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845节

  而那些被淘汰的商户,此时则是追悔莫及。一家被查出与倭寇有染的米行老板,望着紧闭的店门,唉声叹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毁了大好前程。欧阳驸马这一招,真是厉害,把我们这些害群之马都清理出去了。”

  在招商工作顺利完成后,欧阳伦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开市典礼。

  朱元璋和朱标也亲临现场,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欧阳伦的肩膀,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当初还担心你搞砸了,没想到比咱预想的还要好!”

  欧阳伦恭敬地行礼,说道:“这都是太上皇和陛下的信任与支持,臣婿不敢居功。如今招商虽已完成,但后续的管理和发展才是关键。臣婿定当尽心尽力,不负所托。”

  朱标也笑着点头:“妹夫,做得好!如今商户们如此配合,朝廷的税收必定会大幅增加。这些银子,正好可以用来充实国库,加强边防。”

  开市典礼上,商户们纷纷献上贺礼,表达对朝廷的感激之情。王掌柜代表东市商会,送上了一幅精美的绸缎画卷,上面绣着“国泰民安,商贾繁荣”八个大字;李富海则捐出了一万两白银,用于支持西北的军事建设;安德烈更是带来了佛郎机最新的机械图纸,作为对大明的诚意。

  看着商户们热情高涨的模样,欧阳伦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最初的质疑和反对,到如今的支持与配合,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只要能为大明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再苦再累也值得。

  典礼结束后,欧阳伦来到户部衙门,看着堆积如山的商户资料和计划书,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拿起笔,在一份关于建立商税监管制度的奏折上写下最后一笔。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照得整个城市金碧辉煌。

  而那些曾经对招商之事持怀疑态度的老臣们,此时也不得不对欧阳伦刮目相看。

  礼部尚书在朝堂上公开表示:“欧阳驸马此次招商之举,实乃利国利民之策。既引进了番邦的先进技术,又规范了商业秩序,实乃我大明之幸!”

  这番话,得到了众多大臣的赞同。他们纷纷上奏,请求朝廷大力推广欧阳伦的招商经验,在其他城市也开展类似的招商活动。朱标看着手中的奏折,欣慰地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欧阳伦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如今商户们如此配合,朝廷的威望也大大提高了。”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不过,可不能让他骄傲了。往后的路还长,得让他继续好好干!”

  在一片赞誉声中,欧阳伦依然保持着清醒。

  他可不会被朱元璋几句夸奖给收买。

  他召集商户代表,共同商讨未来的发展计划。在会议上,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同仁,如今的繁荣来之不易。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要不断进取。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遵守规矩,大明的商业才能长盛不衰!”

  商户们纷纷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已经与大明的繁荣紧密相连。只有朝廷强大了,他们的生意才能做得更大、更远。

  暮色初临时,欧阳伦将案头的商税监管奏折仔细封好,烛火在宣纸上投下摇曳的光晕。他摩挲着腰间玉佩,忽然想起朱元璋那日索要招商资格时眼中狡黠的光,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苦笑。指尖重重叩响黄花梨木桌,随着“吱呀“一声,先前那个常被他使唤的小吏佝偻着背疾步而入,官帽下的额头还沁着细密的汗珠。

  “把这份文书送去给朱五四。“欧阳伦将烫金的投资邀请书推到桌沿,宣纸边缘还带着新鲜的朱砂印,“记住,是绸缎庄的商人朱五四。“

  小吏的目光扫过落款处的“户部钧印“,喉结剧烈滚动了两下。他盯着邀请书上力透纸背的“朱五四“三个字,仿佛看见朱元璋龙袍翻飞时带起的罡风,双腿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大...大人,这朱五四...不就是太上皇么?“话音未落,他已扑通跪倒在地,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

  欧阳伦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汤熨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无奈。他将茶盏重重搁回案几,瓷与木相撞的脆响惊得小吏浑身一哆嗦:“慌什么?我让你去给商人朱五四送,何时说过是给太上皇送?“他起身走到小吏面前,袍角扫过对方僵直的脊背,“这会儿他多半在悦来楼与老兄弟们吃酒,你只管按规矩把文书送到。“

  小吏仰起头,在忽明忽暗的烛火下,他看见欧阳伦眼底沉着的冷意,那是种看透圣意却不得不周旋的复杂神色。“可...可若是被旁人知晓...“小吏的声音细若蚊蝇,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砖缝里的泥垢。

  “不让他掺和进来,咱们才真不用干了。“欧阳伦俯身逼近,温热的呼吸拂过小吏耳畔,“你当那日太上皇在户部摔的那些狠话是真的?他盯着招商这块肥肉已久,不过是要个名正言顺的由头。“他直起腰,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大明律》,嘴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况且这朱五四的绸缎庄,早就在商户登记册上挂了号——按规矩办事,谁也挑不出错处。“

  “小的明白了!“小吏猛地磕头,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定当把文书亲手交到朱老板手中!“他连滚带爬地起身,却在跨出门槛时被袍角绊倒,狼狈地摔在廊下。顾不上疼痛,他慌忙将文书塞进怀里,跌跌撞撞地消失在暮色中。

第792章 找到事业第二春的朱元璋(求订阅!!)

  此时,悦来楼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朱元璋与王鸿儒等一众商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酒香四溢。然而,朱元璋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他端着酒杯,眼神有些游离,思绪还停留在落选招商一事上。

  王鸿儒见状,心中一紧,赶忙赔着笑脸说道:“朱老板,那日并非是在下不出面,实在是驸马爷势力太大,我们斗不过啊!”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朱元璋的脸色,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是啊是啊!”旁边的一位商人连忙附和,“驸马爷这次的招商,条件严苛得很,咱们也是有心无力啊!”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无奈和惋惜。

  另一位商人试图安慰朱元璋,开口道:“朱老板这次咱们虽然没有能够参与到朝廷的招商,但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下次说不定就被选上了。”他说得信誓旦旦,可心里也清楚,下次的竞争只怕会更加激烈。

  “你可千万别做出冲动的事情来啊!”王鸿儒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气,生怕他一怒之下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到时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朱元璋听着这些话,心中越发郁闷,他冷哼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心想:“我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在这招商之事上栽了跟头,真是气煞我也!”他越想越气,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拍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吓得众人皆是一颤。

  就在这时,酒楼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户部小吏迈着匆忙的步伐走了进来。他神色紧张,眼神在屋内众人身上快速扫过,最后定格在了朱元璋身上。小吏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然后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双手将文书恭敬地递了过去,说道:“朱老板,这是您的文书。”

  王鸿儒等人见状,皆是一脸的吃惊。他们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死死地盯着小吏手中的文书,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这……这是怎么回事?”王鸿儒率先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问道,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其他商人也纷纷议论起来,“难道朱老板走了什么后门?”“不可能吧,驸马爷的审核那么严格。”“那这文书到底是怎么来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有惊讶,有羡慕,更有一丝嫉妒。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文书,心中也是一阵诧异。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与招商无缘,没想到此刻却突然收到了这份文书。他下意识地接过文书,目光在上面快速浏览着,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这欧阳伦搞的什么名堂?”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同时也夹杂着一丝惊喜。

  小吏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叫苦。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各位老板,这是按规矩送来的文书。朱老板的绸缎庄,早就在商户登记册上挂了号,此次招商,自然也是符合资格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朱元璋的脸色,生怕这位朱老板不满意。

  王鸿儒听了小吏的解释,心中虽然还是有些怀疑,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朱元璋说道:“恭喜朱老板啊,看来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朱老板的实力果然不容小觑。”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酸味,显然是心有不甘。

  其他商人也纷纷上前祝贺,然而,他们的眼神中却没有多少真诚。朱元璋看着众人的模样,心中冷笑一声,他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他收起文书,淡淡地说道:“各位,这不过是运气罢了。往后,咱们还得在这生意场上多多关照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朱元璋摩挲着烫金文书边缘,指尖传来的细腻触感让他想起欧阳伦那小子狡黠的眼神。方才还阴沉如暴雨前的脸色,此刻竟不自觉地缓和下来,心底暗自思忖:“这小子,倒是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他端起酒盏轻抿一口,喉间滚动的不仅是醇香的美酒,还有对欧阳伦那番心思的认可。

  王鸿儒盯着朱元璋嘴角若隐若现的笑意,后颈瞬间渗出冷汗。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衿,眼神在朱元璋与文书之间来回游移,心脏仿佛要跳出嗓子眼。“朱老板这等手段,当真是深藏不露啊!”王鸿儒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谄媚,“先前小人还为您落选一事惋惜,如今看来,不过是朱老板故意深藏锋芒!”说罢,他重重一拍大腿,似是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懊恼。

  “可不是嘛!”身旁的绸缎商李掌柜立刻接话,他肥胖的脸上堆满笑容,连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月牙状,“驸马爷审核得那般严苛,能入选的商户哪个不是人中龙凤?朱老板能在这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定是有通天的本事!”他说着,还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手中的文书,眼神里满是艳羡。

  角落里的茶商陈三原本耷拉着脑袋,此刻也来了精神,急忙凑上前道:“那日在户部,朱老板与驸马爷针锋相对,小人还替您捏了把汗。现在想来,那分明是二位唱的一出好戏!”他的声音尖细,话语里带着夸张的惊叹,“寻常人冲撞驸马爷,早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可朱老板不仅没事,还拿到了这宝贵的资格,这等手段,小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元璋听着众人的奉承,心中暗自得意,表面却依旧保持着沉稳。他轻咳一声,缓缓说道:“不过是运气罢了,驸马爷也是公事公办。”嘴上谦虚着,手中却将文书紧紧攥住,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朱老板太过谦虚了!”王鸿儒往前挪了挪椅子,几乎要贴到朱元璋身边,“您看这文书,可是盖着户部钧印的!驸马爷能把这资格给您,足见对您的看重!往后在生意场上,还望朱老板多多提携我们这些小生意人!”说着,他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以示诚意。

  “提携不敢当,大家相互照应罢了。”朱元璋放下酒盏,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不过,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若是有人想耍些小聪明……”他故意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可别怪我朱某人不讲情面。”

  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紧,连忙点头哈腰。李掌柜拍着胸脯保证道:“朱老板放心!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断然不会做出那等偷奸耍滑的事!往后您指东,我们绝不往西!”

  “对对对!”陈三也跟着附和,“朱老板若是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说得激动,唾沫星子都溅到了邻座商人的脸上。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粮商张老头捋着花白的胡须,眯着眼笑道:“朱老板这绸缎庄,往后怕是要一飞冲天了!听说番商带来的新式织机,能让绸缎产量翻倍,质量更是没得说。有了这招商资格,朱老板的生意,怕是要做到海外去咯!”他的话勾起了众人的想象,仿佛已经看到朱元璋的绸缎庄日进斗金的场景。

  王鸿儒眼珠一转,突然压低声音道:“朱老板,您看这招商之事,是否还有其他门道?若是能带上兄弟们一起发财……”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凌厉的眼神打断。

  “门道自然是有的,”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众人,“但前提是,你们得守规矩。”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次招商,驸马爷定下的规矩,就是为了筛选出真正有实力、有诚信的商户。你们若是想走捷径,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众人听了,脸上的谄媚瞬间转为敬畏。他们这才明白,眼前的朱老板,绝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能在驸马爷眼皮底下拿到招商资格,还能让驸马爷心甘情愿地送上文书,这背后的能量,怕是深不可测。

  “朱老板教训得是!”王鸿儒第一个反应过来,“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本本分分做生意!”说着,他又转头对其他商人说道:“往后跟着朱老板,咱们都把眼睛放亮些,别坏了规矩!”

  其他商人也纷纷应和,一时间,酒楼里满是表忠心的声音。朱元璋看着众人唯唯诺诺的模样,心中大为受用。他端起酒杯,悠然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为往后的生意,干一杯!”

  “干!”众人齐声高呼,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算盘。王鸿儒暗自琢磨着如何与朱元璋搭上更紧密的关系,李掌柜盘算着怎样从朱元璋的生意中分得一杯羹,陈三则想着如何借着朱元璋的名头在同行面前威风一把……

  酒过三巡,众人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李掌柜凑到朱元璋耳边,小声说道:“朱老板,小人听闻您的绸缎庄在商户登记册上挂了号,不知这其中……”他的话带着试探,眼睛紧紧盯着朱元璋的反应。

  朱元璋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不过是早些年做的准备罢了。做生意,眼光要放长远,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他的话语高深莫测,让李掌柜听得似懂非懂,却又不敢多问。

  陈三突然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朱老板这等远见卓识,岂是我们能比的!小人决定了,回去就把自家的茶行好好整顿一番,也学着朱老板,提前谋划!”他的话引来众人一阵哄笑,却也让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老头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朱老板,依您看,这招商之后,朝廷还会有什么新举措?咱们这些生意人,也好提前做些准备。”他的问题问到了关键处,众人纷纷竖起耳朵,等待朱元璋的回答。

  朱元璋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朝廷的心思,自然是希望大明的商业繁荣昌盛。往后,怕是会对商户多加扶持,同时也会加强监管。”他扫视众人,目光如炬,“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能抓住机会的,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若是守着老一套,怕是要被时代淘汰了。”

  众人听了,皆是恍然大悟。王鸿儒连连点头:“朱老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这些人,平日里只知道埋头做生意,哪里懂得这些大道理。往后还得仰仗您多指点!”

  “指点谈不上,相互交流罢了。”朱元璋摆了摆手,心中却颇为得意。他看着眼前这些阿谀奉承的商人,突然觉得,这招商资格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意上的机会,更是一种掌控全局的快感。

  夜色渐深,酒楼里的客人渐渐散去。王鸿儒等人却依旧围在朱元璋身边,不愿离去。他们或谄媚地笑着,或恭敬地听着朱元璋说话,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这位神秘的朱老板身上,找到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而朱元璋,也享受着众人的追捧,在心底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招商资格,在大明的商业版图上,画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一笔。

  反正他现在已经退居太上皇,搞搞生意也是不错的。

  正好监督欧阳伦那小子,省的这小子耍花招!

  酒肆的铜漏不知不觉已滴尽最后一滴水,窗外的墨色渐渐褪去,泛起鱼肚白。朱元璋倚在太师椅上,酒意上头,脸上泛起酡红,却仍兴致不减。他端起已然凉透的酒盏,摇晃着里头残余的琥珀色液体,眯着眼扫视一圈围坐的商人:“今日尽兴,都别拘着!”

  王鸿儒早喝得舌头打转,此刻却强撑着精神,抢过酒壶踉跄着为朱元璋满上:“朱老板这海量,小人便是喝到下辈子,也赶不上您半分!”他说话时酒气喷得满桌都是,肥厚的手掌却稳稳扶着朱元璋的酒杯,生怕洒出半滴。

  “可不是!”李掌柜歪歪扭扭地站起身,脚下虚浮如踩云,“朱老板谈笑间就拿下招商资格,这份魄力,整个京城的商人加起来,都不及您一根手指头!”他说得激动,险些栽倒在桌上,被身旁的伙计眼疾手快地扶住。

第793章 招商制度推广(求订阅!!)

  陈三醉眼朦胧,突然拍着桌子嚎啕大哭:“小人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以前还以为自己了不起,现在跟朱老板一比,简直是井底之蛙!”他涕泪横流的模样惹得众人轰笑,可眼中的讨好却是实打实的。

  张老头年纪大,酒量却不含糊,此刻捋着胡须慢悠悠道:“朱老板既有这般手段,不如开个商行,咱们都入个股,跟着您干!”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朱元璋,满是期待。

  朱元璋看着众人急切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掌控感。他慢悠悠地转动着酒杯,突然放声大笑:“好!既然各位信得过我,那便一起发财!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敢坏了规矩……”他话音未落,众人已纷纷跪地发誓,此起彼伏的“不敢”声在酒楼里回荡。

  晨光刺破薄雾时,朱元璋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悦来楼。他脚步稳健,丝毫不见醉态,倒是王鸿儒等人东倒西歪,有的互相搀扶,有的干脆瘫坐在台阶上。朱元璋回头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都回去好好准备,过几日再议。”

  回宫的马车缓缓行驶在石板路上,朱元璋半靠在软垫上,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车窗。车帘被晨风掀起一角,露出他仍带着笑意的脸。贴身宦官王忠小心翼翼地递上醒酒汤,目光偷偷打量着朱元璋的神色——自从陛下退位后,整日深居简出,难得见他这般容光焕发。

  “这欧阳伦,倒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朱元璋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王忠吓得手一抖,差点打翻汤碗,连忙跪地:“太上皇英明!驸马爷定是明白您的苦心……”

  “苦心?”朱元璋嗤笑一声,“他不过是想借朕的手震慑那些商户。”话虽如此,眼中却难掩欣赏,“不过这小子,确实有些手段。”他端起汤碗轻抿一口,热气氤氲间,仿佛又看到欧阳伦在户部据理力争的模样。

  马车转过街角,宫墙巍峨耸立在眼前。朱元璋掀开帘子,望着熟悉的红墙黄瓦,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感慨。曾经,他在这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如今,退居太上皇,却在商界找到了新的乐趣。“往后这大明,不光是朝堂上要热闹,这生意场上,也该翻起些风浪了。”他喃喃自语,嘴角的笑意愈发浓烈。

  王忠伺候着朱元璋下了马车,看着太上皇挺直的背影,心中暗自惊叹。记忆里那个动辄雷霆震怒的陛下,此刻竟带着几分意气风发的少年气。晨光洒在朱元璋的龙袍上,将那团金色的龙纹映得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云即将在大明的商界掀起。

  ......

  户部的库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数十名户部官员手持账册,神色紧张地穿梭在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间,额头布满细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锃亮的金砖上。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因震惊而扭曲的面容,将那一道道复杂的神情拉得老长。

  “这……这数目,简直超乎想象!”一位老吏声音颤抖,手中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乱响,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再次确认眼前数字,却依旧不敢相信自己所见。只见库房中央,整箱整箱的白银堆积成山,银锭反射出的冷光,刺得人眼睛生疼;一旁,成色上好的金条如柴火般码放整齐,散发着夺目的金色光芒。更别提那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翡翠的翠绿、玛瑙的殷红、珍珠的莹白,交相辉映,晃得人眼花缭乱。

  而在角落里,还堆放着一摞摞散发着墨香的地契、房契,纸张虽薄,却仿佛承载着无尽财富,它们是商人们为了获得招商资格、暗中上交钱财的“诚意”。这些财富,如同汹涌潮水,将原本宽敞的户部库房挤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落脚之地。

  此时,朱标身着明黄色龙袍,脚步匆匆踏入库房。刚一进门,他便被眼前这震撼景象定在原地,双眼瞬间瞪得滚圆,嘴唇微微张开,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这……这当真都是此次招商所获?”朱标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仿佛在询问在场官员,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户部尚书郭资赶忙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陛下,千真万确!自招商令下达后,各地商户踊跃响应,这几日缴纳的保证金与……额外敬献,如潮水般涌来。下官等日夜清点,如今总算有了个大概数目。”说着,他双手呈上一本厚厚的账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数字,每一笔都记录着财富的流动。

  朱标伸手接过账册,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仿佛能感受到那背后沉甸甸的分量。他一页页翻看,越看眼睛越亮,脸上的震惊逐渐被兴奋取代。“好!好啊!”朱标猛地合上账册,重重拍在掌心,“有了这笔巨款,咱们的车站新城建造计划,定能顺利推进!无需动用朝廷库银,便能大兴土木,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他的声音高亢激昂,在库房内回荡,震得众人热血沸腾。

  官员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天佑我大明!”欢呼声此起彼伏,在库房内交织成一曲激昂乐章。朱标满脸笑意,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一旁静静站立的欧阳伦身上。

  “妹夫,”朱标快步走到欧阳伦身边,用力握住他的手,“此次大功,你居首功!若不是你出谋划策,精心筹备,怎能引得如此多商户竞相参与,又怎能收获这般丰厚财富?朕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朱标眼中满是赞赏,真诚话语让周围官员纷纷投来羡慕目光。

  欧阳伦却神色平静,微微躬身,谦逊说道:“陛下过奖了。臣不过是顺应时势,做了些分内之事。这一切,皆仰仗陛下与太上皇的英明决策,以及诸位同僚齐心协力。若无大家支持,臣纵有通天本领,也难以成事。”他声音沉稳,不卑不亢,丝毫没有因朱标的夸赞而沾沾自喜。

  朱标却连连摇头,“妹夫不必过谦。你这办法,虽说有些……剑走偏锋,甚至不太符合律法常规,可实实在在解决了大问题。那些商户,平日里各个精明无比,若不是你手段高超,怎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出如此多钱财?”朱标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欧阳伦的做法颇为认可。

  “或许妹夫你的办法才是对的,过去包括朕和父皇都还是太保守了!”

  “若是大明能再多几个像妹夫这样的能人,朕真的难以想象,大明将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欧阳伦轻叹一声,抬起头,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缓缓说道:“陛下,此刻高兴,着实为时尚早。如今,不过是确定了入股商人,凑齐前期资金罢了。车站新城从图纸到建成,再到发挥作用,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其间,困难险阻数不胜数,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他神色凝重,话语里透着深深忧虑,仿佛已经预见未来重重挑战。

  朱标听了,笑容微微一滞,随即用力点头:“妹夫所言极是。朕一时兴奋,倒是有些忘乎所以了。这新城建设,关乎大明未来国运,切不可掉以轻心。往后,还需妹夫多多费心,为朕出谋划策,务必让这车站新城早日建成,造福百姓。”朱标神色认真,语气诚恳,眼神里满是对欧阳伦的信任与期待。

  欧阳伦再次躬身行礼,坚定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这过程中,难免会触及一些人利益,还望陛下在朝堂之上,为臣撑腰,莫让臣掣肘。”他抬起头,目光与朱标对视,眼神里透着决然。

  朱标用力一拍胸脯,大声说道:“妹夫只管放手去做!朝堂之上,有朕为你挡着。谁敢从中作梗,阻碍新城建设,朕定不轻饶!”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库房内久久回荡。

  此时,一位年轻官员小心翼翼上前,躬身说道:“陛下,欧阳大人,如今资金已然到位,这新城建设,当务之急是确定选址、规划布局。不知二位大人,可有初步想法?”他声音清脆,打破了短暂沉默。

  欧阳伦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选址一事,至关重要。需考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等诸多因素。依臣之见,京城东郊一带,地势开阔,且临近运河,便于货物运输,可作为首选之地。至于规划布局,当以车站为核心,周边配套建设商铺、客栈、仓库等设施,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商业圈。”他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话语里透着专业与自信。

  “鉴于这次资金充裕,咱们可以京城东郊站和保定站一起动工,如此一南一北作为标杆,日后其他车站新城也有个参照!!”

  朱标听得频频点头,“妹夫所言有理。此事,便交由你与工部共同商议,尽快拿出详细方案。朕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新城建设破土动工。”朱标眼神坚定,对新城建设充满期待。

  欧阳伦领命后,又转身对户部官员说道:“诸位大人,这钱财数目庞大,后续管理、调配工作,十分繁杂。还望各位务必谨慎小心,做到账目清晰、分毫不错。若有疏漏,定要严惩不贷。”他目光扫过在场官员,眼神里透着冷峻与威严,让官员们心头一紧,纷纷低头应是。

首节 上一节 845/8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