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第2650节

  就想污我父亲的清白,未免也太小看我张家,太小看天下读书人的风骨了!”

  他的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颇有其父当年的风采。

  秦川看着这对父子,一个惊慌失措,一个义正辞严,心中不禁冷笑。她知道,今晚的交锋,才刚刚开始。这只老狐狸,还想拉上自己的儿子,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悲情戏码来脱身。

  “风骨?”秦川的目光越过张绍元,直视着张海瑞。

  “太傅大人,你的风骨,就是用北境三千将士的性命,和南疆八万灾民的口粮,去换你儿子的命吗?这笔买卖,还真是划算啊!”

  此言一出,张绍元猛地一愣,脸上血色尽褪。他下意识地回头看向自己的父亲,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困惑。

  而张海瑞,则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颓然地瘫坐在了椅子上,双目失神,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太子太傅府的书房内,一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张绍元那句充满少年意气的质问,还回荡在空气中,却被秦川一句冰冷的事实,击得粉碎。

  “不……不可能……”张绍元踉跄着后退一步,扶住了身后的书架,剧烈地喘息起来。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那个在他心中如同山岳一般伟岸、如同圣贤一般完美的父亲。

  他知道父亲为了给他治病,耗费了无数心血,也知道那味名叫“龙血草”的主药来之不易。

  但他从不知道,这药的背后,竟是如此肮脏的交易,是用无数人的血泪换来的.

第四千三百七十八章 悔恨与痛苦

  张海瑞看着儿子苍白而震惊的脸,心中涌起无边的悔恨与痛苦。他最不想让儿子知道的事情,终究还是被血淋淋地揭开了。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任何言语在“三千将士”、“八万灾民”这些沉甸甸的字眼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秦大人!”突然,张海瑞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猛地抬起头,眼中迸发出一种疯狂的光芒,“你这是屈打成招!王启年那等贪鄙小人,为了活命,什么谎话编不出来!你仅凭他的一面之词,就想给老夫定下通敌叛国之罪?你这是构陷忠良!我要见陛下!我要亲自向陛下陈情!”

  他豁出去了。事已至此,承认就是死路一条,抵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赌秦川不敢在没有确凿铁证的情况下,仅凭一份口供就动他这个三朝元老。他更赌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以及满朝文武对他的敬重。

  “构陷?”秦川冷笑一声,“太傅大人,我既然敢来,就不会没有准备。王启年的口供只是其一。赵桀府上搜出的账册,你与他暗中往来的书信,瀛洲国商人入境的记录……这些东西,只要我呈上去,你觉得陛下是信你,还是信证据?”

  张海瑞的心沉了下去,但他依旧强撑着,厉声道:“那些东西都可以伪造!你秦川年纪轻轻,骤登高位,为了立功,不惜罗织罪名,排除异己!老夫明日便上奏,弹劾你草菅人命,祸乱朝纲!”

  好一招倒打一耙。赵铁柱在旁边听得怒火中烧,这个老东西,死到临头了还敢威胁大人!他刚想上前理论,却被秦川一个眼神制止了。

  秦川看着状若疯癫的张海瑞,反而平静了下来。她知道,对付这种人,愤怒是无用的。她缓缓走到张绍元面前,目光柔和了一些。

  “张公子,你自幼饱读诗书,想必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令尊为了救你,与国贼勾结,与外敌交易。你活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建立在无数大乾百姓的痛苦之上。你觉得,你这条命,和你父亲的‘忠义’,天下人的‘公道’相比,孰轻孰重?”.

  这番话,如同一把尖刀,精准地刺入了张绍元的心脏。他读过的所有圣贤书,学过的所有大道理,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对自己的审判。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够了!”张海瑞嘶吼道,像一头护崽的野兽,“祸是我闯的,与我儿无关!秦川,你要抓就抓我,休要再用言语刺激他!”

  “太傅放心,我不会动他。”秦川转过身,重新看向张海瑞,眼神里的温度却降到了冰点,“不过,谋逆通敌,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陛下天恩浩荡,或许会念及旧情,对你张家网开一面。但你觉得,瀛洲国的人,会放过一个失去了利用价值,还知道他们天大秘密的病人吗?他们还会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龙血草’吗?”.

第四千三百七十九章 整个人僵住了

  张海瑞如遭雷击,整个人僵住了。

  秦川的这句话,彻底击溃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他不能不在乎儿子的命。

  他之所以敢和赵桀合作,就是因为赵桀承诺,事成之后,瀛洲国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龙血草。

  可如今,赵桀死了,他自己也暴露了。一旦他倒台,瀛洲国的线一断,儿子的命也就没了!

  这才是真正的绝路。

  看着张海瑞失魂落魄的样子,秦川知道,火候到了。

  “张海瑞,本官现在不抓你。”秦川的声音冷得像冰,“我给你一夜的时间。明天天亮之前,我需要一份完整的口供。

  你和赵桀的所有计划,所有参与者的名单,尤其是和瀛洲国对接的详细渠道。你写得越清楚,令郎活命的机会就越大。

  或许,陛下念你最后有悔过之心,会动用国库,为你寻访名医,延续他的性命。是让他跟着你一起死,还是给他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你自己选。”

  说完,秦川不再看他,转身便走.

  “大人!”赵铁柱急忙跟上,满脸不解,“就这么放过他?万一他跑了或者自尽了怎么办?”

  “他不会。”秦川的脚步没有停顿,“他跑不了,也舍不得死。因为他儿子,还想活着。”

  走出太傅府,外面的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赵铁柱回头看了一眼那依旧灯火通明的书房,心中一阵感慨。

  他今天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杀人不见血。大人这番话,比任何酷刑都更能摧垮一个人的意志。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秦川的预料。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整个京城就被引爆了。

  并非张海瑞畏罪自尽,也非他前来投案自首。而是数十名德高望重的朝臣,联名上了一道奏疏,痛斥大理寺少卿秦川,无凭无据,夜闯太傅府,逼迫三朝元老,构陷当朝大儒!

  紧接着,国子监的数百名学子,自发地聚集在都察院门前,群情激愤,高呼“清君侧,诛酷吏”,要求严惩秦川,还张太傅一个清白。

  一时间,舆论哗然。秦川的名字,从一个迅速崛起的官场新星,瞬间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铲除异己的酷吏代表。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有的说她仗着陛下宠信,目中无人;有的说她与安远侯府本就有私仇,如今是借机报复,牵连无辜;更有人翻出她平民出身的背景,说她仇视士大夫阶层,想要借此案掀起党争。

  张海瑞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他没有选择逃跑或自尽,而是选择了最聪明,也最恶毒的一招——发动舆论战。

  他太清楚自己的优势了。他是文坛领袖,是无数读书人精神上的偶像。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一个被强权欺凌的无辜老臣。而秦川,资历浅,根基薄,又是武将般的办案风格,很容易就被贴上“酷吏”的标签.

第四千三百八十章 黑白不分!

  大理寺衙门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赵铁柱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这帮读死书的混蛋!黑白不分!

  大人为了查案,不眠不休,他们倒好,在背后捅刀子!还有那个张老贼,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

  堂下的几名书吏和衙役,也是人心惶惶。他们都听到了外面的风声,现在看着秦川的眼神,都带上了一丝畏惧和疏远。

  “大人,现在怎么办?要不,咱们把王启年的口供公布出去?”一名主簿小心翼翼地提议。

  “没用的。”秦川摇了摇头,她的脸色很平静,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现在公布口供,他们只会说是我们屈打成招,伪造的证据。在他们眼里,一个贪官的话,如何能与一个大儒的清誉相提并论?”

  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现在是兵遇到了秀才,而且是一群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秀才。

  “难道就任由他们这么泼脏水?”赵铁柱急得团团转。

  “让他们闹。”秦川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闹得越大越好。他张海瑞想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我就给他再添一把柴。”

  就在这时,一名宫中的小太监,一路小跑着进来,尖着嗓子喊道:“秦大人接旨!”

  众人心中一凛,都以为是皇帝降罪的旨意来了。

  谁知,小太监展开的并非圣旨,而是一张小小的懿旨。“陛下口谕,闻听秦卿近日劳累,特赐御膳房新制的冰镇酸梅汤一碗,望秦卿消暑解乏,切莫为流言所扰,万事有朕。”

  简简单单几句话,没有提张海瑞一个字,却表明了皇帝的态度。

  赵铁柱等人顿时大喜过望,陛下的这碗酸梅汤,比千军万马都管用!这是在明确地告诉所有人,秦川,是他的人,他保了!

  秦川谢恩之后,小太监却没有立刻离开,反而凑近一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秦大人,陛下让奴才给您带句话。陛下说,棋盘之上,有时一味强攻,不如弃子争先。有些棋子,看着重要,但若成了对方的活眼,不如索性废掉。”

  秦川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

  皇帝没有直接下令抓捕张海瑞,也没有公开为她辩解,只是送来一碗酸梅汤,又传来这样一句暗语。

  这是帝王心术。他既要维护朝局的稳定,安抚庞大的文官集团,又不想放过张海瑞这条大鱼。所以,他把这个难题,又抛回给了秦川。

  他给了秦川支持(酸梅汤),也给了她方法(弃子争先)。

  弃子……争先……

  哪个是子?哪个是先?

  是放弃追究张海瑞,来换取朝局的暂时平稳?不,这不符合皇帝“万事有朕”的承诺。

  秦川的目光,落在了那份关于张绍元病情的卷宗上。她忽然明白了。

  张海瑞的软肋是他的儿子。但他的儿子,又何尝不是他用来博取同情、绑架舆论的“活眼”?.

第四千三百八十一章 有过往来的商铺!

  要废掉这颗棋子,才能彻底杀死他这条大龙。

  “铁柱。”秦川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股冰冷的决然.

  “在!”

  “传我的命令,召集大理寺所有精锐,查封京城所有与瀛洲国有过往来的商铺!另外,请太医院的张院使,随我再去一趟太傅府。”

  “大人,还去?”赵铁柱一愣。

  秦川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对,还去。”

  “他不是要演戏吗?我亲自去给他搭个台子,请全京城的人都来看看,他这出‘爱子情深’的戏,到底是怎么唱的!”

  当秦川带着太医院的张院使,以及一队大理寺的精锐差役,再次出现在太子太傅府门前时,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府门外,早已被那些声援张海瑞的国子监生和闻讯赶来的文人士子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看到秦川,如同看到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愤怒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酷吏秦川,滚出京城!”

  “构陷忠良,天理不容!”

  “我等誓死保卫张太傅!”

  各种辱骂和声讨,夹杂着扔过来的菜叶和石子,场面一度混乱。赵铁柱和差役们手按刀柄,组成人墙,将秦川护在中间,紧张地防备着随时可能失控的人群。

  “大人,这帮疯子!”赵铁柱低声咒骂道,脸上沾了一片烂菜叶。

  秦川却仿佛置身事外,她看着眼前这些面红耳赤、自诩为正义化身的读书人,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丝怜悯。他们被人当枪使,却还以为自己在捍卫真理。

  她没有理会外面的喧嚣,只是平静地对守在门口的太傅府管家说:“开门,本官奉旨,前来为张公子诊病。”

  “奉旨”二字,如同一道令牌,让原本还想阻拦的管家脸色一变。而外面鼓噪的人群,声浪也小了许多。他们可以骂秦川,却不敢质疑皇帝的旨意。

  大门缓缓打开,秦川在一片或愤怒、或惊疑的目光中,昂首步入。

  这一次,她没有去书房,而是直接被引到了张绍元的卧房。

  房间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张海瑞正坐在床边,亲自给儿子喂药,看到秦川进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慌和怨毒,但很快又被一种悲愤所取代。

  “秦大人,你到底想怎么样?”他将药碗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身,挡在床前,“老夫已经成了你的阶下囚,你还想对我儿赶尽杀绝吗?”

  他演得声情并茂,仿佛一个被逼到绝路的慈父。

  秦川没有看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随行的太医院院使,张院使。

  张院使是宫中杏林第一人,医术高明,为人耿直。他上前一步,对张海瑞拱了拱手:“太傅大人,下官奉陛下之命,特来为公子诊脉。陛下仁慈,听闻公子沉疴难愈,心甚忧之,命我等务必竭尽全力。”

  张海瑞脸色变幻不定。他不知道皇帝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拒绝,就是抗旨。同意,他又怕秦川耍什么花样.

第四千三百八十二章 复杂的情绪

首节 上一节 2650/2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秘复苏:鬼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