,说:“物质上肯定是好了,房子、车子、家电,肉、牛奶什么的越来越多,以前想都不敢想,但压力也更大了,我们不好过,孩子也难过!!”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在洛车的调查,自然也不放过洛车的高层,这一天当他应邀来到总部,洛车刚刚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他明显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紧绷、焦虑,甚至带着一丝恐惧。

“米哈伊尔先生,欢迎您来参观。”洛车集团副总经理孙明远伸出手,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角的皱纹和略显疲惫的眼神暴露了他的真实状态。

“谢谢,孙总。”米哈伊尔握了握手,注意到孙明远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电脑屏幕上是一份标红的数据报表——《1982年上半年洛车集团市场占有率分析》。

“您来得不巧,我们这个会议还要继续看下去,可能要失陪一会!”

“您忙您的,我随便转转就行!”

会议室内,激烈的讨论正在进行,技术副总王立新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丰田符合美国市场的环保车已经推出,我们企业性质受限,去不了美国可以理解,但国内和亚非拉市场,我们与丰田的差距世还在拉大!”

市场副总刘芳补充道:“现在外资车企不断涌入,纷纷在国内设厂,新产品一个接着一个,如果我们在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明年销量肯定下滑。”

过了一会,这些中国高管脸色严峻的走了出来,米哈伊尔认真的观察他们,与苏俄的厂长们那样悠闲地喝着茶、签着文件,等待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指标不同,这些人都有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应该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和待办事项!

“总理给徐董事长打了电话!”孙明远一边走,一边说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是再没有起色,你们知道后果……”

米哈伊尔默默记住了这句话,等到他和孙明远坐下,他忍不住问道:“孙总,刚才您说的后果是什么?”

听到这句话,孙明远显得很感慨,“米哈伊尔先生,您知道我们这些国企高层的年薪是多少吗?”

米哈伊尔摇头,孙明远继续说道,“我享受副部级待遇,又是在国企工作,按照规定,我的年薪可以是职工平均公司的10倍,绩效奖金最高是年薪的一半,若是中科计算那等科技型公司,老总还可以拿期权,那待遇就更高了!”

孙明远笑了笑,“听起来不错,对吧?”

“苏俄国企的高层拿不到这个工资待遇!”

米哈伊尔点头,在苏俄,国企高管的工资虽然比工人高,但绝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不过他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市场竞争——计划经济下,虽然企业有订单多少的不同,但就算亏损严重,国家也会兜底!

“但您知道我们每天在担心什么吗?”赵明远的声音低了下来,“担心销量不达标,担心技术被拉开差距,担心上级领导突然来视察,问为什么某个项目进度滞后……”

他放下酒杯,眼神有些恍惚:“两年前,在我们公司任职9年的老董事长,曾经的中央候补委员,因为洛车的一些问题说不清楚,先被调离岗位,然后接受中央监委的审查,最后被判了重刑!

他出事的根本原因是洛车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洛车已经经过了一轮清理,抓走了一批人,我们这个班子若是还没有起色,就会执行一汽法则,这就是我说的后果!”

米哈伊尔震惊了,在苏俄,除非犯下政治错误,否则国企高管几乎不可能因为“业绩不佳”被撤职,更不要说,关十几年的大牢。

“什么是一汽法则?”

“一汽曾经也是国家重点车企,但因为长期无法突破核心技术,最终被上级要求让丰田团队接管,原来的中高层除早先被抓的人以外,其他所有人全部起立,主动递交辞职信,想继续干?重新面试、重新考核。

在一汽出事前五年内,在一汽任职过,但转到党政机关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任职的干部,同样被要求主动辞职,返回一汽重新竞聘!

绝大部分原一汽高管因为无法适应新的考核标准,最终选择降两级内退或降职留用,而接下来的审查中,有好些人又被抓了起来!”

“这太残酷了……”米哈伊尔喃喃道。

“残酷?”孙明远苦笑,“这还算好的。至少他们还有机会重新竞聘,一些地方国企哪天被民营企业收购,我们这些国企干部可能连竞聘的资格都没有!”

“苏俄的厂长们真幸福!”

回酒店的路上,米哈伊尔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赵明远的话。他想起自己曾经参观某个工厂时的场景——厂长办公室里摆着伏特加和鱼子酱,厂长本人慢悠悠地签着文件,对米哈伊尔说:“今年的生产指标已经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可以研究明年的计划。”

当时他觉得这种工作节奏太低效,但现在对比中国的国企高管们,他突然意识到——苏俄的厂长们真是太幸福了。

他们不需要担心市场份额,因为国家会包销所有产品;他们不需要害怕竞争对手,因为私营企业根本不存在;他们更不用担心被撤职,除非得罪了某个上级领导。

而中国的国企高管们呢?他们拿着高薪,但每天都活在“不进则退”的恐惧中;他们身处体制内,却要像私企一样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哪怕调走了,也有可能被牵连;

他们头顶“国家战略”的光环,背后却是无数双盯着他们的眼睛——上级领导、竞争对手、媒体、甚至普通企业……

第二天,米哈伊尔在酒店餐厅遇到了洛车集团的一位中层经理——财务部的周寅,他正匆匆吃着早餐,面前摊开着一份报表。

“您昨晚和孙总聊得怎么样?”

“很有启发。”米哈伊尔回答,“你们的工作压力比我想象的大得多。”

周寅点点头:“我刚熬了一个通宵,今天上午十点要陪同秦副总市国资委汇报上半年数据。”他喝了口咖啡,“三年前,我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跳槽过来,本来以为国企会轻松些,结果发现……”

“发现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58/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