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12节
仿佛一片红色海洋,在初秋的阳光下汹涌翻腾,灼热的气息几乎穿透了机舱玻璃。
刘艺菲指尖微微收紧,抓住了洛珞的手腕。
即便是早已预想过归国时的场面,眼前这犹如潮水般扑面而来的汹涌声势,依旧超出了她的想象。
随着飞机停稳,舱门缓缓开启,震耳欲聋的声浪如同无形的海啸,裹挟着无尽的热情,猛扑进来。
“洛神!”
“洛珞!”
“欢迎回家!”
……
各种呼喊交织在一起,其中还夹杂着年轻学子和市民们激动的尖叫。
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早已在舷梯下方呈扇形严阵以待,快门声连成一片急促的暴雨。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条从金属舷梯之下,一直延伸到不远处静静等待的一列黑色国宾轿车旁的特殊通道——它由最鲜亮的猩红长毯铺就,厚重、庄严,在周围喧嚣的簇拥下,静默地延伸向远方,无声诉说着极致的礼遇。
这就是“国士之礼”最直观的注脚,象征着对一个智慧与荣耀巅峰的无上尊崇。
洛珞深吸一口气,那熟悉的、带着初秋干燥与尘嚣气息的空气涌入胸腔。
他牵起刘艺菲的手,稳步踏上了象征荣耀的长毯。
那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他年轻而沉静的身影上。
红毯两侧,仪仗队官兵身着笔挺的礼服,持枪肃立,身姿挺拔如松。
洛珞稳步踏下舷梯。
红毯厚重,踏上去发出细微而踏实的摩擦声。
仪仗队的战士肃然挺立,金属枪管在日光下划出森冷优美的弧线,继而齐齐转体,行注目礼——就连空气都因这动作而变得沉凝。
刘艺菲紧随其后,白皙的手轻轻挽着洛珞的臂弯。
她见过太多粉丝接机的狂热场面,但眼前这无声的军礼、这猩红长毯、这代表国家意志的黑色座驾阵列,让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何为“国之重器”的迎接规格。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仪仗兵握着钢枪的手稳定得如同磐石,制服上的金色绶带纹丝不动。
虽然嘴角维持着得体的微笑,眼底却盛满惊涛。
这一刻她不由的想起了出发前在机场偶遇,即将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夜宴》剧组。
这会儿估计他们也早就参加完了开幕式,走完了红毯。
只是看这阵仗,还有红毯尽头的红旗礼宾轿车,比之所谓的电影节夸张十倍不止。
洛珞轻轻拍了拍女友的手,示意她别那么紧张,然而他也没好到哪去。
他猜到菲尔兹奖会给他带来一些荣誉,但没想到竟至于此。
刘艺菲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他又何尝见过,除了在新闻里……
其实他这么想也没错,因为今天的这幅光景,同样会在今晚的新闻里呈现出来。
走过整齐的队列,赵怀民与孙立仁上前,热情地跟他握手,表达对他的祝贺和欢迎。
“欢迎回家!洛珞!”
赵怀民声音温厚有力,穿透鼎沸人声,率先伸出双手。
“您太客气了,做学术也是我的本分。”
洛珞的声音依旧清朗而沉稳。
“一路辛苦了!”
李副部长上前一步,笑容亲切而带着由衷的赞叹:
“祝贺你!不仅是为国争光,更是为人类认知的边界拓展了新的疆域!”
“谢谢您”
洛珞微微颔首。
还有华国数学学会的现任理事长张恭庆,用力拍着洛珞的肩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好样的!看到你在马德里的风采,我真为你高兴!为咱们华国数学界高兴!”
此情此景,媒体区彻底沸腾,无数问题如同箭矢般射来:
“洛先生!作为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此刻踏上祖国土地,感受如何?”
《央视新闻》女记者的话筒几乎要递到洛珞唇边。
洛珞面向镜头,目光深邃而平和:
“激动,感恩,更感责任重大,站在领奖台时,我觉得不仅是我个人,更是代表了无数默默耕耘的华国基础科学工作者,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国家的支持与培育。”
洛珞发现有些语言简直是刻在基因里的天赋,都不需要打腹稿,真是张口就能来。
“这次获奖有什么特别的感触要分享吗?菲尔兹奖对您意味着什么?”
《科技日报》资深记者的声音沉稳。
洛珞沉吟片刻,清晰有力地回答:
“它是对数学之美不懈追求的阶段性认可,对我而言,奖牌本身是荣誉,更是鞭策和警醒,它提醒我,数学的疆域无垠,探索永无止境,站在这个起点上,未来攀登的路更长。”
副部长适时地点头插话,他的声音通过被助理递过来的便携麦克风清晰地放大:
“洛珞说得非常好!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皇冠!洛珞是以开创性的成果摘得了这枚桂冠。”
“教育bu以及我们整个国家,都以他为荣!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为像洛先生这样的顶尖人才,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既是评价,更是代表国家的表态。
“洛先生,能谈谈您获奖的核心工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吗?”
《人物》周刊记者迅速追问。
“核心工作主要是调和分析与流体几何结合的新框架探索。”
洛珞选择了清晰但不过度深入的回答,避开了NS方程的现场推导:
“未来,我希望能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挖,同时期待能与国内外的同行们合作,探索那些更深邃、更吸引人的数学难题。”
问答在热情而克制的氛围中进行。
洛珞的回答简短而富有智慧,既满足了媒体的期待,又展现了学者的谦逊与胸襟。官方的代表们在一旁静听,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笑意。
简短的采访环节告一段落。
赵怀民伸手指向早已静候的国宾轿车队列:
“洛先生,刘小姐,请上车,接下来你们有一段时间休整,随后科学院、和高校想邀请你进行一些非正式的交流座谈,好好聊聊,不急。”
“谢谢您,谢谢各位领导。”
洛珞郑重地道谢,目光扫过眼前这些代表着国家力量的面孔——赵怀民的沉稳、孙立仁的亲切的真挚激动、以及安保和工作人员无声构筑的保护圈……
这份属于国家的、沉甸甸的认可,远比他预想的更为厚重。
车门由工作人员恭敬地打开,洛珞护着刘艺菲躬身而入。
车窗外,人潮依然汹涌:
“洛神!”
“欢迎回家!”
的呼喊声浪滚滚而来。
车内真皮座椅触感柔软,带着淡淡的清洁剂气息,隔音效果极佳,瞬间将外界的喧嚣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
礼宾车队在引导车的带领下,平稳而庄重地驶离停机坪。
红毯边缘,赵怀民等领导亲自目送的身影在后视镜中逐渐远去。
车窗外,首都九月的天空高远澄澈,象征着这位年轻的国士载誉归来的荣耀征程,刚刚掀开崭新的、更为辽阔的篇章。
第274章 学术造星计划
“稍后水木大学还有一场欢迎仪式,您还得准备一下。”
礼宾车上,秦浩从前排转过头来低声道。
是的,他也跟着一块上了车。
这次出行只有总参那边的人是临时增添的,他一直执行的都是洛珞的保卫任务,不会因为回国就结束。
只不过借着这次马德里之行,他可以从地下转为光明正大的保护了。
“啊……好,茜茜你跟我一起吧,一会儿我们再回家。”
洛珞还有点没有从刚才的场面中缓过来,经秦浩一提醒,连忙说道。
至于刘艺菲,他也没有想让她先回家,休息不差一这会儿的时间,现在刘艺菲跟他待在一起,无论在哪个场合公开出现,对她都只有好处。
这个道理刘艺菲的爸妈是最清楚的。
早在洛珞获得菲尔兹奖,刘艺菲陪同他一起接受采访的画面出现在新闻里,刘小丽就高兴的不能自己。
虽然她和洛珞家里清楚两人目前的关系进展,但不代表外界也知道,不乏一些个人或公司,以为刘艺菲对于洛珞来说,就像是娱乐圈其他女明星之于一些大咖或者大导一样。
但有了这个画面,女儿的事业算是稳了。
而另一边华国驻法使馆秘书办公室。
液晶屏幕同样的画面无声流转。
安邵康靠在深棕色真皮沙发上,他端起白瓷茶杯,动作沉稳依旧,可杯沿氤氲的热气下,指节却微微泛白。
“老安,看傻了吧?”
身旁的同事指着屏幕上缓缓驶离机场、由国宾摩托车护卫开道的纯黑车队,声音里难掩唏嘘:
“国士之礼啊……这规格,上次动用还是给那位元勋荣归,你家菲菲丫头……以后了不起了。”
安邵康的目光穿过升腾的茶雾,落在屏幕上女儿挺直站在洛珞身侧、唇边那抹沉静微笑的侧影上。
他没有回应同僚的调侃,只是缓慢地、深深地将杯中的茶水饮尽,眼底翻涌的复杂波涛最终沉淀为一丝释然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