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77节

  其核心思想源于他在解决“量子态意识锚点”任务时,为解决特定几何抑制条件的数值可解性而构造的全新拓扑工具。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纯粹而深刻的数学论文。

  它的归宿,洛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熟悉的战场——《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

  如同上次一样,邮件发送后不久,他的邮箱就跳出了系统自动回复的收讫通知。

  跟在计算机领域小白的身份不同,洛珞在数学界不说声名鹊起,起码在偏微分方程领域绝对称得上无人不知了。

  同样时间发出的两份稿子,也是截然不同的待遇。

  此刻遥远的大洋彼岸正值上午,《数学年刊》的某个主编办公室内,斯梅尔端着咖啡刚坐到椅子上,便看到了桌面上跳出来的新消息。

  他轻抿了一口咖啡,随意的瞟了一眼,并未在意。

  每天他的工作邮箱里都会新增大量的稿子,即便能到他这的大都是经历过编剧初审,没有太浅显问题的,且内容相对重要的。

  不过类似的稿子他依旧每天都要收到不少。

  直到——他看到了右下角的投稿人。

  “奥~LuoLuo!”

  斯梅尔惊呼一声,连忙把咖啡杯放下,尽管他喝咖啡的习惯是,当咖啡勉强能入口时开始喝,稍微温热一点就要一饮而尽。

  但此刻这种小事显然不甚要紧了。

  如果说能到他手里大部分稿子都是经过初审的,那还有极少的一部分,是无需这一道踏进门槛的流程的。

  倒不完全是特权主义,同样也是为了重要的成果能尽快验证而节省时间

  因为他们过往的战绩已经无需用旁人来多余认证,他们的名字本就是一个符号。

  就像刘翔现在再参加比赛,你要求他参加初赛,复赛然后再去决赛很合理,但要是让他再去跟其他青年运动员一块参加选拔,那是不是太多余了。

  当然了,这种待遇也并非会一直保留。

  不少年轻时在数学上成果卓越的前辈,晚年都经历过糊涂的时候,搞一些未经证实的学术结论直接发表出来。

  这种情况他们也不会客气,直接拒稿处理。

  次数一多,便会被认为不再具备这种特殊性。

  即便强如高斯,在晚年也面临过拒稿的尴尬境遇。

  而已经在N-S方程的研究走到世界最前列的洛珞,正是其中之一。

  “速度真快!”

  斯梅尔先是赞叹了一声,距离上次洛珞的那个重大成果,至今也不过才过去一年时间,数学果然还是天才的领域。

  “快让我看看,这次该是关于N-S方程那个新方向的重大突破了吧?或者是对上次强解方向证否的补充论证?”

  斯梅尔迫不及待的便点开了消息,脸上还带着见到优质研究时特有的期待和兴奋。

  然而当他刚打开论文,目光扫过标题和摘要时,那份期待迅速凝固,继而转变为惊愕,最终化为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

  “Topology?”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语速极快,带着浓浓的疑惑。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反复确认着作者信息和标题的关键词。

  “斯梅尔先生?”

  一旁的刚收拾完桌面的助理小心翼翼地询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向沉稳的斯梅尔先生如此震惊。

  斯梅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皱着眉头快速翻阅着论文。

  “哒哒哒”

  鼠标在他的指尖下不断发出点击声。

  “是他的没错”

  斯梅尔沉声说道。

  除了几个之前明显有问题的学术单词翻译,这次被着重修改了过来,能够看出洛珞在这方面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

  排版风格依旧是那么熟悉,依稀还能看到他之前论文风格的影子。

  公式依旧凌厉精准,逻辑链条冷峻而有力,提出的同调不变量构造新颖深刻。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篇质量顶尖、极有可能再次轰动学界的论文。

  只是……它不属于N-S方程。

  它不是那个刚刚在偏微分领域投下“核弹”、堵死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又指明了“调和分析与几何结合”新路径的洛珞的下一步。

  “拓扑学……他……他转向拓扑了?”

  斯梅尔的语气复杂极了。

  惊喜于洛珞在另一个深奥领域同样展现出的惊人才华,但失落也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洛珞首篇论文的终审主编,可以说洛珞的那篇论文是他亲手安排的刊期和登刊。

  在此之后洛珞的论文投稿,全都是他亲自对接的,甚至可以说洛珞的每一次进步,那些在学术领域的突破,他都是第一个见证者。

  所以他对于洛珞这个虽然素未谋面,来自遥远东方的年轻学者,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更不用说,他本就是一名沉浸偏微分方程领域数十年的研究者了,对于N-S方程的解他也曾憧憬过。

  否则,洛珞第一次的学术论文的终审,也不会到他的手里。

  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洛珞带来的那场惊天震荡之后,他内心深处极度渴望看到这位年轻天才在自己领域更进一步,看看他能否沿着那条新路,真的触摸到N-S方程终极解的圣杯。

  可洛珞似乎——跑题了?

  倒不是说研究拓扑学有什么不好。

  他对上帝发誓,自己没有这个意思。

  但是在他看来,洛珞本来是最有希望够到圣杯的人,但现在他转头跑去研究别的。

  在他看来,真的有种看着一个天才误入歧途,甚至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以至于,他作为一个客观审稿的主编,此刻居然有些失落。

  这种失落,并非针对论文本身的质量,而是源于一种领域专家对“本领域重大机遇”可能错过的遗憾。

  就像期待一位神射手继续射落百米外的靶心,却发现他转头去雕刻一件精美的玉器——虽然技艺同样非凡,但靶子还孤零零地立在那儿。

第232章 关于拓扑学的意外之喜

  斯梅尔放下鼠标,对着电脑沉默良久,拿起杯子没有顾及那已经凉透的咖啡,直接一饮而尽。

  放下咖啡杯,他点开了洛珞的投稿邮箱地址。

  这次,他没有急着给出审稿意见,当然,他直觉上认为这是篇好文章。

  也没有着急给丹尼斯·沙利文、或者跟洛珞一样同为华国学者的丘成桐等,在拓扑学有着卓越成果的学者,发去专家评审。

  而是忍不住给洛珞发去了一封“私聊”邮件。

  主题:关于稿件《多维流形中的同调不变量与可计算复杂性边界》及您的近期研究计划

  发件人:[email protected]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亲爱的洛珞先生:

  恭喜您的稿件《多维流形中的同调不变量与可计算复杂性边界》已抵达编辑台。

  无需多言,您的任何投稿都会受到最高优先级的关注,编辑部稍后将安排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审阅。

  首先请允许我表达对论文本身的赞赏。

  您对多维流形中同调不变量的构造极具洞察力,对可计算复杂性边界的探讨也异常深刻。

  这篇拓扑学的论文再次充分展现了您令人惊叹的数学天赋和在不同数学领域开拓创新的能力。

  它无疑将成为《数学年刊》极有价值的候选文章。

  然而,作为一位一直对您研究工作保持高度关注且深感震撼的旁观者,请原谅我的一点“私心”询问,这完全出于学术热情,与审稿无关。

  在您的上一篇关于Navier-Stokes方程强解研究方向的重大结论中,您曾天才地指出了一条将调和分析与流体几何特性深度结合的新颖路径,并提到这是您认为最接近终点的路。

  但需要您自己“打造一把趁手的武器”。

  布尔甘教授和我,以及数学界许多同仁,都对您在这一方向上可能取得的突破充满热切期待。

  我们都迫不及待想看到您是否能在这条新路上取得进展,甚至如您当时所述,“打造出”那个终极武器,继续推动N-S方程的研究。

  因此,看到您的新作转向了拓扑学领域,当然它同样精彩非凡。

  只是我们难免会有些好奇:这是否意味着您在N-S方程新路径上的探索暂时告一段落?

  或者您在解决那个核心问题时,如论文所示,其难点需要深入到拓扑学层面,比如某种特殊的流形结构或奇点分析。

  因而这篇拓扑论文其实是解决N-S方程终极问题的关键“钥匙”之一?又或者这只是您多元学术兴趣的又一次精彩延伸?

  我们非常理解学者兴趣的广泛性和研究路径的不可预测性。

  只是,N-S方程的方向对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说,实在是牵动心弦。

  无论如何,我们热切期待您未来的所有新成果,无论是在拓扑领域还是在N-S方程战场上。

  此致敬礼!

  乔赛亚·斯梅尔《Annals of Mathematics》编辑。

  当洛珞看到这封邮件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此刻坐在怀柔片场临时搭建的导演监视器后,剧组正在准备一场高强度的爆炸场景拍摄。

  按说投稿昨天他递出去,他半个月内都没有频繁查看邮件是否有回稿的打算。

  毕竟即便是《数学年刊》对他的审稿一向很快,但也不至于连思考的时间也不需要了。

  好在他还有助理。

  对于邮箱里这种明显重要的稿件,并未跟组的二助小时,会直接反馈给洛珞。

  于是,在片场的休息间隙,洛珞便看到了这封风格独特的“审稿编辑来信”。

  他先是愣了一下,尤其在看到布斯梅尔的名字时,毕竟他还从来没收到过这么快的回稿消息。

首节 上一节 177/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新时代新股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