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46节
洛珞为这部3D巨制绘制的蓝图正被一个小小的模型部件拖住了脚步。
与此同时,时光科技公司大厦内。
总经理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进来的是负责概念设计和技术协调的项目组长,脸上没了往日的技术狂热,只剩凝重。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展示着庞大的行星发动机外部喷口结构动态模拟图。
“张总,中科院力学所的风洞实验室数据刚传过来。”
他声音低沉:
“发动机喷口的等离子流束形态、超高温尾焰与周围极寒真空环境相互作用的数据……太复杂了。”
“单靠我们现在的河图引擎算法,想模拟出符合物理规则、又能在IMAX巨幕上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算力缺口太大!我们需要超算中心的资源,大批量的机时!”
超算中心?张嘉文心里咯噔一下。
那是国家级战略资源,立项审批流程漫长,无数尖端科研项目排队等候。
“中科院那边怎么说?”
他问道。
组长一摊手:
“很客气,但也很明确,基础数据支持没问题,共享一部分非核心的流体力学模型也没问题。”
“但要大规模调用他们合作的高性能计算中心资源?牵扯太多,需要更高级别的协调。他们的原话是:‘需要看到更明确的国家任务属性’。”
他苦笑一声:
“我们拍电影,在他们看来,优先级还远远不够。”
然而困难还远不止此,几天后,难题像滚雪球般扩大。
拾光映画温岚的办公室里,制片助理小赵脸都快皱成了包子,敲门进来:
“温总,地下城最重要的主场景——那个巨大的、带有浓郁前苏联重工业遗迹风格的矿坑基地……审批又黄了!”
“地质勘探报告说山西那个最理想的矿坑有煤层应力不稳定风险,国土部门出于安全考虑不放行!地方上推荐的几个备选……要么规模太小,要么太新,要么……”
她声音带着无奈:
“……旁边全是新建的旅游区,别说封路布景,放个烟饼都能上热搜!跟剧本里那个荒凉、压抑、人类文明挣扎求存的氛围完全不搭!”
温岚闻言抬起食指轻轻捏了一下紧皱的眉心,这几天下来,她的眉头就没松下来过。
道具、算力、场地。
每一个环节都像一条冰冷的锁链,捆缚着这个承载着国产科幻电影星辰大海梦想的项目,使其难以挪动分毫。
这还是她上任拾光总经理后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困难。
以前公司的项目,无论是跟谁合作,是他们家的艺人出去拍戏,还是外面的艺人进了他们的剧组,任对方的公司再怎么强势,艺人再怎么大牌,也老老实实和和气气的跟他们合作。
各种潜规则耍大牌的事,更是一件都不允许出现,洛总在公司成立之初定下的铁律目前都还良好的运行着。
至于筹备和拍戏之中的困难,当然也有,但从来没有给她造成过太大的困扰。
无他,拾光的名声在影视圈乃至整个娱乐圈都已经叫的响了,别说那些影视圈的龙头企业,就是和中影合作,拍央视督导的项目,他们都能做到平等合作不卑不亢,丝毫不会畏首畏尾。
这一份对外的恢弘气度和对内的严格要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想初心还在的艺人和各种人才。
每一个进入拾光的人,都是抬着头昂着胸,无比自豪的。
更别说她这个拾光的掌门人了,一路走来顺利的不可思议,以至于她有时候都渴望遇上点问题让她来解决,否则也显得她的存在太可有可无了。
毕竟,她来拾光可不是单纯为了如今在影视圈的地位,也不是图走到哪里人家都得客客气气的喊她一声温总的。
要知道,作为拾光最早的元老,她来的时候,这里还叫洛珞工作室呢。
这份眼光和孤注一掷的决心,还有对公司的尽心竭力,才是洛珞信任她,把她从经纪人总监的职位上拿走,放到了总经理的座位上的原因。
她同样想要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洛珞信任的回报。
所以,这几天里,她是最忙碌的一个。
她试过了所有她能想到的商业途径和人脉资源。
她亲自飞往长三角寻找替代的模型制造商,得到的回应大同小异,最高的报价也无法解决问题,核心技术卡在工业能力的瓶颈;
她发动了在中影和影视圈多年积累的关系,试图迂回疏通超算中心的关节,电话打了一圈,最终换来的是对方负责人委婉的叹息:
“温总,真不是钱的事,规矩卡在这儿,大家都有任务排着队呢。”
至于场地,她甚至提出了天价的场地改造和安全保障方案,地方上的回应依旧礼貌而坚决——安全无小事,尤其这种大型作业。
这种事压根就不是钱能合法解决的,她越加价,对方反而越不敢同意。
她的桌面上,还摊开着一页被划得密密麻麻的通讯录,上面记录着几十个她尝试联系过的单位和人名,绝大多数后面都打上了刺眼的红色叉号。
拾光映画再成功,在国家级工业体系、战略科研资源和社会安全管理层面,影响力终究有限。
办公室里只剩打印机偶尔的低鸣和空调的噪音。
温岚双手撑着额头,精心打理的头发垂下一缕,贴在汗湿的鬓角,即便空调正在努力运转也于事无补。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深重的自我怀疑涌了上来。
洛总赋予她的重任,她曾自信满满能扛起的未来希望,此刻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在通往那个宏大未来的路上,商业的逻辑和影视圈的规则,在真正的壁垒面前是如此苍白。
她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象过,面对问题时,她要如何漂亮的解决,才能不辜负洛珞的信任和期待。
然而现在尴尬的是,问题发生了,她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她感觉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盔甲正在寸寸碎裂。
此刻她的办公桌上,巨大的《流浪地球》项目海报在空调的冷风中簌簌作响,海报上恢弘的行星发动机光柱刺破苍穹,与现实中筹备组的焦灼形成了无声的讽刺。
温岚面前摊开了那份积压了数日、迟迟未能形成最终解决方案的问题汇总报告。
每一个“待解决”后面,都紧跟着一个或多个国家级机构的名字:
装备发展部、航天科工集团、自然资源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超算中心……
每一项资源的调动,都远超一家电影公司的能量边界。
她想起了洛珞在宣布启动3D计划时的眼神,那种穿透迷雾、锁定目标的锐利和笃定。
现在,她撞在了自己无法撼动的墙壁上。
沉默持续了许久,温岚终于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拿起那份厚重冰冷的报告,纸张在手里显得格外的沉甸甸。
是该去敲那扇门了。
第313章 原因都藏在信里
温岚推开洛珞办公室的大门,手指关节几乎捏得发白。
那沓汇集了所有无法逾越壁垒的问题报告沉甸甸压在臂弯里,几乎将她精心维持的职业经理人气场压垮,她现在感觉糟糕透了。
什么都要靠洛总出面,还要她干什么呢。
况且……这些问题,恐怕洛总这会儿正跟她一样焦头烂额呢吧。
不过再怎么样她也必须去打扰了,哪怕是一个人愁变成两个人愁,她也不能不汇报吧。
门轴转动无声,办公室内恒温的冷气裹挟着淡淡的雪松香气扑面而来,与筹备中心那股子硝烟和胶水味儿截然不同。
然而跟她以为的不同,预想中忙碌焦灼的画面并未出现。
宽大的办公桌后,洛珞正提着一支纤细的绘图笔,在一幅巨大的《流浪地球》分镜头手稿底部流畅地签名。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他指尖和笔尖上跳跃。
听见动静,洛珞抬起头看去,见到来人是自己的得力干将,当即招呼道:
“来,看看我的这幅图画的怎么样,不比那些美工出身的导演差吧。”
温岚循声看去,当即一愣,岂止是不差,简直是画的太好了。
画面中央,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喷薄着幽蓝的等离子光柱,将冰封的地球缓缓推离轨道,整幅画那叫一个气势磅礴。
盖上章就能挂出去卖的水准,洛珞要是自己不说,任谁都不会相信这居然是一部电影的分镜手稿。
换做往常,她肯定会上前细细观摩,然后赞叹一番,可是今天实在是没有这个心情欣赏什么画作。
“洛总,《流浪地球》项目进展出问题了。”
温岚直接说道。
闻言洛珞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将那幅签好名的概念图轻轻推向一边。
从温岚进门他就注意到了。
鬓边垂落的发丝、紧抿的嘴唇,以及眼底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焦虑和挫败,就连那身剪裁利落的套装此刻都显得有些黯淡。
只是他没有着急问询,只是目光平静地掠过温岚臂弯里露出的报告一角。
“温总”
他开口,声音是惯有的沉稳,甚至带着点安抚人心的力量:
“坐下说,天塌不下来”
他随意地敲了敲桌面,示意温岚将报告放下。
温岚依言坐到他对面的高背椅上,却如坐针毡,将那份汇集了“无法解决”问题的报告轻轻放在洛珞光洁的桌面上。
“洛总,《流浪地球》的筹备……碰到了一些我们之前预估不足的硬壁垒。”
她逐条念出困扰的核心,每一个字都带着挫败感:
“第一,行星发动机核心涡轮叶片模型的微米级精加工……国内顶级的模型工厂全部摇头,要求精度超越现有民用工业极限,能达到要求的只有‘国字头’那几家核心装备制造厂……”
“第二,超算中心的协作机时,中科院很友好,共享了核心数据模型,但张嘉文那边反馈,想要完美模拟发动机关键场景的等离子流束和极寒真空下的物理互动,现有引擎算力无法支撑,急需大规模调用国家超算资源。”
“超算中心那边……说我们是‘电影娱乐’项目,无法优先排期,需要看到‘明确的国家任务属性’……”
“第三,主场地——山西那个理想矿坑,地方上地质报告显示煤层应力不稳,安全审批直接卡死,备选场地要么规模小,要么临近旅游区,根本无法营造剧本里那种末世荒凉和挣扎求存的氛围……”
除了这三个大问题外,还有几个小问题,索性也竹筒倒豆子般一口气说了出来。
她的汇报越发急促,声音也染上了难以抑制的苦涩,将道具组长老王的原话复述出来:
“他们说,这根本就不是钱和商业运作能解决的范畴了,我们像……撞上了一堵堵无形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