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86节

  而另一边,曹bu长接到电话后认真听取了洛珞对这一研究成果的阐述。

  因为洛珞过往那显赫的成绩,尽管当时已经很晚了,但接到电话后,他一点也没有耽搁,当即便策划了今天上午的这场会议。

  虽然术业有专攻,他对一些具体的设计和操作不甚了解,但基本的参数他还是有个大概的。

  洛珞在电话里跟他说的数据,实在是把他吓了不止一跳,如果洛珞没有夸张的话,那这恐怕是个在新型武器设计里,一个远超目前尖端水平的存在。

  更不要说纳米科技应用广泛,一旦细致的研究分化后,可能还对工业领域有着更加显著的提升。

  他将洛珞的报告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专家。

  “时间紧迫,请大家快速浏览核心内容,重点评估其技术可行性、潜在威胁度以及……可能的应用价值边界。”

  长条形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围坐一圈的十几张面容。

  这些来自装备发展部、顶尖Jun工院所、中科院相关领域,顶尖科技力量的掌舵者们,此刻无一例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聚焦在面前那份名为“尘埃之怒”的纳米集群炸弹设计方案上。

  一时间,翻动纸张的沙沙声成了主旋律。

  方案图集被快速浏览,结构剖面图、爆炸原理模型图、能量传输网络拓扑图……一项项技术参数被映入眼帘。

  那流线型的卵状外壳、蜂巢六边形暗纹、蝶翼展开结构、被力场约束的晶尘立方核心、内部嵌套的微型聚变点火腔室……每一步设计都充满了超越时代的冷峻美感与致命气息。

  几位专家先是快速扫视文字描述,随即目光就被那些极其精准的结构示意图和爆炸原理模型吸引。

  “这个核心设计思路——力场约束十亿级纳米机器人,渗透目标结构后引导微型聚变点火器连锁引爆……理论模型非常自洽。”

  来自军工院的赵总师率先打破了寂静,手指点着方案首页:

  “但关键点在‘微型聚变点火器’和‘纳米机器人集群控制’,这所需的能量密度和控制精度,以我们现有的材料物理和微操控技术储备……”

  他顿了顿,没有直接否定,但语气里的凝重说明了一切——难度高到令人窒息。

  另一位材料学权威也补充道:

  “赵总的担忧很现实,这个方案提出了很多闻所未闻但逻辑严密的新材料物性需求,比如那个‘惰性伪装金属粉末’在特定频段磁场下的响应特性,以及诊断接口描述的那种‘温润磁吸感’。”

  “这……这需要对材料在微观电磁场下的表现有极其深刻的理解,我们现有的材料数据库里,找不到直接对应的参考。”

  是的,相比于方案的可行性,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判断不了。

  从设计角度出发,目前他们没有在方案里找到任何漏洞,当然了,前提是方案里写的那些材料参数没有丝毫掺假或者错漏。

  但是,找他们是过来论证的,要是一股脑相信方案,那直接立项研发算了,还要他们干嘛。

  只是,现在要他们说出个所以然来,起码得让他们知道这方案是哪个研究所,哪个团队设计的吧,设计的依据又是什么,他们才更好判断。

  而另一边,曾在洛珞改良长征五号整流罩时有过合作,空气动力院的陈立秋教授————此刻却带着不同寻常的热切,他快速翻看着关于防御机制的部分:

  “等等,看这里!自适应防御逻辑模块描述、动态熵变多相密钥、环境变量耦合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妙啊!这不止是武器设计,更是对未来智能安检漏洞的一种极限推演!完全跳出了我们现有思维框架!”

  他的声音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随即又沉下去:

  “但这套防御系统的算法模型……简直像是经历过无数次实战检验提炼出来的,太精细,太‘真实’了,不像是纸上谈兵的构想。”

  陈教授的话说的有些欲言又止。

  其实他此刻突然有了一个很恐怖的猜想,尽管他的理智一万次在告诉他那不可能,没有人可以在不经过任何实验检测,仅靠算法和模型就设计出这样一套精密的方案。

  但很快就被他脑海里另一个小人反驳了:

  “还真有,同样的数据庞大,逻辑缜密,而且那套方案他还是见证者。”

  只是:

  “为什么会是纳米材料学呢?”

  随着对方案的了解越多,他越是惊叹,也更加肯定了他心中的猜测,尽管他毫无依据。

  “还有这里”

  一位来自精密机械研究所的老专家,指着能量传输网状通道的细节放大图:

  “这个‘三位一体’结构设计,能量传输、信息通道、力场约束融为一体,冗余度极高,理论上确实能大大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但制造工艺呢?微米级别的精密嵌合、复杂力场发生器小型化、还有维持晶尘立方体稳定的手段……这每一项都是世界级难题!一个设计错误,整个结构就可能崩溃。”

  会议室的空调似乎都停止了运转,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铅汞。

  除了低语的分析,只剩下茶杯触碰桌面的细微声响。

  专家们在震惊和困惑中,反复查看着每一个细节。

  他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各自的团队也一直走在这一领域的最前线,但是这份方案还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他们实在想象不出,这么一个“空中楼阁”般的设计方案是怎么搞出来的。

第243章 洛珞?哪个洛珞?演戏那个!?

  良久,一位面容清癯的学者抬起头,打破了技术讨论,转向主位:

  “曹部长,这份方案……构思之大胆,逻辑之严密,细节之丰富,前所未见。它就像一个‘未来武器’的完美蓝图。”

  “我初步评估,单纯从设计角度看,挑不出什么根本性的逻辑错误,每一步都在现有物理定律框架下进行了极限延伸,想象力惊人却又脚踏实地。”

  “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可行性,更在于它为我们指明了多个技术领域的突破方向。”

  他的总结引起了其他人的纷纷颔首。

  他们觉得这个方案是空中楼阁,仅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尤其是缺乏有说服力的材料学依据。

  但不代表他们认为这个方案就一无是处了。

  恰恰相反,这个方案的内容,可能在许多领域都可以借鉴到,设计的十分周全。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方案如何落地才是个大问题。

  “说得对,如此复杂的系统设计,单凭三言两语很难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赵总师也严肃地附和了一句,随即提出了他的想法:

  “部长,能否让我们和设计团队的核心成员见一面?有些具体的技术路径和实施难点,纸上谈兵很难完全理清,我们需要深入交流。”

  此话一出,更是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

  不仅仅是方案里有很多疑问,他们需要跟设计团队探讨,同时也是真的好奇。

  相关领域数得上号的几个研究院都有人在这儿了,能是哪个团队闷声干出这么大事?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曹部长,专家们眼中充满了迫切的好奇与对未知“团队”的敬畏。

  曹部长沉默了几秒,深邃的目光扫过每一位专家凝重的脸。

  他没有立刻回答那个关于“团队”的问题,而是思索了一会儿,对着身后的秘书做了个手势。

  秘书立即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叠文件,比刚才那份方案更薄,但封面上醒目的“绝密- X级”字样,让所有人心头再次一凛。

  每人面前都摆上了一份新的保密协议。

  跟进门时签的那个明显不同,之前那份他们都很熟了,但凡开会或者有项目就会签,对他们来说都是老生常谈了。

  但这份不一样,内容远比之前的版本严苛得多,涉及到终身保密义务和极为严格的接触限制。

  “各位同志”

  曹部长等最后一位专家放下签字的笔,让秘书收回来确认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劈入了会议室的中心:

  “关于这份‘尘埃之怒’方案的设计团队……”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选择一个最准确的表达方式。

  “其实也没什么设计团队……因为它只有一个设计者。”

  专家们呼吸一滞,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一个人?这怎么可能?

  只有陈立秋眼神一凛:

  一个人!

  绝对没错了,只能是他!

  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答案,却在排除所有完全不可能的选项后,成了唯一的答案——

  那份方案里超越时代的想象力、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及那股子仿佛“亲身经历”过其运转规律的“真实感”……

  如果是那个屡次创造奇迹的年轻人,或许,真的只有他,才能跳出所有桎梏,将这种简直不该诞生在现在的设计方案描绘得如此……触手可及?

  随即部长吐出了那个令会议室瞬间死寂的名字:

  “洛珞”

  “果然如此”

  陈立秋露出了那个不出所料的神情,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是强烈的震撼。

  虽然在他的认知里只有洛珞做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听到部长亲口证实,这次的方案又是他一个人的手笔,他还是感到由衷的震撼和钦佩。

  不过,整个会议室里提前猜到的估计也就他一个人,看众人的反应便知道了。

  “长五项目最年轻的顾问洛珞?”

  那名老者神情一凝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他倒是知道洛珞这个天才的年轻学者,但他记忆里洛珞是航天系统的啊,怎么改行研究武器了,还是纳米炸弹这种跟航天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是歼-11模型的设计者洛顾问?”

  这是军工的赵总,他对洛珞的了解则是在歼-11项目的改进上,之前他还见过那个年轻人来着,只是也完全没想到这次方案竟然是他的手笔。

  “是他?那个否定了N-S方程传统全局解可能,并提出了新的解法的数学天才洛珞!”

  还有一部分专家、教授,则是并没有在工作中跟洛珞产生过任何交集,基于保密文件,也就对洛珞在几个项目上的“壮举”无从得知。

  但数理不分家,不少人还是关注过这个在N-S方程上走在世界最前列的年轻学者的。

  当然了,最有趣的还是最后一部分专家,以材料学和纳米分子学等学科居多,他们是既没有参与过和洛珞合作的项目,也对偏微分没什么关注。

  当然了,也就是部长暂时没有让洛珞露面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些人对洛珞的印象还停留在……

  “洛珞?哪个洛珞?我就知道演电视的有个洛珞,前段时间我女儿拽着我陪他看了好几集的那个……《来自星星的你》。”

首节 上一节 186/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新时代新股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