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20节

  一共提走了五十八万两银子,据说全部兑换成银票,要用在新开绣文阁的生意上。

  另外三姑娘这几日在整顿海船队,开革了不少不满意的人,其中很多都是三爷安插的人,如今船队进了一批新水手。

  听说船队马上要出海做笔大生意,但是我们的人,都被三姑娘清理,所以根本不清楚是去接什么大生意。

  而且,刘显最近在盘点家中各处的生意,包括一些闲置的产业,不知道是做什么用途,应该是得了三姑娘的吩咐。”

  甄世文听了这些消息,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自己被禁足家中,便是三妹在老太太面前挑唆的,美其名曰让自己在家中躲避风头,原来是她早有谋算。

  自己堂妹要提取各家店铺中存银,这事他早就知道,虽然一下子被提走五十八万两之多,很是心疼,但还不算意外。

  可是她突然整顿甄家海船队,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甄家以海贸生意发家巨富,而甄家海船队,就是海贸生意的根本所在,在甄家的生意链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支海船队是是当年甄应泉亲手建立,每条船上的船头和副手,基本都是二房当年培植的老人。

  五年前甄应泉出事,甄家大房才能堂而皇之,插手二房开创的海贸生意。

  甄世文也算有些城府和谋划,早早看出海船队对海贸生意的重要性,虽然生意是自己这三妹主事,海船上的船头和副手他动不了。

  但是下面的掌舵和水手,这些年他却安插进不少人。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这堂妹趁自己被禁足在家,居然打了自己措手不及,干净利落的把自己安插的人,全部扫地出门。

  而且她还补充许多新人进船队,加上原本的船头和副手,海船队人马一下稳固下来,自己再想安插人手,就非常困难了。

  她在这个当口做这样的事,难道就是为了那单出海的大生意,清除自己在船队的耳目,也是为了防止走漏消息?

  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意,让自己堂妹如此小心谨慎?

  不过这些只是甄世文自己的揣测,一下子他也理不出什么头绪。

第408章 幽心黯须眉

  甄世文想到这几年,自己代表大房插手家中的生意,自己这堂妹一直不动声色。

  就算自己在店铺和船队安插心腹,自己堂妹也没说半句闲话。

  原本以为她毕竟只是个女儿家,虽然一向聪明,但也不过如此。

  遇到自己这个甄家长房嫡孙,多少还是顾忌和忍让。

  没想到她只是隐忍不发,一旦自己出事落了下风,她便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

  提取店铺红利和余银,是府上老太太同意的;

  整顿海船队人员,也凭着新旧更替,淘汰庸碌的目的。

  这些作为都是日常有的经营手段。

  她做的一切,虽然暗地里会对大房不利,但在明面上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让甄世文毫无招架之力,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而且老太太依旧对三妹十分宠爱,眼下正准备为她和神京贾家议亲。

  自己父亲为了积蓄家势,对这件事也非常赞同,甚至还专门书信给荣国府贾政。

  如果三妹和那位威远伯定下亲事,对整个甄家都是大有好处。

  眼下三妹借着这些势头,如今家里人都要隐隐让着她三分。

  自己正犯错禁足,更没办法和她争执,只等她早点嫁出去才能真正消停……。

  ……

  甄世文心中正郁闷,一旁的陈銎却说道:“三爷,存放在海云阁的精铁,对方来过店里一趟,当时没提走东西。

  他说我们店铺周围多了一些生面孔,而且最近外面也不太平,怕生出事情,暂时不来提货。”

  甄世文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

  ……

  陈銎继续说道:“还有另外一事,应天知府贾雨村昨日派了心腹家人,将我们送的礼退了回来。

  说是那个六合人的案子,府衙又查到了新的佐证,可以证明他并无罪责。

  昨天就已将人放了,红林街那家铺面我们是拿不到了。”

  甄世文听了一堆坏消息,心情已极不痛快,这会子又来这一桩,怒火压不住便冒了上来。

  “这贾雨村怎么回事,明明收了我的银子,居然出尔反尔!”

  甄世文前些日子,看上的红林街一间旺铺,位置地段不比甄家五间老铺差,而且铺主只是個无家世背景的六合人。

  甄家店铺的地权人,都是自己二叔甄应泉,如今也是自己堂妹把持料理,将来要到自己手中,至少也要等到自己堂妹出嫁。

  甄世文正想弄一家好铺面,以后自己行事更加方便,便生了心思要买下来。

  哪知道那铺主执意不肯出卖,后来甄世文托了中人出来说话。

  那铺主碍于中人的面子,又不想卖了产业,便将铺子的价格涨到市价三倍,让甄世文知难而退。

  这下可是大大折了他甄二公子的脸面,堂堂金陵甄家世子,被一个六合没根底的刁民为难,这口恶气无论如何不能忍。

  后来还是陈銎出了主意,给那铺主找了个罪名,又使钱挑唆他人状告。

  又给应天知府贾雨村送了好处,将那铺主拿问入狱。

  只待定了罪名,并可贱价拍卖得到店铺,却没想到贾雨村居然中途变卦。

  陈銎说道:“我也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就找了经常跟着贾雨村出入的门子,使了一些银钱,才从他口中套出些话来。

  他说贾雨村前日收到一份书信,看过信件内容之后,脸色便非常难看,然后便叫来府衙参军,在房间里商议了很久。

  后来不到两天时间,那个六合人突然就被判点无罪,当场被释放了。

  三爷,这样看来必定是这份信,让贾雨村改变了主意,那写信的人必定极有威势,能让应天知府都俯首帖耳。

  我也没想到这六合人居然有这种跟脚,前面我也查的清楚,这人明明是毫无家世背景的,不知怎么就冒出这份书信来。”

  甄家虽是金陵首屈一指的世家,有权有势,但还没夸张到质问堂堂应天知府。

  况且人家还把礼金退了回来,明摆着是办不了事情。

  还有那份古怪的书信,来头必定不小,能让应天知府吃瘪,照样也能让他们甄家碰壁。

  甄世文觉得自己最近实在是流年不利,诸事不顺,不过也是无可奈何。

  ……

  金陵,宫羽街,清音阁。

  三楼雅间中,白瓷香炉之中,焚香袅袅,乳白的烟气,萦绕盘旋,沁人心脾。

  邹敏儿穿着碧色寒梅缎面褙子,白色无领薄绸里衣,粉白绣梅枝长裙,修长的裙摆遮住湛蓝色绣花鞋。

  她看了眼坐在对面,正翻看中车司最新线报的贾琮。

  她发现他专注之时,便会透出和年龄完全不符的沉静稳重,就像是他不是个青春焕发的少年,而是另外一个她不认识的人。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他这等年纪,便能做出这么多惊人之举,攀上同龄常人难于望其项背的高位,自然有他的奇异之处。

  原本贾琮是每隔一二日来清音阁,和邹敏儿在三楼雅间见面。

  他们会盘点中车司的最新信息,查阅沿江各州发回的信报,商议下一步对策。

  事后,贾琮还会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大理寺杨宏斌,确保双方在相关事情上实现联动。

  贾琮和邹敏儿之间这种相处,自从贾琮到金陵的第二天便已开始

  但是自从那日贾琮知道吴嫂失踪,他来清音阁的次数变成每日必到。

  火器司公务空闲,他甚至在上衙时间就入清音阁,也不怕惹来官场闲话。

  随着贾琮来清音阁次数密集,让邹敏儿的心中生出莫名的踏实,虽心中有难解的心结,但是她已经习惯他的存在。

  她其实想说他不用每天都来,吴嫂失踪,并不代表自己就会有麻烦,但是她什么都没说。

  贾琮每天都来,她就每天在三楼的雅室等他,做他们日常会做的那些事,时间会过得很慢,但是也过得很快。

  入金陵时间不短,但是周正阳依然下落不明。

  而她探查那些应该与父亲的同罪之人,依然毫无头绪。

  所以她并不害怕有人找她麻烦,因为这麻烦必定和她关注的事相关。

  如果它发生了,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发现些什么,离开她心中炙热的疑问,就会近一步。

  她这种危险的心思,并没有对贾琮说。

  他现在不仅每天来清音阁,每次来的时候,还随身带着四个火枪兵护卫,这些人会在大堂边角的位置上喝茶。

  她相信就算有人想找自己麻烦,必定也会远远躲开。

  贾琮看过手中的文牍,说道:“我把四个火枪兵留给你护卫,有什么事情可以有个照应。”

  邹敏儿话音中有不易觉察的温柔,说道:“清音阁中都是女人,我日常住在清音阁后院,那里住的都是阁中曲艺娘子。

  内院十二个时辰都有健妇看守,男人根本不能靠近,留他们在这里也没用,你放心,我不出清音阁,不会有事。”

  等到贾琮出了雅室离开时,看到邹敏儿站在雅室门口相送,发髻上每日佩戴的那支陈旧铜簪,反射着微弱而清晰的铜光。

  走廊上人来人往,一个身材高挑的婢女正好路过,还温雅的向他作揖敬礼。

  白天的清音阁,人气喧闹,往来皆无粗鄙徒,相迎都是知礼人,这么看也不像是个有危险的地方。

  三楼走廊栏杆后,邹敏儿望着贾琮的身影,穿过大堂,最终出了大门,她依旧站在那里怔怔出神。

  ……

  金陵,紫云阁。

  明日便是八月二十八日,是甄家老太太的寿辰,

  贾琮早就接到贾政从神京来信,让他代表贾家登门拜寿。

  昨天甄芳青亲笔手书请帖,让刘显送到兴隆坊贾家老宅,邀请贾琮参加老太太的寿宴,也算礼数做到周到。

  而且,甄芳青对龄官十分喜爱,特地让刘显带话,贾琮带龄官一起到府,去甄府后宅相见。

  给甄老太太的寿礼,早就由金彩准备好,昨日已由金彩亲自送到甄府,自然不用贾琮操一点心。

首节 上一节 320/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